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850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壳体之间相 互配合的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壳体之间的相互配合结构,例如手机中后壳与电池盖的 配合结构, 一般为后壳上设一个凸点,电池盖上相应地设一个凸点,这些凸 点都有一定的斜度,相互配合卡扣。但这样的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 卡扣量会逐渐减少,配合也会越来越松。另外,也可以采取在后壳上安装金 属弹片这样的结构,但这样的结构成本很高,工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容易磨损或成本高、 工序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不易磨损的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卡扣结 构,其包括至少一设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一凸部和至少一设于第二壳体一侧 用于与该第一凸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凸部,其特点在于,该第二凸部两侧各设
有一用于向该第二凸部的反方向形变的弹性臂。 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凸部均为一凸点。 其中,该弹性臂为弹性材料制成。 其中,该弹性臂为树脂材料制成。
其中,该第一壳体为手机电池盖,该第二壳体为手机后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 弹性臂与第二壳体为一体式设计,替代了以前在第二壳体上安装金 属弹片的结构,节省了成本和工序。
2. 与不安装金属弹片、直接设置凸点、而且没有弹性臂的结构相比,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弹性臂,避免了凸点与凸点之间"硬碰硬"导致的磨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中第一凸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中第二凸点和弹性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中第一和第二凸点相互配合的第一状态示 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中第一和第二凸点相互配合的第二状态示 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中第一和第二凸点相互配合的第三状态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子产品壳体之间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适用于两个
或者多个壳体之间,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壳体需要经常被拆卸或者被打开的配
合场合。
以两个壳体相互配合的情况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包括至少一设 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一凸部和至少一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的第二凸部,第一凸 部与第二凸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能够互相配合,该第二凸部两侧还各设
有一弹性臂。
具体地,以手机中相互配合的电池盖和后壳为例,电池盖即为第一壳体, 后壳即为第二壳体,并且上述凸部被设置成凸点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盖1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第一凸点3,如图2所示,后壳2的一侧或两侧的设 有第二凸点4,且第一和第二凸点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该第二凸点4的两 侧还各设有一弹性臂5。该弹性臂5为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树脂材料。 该卡扣结构的工作模式如图3-5所示。
首先,如图3所示,当手推动电池盖往后壳上安装时,电池盖上的第一 凸点3随之向前运动,此时第一凸点3和后壳上的第二凸点4尚未接触。
接着,如图4所示,当电池盖被继续推动,第一凸点3与第二凸点4开 始接触。后壳上的第二凸点4受到第一凸点3的挤压和摩擦,带动其两侧的 弹性臂5向着该第二凸点4的反方向形变,使得第一凸点3顺利通过,电池 盖也就顺利地安装进后壳之中。
最后,如图5所示,当第一凸点3顺利地通过了第二凸点4之后,第二 凸点4在弹性臂5的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的位置,第二凸点4与第一 凸点3卡扣并防止电池盖退回。
而取出电池盖时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的工作模式与上述过程基本相 同,只是方向相反,当手作用在电池盖上的推出力大于后壳上弹性臂的阻力 时,后壳上的第二凸点带动弹性臂给电池盖上的第一凸点"让路",于是电 池盖在人手的作用下开始回退,直至电池盖打开。
电池盖安装的过程是对后壳上的弹性臂进行压縮、释放的过程;其打开 的过程同样是对后壳上的弹性臂进行压縮、释放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之 后的电池盖插拔过程也都是以上循环的重复。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 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 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卡扣结构,其包括至少一设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一凸部和至少一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用于与该第一凸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凸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部两侧各设有一用于向该第二凸部的反方向形变的弹性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凸部均 为一凸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为弹性材料 制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为树脂材料 制成。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壳体为手机电池盖,该第二壳体为手机后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结构,其包括至少一设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一凸部和至少一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用于与该第一凸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两侧各设有一用于向该第二凸部的反方向形变的弹性臂。该卡扣结构不易磨损,且成本低,工序简单。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230421SQ20082015122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张惠钧 申请人: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