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凹凸轮组件、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624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凹凸轮组件、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复合式凹凸轮组件、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组合,尤指 一种转动盘与限位盘之间的转动角度达到180度以上,而不会产生卡掣现象,同时转动的 转动盘得以保持受力状态平衡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以及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组合。
背景技术
可携式电子装置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举凡笔记型电脑、翻译机、手机等 皆属可携式电子装置。一般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大多采用掀盖装置,液晶屏幕设于上盖,输入 装置设于底座,上盖与底座间设有枢纽器,使上盖枢接在底座上。于是,上盖以枢纽器为枢 轴作枢转,使用者可达到使用时开启或不使用时闭合的目的。现有的枢纽器在开启或闭合时,皆有定位的功能,定位的功能是为了避免液晶屏 幕与底座在闭合时产生撞击,而造成液晶屏幕的损坏。但在开启时若仍具有定位功能,则会 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当使用者欲调整视角时,往往会受限于开合时的定位功能,使上盖回 复到定位的视角,确具有其不便之处。于是,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 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凹凸轮组件、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 组合,利用复合式凹凸轮组件的结构改良,使转动盘与限位盘之间的转动角度达到180度 以上,而不会产生卡掣现象,同时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包括一转动盘, 该转动盘以一枢轴方向为转动中心而作360度转动,该转动盘的一面设有一凸部,该转动 盘的另一面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与该凸部以该枢轴方向对称地设置;一设置于该转动盘一 侧的限位盘,该限位盘设有一第一限位凹槽,该第一限位凹槽与该凸部对应地设置;以及一 设置于该转动盘另一侧的抵顶盘,该抵顶盘设有一第一抵顶凸部,该第一抵顶凸部与该凹 槽对应地设置。上述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其中,该限位盘还设有一第二限位凹槽,该抵顶盘还设 有一第二抵顶凸部,该第二限位凹槽与该第二抵顶凸部以该枢轴方向对称地设置,该转动 盘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盘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 限位盘的第一限位凹槽啮合,且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的第一抵顶凸部啮合,该转动 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二限位凹槽啮合,且该转动盘的凹槽 与该抵顶盘的第二抵顶凸部啮合。上述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其中,该转动盘在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的转动角度介于90度至270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枢纽器,该枢纽器设有一上述复合式凹凸轮组件,该枢纽器包括一固定座组,该复合式凹凸轮组件设置于该固定座组;一连接件,该连接件设置于 该固定座组的一侧;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抵顶该复合式凹凸轮组件;以及一枢轴,该枢轴穿 设该弹性件、该固定座组、该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及该连接件。上述的枢纽器,其中,该固定座组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 定座与该第一固定座对应地设置,该限位盘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该抵顶盘滑设于该第二 固定座。上述的枢纽器,其中,该第二固定座设有一容置孔及两导引槽,该两导引槽与该容 置孔连通,该抵顶盘设有两导引凸块,该抵顶盘置放于该容置孔,且该两导引凸块分别与该 两导引槽啮合。上述的枢纽器,其中,还包括有一挡止件,该挡止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座及该连接 件之间,该第一固定座具有一挡板,该挡板朝该挡止件的方向弯折延伸。上述的枢纽器,其中,该限位盘还设有一第二限位凹槽,该抵顶盘还设有一第二抵 顶凸部,该第二限位凹槽与该第二抵顶凸部以该枢轴方向对称地设置,该转动盘在一第一 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盘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 一限位凹槽啮合,且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的第一抵顶凸部啮合,该转动盘在该第二 位置时,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二限位凹槽啮合,且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 的第二抵顶凸部啮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组合,包括一底座;以及 一与该底座对应设置的上盖,该枢纽器连接该底座及该上盖,该固定座组固设于该底座,该 连接件固设于该上盖。上述的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组合,其中,该固定座组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 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与该第一固定座对应地设置,该限位盘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该抵 顶盘滑设于该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设有一容置孔及两导引槽,该两导引槽与该容置 孔连通,该抵顶盘设有两导引凸块,该抵顶盘置放于该容置孔,且该两导引凸块分别与该两 导引槽啮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凸部及凹槽分别设置于转动盘的两面,当枢轴相对于固定座组的第一固定座 及第二固定转动时,枢轴带动转动盘相对于限位盘及抵顶盘转动,以使转动盘与限位盘之 间的转动角度达到180度以上,而不会产生卡掣现象,有利于产品的设计改良。二、凹槽与凸部以该枢轴方向对称地设置,而第一限位凹槽与凸部对应地设置,且 第一抵顶凸部与凹槽对应地设置,使转动的转动盘得以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增加结构上 的稳定性。三、限位盘设有第二限位凹槽,且抵顶盘设有与第二限位凹槽对称设置的第二抵 顶凸部,以达到复合卡掣效果,同时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分解图。
5图2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另一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分解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又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再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组合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枢纽器1 电子装置2 枢轴10 固定座组20 第一固定座21 固定部212 第二固定座22 容置孔221 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 转动盘31 凸部312 限位盘32 第一限位凹槽322 抵顶盘33 第一抵顶凸部332 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A 转动盘3IA 凸部312A 限位盘32A 第一限位凹槽322A 第二限位凹槽323A 抵顶盘33A 第一抵顶凸部332A 第二抵顶凸部334A 连接件40 连接件轴孔41 弹性件50 挡止件60 底座70 上盖80 T枢轴方向
固定座轴孔211 挡板213
导引槽222
转动盘轴孔311 凹槽313 限位盘轴孔321
抵顶盘轴孔331 导引凸块333
转动盘轴孔31IA 凹槽313A 限位盘轴孔321A
抵顶盘轴孔33IA 导引凸块333A[0061]Θ转动角度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枢纽器1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枢轴10、一固 定座组20、一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一连接件40及一弹性件50,枢轴10穿设固定座组20、 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连接件40及弹性件50。枢轴10沿一枢轴方向T设置,本实施例中枢轴10为非圆柱件,但不加以局限。固定座组20设置于枢轴10,固定座组20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21及一第二固定座 22,第二固定座22与第一固定座21对应地设置。第一固定座21具有一固定座轴孔211、 两固定部212及一挡板213,该两固定部212邻设于固定座轴孔211的周缘,挡板213由第 一固定座21的一端直接弯折形成。第二固定座22具有一容置孔221及两导引槽222,该 两导引槽222与容置孔221连通。枢轴10可转动地穿设固定座轴孔211及容置孔221,枢 轴10得以相对于固定座组20的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转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 轴孔211及容置孔221为圆形孔,但不加以局限。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设置于固定座组20,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包含有一转动盘 31、一设置于转动盘31 —侧的限位盘32及一设置于转动盘31另一侧的抵顶盘33。转动 盘31以该枢轴方向T为转动中心而作360度转动,转动盘31具有一转动盘轴孔311,本实 施例中转动盘轴孔311为矩形孔,但不加以局限。转动盘31的一面设有一凸部312,转动盘 31的另一面设有一凹槽313,凹槽313与凸部312以该枢轴方向T对称地设置。换句话说, 凸部312与凹槽313以该枢轴方向T为中心而呈180度的轴对称设置,以使转动盘31在结 构上具有对称性。限位盘32固设于第一固定座21的固定部212,限位盘32设有一限位盘轴孔321 及一第一限位凹槽322,第一限位凹槽322与凸部312对应地设置,以使转动盘31转动时, 凸部312得以与第一限位凹槽322啮合而达到限位的效果。本实施例中限位盘轴孔321为 圆形孔,但不加以局限。抵顶盘33滑设于第二固定座22,抵顶盘33设有一抵顶盘轴孔331、一第一抵顶凸 部332及两导引凸块333。第一抵顶凸部332与凹槽313对应地设置,以使转动盘31转动 时,凹槽313得以与第一抵顶凸部332啮合而达到抵顶的效果。抵顶盘33置放于第二固定 座22的容置孔221,且该两导引凸块333分别与该两导引槽222啮合,抵顶盘33得以相对 于第二固定座22滑动。连接件40设置于固定座组20的一侧,连接件40具有一连接件轴孔41,本实施例 中连接件轴孔41为矩形孔,但不加以局限。弹性件50抵顶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用以保持枢纽器1结构上的稳定性。于此,凸部312及凹槽313分别设置于转动盘31的两面,当枢轴10相对于固定座 组20的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转动时,枢轴10带动转动盘31相对于限位盘32 及抵顶盘33转动,以使转动盘31与限位盘32之间的转动角度达到180度以上,而不会产 生卡掣现象,有利于产品的设计改良。再者,凹槽313与凸部312以该枢轴方向T对称地设 置,而第一限位凹槽322与凸部312对应地设置,且第一抵顶凸部332与凹槽313对应地设 置,使转动的转动盘31得以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增加结构上的稳定性。
7[0071]再者,本实用新型枢纽器1还包括有一挡止件60,挡止件60设置于枢轴10,且位 于第一固定座21及连接件40之间,第一固定座21的挡板213朝挡止件60的方向弯折延 伸,以使挡止件60可撞击到第一固定座21的挡板213,达到限位的效果。然而,本实用新型枢纽器1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可作不同的变化设计。请参 阅图4A至图4D,其与前述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不同之处在于,复合式凹凸轮组件30A包 含有一转动盘31A、一限位盘32A及一抵顶盘33A。转动盘31A设有一转动盘轴孔311A、一 凸部312A及一凹槽313A,凸部312A设于转动盘31A的一面,凹槽313A设于转动盘31A的 另一面,凸部312A与凹槽313A以该枢轴方向T对称地设置。限位盘32A设有一限位盘轴 孔321A、一第一限位凹槽322A及一第二限位凹槽323A,第一限位凹槽322A与第二限位凹 槽323A之间夹有一转动角度Θ。转动盘31A得以在一第一位置(如图4A)及一第二位置 (如图4B)之间转动。其中,转动角度θ可依实际使用情形而作变化设计,例如,第一限位凹槽322Α与 第二限位凹槽323Α之间的转动角度θ可为180度(如图4Α)、90度(如图4C)或270度 (如图4D),以使转动盘31Α在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转动角度Θ介于90度 至270度。然而,转动盘31Α在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转动角度Θ并不加以 局限,亦可设计为360度内的任意角度,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抵顶盘33Α设有一抵顶盘轴孔331Α、一第一抵顶凸部332Α、两导引凸块333Α及一 第二抵顶凸部334Α,第二抵顶凸部334Α与第二限位凹槽323Α以该枢轴方向T对称地设置。于此,转动盘31Α在该第一位置时(如图4Α),转动盘31Α的凸部312Α与限位盘 32Α的第一限位凹槽322Α啮合,且转动盘31Α的凹槽313Α与抵顶盘33Α的第一抵顶凸部 332Α啮合;转动盘31Α在该第二位置时(如图4Β),转动盘31Α的凸部312Α与限位盘32Α 的第二限位凹槽323Α啮合,且转动盘31Α的凹槽313Α与抵顶盘33Α的第二抵顶凸部334Α 啮合。藉此,限位盘32Α设有第二限位凹槽323Α,且抵顶盘33Α设有与第二限位凹槽323Α 对称设置的第二抵顶凸部334Α,以达到复合卡掣效果,同时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再者,限 位盘32Α亦可设有三个以上的限位凹槽,而抵顶盘33Α亦可设有三个以上的抵顶凸部,使本 实用新型枢纽器1具有三个以上的卡掣点。此外,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枢纽器1与电子装置2的组合,包括有 一底座70、一与底座70对应设置的上盖80以及上述枢纽器1,固定座组20固设于底座70, 连接件40固设于上盖80,使该枢纽器1连接底座70及上盖80,上盖80得以掀开或盖合于 底座7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色一、凸部312及凹槽313分别设置于转动盘31的两面,当枢轴10相对于固定座组 20的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转动时,枢轴10带动转动盘31相对于限位盘32及抵顶盘 33转动,以使转动盘31与限位盘32之间的转动角度达到180度以上,而不会产生卡掣现 象,有利于产品的设计改良。二、凹槽313与凸部312以该枢轴方向T对称地设置,而第一限位凹槽322与凸部 312对应地设置,且第一抵顶凸部332与凹槽313对应地设置,使转动的转动盘31得以保持 受力状态的平衡,增加结构上的稳定性。三、限位盘32Α设有第二限位凹槽323Α,且抵顶盘33Α设有与第二限位凹槽323Α
8对称设置的第二抵顶凸部334A,以达到复合卡掣效果,同时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一种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动盘,该转动盘以一枢轴方向为转动中心而作360度转动,该转动盘的一面设有一凸部,该转动盘的另一面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与该凸部以该枢轴方向对称地设置;一设置于该转动盘一侧的限位盘,该限位盘设有一第一限位凹槽,该第一限位凹槽与该凸部对应地设置;以及一设置于该转动盘另一侧的抵顶盘,该抵顶盘设有一第一抵顶凸部,该第一抵顶凸部与该凹槽对应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盘还设有一第二限位 凹槽,该抵顶盘还设有一第二抵顶凸部,该第二限位凹槽与该第二抵顶凸部以该枢轴方向 对称地设置,该转动盘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盘在该第一位置时,该 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一限位凹槽啮合,且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的第一抵顶 凸部啮合,该转动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二限位凹槽啮合,且 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的第二抵顶凸部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转动盘在该第一位置及该 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转动角度介于90度至270度。
4.一种枢纽器,该枢纽器设有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枢纽器包括一固定座组,该复合式凹凸轮组件设置于该固定座组;一连接件,该连接件设置于该固定座组的一侧;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抵顶该复合式凹凸轮组件;以及一枢轴,该枢轴穿设该弹性件、该固定座组、该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及该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组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 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与该第一固定座对应地设置,该限位盘固设于该第一固定座,该抵 顶盘滑设于该第二固定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座设有一容置孔及两导引槽, 该两导引槽与该容置孔连通,该抵顶盘设有两导引凸块,该抵顶盘置放于该容置孔,且该两 导引凸块分别与该两导引槽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挡止件,该挡止件设置于该第 一固定座及该连接件之间,该第一固定座具有一挡板,该挡板朝该挡止件的方向弯折延伸。
8 .如权利要求4至6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盘还设有一第二限 位凹槽,该抵顶盘还设有一第二抵顶凸部,该第二限位凹槽与该第二抵顶凸部以该枢轴方 向对称地设置,该转动盘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盘在该第一位置时, 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一限位凹槽啮合,且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的第一抵 顶凸部啮合,该转动盘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转动盘的凸部与该限位盘的第二限位凹槽啮合, 且该转动盘的凹槽与该抵顶盘的第二抵顶凸部啮合。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以及一与该底座对应设置的上盖,该枢纽器连接该底座及该上盖,该固定座组固设于该底 座,该连接件固设于该上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组包含有一 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与该第一固定座对应地设置,该限位盘固设于 该第一固定座,该抵顶盘滑设于该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设有一容置孔及两导引槽,该 两导引槽与该容置孔连通,该抵顶盘设有两导引凸块,该抵顶盘置放于该容置孔,且该两导 引凸块分别与该两导引槽啮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凹凸轮组件,包括一转动盘、一设置于转动盘一侧的限位盘及一设置于转动盘另一侧的抵顶盘。转动盘以一枢轴方向为转动中心而作360度转动,转动盘的一面设有一凸部,另一面设有一凹槽,凹槽与凸部以该枢轴方向对称地设置。限位盘设有一与凸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限位凹槽,抵顶盘设有一与凹槽对应地设置的第一抵顶凸部。藉此,转动盘与限位盘之间的转动角度达到180度以上,而不会产生卡掣现象,同时转动的转动盘得以保持受力状态的平衡。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组合。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657554SQ20102012691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3日
发明者黄献辉 申请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