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154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是夏日或是使用者处于密闭空间的情况中,使用者往往易因空气不流通而感到不舒服。此时如有风扇产生一些气流便会使人身心感到舒适。目前在市面上有贩卖许多种类风扇,例如是以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连接端口连接到笔记型计算机来驱动。USB风扇通常无需开关、不会意外停机、且即插即用而可依据所需的效果用来吹使用者也或是吹器材。但是在携带方面,由于在携带笔记型计算机时,使用者一般都会再携带鼠标或是数字键盘等其它装置,因此,如果还要额外携带USB风扇,通常会带给使用者携带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利用简单的设计使风扇模块可调整角度,以使风扇产生气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流向所需的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模块,包括一壳体及一风扇。壳体包括一风口,壳体枢接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机体,以相对于机体转动而位于一闭合位置或一开启位置,使得风口的位置改变,位于闭合位置的壳体嵌合于机体内,位于开启位置的壳体突出于机体。风扇设置于壳体内,用以形成气流,气流通过风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以及一风扇模块。风扇模块包括一壳体以及一风扇。壳体包括一风口,壳体枢接于机体,以相对于机体转动而位于一闭合位置或一开启位置,使得风口的位置改变,位于闭合位置的壳体嵌合于机体内,位于开启位置的壳体突出于机体。风扇设置于壳体内,用以形成气流,气流通过风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壳体的位置,如此一来,壳体的风口的位置可跟着调整。而且风扇形成的气流的方向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改变,例如机体内部温度过高,则可调整风扇形成的气流往机体内部流动,以达到良好的散热循环。如果使用者欲将气流送至机体以外的目标,例如使用者本身,则可改变风扇形成的气流方向,使气流向外部流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壳体位于闭合位置时的示意图;图IB为图IA中的壳体位于开启位置时的示意3
图2A为沿着图IA中的剖面线A-A’的剖面图;图2B为沿着图IB中的剖面线B-B’的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可携式电子装置100、300:机体114、115:表面200:风扇模块210:壳体211:风口212 轴213 接合端214,215 外表面220 风扇230 遮挡件M0:限位件250:固定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A、图1B、图2A及图2B,其中图I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壳体位于闭合位置时的示意图。图IB图IA中的壳体位于开启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A为沿着图IA中的剖面线A-A’的剖面图。图2B为沿着图IB中的剖面线B-B’的剖面图。风扇模块200包括一壳体210及一风扇220。壳体210包括风口 211,壳体210枢接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机体100,以相对于机体100转动而位于一闭合位置(如图IA 及图2A所示)或一开启位置(如图IB及图2B所示),使得风口 211的位置改变。位于闭合位置的壳体210为嵌合于机体100内,位于开启位置的壳体210为突出于机体100。风扇 220设置于壳体210内,用以形成气流。如此一来,风扇220产生的气流可随壳体210的位置而改变流动方向及角度。举例来说,以壳体210位于图IA及图2A的闭合位置来说,风扇 220产生的气流是沿着χ轴方向通过风口 211。或者,以壳体210位于图IB及图2B的闭合位置来说,风扇220产生的气流是沿着ζ轴方向通过风口 211。而风口 211的形状可为如图 IA及图IB所示的横条状,于其它实施例中,风口 211也可为直条状、波浪状或弧状。接下来,请参照图IA及图2A,此两图皆示意壳体210位于闭合位置时的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的侧视轮廓实质上为一扇形。位于闭合位置的壳体210的一外表面与邻近于外表面的机体100的至少一表面齐平。更详细的说明,如图IA所示,当壳体210 位于闭合位置时,壳体210的外表面214是与邻近于外表面214的机体100的表面114,及壳体210的外表面215与邻近外表面215的机体100的表面115齐平。也就是说,在壳体210位于闭合位置时,外表面214是与在机体100的y-z平面上延展的表面邻接,外表面215 是与在机体100的x-y平面上延展的表面邻接。而壳体210的风口 211即位在此二外表面 214及215其中之一。如此一来,可使壳体210的外表面214及215分别与机体100的表面 114及115形成连续性的表面,在外观上壳体210看起来为机体100的一部分,使整体的机体100更具设计的美感。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的风口 211是位在外表面214处。壳体 210的侧视轮廓实质上不只可为扇形,也可为矩形、正方形或椭圆形的一部分。请参照图IB及图2B,此两图皆示意壳体210位于开启位置时的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相对于机体100转动位于开启位置时,壳体210为突出于机体100。更进一步的说明,壳体210具有一轴212,而壳体210便以此轴212相对于机体100转动。当壳体210 从闭合位置利用轴212相对于机体100转动大约90度后,就如图IB及图2B所示。当然在转动角度的选择上,并非限定在90度,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或位置来决定转动的角度。也就是说,图IB及图2B中所示的壳体210的闭合位置仅为一例子,壳体210也可相对于机体 100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位于其它开启位置而改变风口 211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风扇220是用以沿着一第一方向或一第二方向转动,以形成气流。 第一方向相反于第二方向。举例来说,第一方向例如是以X轴为轴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第二方向的转动方向为相反于第一方向。沿着第一方向转动的风扇220是用以引导气流自壳体210内经由风口 211排出,沿着第二方向转动的风扇220是用以引导气流经由风口 211进入壳体210。而风扇220可为螺旋式风扇,其依据电流的形式改变风扇 220的转动方向,进而改变形成气流的方向。更详细的说明,当壳体210如图IA及图2A所示位于闭合位置时,风扇220形成的气流实质上可往+X方向或-X方向流动。当壳体210如图IB及图2B所示位于开启位置时风扇220形成的气流实质上可往+ζ方向或-ζ方向流动。至于使用中欲使气流往外或往内流动视使用者的需求决定。举例来说,如果使用者欲使气流向机体100外流动,则可调整电流的形式使风扇220产生的气流,在壳体210位于闭合位置时如图IA及图2A朝+χ方向流动,而在壳体210位于开启位置时如图IB及图2Β朝+ζ方向流动。相反地,如果使用者欲使气流向机体100内流动,则可调整电流的形式使风扇220产生的气流,在壳体210位于闭合位置时如图IA及图2Α朝-χ方向流动,而在壳体210位于开启位置时如图IB及图2Β 朝-ζ方向流动。当然,随着使用者调整壳体210的位置不同,机体100向内或外产生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也会不同,并非限缩在+χ、-χ、+ζ、-ζ方向。壳体210具有固定件250,固定件 250连接风扇220,以使风扇220与壳体210处于一固定相对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风扇模块200还包括遮挡件230。壳体210具有一接合端213,壳体210的接合端213是于壳体210位于闭合位置时邻接于机体100,且于壳体210位于开启位置时远离机体100。而遮挡件230的一边可连接于壳体210的接合端213,以于壳体210 位于闭合位置时配置于机体100内,且于壳体210位于开启位置时自接合端213延伸至机体100内。换句话说,当壳体210位于闭合位置时,遮挡件230实质上于机体100的内部表面上延展,而当壳体210从闭合位置移动至开启位置时,连接于接合端213的遮挡件230跟着壳体210移动,进而遮蔽壳体210与机体100之间的大部分开口。遮挡件230材质可为可挠性材料,此材质不会因操作壳体210而断裂,且使得壳体210在移动时较为顺畅,遮挡件230可例如为麦拉(Mylar)。
请参照图3,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风扇模块 200还包括两个限位件M0,设置于机体100内,且分别位于遮挡件230的相对两侧,遮挡件 230的移动局限在两个限位件240之间。限位件240可为L形,其一端连接于机体100,另一端朝向遮挡件230所在的方向。如此一来,因壳体210的转动而连带移动的遮挡件230 的位置可局限在两个限位件240之间,使遮挡件230在+χ与-χ方向移动而避免遮挡件230 的移动方向偏移。限位件240的数量并非限缩在两个,限位件240的数量也可为三个以上, 一样可达到避免遮挡件230的移动方向偏移的效果。虽然本实施例是以配置一个风扇模块200于机体100来作说明,然而,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也可同时设置两个以上的风扇模块200于机体100,以增大气流流通的效果与能力。 此外,在风扇模块200可设计在机体100中靠近硬盘的位置,使风扇220产生的气流可直接或间接流向硬盘来提高机体100中的散热效果。第二实施例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为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机体100及300以及风扇模块200。本实施例的风扇模块2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风扇模块200本质上是为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为笔记型计算机,当然可携式电子装置10也可为移动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如此一来,通过机体100及风扇模块200的配置,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 200的优点。其余像是壳体、风扇、遮挡件及限位件的组件是与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因此不予赘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壳体的位置,如此一来,壳体的风口的位置可跟着调整。而且风扇形成的气流的方向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改变,例如机体内部温度过高,则可调整风扇形成的气流往机体内部流动,以达到良好的散热循环。如果使用者欲将气流送至机体以外的目标,例如使用者本身,则可改变风扇形成的气流方向,使气流向外部流动。于一实施例中,当调整壳体的位置时,遮挡件可遮蔽大部分壳体与机体之间形成的开口,使得大部分的气流确实从风口通过,且减少灰尘掉落至机体的内部。而且,利用上述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配置,则使用者不再需要另外携带风扇,省去携带上的麻烦。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包括一风口,该壳体枢接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机体,以相对于该机体转动而位于一闭合位置或一开启位置,使得该风口的位置改变,位于该闭合位置的该壳体为嵌合于该机体内,位于该开启位置的该壳体为突出于该机体;以及一风扇,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形成气流,该气流通过该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接合端,该壳体的该接合端于该壳体位于该闭合位置时邻接于该机体,且于该壳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时远离该机体,该风扇模块还包括一遮挡件,连接于该壳体的该接合端,以于该壳体位于该闭合位置时配置于该机体内, 且于该壳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时自该接合端延伸至该机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机体内,且分别位于该遮挡件的相对二侧,该遮挡件的移动局限在该二限位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用以沿着一第一方向或一第二方向转动,以形成该气流,该第一方向为相反于该第二方向,沿着该第一方向转动的该风扇为用以引导该气流自该壳体内经由该风口排出,沿着该第二方向转动的该风扇为用以引导该气流经由该风口进入该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该闭合位置的该壳体的一外表面与该机体的一表面齐平,该壳体的该外表面邻近于该机体的该表面。
6.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以及一风扇模块,包括一壳体及一风扇,该壳体包括一风口,该壳体枢接于该机体,以相对于该机体转动而位于一闭合位置或一开启位置,使得该风口的位置改变,位于该闭合位置的该壳体为嵌合于该机体内,位于该开启位置的该壳体为突出于该机体;该风扇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形成气流,该气流通过该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接合端,该壳体的该接合端于该壳体位于该闭合位置时邻接于该机体,且于该壳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时远离该机体,该风扇模块还包括一遮挡件,连接于该壳体的该接合端,以于该壳体位于该闭合位置时配置于该机体内, 且于该壳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时自该接合端延伸至该机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模块还包括二限位件, 设置于该机体内,且分别位于该遮挡件的相对二侧,该遮挡件的移动局限在该二限位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用以沿着一第一方向或一第二方向转动,以形成该气流,该第一方向为相反于该第二方向,沿着该第一方向转动的该风扇为用以引导该气流自该壳体内经由该风口排出,沿着该第二方向转动的该风扇为用以引导该气流经由该风口进入该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该闭合位置的该壳体的一外表面与该机体的一表面齐平,该壳体的该外表面邻近于该机体的该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风扇模块及应用该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风扇模块,包括一壳体及一风扇。壳体包括一风口,壳体枢接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机体,以相对于机体转动而位于一闭合位置或一开启位置,使得风口的位置改变,位于闭合位置的壳体嵌合于机体内,位于开启位置的壳体突出于机体。风扇设置于壳体内,用以形成气流,气流通过风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风扇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风扇模块的壳体的位置,为此,壳体的风口的位置可跟着调整。而且风扇形成的气流的方向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改变。
文档编号H05K7/20GK102374179SQ20101026283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4日
发明者沈宜威, 陈建诚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