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60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该起重装置具有带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该纵梁将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用于装配、拆卸或改装起重装置的基架,尤其是钢绳葫芦的方法,该起重装置带有一个具有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该纵梁将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
背景技术
自专利申请DE 43 10 770 Al中已公知一种用于在剧院中的起重作业的电动绞车。该电动绞车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该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作用于钢绳卷筒。该减速器连同两个制动器一起设置在钢绳卷筒内。该钢绳卷筒两端被夹持在基架中,该基架基本上由两个彼此间隔的并且彼此平行对齐的基板构成。该基板分别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外形,并且彼此通过四根与钢绳卷筒的纵轴线平行对齐的纵梁固定在一起。纵梁被构造成间隔管, 借助贯穿间隔管内部的拉伸螺杆和在端侧拧在其上的螺母,该间隔管在基板的角区域中与基板连接在一起。间隔管平坦的端面在此贴靠在基板的处在拉伸螺杆的通孔区域中的内侧面上。另外,德国专利申请DE 196 02 927 Al在说明书开头中描述出一种起重装置,尤其是电动钢绳绞车,该钢绳绞车模块化地由组件电气设备、电动机、减速器、钢绳卷筒、支承装置以及基架组成。各个组件都能够以多种组合形式进行装配。起重装置的主要组件固定在基架上,尤其是钢绳卷筒被夹持在此处。该基架至少由两个基板构成,该基板彼此间隔地平行地设置并且通过纵梁相互连接。各个端板都设有至少三个用于在其上连接纵梁的螺栓连接。德国专利申请DE 196 02 927 Al本身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钢绳绞车的基架,该基架以装配费用低和重量轻而出众。该基架基本上由两个基板构成,该基板彼此通过U形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以及与纵梁平行的、与钢绳卷筒的旋转轴线重合的拉伸元件连接。该拉伸元件由实心材料构成,在其相对的两个端部各设置有台阶并设有螺纹部段。该拉伸元件的一端以其螺纹部段旋入设置在基板中心的内螺纹中,并且以其环形的台阶通过垫片与基板的平坦的内侧面贴紧。在相对的基板上,中心地设有通孔,该通孔是阶梯状的,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的支承面,该支承面用于容纳设置在螺纹杆部段始端的管子的台阶。该螺纹杆部段被引导穿过通孔,并且从外面通过螺母与基板的外侧面固定在一起。在此,两根U形纵梁插入到基板内侧面中的、合适的盲孔状空隙中,并且在此处通过由拉伸装置产生的拉力固定在基板之间。在该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基板间的连接元件被构造成带有整圆横截面或管横截面的型材,在基板彼此相对的面中,该型材的端部伸进相应的孔中或贴靠在相应地加工过的支撑面上。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固定,该螺栓连接将型材朝向其纵方向地与基板固定在一起。在型材和基板之间的连接位置既能够朝向连接元件或钢绳卷筒方向地传导轴向
3力,又能够传导所谓的角力矩。在此,可将角力矩理解成扭矩,例如,通过基架的扭转而在基板和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部分上产生的扭矩。同时,由型材的长度来产生处在期望的公差内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精确的间距和平行度。另外,自德国的专利DE 10 2005 029 113 B3中公知一种起重装置的基架,该基架也具有两个平行的并且彼此间隔设置的基板。该基板通过纵梁相互保持间隔并且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在此,该纵梁的端部没入在基板彼此相对的内侧面中的盲孔中,在盲孔中通过螺栓被压在盲孔中的支承面上并且由此被横向地压向纵梁的纵方向。之前被表述成基板的起重装置构件也可以是壳体部分,该壳体部分能够实现起重装置的不同功能。例如,该壳体部分能够用于固定起重驱动装置、用于支承钢绳卷筒、用于安装钢绳缠绕部件的横梁、用于容纳电气设备、用于起重装置的脚部固定或用于设置行走机构。由此得出用于将纵梁与基板固定在一起的螺母或螺栓经常被设置在不易拆装的位置,例如,设置在壳体内。为了方便拆装,经常不得不将该连接部分自壳体中移出。由此使装配变得困难并且使以基板的形式出现的外壳必然会不必要地变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以及其装配、拆卸或改装的方法,该方法以结构上简单的构造形式以及简单的装配、拆卸或改装出众。该目的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和运用钢绳葫芦的基架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的方法的钢绳葫芦来实现。按照本实用新型,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具有带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带有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该纵梁将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在该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中,以如下方式实现结构简单的构造方式,即,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下,纵梁的第一支承端和第二支承端如此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板上,并且至少两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被如此构造,即,该纵梁能够沿其纵轴线的方向与基架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被安装或拆卸。因此能够实现如下优点,即,能够制造一种基础起重装置,该基础起重装置在两个基板之间的纵梁的布置和数量方面都能够在工作现场简单地匹配。在这种情况下,钢绳卷筒可以在两个基板之间保留不动。在改装该起重装置时也会显现该优点。该纵梁和基板都可以简单地机械制造。另外,能够将该基础起重装置简单地安装到任意的连接结构上,而不需要将其拆开。基板和钢绳卷筒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至少一个支承杆始终保持连接状态。以如下方式达到纵梁与第二基板的刚性连接,即,在至少两个基板中的第一基板中与基架的安装或者拆卸相关地设置有使纵梁穿过的通孔,并且该通孔具有的通过面积略微大于纵梁的横截面。基架朝向纵方向的稳定性由此实现,S卩,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各个纵梁的第一支承端被插入通孔中并且被固定。优选的固定方式是,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下,可将纵轴的第一支承端通过固定元件沿着或对着纵梁的纵轴线地固定在第一基板上。在优选的构造形式中,固定元件被固定在第一基板的外侧面上,该固定元件具有在其中伸进了第一支承端的固定孔,并且该第一支承端通过紧固元件,尤其是螺栓固定在固定元件上。根据优选的方式,为了固定纵梁,该固定元件被组装成框架,在该框架中设有用于固定纵梁的固定孔。在相对的第二支承端上如此设置在至少两个基板中的第二基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盲孔,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下,各个纵梁的第二支承端被插入到该盲孔中并且被固定。在此端可以设置盲孔是由于纵梁可以在相对的另一端被拆卸或从那里被安装。在结构细节上,纵梁的各个第二支承端都通过螺栓固定在盲孔中,该螺栓与纵梁的纵轴线的方向对齐, 并且被支撑在第二基板的外侧面上。可由此实现装配、拆卸和改装,即,从第二基板的外侧面处就可以容易地拧松和拧紧螺栓。根据优选的方式设置基板是矩形的,在该基板中假想四边形的角中分别设有盲孑孑L。优选地,纵梁被构造成带有圆形横截面的杆,并且通孔和盲孔相应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通常如此设置,S卩,钢绳卷筒设在基板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其两端支承在内表面上, 该钢绳卷筒的旋转轴线与纵梁的纵轴线平行地对齐。按照本实用新型,起重装置带有一个具有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带有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该纵梁将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在用于该起重装置的基架,尤其是钢绳葫芦的装配、拆卸或改装钢绳葫芦的方法中,以如下方式实现简单的装配、拆卸或改装,即,纵梁沿其纵轴线的方向与基架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被安装到至少两个基板上或被拆下,并且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可事先或随后地将第一支承端和第二支承端固定在基板上或从基板上松开。与此相关的优点可参见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钢绳葫芦的实施方式。在此,有利的是纵梁沿其纵轴线的方向,与基架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被推入通孔中或从该通孔中被拉出,该通孔被设置在至少两个基板中的第一基板中。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地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钢绳葫芦的基架的透视图;图2示出在去掉钢绳卷筒和电动机的情况下,图1的俯视图;图3示出图2在基架的第一基板上固定纵梁的固定区域的细节图,以及图4示出图2在基架的第二基板上固定纵梁的固定区域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带有钢绳卷筒2的起重装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钢绳葫芦1的透视图, 该钢绳卷筒两端设在在基架3中。整体呈长方形的基架3 —部分由第一基板如和第二基板4b构成,在其彼此相对的第一内侧面4c和第二内侧面4d之间设有钢绳卷筒2。该钢绳卷筒2可围绕着旋转轴线 D旋转,并且由电动机加通过减速器2b进行驱动。第一基板如和第二基板4b分别被构造成长方六面体形或矩形。该长方六面体形的基架3的其他部分由多个,最多为四个纵梁构成,在图1中可以看见这些纵梁中的第一纵梁5a、第二纵梁恥和第三纵梁5c。通过纵梁如,513,5(,基板如,4b彼此间隔并且相互连接在一起。在此,纵梁5a,5b, 5c在假想的四边形的角处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如,4b上。在第二基板4b中,纵梁fe,5b,5c被设置在近似方形的基板4b的角区域中。为了通过第三纵梁5c和未示出的可能的第四纵梁固定电动机加,第一基板被向外延长,所以,与第二基板4b相比,第一基板如具有矩形的外形。根据相应的方式,第一和第二纵梁5a,恥设置在第一基板如的上方的角区域中,并且第三纵梁5c和可能的第四纵梁设置在第一基板如的中间区域中和侧边缘的区域中。另外,该第一基板如在其外侧面 4e的区域中容纳有减速器2b,根据传动要求,该减速器将钢绳卷筒2与电动机加连接。纵梁5a,5b被设置成由实心材料构成的杆,并且根据钢绳葫芦1的使用情况设置两至四根纵梁5a,5b, 5c,该纵梁设置在基板如中被挑选出的或所有的角中。纵梁5a,5b, 5c 的任务在于,将基板^,4b彼此抗扭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纵梁fe,5b,5c的长度将两个基板^,4b之间的期望的间距和平行度保持在期望的公差之内。为了不阻碍钢绳卷筒2的未示出的钢绳的卷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总共设有三个纵梁5a,5b,5c0各个纵梁5a,5b, 5c都具有第一支承端5d以及相对的第二支承端k。各个第一支承端5d都被固定在第一基板如中,并且各个第二支承端k都被固定在第二基板4b中。借助图3和图4示出将第一支承端5d固定在第一基板如中和将第二支承端k固定在第二基板4b中的这种特殊的固定方式。图1示出的是处在工作状态中的,即,纵梁5a,5b,5c装配完毕之后的钢绳葫芦。在该工作状态中,纵梁fe,5b,5c以其纵轴线L平行地并且侧向错开地与钢绳卷筒2的旋转轴线D对齐。在图1中,示出的是带有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基架2的钢绳葫芦。这种钢绳葫芦1可以作为标准系统的组成部分,即,基本起重装置,并且通过组装元件18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应用。作为所谓的固定式葫芦-如图1所示-该钢绳葫芦可以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构件上。 在此,相应的连接元件18被固定在基板^,4b上。该钢绳葫芦1也可以成为起重小车的组成部分,在该钢绳葫芦中,行走机构部件被固定在基板^,4b上。作为可能的起重小车构造形式,有悬挂式起重小车、钢绳葫芦位于轨道侧面的单轨起重小车和双轨起重小车钢绳葫芦。根据相应的方式,除了支承钢绳卷筒2之外,基板4a,4b还具有其他不同的功能, 例如,支承电驱动装置2a、安装缠绕钢绳部件的横梁、容纳电气设备、实现钢绳葫芦的脚部固定或设置行走机构部分。图2示出按照图1的钢绳葫芦的俯视图,其中,出于清晰性的原困,并未示出钢绳卷筒2、减速器2b和电动机加。很显然,两个基板如,4b为铸件,并且出于减轻重量的原因而具有向外敞开的、带有第一或第二空腔4g,4h的盆形外形,可以在该空腔中安置钢绳葫芦1的驱动部件或电子部件。如上述那样,在第一空腔4e中安置有减速器2b的齿轮部分。 根据需求和构造方式,第一和第二空腔4e,4f可以通过盖板进行封闭或保持敞开。第一基板如中的第一空腔4e通过第一盖板6a被封闭,该盖板通过框架形的固定元件7固定在第一基板如的第一外侧面4g上。在第二基板4b中的第二空腔4f通过第二盖板6b封闭,该第二盖板通过框架形的固定元件7固定在第二基板4b的第二外侧面4h上。该固定元件7 也可以被横向分开,即,分成两个部分,从而在更换纵梁5a,恥,5c时,使纵梁5a,5b, 5c的一部分保持在固定状态中,从而保持基本起重装置的基本稳定性。[0037]现借助图3和4详细地描述在支承端5dje和基板^,4b之间的连接的实施。图3示出图2的第一基板如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前面图1所描述的那样,在第一基板如上的四个不同的固定位置上共可以固定4根纵梁fe,5b,5c或者少于4根纵梁 fe,5b,5c。在图3中,能够识别出两根上纵梁,确切地讲,就是第一和第二纵梁fe,5b。为了利用纵梁5a,5b的支承端5d将该纵梁5a,5b固定在第一基板如上,在该第一基板如的期望的固定位置区域中设有通孔8。由于纵梁如,5b,5c被构造成带有圆形横截面的杆,所以,通孔8具有略微大于纵梁fe,5b,5c的横截面的通孔横截面。纵梁fe,5b,5c由此与第一基板如的形状适宜地连接。由此,在工作状态中,通孔8的贯穿轴线d与纵梁fe,5b,5c 的纵轴线L重合。为了沿着或对着纵梁5a,5b, 5c的纵轴线L固定纵梁5a,5b, 5c的第一支承端5d,在第一支承端5d的外端部上,在构造出环形的凸台面5f和圆柱形的端部5g的情况下,纵梁fe,5b,5c的直径同心地变小。另外,在该第一支承端fe中,以外端面证为出发点,设置有与纵梁fe,5b,5c的纵轴线L同心的、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9。可如此选择第一支承端fe插入通孔8的深度并且由此选择第一和第二基板4a、4b之间的间距,即,使凸台面 5f与第一基板如的外侧面如对齐。为了将纵梁5a,5b, 5c沿纵梁5a,5b, 5c的纵轴线L 方向固定在该位置中,固定元件10设置有固定孔10a。该固定元件10被构造成带有四个固定孔IOa的矩形框架,该固定孔用于第一基板如中的各个通孔8。如此选择固定孔IOa的深度,即,使该固定孔略微长于第一支承端5d的圆柱形端部5g的长度。通过从外面向螺纹孔9中拧入第一螺栓11,可以将插入到固定孔IOa中的圆柱形端部5g固定在固定元件10 中。在此,该固定元件10被夹紧在第一螺栓11的头部和第一支承端5d的凸台面5f之间。 在被构造成圆头螺栓的螺栓11的头部和固定元件10的外侧面之间还设有垫片12。板状的固定元件10本身通过未示出的螺栓拧在第一基板如的外侧面4g上。另外,从外面将用于封闭第一基板如中的空腔4g的盖板6a拧在固定元件10上。也可以将该固定元件10横向分开,也就是说分成两个部分,从而能够在更换纵梁5a,恥,5c时,将纵梁5a,5b, 5c的一部分保持在固定状态中,从而保证基本起重装置的基本稳定性。利用螺栓11和通过固定元件10将第一支承端5d固定在通孔8的这种固定方式能够实现的是,在去除固定元件10之后,能够将纵梁5a,5b, 5c从第一基板如中沿纵梁5a, 5b, 5c的纵轴线L抽出。由此能够在不去除钢绳卷筒2的情况下,改变纵梁5a,5b, 5c的位
置和数量。另外,由图3可知,纵梁5a,5b, 5c的第一支承端fe没有被构造成一体式的,而是具有插接套筒13,该插接套筒的外直径与纵梁fe,5b,5c的外直径一致。在该插接套筒外侧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圆柱形端部5g和第一凸台面5f。为了将插接套筒13与纵梁5a, 5b, 5c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在纵梁5a,5b, 5c的端部上设有第二圆柱形端部证和第二凸台面 5i,插接套筒13套装在该第二凸台面上。螺纹孔9设置在纵梁fe,5b,5c的端部上。在插接套筒13中仅设有一个没有螺纹的通孔。该被套装的插接套筒13通过螺栓11固定在纵 ^ 5a, 5b, 5c的端部上。在图4中示出图2的第二基板4b的局部放大图。如第一基板如那样,在第二基板如上的四个不同的固定位置上共可以固定4根纵梁5a,5b, 5c或者少于4根纵梁5a,5b, 5c。为了将纵梁fe,5b,5c通过其第二支承端k固定在第二基板4b上,在第二基板4b的期望的固定位置的区域中设有无台阶的盲孔14,该盲孔的横截面略微大于纵梁fe,5b,5c的横截面。由此,纵梁如,5b,5c与第二基板4b形状适宜地连接。盲孔14的中心轴线e与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纵梁fe,5b,5c的纵轴线L重合。为了沿着或对着纵梁fe,5b,5c的纵轴线L地将纵梁fe,5b,5c的第二支承端k固定在盲孔14中,在第一支承端5d的外端部上, 在构造出第三环形的凸台面5 j和第三圆柱形的端部证的情况下,纵梁5a,5b, 5c的直径同心地变小。另外,在该第二支承端恥中,以其外端面为出发点,设置有与纵梁fe,5b,5c的纵轴线L同心的、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15。可如此选择第二支承端k插入盲孔14的深度并且由此选择第一和第二基板4a,4b之间的间距,即,使第三凸台面5j贴靠在第二基板4b 的内侧面4c上。为了将纵梁fe,5b,5c沿纵梁fe,5b,5c的纵轴线L固定在该位置中,自第二基板4b的外侧面4f,穿过位于盲孔14的底部中心处的孔17,将螺栓16拧入第二支承端 5e的螺纹孔15中。被构造成六角螺栓的螺栓16的头部由此支撑在第二基板4b的外侧面 4f上。在上述实施例中,纵梁5a,5b, 5c分别被描述成带有外侧固定件13a,13b的具有三个部分的构件。原则上该纵梁fe,5b,5c也可以被构造成一体式的,从而实现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沿轴向的装配和拆卸。附图标记列表1钢绳葫芦2钢绳卷筒2a电动机2b减速器3基架[0049]4a第--基板[0050]4b第二基板[0051]4c第--基板4a的内侧面[0052]4d第二基板4b的内侧面[0053]4e第--基板如的外侧面[0054]4f第二基板4b的外侧面[0055]4g第--空腔[0056]4h第二空腔[0057]5a第--纵梁[0058]5b第二纵梁[0059]5c第三m梁[0060]5d第--支承端[0061]5e第二支承端[0062]5f第--凸台面[0063]5g第--圆柱形端部[0064]5h第二凸台面[0065]5i第二圆柱形端部[0066]5j第三 凸台面[0067]5k第三 圆柱形端部[0068]6a第一盖板[0069]5b第二盖板[0070]7保持元件[0071]8通孔[0072]9螺纹孔[0073]10保持元件[0074]IOa固定孔[0075]11螺栓[0076]12垫片[0077]13插接套筒[0078]14盲孔[0079]15螺纹孔[0080]16螺栓[0081]17孔[0082]D旋转轴线[0083]E纵轴线[0084]L纵轴线[0085]d贯穿轴线[0086]e轴线。
权利要求1.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所述起重装置具有带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带有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所述纵梁将所述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5ajb,5c)的第一支承端(5d)和第二支承端(5e)如此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板( ,4b)上,并且如此构造至少两个基板( ,4b)中的一个,即,所述纵梁(5ajb,5c)能够沿其纵轴线(L)方向与基架(3)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被安装或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基架(3)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在至少两个基板Ga,4b)的第一基板Ga)中设置用于穿入纵梁(5ajb,5c)的通孔 (8),并且所述通孔(8)具有的通过面积略微大于纵梁(5ajb,5c)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 (5a, 5b, 5c)的所述第一支承端(5d)分别插入通孔(8)中的一个孔中并且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 (5a, 5b, 5c)的所述第一支承端(5d)通过固定元件(10)沿着和对着所述纵梁(5a, 5b, 5c) 的纵轴线(L)的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G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0)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4a)的外侧面(4e)上,所述固定元件(10)具有固定孔(10a),所述第一支承端(5d) 伸入所述固定孔中,并且所述第一支承端(5d)通过固定元件,尤其是螺栓(11)固定在所述固定元件(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0)被构造成框架,在所述框架中设有用于所述纵梁(5ajb,5c)的所述固定孔(10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基板Ga,4b)的第二基板Gb)的内侧面Gd)上设有盲孔(14),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 ,5b, 5c)的第二支承端(5e)分别插入所述盲孔中并且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5ajb,5c)的各个第二支承端(5d)通过螺栓(16)固定在所述盲孔(14)中,所述螺栓与纵梁(5ajb,5c)的纵轴线 (L)的方向对齐,并且支撑在所述第二基板Gb)的所述外侧面Ge)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从所述第二基板Gb)的外侧面 (4f)接触到用于松开和固定的螺栓(1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 ,4b) 是矩形的,在假想的四边形,尤其是长方六面体的角中在所述基板Ga,4b)中分别设有盲孔(14)或通孔(8)。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 ,5b, 5c)被设置成带有圆形横截面的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绳卷筒O)的两端支承在所述基板Ga,4b)的内表面Gc,4d)之间和内表面Gc,4d)上,所述钢绳卷筒的旋转轴线(D)与所述纵梁(5ajb,5c)的纵轴线(L)平行地对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该起重装置带有一个具有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该纵梁将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为了实现一种以结构上简单的构造形式以及简单的装配、拆卸或改装而出众的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本实用新型提出纵梁(5a,5b,5c)的第一支承端(5d)和第二支承端(5e)在起重装置运行状态下如此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板(4a,4b)上,并且如此构造至少两个基板(4a,4b)中的一个基板,即纵梁(5a,5b,5c)沿其纵轴线(L)的方向与基架(3)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能够被安装或拆卸。
文档编号B66D1/28GK202116215SQ201120095508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弗朗茨·舒尔特, 托马斯·克伦伯格, 格列昂·伊姆布施, 王立明, 赵定元, 隋文科 申请人: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