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804593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电梯这一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工具已日益普及,电梯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空间生活品质的提升密切相关。但电梯发生故障或停电而导致乘客被困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当乘客在电梯内被困时,如何与外界取得联系以获得解救就变得尤为重要。现一般来说乘客可以通过几种渠道与外界取得联系1、有些电梯轿厢内配置有电话机,乘客可以通过电话向亲友或110求助;2、如果乘客自己有手机,也可以通过手机向亲友或110求助,前提是井道内做过信号覆盖;3、有些电梯虽然没有配置电话机,但轿厢内配置有可与值班机房通话的对讲机或报警警铃按钮;4、如果乘客既无手机,电梯内又没有电话机、对讲机或警铃按钮,则乘客可通过大声呼叫来引起电梯轿厢外部人员的注意而获救。当乘客的亲友接到求助电话后,一般会通知电梯用户管理人员或打110报警,但由于110的民警同志没有电梯的专业技术知识,在接到乘客的求助电话后,最快捷的解救方式是再与具有专业能力的电梯公司联系(如果不具备电梯的专业知识就采取营救,只会使乘客被困时间延长,并可能对电梯设备造成损伤);电梯用户管理人员在接到乘客的报警后,也大都是与具有专业能力的电梯公司联系。有一些电梯用户管理人员自己采取措施营救,但电梯专业水平极为有限,往往由于营救措施不当反而使乘客被困的时间更长,甚至会对乘客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由于在乘客和电梯专业公司之间信息交换不能一步到位,被困乘客发出的呼救信息需经二次甚至三次“传呼”才能与电梯专业公司取得联系,再加上110和电梯用户管理人员对电梯公司的电话进行查找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电梯专业公司获取电梯故障信息的不快捷势必使乘客被困的时间延长。目前虽然有一些电梯安装了故障监控装置,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立即发出故障讯号给专业电梯公司,但电梯公司故障监控人员只能收到故障信息,却不能立即知道轿厢内是否有乘客被困。在电梯设备中通常利用开关装置对具体的动作,例如电梯的运行进行监控。多个这种监控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状态,以便可靠地实施所需的动作。特别是在电梯设备中必须确保在电梯轿厢运行前和运行期间所有的必须保持闭合的机械闭锁。在EP 0535205中披露了一种具有安全链路的控制装置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备有一个无接触即可释放的具有传感器的开关装置。通过接近或远离磁铁实现对开关或传感器的控制。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开关或传感器对每个磁铁反应,而不管该磁铁是否正确的并且是否为所选定的开关或传感器确定的磁铁。接近一相应的材料足以产生一有效的信号。但利用适当的代价几乎不可能避免开关或传感器的误动作。例如通过人为干扰或/和外部操纵都会造成误释放,构成对电梯设备安全运行的威胁。此外,基于紧急求助的需要,要求电梯电话机具有多方通话、自动拨号等特性,同时考虑到电梯轿厢之中的复杂环境,要求电话机本身也必须具备防破坏、抗敲击、抗干扰等特点。然而,由于电梯环境的复杂以及对功能方面的要求,大部分紧急呼叫系统只能成为摆设而未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I、电梯自备的紧急呼叫系统,一般的传输距离不会很长,几百米直至几公里已经成为其极限距离;2、未能实现多方通话功能,如轿箱与物业部门、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师等多方直接通话;3、由于电梯内部的干扰性很强,一般来说电梯自备的紧急呼叫系统,通话质量都不是很好;4、如果呼叫系统出现问题,维护起来特别麻烦,所以很多电梯在呼叫系统出现问题之后就完全的成为了摆设。
基于上面的原因,许多电梯厂家开始尝试与工业电话机的生产厂家进行合作,以电话机的方式来配置整个呼叫系统。目前电梯三方或五方通话采用有线方式,需要专人值班;远程监控也采用有线Modem,系统成本较高,系统扩容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该终端可以实现在I个SIM卡的前提下,同时管理多台电梯的功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包括至少2个电梯模块、交换网络模块、通话模块和CPU ;所述电梯模块、通话模块、CPU均分别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用以通过交换网络模块实现信息的交互;所述CPU用以控制各个电梯模块与通话模块的通信切换。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话模块包括麦克风放大电路和音频功放电路;所述麦克风放大电路包括用以对语音输入信号隔离分配为4路语音信号至交换网络模块的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其中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的同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A的反向输入端与UlA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B的反向输入端与UlB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C的反向输入端与UlC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D的反向输入端与UlD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音频功放电路包括加法器和放大器U37,所述加法器由电阻Rl、R2、R3、R4和运算放大器U13C构成,用以接收来自交换网络模块的语音信号;其中电阻RU R2、R3、R4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13C的反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13C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地,运算放大器U13C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37的第4管脚相连;放大器U37的第I管脚与CPU相连,放大器U37的第5、6管脚与扬声器相连;所述放大器U37用以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放大后在扬声器输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还包括一与CPU相连的语音模块,所述CPU为处理芯片U49,用以控制语音模块的播报;所述语音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语音模块和第二语音模块;其中第一语音模块包括一语音芯片U63, U63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处理芯片U49的第44、46、55、56、57管脚对应相连;第二个语音模块包括一语音芯片U64,其中U64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处理芯片U49的第60、59、58、56、57管脚对应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还包括一与CPU相连的切换模块,所述CPU用以控制切换模块实现语音信号的切换;所述切换模块包括一 4选
I模拟开关U50,U50的第12、I管脚与第一语音模块中U63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4、5管脚与第二语音模块中U64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0、9管脚与CPU中的处理芯片U49的第67、78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62和电阻R254接入放大器U18A的反向输入端;U50的第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72和电阻R283接入放大器U18A的同向输入端;放大器U18A的输出端经电容C408接入放大器U16A、U16B、U16C、U16D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还包括一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SM卡接口电路和GPRS接口电路;所述GPRS接口电路包括一 GPRS芯片U65,所述GPRS芯片U65的54、56管脚与所述模拟开关U50的第
15、2管脚对应相连,用以实现各个电梯模块与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外部设备进行语音通 信,U65的第15管脚通过二极管D7接+3. 3V电压;所述SM卡接口电路包括一 SM卡芯片JP4,JP4的第I管脚通过电容C189接地,第2管脚通过电阻与GPRS芯片U65的第25管脚相连,第3管脚通过电阻与GPRS芯片U65的第23管脚相连,第5管脚接地,第7管脚通过电阻R369与GPRS芯片U65的第21管脚相连,第7管脚通过电阻R_22与GPRS芯片U65的第19管脚相连。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梯模块包括轿箱通话板和两个通用通话板。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电梯I模块发生故障时,电梯I模块内的人员通过通话板发出求救语音
信号;步骤二,求救语音信号传至交换网络模块后,CPU从交换网络模块采集所述求救语音信号并判断求救源,然后控制语音模块向电梯I模块内的人员播报语音提示信息,并同时控制通话模块与电梯I模块接通,实现语音通话;步骤三,当除电梯I模块外的其他电梯模块也发出求救语音信号时,CPU从交换网络模块采集所有求救语音信号并判断求救源,然后通过切换模块控制语音模块依次切换向多个求救源内的人员播报语音提示信息,并同时通过切换模块控制通话模块依次切换与求救电梯模块接通,实现语音通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实现了在I个SIM卡的前提下,同时管理多台电梯的功能;此外,本发明适用于任意场合、任意结构的电梯管理系统,实现了电梯管理的自动化。


图I为实施例一所述的一拖4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系统框图;图2为CPU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A为GPRS接口电路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B为GPRS接口电路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C为SIM卡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4A为第一个语音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B为第二个语音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A为麦克风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音频功放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的一拖8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拖4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该终端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电梯I模块、电梯2模块、电梯3模块、电梯4模块、交换网络模块、通讯模块、语音模块、切换模块、通话模块和CPU。所述电梯I模块、电梯2模块、电梯3模块、电梯4模块、通讯模块、语音模块、切换模块、通话模块、CPU均分别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用以通过交换网络模块实现信息的交互;CPU与语音模块相连,用以控制语音模块的播报;CPU与切换模块相连,用以控制切换模块实现语音信号的切换。下面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描述CPUCPU主要控制各模块之间的语音交换。当有第2个或以上电梯模块需要与外部通话时,由CPU选择空闲的语音模块提示“可直接与外部通话”并将该电梯模块加入三方或多方通话;当外部电话打入时由CPU选择空闲的语音模块提示“请选择分机号”,接着切换到选择的电梯模块。CPU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一处理芯片U49,该处理芯片U49通过各个管脚分别与语音模块、切换模块、交换网络模块相连,进而实现对整个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监控。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IC接口电路、SM卡接口电路、GPRS接口电路等,用以实现各个电梯模块与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外部设备进行语音通信。GPRS接口电路如图3A和3B所示,主要包括一 GPRS芯片U65,U65的第15管脚通过二极管D7接+3. 3V电压。SM卡接口电路的结构如图3C所示,包括一 SM卡芯片JP4,JP4的第I管脚通过电容C189接地,第2管脚通过电阻R367与GPRS芯片U65的第25管脚相连,第3管脚通过电阻R368与GPRS芯片U65的第23管脚相连,第5管脚接地,第7管脚通过电阻R369与GPRS芯片U65的第21管脚相连,第7管脚通过电阻R282与GPRS芯片U65的第19管脚相连。语音模块本发明配备两个语音模块用于同时对内或对外实现语音提示,语音提示包括预报警提示、确认报警提示、安全回路音乐提示、小程控语音提示等。第一个语音模块的电路结构如图4A所不,主要包括一语音芯片U63,其中U63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CPU芯片U49的第44、46、55、56、57管脚对应相连,U63的第4、5管脚与切换模块相连。
第二个语音模块的电路结构如图4B所示,主要包括一语音芯片U64,其中U64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CPU芯片U49的第60、59、58、56、57管脚对应相连,U64的第4、5管脚与切换模块相连。可见第一语音模块和第二语音模块的电路结构相同。在第一语音模块工作时,第二语音模块可对后续语音信号进行播报,可以防止因第一语音模块被占用而延误其他语音信号的播放。切换模块切换模块在CPU控制下能够实现电梯I模块、电梯2模块、电梯3模块、电梯4模块与机房同时通话,且各个电梯模块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如图5所不,主要包括一 4选I模拟开关U50,U50的第12、1管脚与第一语音模块中U63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4、5管脚与第二语音模块中U64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0、9管脚与CPU中的处理芯片U49的第67、78管脚 对应相连;U50的第15、2管脚与GPRS芯片U65的54、56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62和电阻R254接入放大器U18A的反向输入端;U50的第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72和电阻R283接入放大器U18A的同向输入端;放大器U18A的输出端经电容C408接入放大器U16A、U16B、U16C、U16D的同向输入端。从图5可以看出,来自不同模块电路的平衡输出语音信号经4选I模拟开关U50切换,其切换控制信号SlA和SlB由CPU控制;选择得到的差分语音信号由放大器U18A放大,然后分别经运算放大器U16A、U16B、U16C、U16D隔离分配为4路语音信号至交换网络模块。通话模块通话模块提供耳麦接口的麦克风放大电路和音频功放电路。机房里的值班人员通过麦克风放大电路将语音信号发送至交换网络,同时也可以通过音频功放电路从交换网络接收音频信号,从而实现与电梯模块的通信。麦克风放大电路的结构如图6A所示,麦克风发出的语音信号(DI-D-MIC+,DI-D-MIC-)由运算放大器U13A和U13B两级放大后,分别经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lD隔离分配为4路语音信号至交换网络模块,其中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的同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A的反向输入端与UlA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B的反向输入端与UlB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C的反向输入端与UlC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D的反向输入端与UlD的输出端相连。这里采用U1A、U1B、U1C、UlD等隔离电路可以避免交换网络模块中信号的相互串扰。音频功放电路的结构如图6B所示,来自交换网络模块的其他语音信号通过电阻Rl、R2、R3、R4和运算放大器U13C构成的加法器合成并由U37放大后在扬声器输出语音信号(DI-D-SPK+,DI-D-SPK-);其中电阻Rl、R2、R3、R4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13C的反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13C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地,运算放大器U13C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37的第4管脚相连;所述放大器U37用以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放大后在扬声器输出;放大器U37的第I管脚与CPU相连,放大器U37的第5、6管脚与扬声器相连。交换网络模块交换网络模块实现4个电梯的多方通话、语音提示、外部通话等交换,具备小程控功能。电梯模块每个电梯模块可接一个轿箱通话板和两个通用通话板。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拖8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如图7所示,包括电梯I模块、电梯2模块、电梯3模块、电梯4模块、电梯5模块、电梯6模块、电梯7模块、电梯8模块、交换网络模块、通讯模块、语音模块、切换模块、通话模块和CPU。所述电梯I模块、电梯2模块、 电梯3模块、电梯4模块、电梯5模块、电梯6模块、电梯7模块、电梯8模块、通讯模块、语音模块、切换模块、通话模块、CPU均分别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用以通过交换网络模块实现信息的交互;CPU与语音模块相连,用以控制语音模块的播报;CPU与切换模块相连,用以控制切换模块实现语音信号的切换。本实施例中的各模块结构与实施例一所述的模块结构相同。本发明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可以同时管理多台电梯模块,其中电梯模块的数目不限,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适用于任意场合、任意结构的电梯管理系统。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电梯I模块发生故障时,电梯I模块内的人员通过通过通话板发出求救
语音信号;步骤二,求救语音信号传至交换网络模块后,CPU从交换网络模块采集所述求救语音信号并判断求救源,然后控制语音模块向电梯I模块内的人员播报语音提示信息,并同时控制通话模块与电梯I模块接通,实现语音通话;步骤三,当除电梯I模块外的其他电梯模块也发出求救语音信号时,CPU从交换网络模块采集所有求救语音信号并判断求救源,然后通过切换模块控制语音模块依次切换向多个求救源内的人员播报语音提示信息,并同时通过切换模块控制通话模块依次切换与求救电梯模块接通,实现语音通话。本发明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实现了在I个SM卡的前提下,同时管理多台电梯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同时管理8台电梯已经足够用,即WYWX-03的1/2/3/4-8型。若8台电梯同时报警,则乘客在依次语音提示确认报警后,同时与预先设置电话号码的电话或手机通话。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电梯模块、交换网络模块、通话模块和CPU ;所述电梯模块、通话模块、CPU均分别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用以通过交换网络模块实现信息的交互;所述CPU用以控制各个电梯模块与通话模块的通信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模块包括麦克风放大电路和音频功放电路;所述麦克风放大电路包括用以对语音输入信号隔离分配为4路语音信号至交换网络模块的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其中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的同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A的反向输入端与UlA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B的反向输入端与UlB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C的反向输入端与UlC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D的反向输入端与UlD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音频功放电路包括加法器和放大器U37,所述加法器由电阻Rl、R2、R3、R4和运算放大器U13C构成,用以接收来自交换网络模块的语音信号;其中电阻Rl、R2、R3、R4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13C的反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13C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地,运算放大器U13C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37的第4管脚相连;放大器U37的第I管脚与CPU相连,放大器U37的第5、6管脚与扬 声器相连;所述放大器U37用以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放大后在扬声器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还包括一与CPU相连的语音模块,所述CPU为处理芯片U49,用以控制语音模块的播报;所述语音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语音模块和第二语音模块;其中第一语音模块包括一语音芯片U63,U63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处理芯片U49的第44、46、55、56,57管脚对应相连;第二个语音模块包括一语音芯片U64,其中U64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处理芯片U49的第60、59、58、56、57管脚对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还包括一与CPU相连的切换模块,所述CPU用以控制切换模块实现语音信号的切换;所述切换模块包括一 4选I模拟开关U50,U50的第12、I管脚与第一语音模块中U63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4、5管脚与第二语音模块中U64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0、9管脚与CPU中的处理芯片U49的第67、78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62和电阻R254接入放大器U18A的反向输入端;U50的第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72和电阻R283接入放大器U18A的同向输入端;放大器U18A的输出端经电容C408接入放大器U16A、U16B、U16C、U16D的同向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还包括一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SIM卡接口电路和GPRS接口电路;所述GPRS接口电路包括一 GPRS芯片U65,所述GPRS芯片U65的54、56管脚与所述模拟开关U50的第15、2管脚对应相连,用以实现各个电梯模块与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外部设备进行语音通信,U65的第15管脚通过二极管D7接+3. 3V电压;所述SM卡接口电路包括一 SM卡芯片JP4,JP4的第I管脚通过电容C189接地,第2管脚通过电阻与GPRS芯片U65的第25管脚相连,第3管脚通过电阻与GPRS芯片U65的第23管脚相连,第5管脚接地,第7管脚通过电阻R369与GPRS芯片U65的第21管脚相连,第7管脚通过电阻R282与GPRS芯片U65的第19管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模块包括轿箱通话板和两个通用通话板。
7.—种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电梯I模块发生故障时,电梯I模块内的人员通过通话板发出求救语音信号; 步骤二,求救语音信号传至交换网络模块后,CPU从交换网络模块采集所述求救语音信号并判断求救源,然后控制语音模块向电梯I模块内的人员播报语音提示信息,并同时控制通话模块与电梯I模块接通,实现语音通话; 步骤三,当除电梯I模块外的其他电梯模块也发出求救语音信号时,CPU从交换网络模块采集所有求救语音信号并判断求救源,然后通过切换模块控制语音模块依次切换向多个求救源内的人员播报语音提示信息,并同时通过切换模块控制通话模块依次切换与求救电梯模块接通,实现语音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模块包括麦克风放大电路和音频功放电路;所述麦克风放大电路包括用以对语音输入信号隔离分配为4路语音信号至交换网络模块的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其中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lD的同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A的反向输入端与UlA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B的反向输入端与UlB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C的反向输入端与UlC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lD的反向输入端与UlD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音频功放电路包括加法器和放大器U37,所述加法器由电阻Rl、R2、R3、R4和运算放大器U13C构成,用以接收来自交换网络模块的语音信号;其中电阻Rl、R2、R3、R4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13C的反向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13C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地,运算放大器U13C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37的第4管脚相连;放大器U37的第I管脚与CPU相连,放大器U37的第5、6管脚与扬声器相连;所述放大器U37用以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放大后在扬声器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为处理芯片U49,用以控制语音模块的播报;所述语音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语音模块和第二语音模块;其中第一语音模块包括一语音芯片U63, U63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处理芯片U49的第44、46、55、56、57管脚对应相连;第二个语音模块包括一语音芯片U64,其中U64的第15、16、19、20、21管脚分别与处理芯片U49的第60、59、58、56、57管脚对应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一 4选I模拟开关U50,U50的第12、I管脚与第一语音模块中U63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4、5管脚与第二语音模块中U64的第4、5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0、9管脚与CPU中的处理芯片U49的第67、78管脚对应相连;U50的第1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62和电阻R254接入放大器U18A的反向输入端;U50的第3管脚经串联的电容C72和电阻R283接入放大器U18A的同向输入端;放大器U18A的输出端经电容C408接入放大器U16A、U16B、U16C、U16D 的同向输入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及其通信方法,该终端包括至少2个电梯模块、交换网络模块、通话模块和CPU;所述电梯模块、通话模块、CPU均分别与交换网络模块相连,用以通过交换网络模块实现信息的交互;所述CPU用以控制各个电梯模块与通话模块的通信切换。本发明所述的一拖多电梯智能物联终端实现了在1个SIM卡的前提下,同时管理多台电梯的功能;此外,本发明适用于任意场合、任意结构的电梯管理系统,实现了电梯管理的自动化。
文档编号B66B5/02GK102756959SQ2011101083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卢昀, 卢荣亭, 董铭惠 申请人:上海韦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