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的盖板及具有该机壳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790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壳的盖板及具有该机壳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壳的盖板及具有该机壳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供印 刷电路板天线组装及拆卸的机壳的盖板及具有该机壳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l、图2及图3所示, 一般数字媒体转接器(Digital Media Adaptor, DMA) l包 含一机壳11,机壳11包括一金属材质的壳体111,及一用以组接于壳体111的侧边112 的塑料材质盖板113,盖板113的内表面114安装有一用以接收计算机所传出的影音信号 的印刷电路板天线(PCB Antenna) 115。盖板113包括四相对称地凸设于内表面114的卡 钩116,各卡钩116具有一由内表面114朝内凸伸的臂部117,及一形成于臂部117末端 的钩部118。
欲将印刷电路板天线115组装于盖板113时,将印刷电路板天线115朝各卡钩116的 钩部118方向施压,当印刷电路板天线115抵触到钩部118的斜面119时,会将卡钩116 向外撑开,待印刷电路板天线115通过钩部118后,钩部118因臂部117的复位弹力复位 并卡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115背面,此时,卡钩116的臂部117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115 的前后两侧,而盖板113的二弹片120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115的上下两侧,使得印刷 电路板天线115卡固于盖板113的内表面114。欲将印刷电路板天线115拆离盖板113时, 需同时向外扳动各卡钩116的钩部118,使其脱离印刷电路板天线115背面后,即可将印 刷电路板天线115拆离。
然而,为了使印刷电路板天线115更贴靠于盖板113的内表面114并远离金属材质的 壳体lll,以提高印刷电路板天线115的接收效率,故卡钩116的臂部117在设计时会縮 短其长度,使得印刷电路板天线115能贴靠于盖板113的内表面114,但此种设计方式会 造成卡钩116的力臂縮短,导致卡钩116坚硬而不具弹性,造成印刷电路板天线115拆装 上的不易,再者,拆装过程中的施力不当会造成卡钩116断裂的情形产生。所以,盖板113 的内表面114设有凸肋121供印刷电路板天线115抵接,藉此使卡钩116的臂部117在设 计时至少能维持在一定的长度以具有足够的弹性,但如此一来,便无法使印刷电路板天线 115完全贴靠在盖板113的内表面114。
另外,其他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天线115的固定方式还包括有螺锁锁固的方式,以及 贴胶带固定的方式,但前述两种方式除了会增添组装的工时外,也会造成组装构件增加而 提高制造成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壳的盖板,易于供印刷电路板天线组装及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中机壳的盖板易于供 印刷电路板天线组装及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 所公开的机壳的盖板,用以供一印刷电路板天线组接,盖板包含一板体、 一定位钩、 一挡 止件及至少一弹性悬垂臂。
板体界定有一内表面,定位钩凸设于内表面用以卡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一侧,挡止件 凸设于内表面且位于定位钩相对侧,用以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相反于定位钩的另一侧, 弹性悬垂臂设于板体上且邻近挡止件,弹性悬垂臂包括一与板体相连接且与印刷电路板天 线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背面的压掣臂 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前述机壳的盖板,连接臂部凸设于内表面,压掣臂部是由连接臂部末端朝内表面及定 位钩方向弯折成形。
前述机壳的盖板,板体还界定一由内表面一侧朝内延伸的内侧面,连接臂部凸设于内 侧面并与内表面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压掣臂部由连接臂部末端朝定位钩方向凸伸。另外,
盖板也可设计有二分别由板体的二内侧面相向延伸的弹性悬垂臂,各弹性悬垂臂包括一凸 设于各内侧面且与印刷电路板天线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 于印刷电路板天线背面的压掣臂部。
前述机壳的盖板,压掣臂部具有一朝内表面及定位钩方向倾斜延伸的斜面,斜面用以 供印刷电路板天线抵接以促使弹性悬垂臂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盖板,藉由定位钩、挡止件及弹性悬垂臂的设计,组装人员可轻 易且迅速地进行印刷电路板天线的拆装,且不需额外再使用其他的固定组件,藉此,可降 低组装的工时及制造的成本,同时,印刷电路板天线在组装后能贴靠于盖板的内表面,使 得印刷电路板天线的接收效率能够提升。

图1是公知的数字媒体转接器的立体分解图2是图1中盖板与印刷电路板天线的立体分解图3是图2中印刷电路板天线组装于盖板的立体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盖板与印刷电路板天 线的立体分解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印刷 电路板天线的组装方式;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天线组装 于盖板的立体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盖板与印刷电路板天 线的立体分解图10是沿图9中的直线10—10所取的剖视示意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印 刷电路板天线的组装方式;以及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天线组装 于盖板的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公知〕
1数字媒体转接器 11 机壳 111壳体
112................侧边
113................盖板
114................内表面
115................印刷电路板天线
116................卡钩
117................臂部
118................钩部
119................斜面
120................弹片
121................凸肋
(本实用新型〕
200................电子装置
2....................机壳
21..................壳体
211................侧壁
212................定位孔
22..................盖板
221................板体
222................内表面
223................卡钩
224................定位钩
225. 225, 挡止件
226. 231……弹性悬垂臂
227. 232……连接臂部
228. 233……压掣臂部
229................卡槽
230................内侧面
234................斜面
3....................印刷电路板天线
31..................前侧
32..................后侧
33..................背面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二个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实用新 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到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 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 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4及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电子装 置200包含一机壳2,及二组接于机壳2内且呈矩形的印刷电路板天线3,在本实施例中, 电子装置200为一用以连接于计算机及影音播放装置之间的数字媒体转接器,当然,电子 装置200也可为其他类型且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装置。
如图5及图6所示,机壳2包括一金属材质的壳体21,及二用以安装于壳体21左、 右两相反侧的塑料材质盖板22,各盖板22用以供各印刷电路板天线3组接。各盖板22 包含一板体221,及多对凸设于板体221的内表面222的卡钩223,各卡钩223的位置与 壳体21的侧壁211上的各定位孔212位置相对应,藉此,盖板22可通过卡钩223卡掣于 定位孔212而安装固定于壳体21上。
各盖板22还包含二凸设于内表面222且上下相间隔的定位钩224,及分别凸设于内表 面222且间隔位于定位钩224相对侧的一挡止件225与一弹性悬垂臂226,两定位钩224 用以卡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前侧31,而挡止件225为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型凸肋, 其用以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弹性悬垂臂226呈片状结构并位于挡止件225 下方,弹性悬垂臂226包括一凸设于内表面222的连接臂部227,及一由连接臂部227末 端朝内表面222及定位钩224方向弯折成形的压掣臂部228,压掣臂部228用以压掣于印 刷电路板天线3的背面33。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欲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组接于盖板22时,先将印刷电路板 天线3的前侧31呈倾斜状地侧向滑移至定位钩224与内表面222所界定的卡槽229内, 使印刷电路板天线3因定位钩224的卡掣而无法移动,接着,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 32朝内表面222方向施压,当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触碰到弹性悬垂臂226的压掣 臂部228时,会施予压掣臂部228 —分力,促使压掣臂部228以其与连接臂部227连接处 为支点而逐渐朝连接臂部227方向偏移,待印刷电路板天线3与压掣臂部228分离后,压 掣臂部228因复位弹力复位而压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背面33,此时,印刷电路板天线 3贴靠于内表面222并与挡止件225抵接,藉由两卡钩223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上、 下两侧、定位钩224及挡止件225分别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前侧31与后侧32,以 及弹性悬垂臂226的压掣臂部228压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背面33,使得印刷电路板天
7线3能稳固地贴靠于板体221的内表面222。另外,欲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拆离盖板22 时,直接按压弹性悬垂臂226的压掣臂部228,使其朝连接臂部227方向偏移而脱离压掣 在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背面33位置,接着即可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扳开,并将 其朝后滑移一段距离而与定位钩224分离后,即可把印刷电路板天线3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藉由挡止件225的设计,使得弹性悬垂臂226的连接臂部227设 置位置可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相间隔而不用抵接印刷电路板天线3,因此连接臂 部227及压掣臂部228在设计时不会受到限制,使得弹性悬垂臂226的压掣臂部228能具 有较佳的弹性设计。藉由定位钩224、挡止件225及弹性悬垂臂226的设计,组装人员可 轻易且迅速地进行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拆装,且不需额外再使用其他的固定组件,藉此, 可降低组装的工时及制造的成本,再者,印刷电路板天线3在组装后能贴靠于盖板22的 内表面222,使得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接收效率能够提升。
如图9及图IO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整 体构造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盖板22的弹性悬垂臂231的设计方式 与第一较佳实施例有所不同。
盖板22的板体221界定有二分别连接于内表面222上下两相反侧的内侧面230,盖板 22包含二分别由二内侧面230相向延伸的弹性悬垂臂231,各弹性悬垂臂231位于各定位 钩224后侧并与内表面222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各弹性悬垂臂231包括一凸设于内侧面230 的连接臂部232,及一由连接臂部232末端朝定位钩224方向凸伸的压掣臂部233,各压 掣臂部233具有一朝内表面222及定位钩224方向倾斜的斜面234。
如图11及图12所示,欲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组接于盖板22时,先将印刷电路板天 线3的前侧31呈倾斜状地侧向滑移至定位钩224与内表面222所界定的卡槽229内,使 印刷电路板天线3因定位钩224的卡掣而无法移动,接着,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 朝内表面222方向施压,当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触碰到弹性悬垂臂231的压掣臂 部233的斜面234时,会施予压掣臂部233 —分力,促使两弹性悬垂臂231同时以连接臂 部232与内侧面230连接处为支点逐渐朝后偏移,待印刷电路板天线3与压掣臂部233分 离后,弹性悬垂臂231因复位弹力复位而使得压掣臂部233压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背 面33,此时,印刷电路板天线3贴靠于内表面222并与挡止件225'抵接,连接臂部232 与印刷电路板天线3相间隔且未抵接到印刷电路板天线3。藉由两卡钩223抵接于印刷电 路板天线3的上、下两侧、定位钩224及挡止件225'分别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前侧 31与后侧32,以及弹性悬垂臂231的压掣臂部233压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背面33, 使得印刷电路板天线3能稳固地贴靠于板体221的内表面222。
欲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拆离盖板22时,同时扳动两弹性悬垂臂231的压掣臂部233, 使两弹性悬垂臂231同时朝后偏移而使压掣臂部233脱离压掣在印刷电路板天线3背面33 的位置,接着即可将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后侧32扳开,并将其朝后滑移一段距离而与定位钩224分离后,即可把印刷电路板天线3取出。需说明的是,弹性悬垂臂231的设计数 量也可为一组,并不以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为限,但是以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两组设计, 能提供印刷电路板天线3较佳的压掣强度。
归纳上述,两实施例中,藉由定位钩224、挡止件225、 225'及弹性悬垂臂226、 231 的设计,组装人员可轻易且迅速地进行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拆装,且不需额外再使用其他 的固定组件,藉此,可降低组装的工时及制造的成本,同时,印刷电路板天线3在组装后 能贴靠于盖板22的内表面222,使得印刷电路板天线3的接收效率能够提升,确实能达到 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 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 利要求范围不需达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 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机壳的盖板,用以供一印刷电路板天线组接,所述盖板包括一板体,界定有一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一定位钩,凸设于所述内表面,用以卡掣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一侧;一挡止件,凸设于所述内表面且位于所述定位钩相对侧,用以抵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相反于所述定位钩的另一侧;以及至少一弹性悬垂臂,设于所述板体上且邻近所述挡止件,所述弹性悬垂臂包括一与所述板体相连接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所述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背面的压掣臂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臂部凸设于所 述内表面,所述压掣臂部是由所述连接臂部末端朝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定位钩方向弯折成 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板体还界定一由所 述内表面一侧朝内延伸的内侧面,所述连接臂部凸设于所述内侧面并与所述内表面之间间 隔一段距离,所述压掣臂部由所述连接臂部末端朝所述定位钩方向凸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掣臂部具有一朝 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定位钩方向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以供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抵接 以促使所述弹性悬垂臂偏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板体还界定有二分 别由所述内表面上下两侧朝内延伸的内侧面,所述盖板包括二分别由所述二内侧面相向延 伸的弹性悬垂臂,各所述弹性悬垂臂包括一凸设于各所述内侧面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 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所述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背面的 压掣臂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压掣臂部具有一 朝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定位钩方向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以供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抵 接以促使所述弹性悬垂臂偏移。
7. —种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印刷电路板天线; 一机壳,包括一壳体;至少一安装于所述壳体一侧并供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组接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一板体,界定有一内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一定位钩,凸设于所述内表面,用以卡掣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一侧;一挡止件,凸设于所述内表面且位于所述定位钩相对侧,用以抵接于 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相反于所述定位钩的另一侧;以及至少一弹性悬垂臂,设于所述板体上且邻近所述挡止件,所述弹性悬 垂臂包括一与所述板体相连接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所 述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线背面的压掣臂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臂部 凸设于所述内表面,所述压掣臂部是由所述连接臂部末端朝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定位钩方向 弯折成形。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板体还界 定一由所述内表面一侧朝内延伸的内侧面,所述连接臂部凸设于所述内侧面并与所述内表 面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压掣臂部由所述连接臂部末端朝所述定位钩方向凸伸。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掣臂部 具有一朝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定位钩方向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以供所述印刷电路板 天线抵接以促使所述弹性悬垂臂偏移。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板体还界定有二分别由所述内表面上下两侧朝内延伸的内侧面,所述盖板包括二分别由所述二内侧 面相向延伸的弹性悬垂臂,各所述弹性悬垂臂包括一凸设于各所述内侧面且与所述印刷电 路板天线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所述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天 线背面的压掣臂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压掣臂部具有一朝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定位钩方向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以供所述印刷电 路板天线抵接以促梗所述弹性悬垂臂偏移。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机壳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印刷电路板天 线,所述机壳包括二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两侧并供所述二印刷电路板天线组接的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壳的盖板及具有该机壳的电子装置。具体地,一种机壳的盖板,用以供一印刷电路板天线组接,盖板包含一板体、一定位钩、一挡止件及一弹性悬垂臂,板体界定有一内表面,定位钩凸设于内表面用以卡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一侧,挡止件凸设于内表面且位于定位钩相对侧,用以抵接于印刷电路板天线相反于定位钩的另一侧,弹性悬垂臂设于板体上且邻近挡止件,弹性悬垂臂包括一与板体相连接且与印刷电路板天线相间隔的连接臂部,及一形成于连接臂部末端用以压掣于印刷电路板天线背面的压掣臂部,藉此,组装人员可轻易且迅速地进行印刷电路板天线的拆装,除了可降低组装的工时及制造的成本以外。
文档编号H05K5/00GK201243423SQ20082013221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凃智凯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