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598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灵活的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安全性能开发试验,检测汽车的安全性能,每次在整车试验前都需要对试验车辆进行准备工作如车辆三坐标和3DH (实验假人三维H点)的测量工作、车辆在实验轨道上的对中以及最后试验车辆称重工作等,以保证实验的准确顺利进行,以往每次在三坐标测量和3DH测量工作时,一般通过千斤顶先将试验车辆举起,再在试验车辆左右两边依次放置支撑架,以保证车辆不会晃动,测量结束后也是一边一边的支起, 拿出支撑架,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在上完假人后一边一边的放下车辆时车身的倾斜、抖动会对假人的定位位置产生轻微的影响。而称重、对中工作每次也是在试验车辆轮胎前面放置称重感应板,多人合力将试验车辆推到称重感应板上进行称重,对中工作,更加费时费力,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验工具,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力,减缓了实验的进度。[0003]现有一种实验台,如公开号为CN101847336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汽车实验台,由台架、安装在台架上的座椅及自动调节机构、方向盘及调节机构和安全带及调节机构组成;其中,座椅通过法兰盘固定在台架上,法兰盘上安装四根可绕法兰盘中心自由旋转的伸缩臂,伸缩臂上的螺母与座椅固定,座椅的底部与可调螺栓活动连接;方向盘固定架与调节滑块通过连接调节部件连接成一体结构,调节滑块安装在台架上的滑槽上,其可在滑槽内滑动,滑槽与台架前部的立柱活动连接;安全带及调节机构由安全带和调节架组成,调节架由安装在台架上的水平滑槽、纵向滑槽和与立柱组成;水平滑槽与台架两侧的滑槽活动连接,纵向滑槽与水平滑槽活动连接,立柱与水平滑槽活动连接;安全带的一个固定点设置在座椅外侧,一个固定点设置在纵向滑槽内,一个固定点设置在立柱上,并通过调节部件与立柱连接。该实验台虽然也可用来测量上述整车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但该实验台组成构件较多,制造及维修成本较高,使用繁琐,不够灵活,占地面积过大,影响测量的进度,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实验装置所存在的费时费力、制造机维修成本高、测量进度较慢,精准度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使用灵活、制造成本低,拆卸及更换方便,并能够有效提高实验进度及测量精准度的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托板,所述的支撑托板下面连接有滑芯,支撑托板下方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芯滑动连接,滑道下方连接有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所述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与滑道转动连接。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为公知技术,不多做解释,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可带动整个实验装置移动,还可推动支撑托板上下移动;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与滑道转动连接,则支撑托板可以相对千斤顶小车水平转动;通过滑芯与滑道的滑动连接,支撑托板可以沿着滑道在前后移动,综上可以看出,该实验装置上下前后方向均可移动,并且可以转动,当试验车辆放置在支撑托板上以后,通过该实验装置,方便操作者对试验车辆的对中及举升,以保证后续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了人力、时间的浪费,大大提高实验进程的速度和假人定位放置位置的准确。[0006]作为优选,所述滑道的两侧交叉设置有两个加强支撑板,两个加强支撑板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滑道中部,滑道与两个加强支撑板整体呈形且为一体结构。加强支撑板用于加强滑道的强度,滑道不易弯折。两个加强支撑板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滑道中部,滑道与两个加强支撑板整体呈形且为一体结构,结构强度高。[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包括设置在所述小车下部的滚轮、连接在小车上的升降板和千斤顶手柄,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轴销,滑道下面固设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轴销间隙配合且构成转动连接机构。该千斤顶小车可通过滚轮在地面上行走,方便灵活。扳动千斤顶手柄时,升降板会随之升降,带动支撑托板升降,便于试验车辆的摆放。滑道下面固设有转轴,加大了承载面积,且轴销不会对滑道的滑槽造成干涉。轴孔与轴销构成转动连接机构,则支撑托板可以相对升降板转动,使用灵活。[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滑芯和滑道均沿着支撑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滑道的滑槽为“T” 形槽,滑芯横截面呈倒置的“T”形并与所述滑道间隙配合。滑芯和滑道均沿着支撑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方便对试验车辆的前后方向进行调整。滑芯连接于“T”形槽内,结构稳定性高,较为稳固。[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位于滑道中部,轴孔位于转轴中心处,轴孔的孔深为轴销长度的O. 5 O. 85倍。滑道与两个加强支撑板整体呈“米”字形且为一体结构,故交叉点处的强度高,将轴孔设置于滑道中部,即交叉点处,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强度及结构稳定性。轴孔的孔深为轴销长度的O. 5 O. 85倍,则轴销嵌入部分长,结构稳定,不易脱开。[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板与水平面夹角的变化范围为5度 35度。升降板与水平面夹角的变化范围为5度 35度,能够保证试验车辆在合理范围内升降,满足使用要求。[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托板上开设有与千斤顶手柄对准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断面为三角形,开口槽的开口角度为45度 75度。由于千斤顶手柄较长,故在支撑托板上开设开口槽,防止干涉。开口槽的开口角度为45度 75度,满足使用要求。[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千斤顶手柄,可控制升降板升降,从而带动支撑托板升降,便于试验车辆的摆置及举升;2、通过滑芯与滑道的滑动连接,支撑托板可以相对千斤顶小车进行前后移动,便于对中及测量,使用灵活;3、通过转轴与轴销的转动连接,支撑托板可以在水平面上转动,便于对中及测量,使用灵活。


[0013]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滑道与加强支撑板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0016]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芯与滑道滑动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所示I-支撑托板、2-滑芯、3-滑道、4-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5-加强支撑板、6-滚轮、7-升降板、8-千斤顶手柄、9-轴销、10-转轴、11-轴孔、12-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19]实施例[0020]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托板I和位于支撑托板I下方的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4,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4包括设置在小车下部的四个滚轮6、连接在小车上的升降板7和用于控制升降板7升降的千斤顶手柄8,升降板7与水平面夹角的变化范围为5度 35度,升降板7的尾端焊接有轴销9,支撑托板I下面焊接有倒置的“T”形滑芯2,支撑托板I下方设置有滑道3,滑道3 的滑槽为“T”形槽,滑芯2和滑道3均沿着支撑托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滑芯2与滑道3间隙配合,滑道3的两侧交叉设置有两个加强支撑板5,两个加强支撑板5的交叉点位于滑道 3中部,滑道3与两个加强支撑板5整体呈形且为一体结构,滑道3的中部焊接有转轴 10,转轴10上开设有轴孔11,轴孔11与轴销9间隙配合且构成转动连接机构,轴孔11的孔深为轴销9长度的O. 7倍,支撑托板I上开设有与千斤顶手柄8对准的开口槽12,开口槽 12的断面为三角形,开口槽12的开口角度为65度。[002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种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4、支撑托板I、滑道3和转轴 10组成,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可以将车辆整体在水平面上垂直升降,试验车辆还可前后滑动,且能够在水平面上转动,这样就可以把车辆整体举起后,再放置支撑架以便进行三坐标和3DH测量工作。同时还可以进行车辆的对中工作,将车辆调整正确的位置对中,在放下车辆时由于车辆是整体同时放下,不会产生晃动及倾斜,即不会影响实验假人的定位放置位置,在放下车辆时,可以把称重的压力感应板放在试验车辆轮胎下面进行称重,称重后再将车辆举起拿出感应板,在此测量过程中可对车辆随时进行对中调整,省时省力,满足了实验的要求,提高了实验精度、精确和速度,与现有实验设备相比,更安全、便利、可靠,最主要是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由于整车重量较大,该实验装置需要采用坚固的金属结构制造,特别是支撑托板I必须采用高强度合金制造。另外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与拆卸都很方便,某一部件磨损之后只需更换该部件即可。[0022]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托板(I)下面连接有滑芯(2),支撑托板(I)下方设置有滑道(3),所述滑道 (3)与滑芯(2)滑动连接,滑道(3)下方连接有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4),所述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4 )与滑道(3 )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 (3)的两侧交叉设置有两个加强支撑板(5),两个加强支撑板(5)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滑道(3)中部,滑道(3)与两个加强支撑板(5)整体呈形且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4)包括设置在所述小车下部的滚轮(6)、连接在小车上的升降板 (7)和千斤顶手柄(8),所述升降板(7)上固定有轴销(9),滑道(3)下面固设有转轴(10), 转轴(10)上设置有轴孔(11),所述轴孔(11)与轴销(9)间隙配合且构成转动连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芯(2)和滑道(3)均沿着支撑托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滑道(3)的滑槽为“T”形槽,滑芯 (2 )横截面呈倒置的“ T ”形并与所述滑道(3 )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0)位于滑道(3)中部,轴孔(11)位于转轴(10)中心处,轴孔(11)的孔深为轴销(9)长度的O. 5 O. 85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7)与水平面夹角的变化范围为5度 35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托板(I)上开设有与千斤顶手柄(8)对准的开口槽(12),所述开口槽(12)的断面为三角形,开口槽(12)的开口角度为45度 7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灵活的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托板,所述的支撑托板下面连接有滑芯,支撑托板下方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芯滑动连接,滑道下方连接有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所述可移动式液压千斤顶小车与滑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千斤顶手柄,可控制升降板升降,从而带动支撑托板升降,便于试验车辆的摆置及举升;2、通过滑芯与滑道的滑动连接,支撑托板可以相对千斤顶小车进行前后移动,便于对中及测量,使用灵活;3、通过转轴与轴销的转动连接,支撑托板可以在水平面上转动,便于对中及测量,使用灵活。
文档编号B66F7/28GK202744275SQ2012202723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崔玉进, 郑利群, 李兵, 韩刚, 刘卫国,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