一种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790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业务的速率在不断提高,调制解调越来越复 杂,导致通信设备中的芯片和电路的功耗越来越高。为了解决通信设备的散 热问题, 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布局和材料等热设计把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 分散地通过散发开,加速热交互,降低通信设备的温度。然而,通信设备散
发出去的热量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白白地浪费掉了;如果布局和材料等热设 计得不好,通信设备局部的温升还是很高,用户接触时容易感到不适。
现在市场上还存在一种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保温 杯垫,通过USB接口取电并加热,然而该保温杯垫并没有解决通信设备的散 热问题,如果用户一边无线上网一边使用该保温杯垫,需要的电流很大,比 较耗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解决了通信设备的散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屏蔽罩 和导热体,所述屏蔽罩用于覆盖通信设备中的温度器件,所述导热体与所述 屏蔽罩连接在一起,用于传导所述屏蔽罩内所述温度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加 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利用通信设备产生的 热量进行加热,从而,解决了通信设备的散热问题,并且有效地利用了通信 设备产生的热量,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装置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温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通信设备的装置结构图,包括PCB (PrintedCircuieBoard,印制线路板) 板101、 USB接口 102、屏蔽罩103、导热体104和加热电路开关105。其中, 屏蔽罩103内部布置有该通信设备中的温度器件。
基于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对该通信设备的PCB板101布局时,可将通信 设备中的温度芯片等温度器件尽量放在一起,然后用金属材料的屏蔽罩103 将上述温度器件覆盖起来,在屏蔽罩103上面使用导热材料的导热体104把 热量集中传导到该通信设备的外部,对需要加热的设备进行加热。同时,使 用绝热材料填充该通信i史备内部除导热体104外的其他部分,避免热量通过 除导热体外的其他途径散发到空气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屏蔽罩103和 导热体104还可以集成在通信设备的加热模块中,实现加热功能,无需改变 该通信设备的外部构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卡、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路由器、机顶盒等设备。该通信设备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体104传导出去,并利用传导出去的热量进行加 热。该通信设备上安装有USB接口 102,用于向该通信设备供电,该USB接 口 102支持的电压为5V,最大电流为500mA,能产生2.5W的能量。如果需 要更好的保温或者加热效果,可以使用两个USB接口,产生1A的电流和5W 的能量。实际使用时,建议不要对太大的设备加热,并注意对需要加热的设 备的保温,充分利用该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功耗并不是总能达到500mA,所以需要在该通信设备内部适当加入加热电路。加热电路安装在导热材料的上
表面中间,与导热体104连接在一起,用于向该导热体104提供热量。该通 信设备上还安装有加热电路开关105,该加热电路开关105与加热电路连接在 一起,用于控制该加热电路。用户启动加热电路开关105后,加热电路产生 热量,与该通信设备自身产生的热量一起对需要加热的i殳备进行加热。如果 通信设备上没有需要加热的设备,加热电路不会启动,通信设备自身产生的 热量通过导热材料快速地通过空气散发,降低通信设备本身的温度,避免用 户接触通信设备时把热传导到用户手上,也减少了用户不使用加热功能时的 功耗。
该通信设备内部安装有温控电路,该温控电路与加热电路连接在一起, 用于调节该加热电路,从而将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控制在用户设定的温度上。 该温控电路中可以包括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通信设备内部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调节加热电路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发射功率计算对应 功耗,再与用户设定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加热电路,闭环控制整个通 信设备的电流值,使整个通信设备的功耗恒定。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温控电路的结构示意 图,包括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温度。
判断模块202,用于判断接收模块201接收的用户设定的温度是否在有效 范围内。
提示模块203,如果判断模块202判断用户设定的温度不在有效范围内, 用于提示用户重新设定温度。
通信设备力。热的温度的有效范围取决于USB接口的供电电流、当前温度 和通信设备最高工作温度等因素。如果用户设定的温度不在有效范围内,提 示模块203会提示用户重新设定温度。
采集模块204,用于采集使用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
计算模块205,用于计算接收模块201接收的用户设定的温度与采集模块 204采集的使用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调节模块206,用于根据计算模块205计算的差值调节加热电路。 通信设备本身器件功耗和加热电路的工作通过控制模块200进行控制, 如果用户设定的温度大于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调节模块206会调节加热电 路增大产生的热量;如果用户设定的温度小于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调节模 块206会调节加热电路减小产生的热量。通信设备调节加热电路后,会在一 定的时间后继续采集使用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计算用户设定的温度与通信 设备加热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差值调节加热电路,从而达到控制恒温 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利用通信设备产生的 热量进行加热,解决了通信设备的散热问题,由于使用了导热材料,可以使 通信设备内部的热量快速地通过导热材料传递到空气或加热设备中,加速了 热传导,有效避免通信设备内部器件温度过高,通信设备外表温度会大大降 低,用户接触时不会感到不适;同时,有效地利用了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 合理地节约了能源,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4支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 实用新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 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 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 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 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 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和导热体,所述屏蔽罩用于覆盖通信设备中的温度器件,所述导热体与所述屏蔽罩连接在一起,用于传导所述屏蔽罩内所述温度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和所述导热体 集成在所述通信设备的加热模块中,实现加热功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上安装通用 串行总线USB接口 ,所述USB接口用于向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内安装有加 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导热体连接在一起,用于向所述导热体提供热 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上安装有加 热电路开关,所述加热电路开关与所述加热电路连接在一起,用于控制所述 力口热电路。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在没有需要 加热的设备时,不会启动。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内安装有温 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与所述加热电路连接在一起,用于调节所述加热电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热敏电阻。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路,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定的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使用所述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用户设定的温度与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使用所述通信设备加热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算^^莫块计算的所述差值调节所述加热电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路,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用户设定的温度是否在有j丈范围内;提示模块,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设定的温度不在有效范围内 用于提示用户重新设定温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屏蔽罩和导热体,所述屏蔽罩用于覆盖通信设备中的温度器件,所述导热体与所述屏蔽罩连接在一起,用于传导所述屏蔽罩内所述温度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所述通信设备内安装有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导热体连接在一起,用于向所述导热体提供热量。所述通信设备内安装有温控电路,用于调节所述加热电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从而,解决了通信设备的散热问题,并且有效地利用了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234438SQ2008201320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5日
发明者冼广培 申请人: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