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槽式扶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172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卡槽式扶手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带,尤其涉及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具体适用于自动扶梯上扶 手所使用的扶手带。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扶梯在公共场所得到了大量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 动扶梯一般在扶梯的两侧设置有扶手带,该扶手带随着扶梯踏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 同步循环运转。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868854A,中国专利
公开日为2006年11月29日的发明专利 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自动扶梯扶手带,由截面呈C型的橡胶带构成,所述的橡胶带的首尾两 端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的橡胶带的外表面涂覆有一个光触媒涂料层。在所述的橡胶带运行 路径外侧的一个固定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紫外线灯。光触媒涂料层的厚度在5 300nm之 间。光触媒涂料层由二氧化钛颗粒组成。光触媒涂料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进行催化作用,在 太阳光或照明光源中的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电荷,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及氧分子发生反应,产 生负氧离子和氢氧自由基,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胞质流失而死亡,凝固病毒的蛋白质, 抑制病毒的活性,并捕捉空气中的各种浮游细菌。虽然该发明可对附着在改进的自动扶梯 扶手带上的细菌病毒进行杀灭,但其仅靠C型结构与自动扶梯相连接,牢固性较低,使用时 容易滑动,甚至发生脱落,造成电梯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牢固性较低、易滑动的缺陷与问题,提供 一种牢固性较高、不易滑动的卡槽式扶手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包括扶手顶部 及其两端设置的左扶手侧部、右扶手侧部,所述左扶手侧部的一端与扶手顶部相连接,另一 端与左滑动部相连接,所述右扶手侧部的一端与扶手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动部相连 接;所述扶手顶部的底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辅助固定部;所述左扶手侧 部、右扶手侧部以辅助固定部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左滑动部、右滑动部分别与 左扶手侧部、右扶手侧部相垂直。所述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均包括连接段与滑动段,滑动段的一端与连按段固定连 接,另一端与扶手滑动配合,且滑动段的宽度小于连接段的宽度。所述辅助固定部的一端与扶手顶部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辅助滑动部的中部 固定连接,辅助滑动部与辅助固定部相垂直。所述辅助滑动部与滑动段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辅助滑动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左卡条与右卡条,左卡条与右卡 条以辅助固定部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且左卡条、右卡条的宽度大于辅助滑动部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发明一种卡槽式扶手带中的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均包括连接段与滑动 段,滑动段的一端与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扶手滑动配合,且滑动段的宽度小于连接段 的宽度,使用中,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通过滑动段与扶手的两侧相配合,且将滑动段伸进扶 手两侧的凹槽内,该种设计不仅可以确保左滑动部、右滑动部与扶手结合的牢固性,不易脱 落,而且可以确保滑动段与扶手之间具有良好的滑动性,使用中不会堵塞。因此本发明的牢 固性较高,不易脱落。2、由于本发明一种卡槽式扶手带中在扶手顶部的底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相 垂直的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与扶手中部的凹槽相配合,能够增强扶手带与扶手结合 的牢固性,而且,本发明还在辅助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滑动部,辅助滑动部的两端可设 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左卡条与右卡条,该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与扶手结合的牢固性,而 且充分发挥了卡条的卡塞作用,有效避免了脱落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的稳定性较强,能 够避免脱落。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扶手顶部1,左扶手侧部2,右扶手侧部3,左滑动部4,右滑动部5,辅助固定 部6,连接段7,滑动段8,辅助滑动部9,左卡条91,右卡条92。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包括扶手顶部1及其两端设置的左扶手侧部 2、右扶手侧部3,左扶手侧部2的一端与扶手顶部1相连接,另一端与左滑动部4相连接,右 扶手侧部3的一端与扶手顶部1相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动部5相连接;本发明的特点之一在于扶手顶部1的底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辅助 固定部6 ;左扶手侧部2、右扶手侧部3以辅助固定部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左滑动 部4、右滑动部5分别与左扶手侧部2、右扶手侧部3相垂直。该设计可以增强本发明与扶 手结合的牢固性与稳定性。特点之二 左滑动部4与右滑动部5均包括连接段7与滑动段8,滑动段8的一端 与连接段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扶手滑动配合,且滑动段8的宽度小于连接段7的宽度。该 设计可以提高本发明与扶手之间的滑动性和稳定性。特点之三辅助固定部6的一端与扶手顶部1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辅助滑动 部9的中部固定连接,辅助滑动部9与辅助固定部6相垂直;优选辅助滑动部9与滑动段8 位于同一水平线。该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本发明与扶手结合的牢固性。特点之四辅助滑动部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左卡条91与右卡条92, 左卡条91与右卡条92以辅助固定部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且左卡条91、右卡条 92的宽度大于辅助滑动部9的宽度。该设计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
4脱落,稳定性较强。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该实施例主要着重于辅助固定部6与连接段7、滑动段8的设计。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该实施例除了着重于辅助固定部6、连接段7、滑动段8的设计之外,还着重于左卡 条91与右卡条92的设计。由上可见,本发明不仅具有较好的牢固性,而且稳定性较强、使用中不易脱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 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 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包括扶手顶部(1)及其两端设置的左扶手侧部(2)、右扶手侧部(3),所述左扶手侧部(2)的一端与扶手顶部(1)相连接,另一端与左滑动部(4)相连接,所述右扶手侧部(3)的一端与扶手顶部(1)相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动部(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顶部(1)的底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辅助固定部(6);所述左扶手侧部(2)、右扶手侧部(3)以辅助固定部(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左滑动部(4)、右滑动部(5)分别与左扶手侧部(2)、右扶手侧部(3)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动部(4)与右滑 动部(5)均包括连接段(7)与滑动段(8),滑动段(8)的一端与连接段(7)固定连接,另一 端与扶手滑动配合,且滑动段(8)的宽度小于连接段(7)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部(6)的 一端与扶手顶部(1)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辅助滑动部(9)的中部固定连接,辅助滑动 部(9)与辅助固定部(6)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动部(9)与滑 动段(8)位于同一水平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动部(9)的两 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左卡条(91)与右卡条(92),左卡条(91)与右卡条(92)以辅助 固定部(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且左卡条(91)、右卡条(92)的宽度大于辅助滑动 部(9)的宽度。
全文摘要
一种卡槽式扶手带,包括扶手顶部、左扶手侧部与右扶手侧部,所述左扶手侧部的一端与扶手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左滑动部相连接,右扶手侧部的一端与扶手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动部相连接,扶手顶部的底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辅助固定部,辅助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辅助滑动部的中部固定连接,辅助滑动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左卡条与右卡条,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均包括连接段与滑动段,滑动段的一端与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扶手滑动配合。本发明不仅具有较好的牢固性,而且稳定性较强、使用中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B66B23/24GK101941639SQ2010102673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勤华 申请人:吴江市康龙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