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798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管行业的辅助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对钢管夹紧 模具实现快速换模的装置。
技术背景 以往钢管在平头或倒角时夹紧模具由于上、下都有夹紧底座干涉, 更换模具时通常采用钢丝绳直接将夹紧模具拉出,在安装时需借助很大人力将 模具推入或拉出夹紧底座,或者是采用一种简易工装抬住夹紧模具,另一端靠
人力平衡,中间挂钢丝绳将夹紧模具装入或拆卸。钢管管径从20 " 46 "的范 围, 一种规格的钢管对应一种夹紧模具,由于生产纲领的变化,夹紧模具需经 常更换,上述方法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换模具快速便捷、减少辅助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的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起吊柱、弯板和水平支 撑杆组成,所述起吊柱位于弯板的上方,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弯板的下端,水平 支撑杆的位置、截面形状及大小与钢管夹紧模具起吊孔相适配。
所述弯板的正面形状呈"人"字形,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弯板下端的两叉上, 两叉之间的夹角在90 120。范围内。
所述水平支撑杆上翘1 5°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钢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设 计合理,不同规格的钢管夹紧模具只需在相同位置设计专用起吊孔,仅靠一套 换模装置便可完成全部模具的更换,且能同时满足上、下夹紧模具的更换,安 装与拆卸方便,减少辅助时间,提高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钢管在平头或倒角时,使用的夹紧模具,其上夹紧模具1装 在上安装底座7上,下夹紧模具2装在下安装底座8上,上、下夹紧模具1和2 上均对称设有起吊孔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换模装置由起吊柱4、弯板5、水平支 撑杆6组成,起吊柱4位于弯板5的上方,起吊时外力作用于此处;弯板5是 主体部分,其形状从正面看去呈"人"字形,两叉间的夹角在90 120。范围内 为宜,便于承受夹紧模具的重量,弯板5侧视弯曲部分的尺寸主要考虑夹紧模 具的外形,在工作时不发生干涉;水平支撑杆6位于"人"字形弯板5下端的 两叉上,水平支撑杆6上翘1 5。,本实施例中水平支撑杆6与中垂线间的角 度为88° (上翘2。),以防止夹紧模具滑出换模装置。
起吊时,该快速换模装置的水平支撑杆6穿入上下夹紧模具1、 2的起吊孔 3内,借助外力从起吊柱4部位施力将夹紧模具装上或拆下,起吊点处于换模装 置与模具的中心位置,不存在偏心。不同规格的夹紧模具设计的起吊孔的位置 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因此仅需一套换模装置便可完成全部模具的更换,且同时 适用于上下夹紧模具l、 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机械领域的公知常识,还 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起吊柱、弯板和水平支撑杆组成,所述的起吊柱位于弯板的上方,所述的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弯板的下端,水平支撑杆的位置、截面形状及大小与钢管夹紧模具起吊孔相适配。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弯 板的正面形状呈"人"字形,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弯板下端的两叉上,两叉之间 的夹角在90 120。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杆上翘1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夹紧模具快速换模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起吊柱、弯板和水平支撑杆组成,所述起吊柱位于弯板的上方,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弯板的下端,水平支撑杆的位置、截面形状及大小与钢管夹紧模具起吊孔相适配。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不同规格的钢管夹紧模具只需在相同位置设计专用起吊孔,仅靠一套换模装置便可完成全部模具的更换,且能同时满足上、下夹紧模具的更换,安装与拆卸模具快速便捷,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6C1/10GK201258216SQ200820135098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吕毓军, 张对真, 张得刚, 蔡礼泉, 谷庆华 申请人: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