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417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加热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圈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注塑机、拉丝机、造粒机以及 吹膜机等塑胶成型机械设备上加热的电磁加热圈。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应用于注塑机、挤出机等塑胶成型机械设备上的发热圈,它是通过热传导、 辐射和对流等对料筒加热,由于其发热主体主要是采用电阻丝,其工作原理主要上通过电 阻丝产生的焦耳热(焦耳热是电子在电阻中移动时由于原子碰撞产生的热振动能量而发 出的)一通过绝缘材料一到加热圈外壳一把热量传给料筒。然而在电能转换为热量后,其中有50%左右的热能散失到空气中,而经过传导、辐 射到料筒上的能够被使用的低于40%,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同时也使工作车间的环境恶 化。综上所述,现有的应用于注塑机、挤出机等塑胶成型机械设备上的发热圈,在使用 时还存在着诸多缺点,现在分别叙述如下第一点由于传统的发热圈其热主体主要是采用电阻丝发热,其在工作时,电阻丝 发热,而后又通过传导、辐射的手段将热量传递到料筒上。在此过程中由电能所转化成的热 能,其中约有50%的热量消散于空气中,而实际能够应用到的热量却很少。不仅造成了大量 电能的浪费,而且受到消散于空气中的热量的影响,导致加热设备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影 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第二点由于加热圈在工作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因此容易导致电阻丝烧坏,而损 坏加热圈,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检查加热圈的工作状态以及更换损坏的加热圈。由于加 热圈的使用寿命短,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三点由于现有的加热圈在工作时其大部分的热量均消散于空气中,并且由于 现有的加热圈在工作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因此容易导致加热圈外部的接线端子氧化,容 易造成电源接触不良以及料筒受热不均的现象。第四点由于第二点所述其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导致在长期使用现有的这种加热 圈时,经常需要替换掉烧坏的加热圈,因此使得使用者付出高额的费用对损坏的加热圈进 行替换,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圈,其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加热单元、第二绝缘单元 以及加热保护单元。其工作时加热单元本身不产生热能,仅产生一个超音频交变磁场,而且 被加热物体本身受磁场感应发热,使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的加热单元不会出现因为自 身发热产生绝缘老化的问题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与被加热物体之间没有任何电气联系,距离被加热物体 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以及保温绝缘膜,并且通过该保温绝缘膜对被加热物体进行保温,
3降低被加热物体的热量的消散速度,提高热量的使用率,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在工作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圈产生超音频交变 磁场,从而对被加热物体进行加热,于此过程中该电磁感应加热圈自身不发热,所以对于操 作人员来说也不会出现由于操作的疏忽而发生烫伤事故,并且可显著降低环境温度,此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圈,其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加热单元、第二绝缘单元以及加热保护单元。该第一绝缘单元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内表面环绕确定出一空腔,且借助该 空腔该第一绝缘单元套设于被加热物体上,该空腔与被加热物体之间设置有保温绝缘膜, 该保温绝缘膜由玻璃纤维布与硅酸铝隔热保温材料制作而成,该空腔可以根据被加热物体 的形状,饶制成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又该第一绝缘单元上开设有定位孔。而该加热单元与该第一绝缘单元相饶接,该加热单元包括电缆线以及接线端子, 该电缆线围绕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单元的该外表面,并围设成电磁感应加热圈,而该电缆线 的两端与该接线端子相连接,而该电缆线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又该电缆线 为高温绝缘电缆线,该高温绝缘电缆线为500度云母耐火高温线缆。进一步,电磁感应加热圈在工作时自身不产生热能,仅产生一个超音频交变磁场, 而且被加热物体本身受磁场感应发热,所以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圈加热时不会出现因为自身 发热导致绝缘层老化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又由于电磁感应加热圈缠绕于第一绝缘 单元上,并借助第一绝缘单元使电磁感应加热圈与被加热物体隔离开,使电磁感应加热圈 与被加热物体之间没有任何电气联系而该第二绝缘单元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内表面围绕于该电磁感应加热圈 上,且该电磁感应加热圈夹设于该第一绝缘单元与该第二绝缘单元之间。又于该第二绝缘单元上开设有与该第一绝缘单元上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孔以及 走线孔,且于该第二绝缘单元与该第一绝缘单元的定位孔之间连接有定位组件,并借助该 定位组件使该第二绝缘单元与该第一绝缘单元相固定,并将该加热单元的该电磁感应加热 圈固设于该第绝缘单元与该第二绝缘单元之间,进一步该电磁感应加热圈与该第一绝缘单 元与该第二绝缘单元固定连接并于形成加热主体,且于该加热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槽 体。又该电缆线的两端穿设于该第二绝缘单元的该走线孔上,并且该电缆线的两端自 该走线孔穿出后与该接线端子相连接。进一步,该第一绝缘单元与该第二绝缘单元为耐温环氧树脂绝缘板。该加热保护单元设置于该加热主体上,且两个该加热保护单元分别设置于该加热 主体两端的两个槽体上,进一步该加热保护单元为硅胶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电磁加热圈,其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加热单元、第 二绝缘单元以及加热保护单元。其工作时加热单元本身不产生热能,仅产生一个超音频交 变磁场,而且被加热物体本身受磁场感应发热,使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的加热单元不 会出现因为自身发热产生绝缘老化的问题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加热圈与被加热物体之间没有任何电气联系,距离被加热物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以及保温绝缘膜,并且通过该保温绝缘膜对被加热物体进 行保温,降低被加热物体的热量的消散速度,提高热量的使用率。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在工作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圈产生超音频交变 磁场,从而对被加热物体进行加热,于此过程中该电磁感应加热圈自身不发热,所以对于操 作人员来说也不会出现由于操作的疏忽而发生烫伤事故,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 圈时的环境温度,显著地低于使用现有加热圈时的环境温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D-D剖面图;图3为图1的C-C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电磁加热圈,其包括第一绝缘单元10、加热单元20、第二绝缘 单元30以及加热保护单元40。如图1、4所示该第一绝缘单元10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内表面环绕确定出 一空腔11,且该第一绝缘单元10借助该空腔11套设于被加热物体A上,该空腔11与被加 热物体A之间设置有保温绝缘膜B,该保温绝缘膜B由玻璃纤维布与硅酸铝隔热保温材料制 作而成。该空腔11可以根据被加热物体A的形状,饶制成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各种形状。 又该第一绝缘单元10上开设有定位孔。如图1-3所示而该加热单元20与该第一绝缘单元10相饶接,该加热单元20包 括电缆线21以及接线端子22,该电缆线21围绕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单元10的该外表面,并 围设成电磁感应加热圈23,而该电缆线21的两端与该接线端子22相连接,而该电缆线21 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又该电缆线21为高温绝缘电缆线,该高温绝缘电缆线 为500度云母耐火高温线缆。进一步,由于电磁感应加热圈23工作时自身不产生热能,仅产生一个超音频交变 磁场,而且被加热物体A本身受磁场感应发热,所以该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不会出现因为自 身发热,而导致绝缘层老化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又由于电磁感应加热圈23缠绕于 第一绝缘单元10上,并借助第一绝缘单元10使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与被加热物体A隔离开, 使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与被加热物体A之间没有任何电气联系。如图1、4所示而该第二绝缘单元30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内表面围绕于该 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上,并使该电磁感应加热圈23夹设于该第一绝缘单元10与该第二绝缘 单元30之间。又于该第二绝缘单元30上开设有与该第一绝缘单元10上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孔 以及走线孔,且于该第二绝缘单元30与该第一绝缘单元10的定位孔之间连接有定位组件 50,并借助该定位组件50使该第二绝缘单元30与该第一绝缘单元20相固定,并将该加热 单元20的该电磁感应加热圈23固设于该第绝缘单元10与该第二绝缘单元30之间,进一 步该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与该第一绝缘单元10与该第二绝缘单元30固定连接并于形成加热主体60,且于该加热主体60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槽体61。又该电缆线21的两端穿设该第二绝缘单元30的该走线孔上,并且该电缆线21的 两端自该走线孔穿出后与该接线端子22相连接。进一步,该第一绝缘单元10与该第二绝缘单元30为耐温环氧树脂绝缘板。该加热保护单元40设置于该加热主体60上,且两个该加热保护单元40分别设置 于该加热主体60两端的两个槽体61上,进一步该加热保护单元40为硅胶条。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电磁加热控制器将220V交流电源经 过整流滤波后产生直流电压,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圈23的接线端子连接到功率输出部分,并 借助电磁感应加热圈23功率输出部分把直流电压逆变成25KHz的超音频交变磁场,超音频 交变磁场产生的磁力线通过保温绝缘膜B后,作用到被加热物体A上。使被加热物体A在 感应到超音频交变磁场后在被加热物体A内部产生涡流,进而使被加热物体A内的物体进 行发热升温。由其工作原理可知于工作时电磁感应加热圈23本身不产生热能,仅产生一个超 音频交变磁场,而且被加热物体A本身受磁场感应发热,所以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不会出现 因为自身发热产生绝缘老化的问题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而且电磁感应加热圈23 与被加热物体A之间没有任何电气联系,该电磁感应加热圈23与距离被加热物体A之间设 置有第一绝缘层10以及保温绝缘膜B。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具备十分安全可靠的电气绝缘性能,决不会产 生电气安全事故隐患,由于电磁加热圈本身不发热,所以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也不会出现由 于操作的疏忽而发生烫伤事故,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时的环境温度,显著地 低于使用现有加热圈时的环境温度。
权利要求一种电磁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加热单元、第二绝缘单元以及加热保护单元,该第一绝缘单元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内表面环绕确定出一空腔,且借助该空腔该第一绝缘单元套设于被加热物体上,又该第一绝缘单元上开设有定位孔,而该加热单元与该第一绝缘单元相饶接,该加热单元包括电缆线以及接线端子,该电缆线围绕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单元的该外表面,并围设成电磁感应加热圈,而该电缆线的两端与该接线端子相连接,且该接线端子还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而该第二绝缘单元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内表面围绕于该电磁感应加热圈上,该电磁感应加热圈夹设于该第一绝缘单元与该第二绝缘单元之间并于形成加热主体,且于该加热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槽体,又于该第二绝缘单元上开设有与该第一绝缘单元上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孔以及走线孔,且于该第二绝缘单元与该第一绝缘单元的定位孔之间连接有定位组件,该电缆线的两端穿设该第二绝缘单元的该走线孔上,并且该电缆线的两端自该走线孔穿出后与该接线端子相连接,该加热保护单元设置于该加热主体上,且两个该加热保护单元分别设置于该加热主体两端的两个槽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该空腔与被加热物体之间设置有保温绝缘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线为高温绝缘电缆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单元与该第二绝缘 单元为耐温环氧树脂绝缘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该加热保护单元为硅胶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绝缘电缆线为500度 云母耐火高温线缆。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加热圈,其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加热单元、第二绝缘单元以及加热保护单元。其工作时电磁加热圈仅产生一个超音频交变磁场对被加热物体进行加热,而且于此过程中该电磁加热圈自身不发热,所以电磁加热圈的加热单元不会出现因为自身发热产生绝缘老化的问题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以及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也不会出现由于操作的疏忽而发生烫伤事故。而且电磁感应加热圈与被加热物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以及保温绝缘膜,并通过该保温绝缘膜对被加热物体进行保温,降低被加热物体的热量的消散速度,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圈时的环境温度,显著地低于使用现有加热圈时的环境温度。
文档编号H05B6/36GK201657379SQ2009202615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雷嘉顺 申请人:雷嘉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