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189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
背景技术
[0002]随经济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建筑物不断的增加,各种各样的照明灯随之出现,照明灯中又分两种类型,有电阻性负载的照明灯,有电容性负载的照明灯,但是对于单火线控制的照明灯线路,七对对容性负载,电子开关式控制开关,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使用不方便,稳定性差。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它稳定性高,不会对其它电器有影响,使用方便,节能环保。[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电阻-第十九电阻R1-R19、第一电容-第八电容C1-C8、开关变压器TR1、集成电路IC1、单片机U5、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02、光稱111、第一光通管-第三光通管U2-U4、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三双向可控硅DR1-DR3、第一二极管-第七二极管D1-D7、精密稳压二极管D8、第一双向二极管-第三双向二极管D9-D11、热敏电阻VR1、接线端子J5、第一接插器-第四接插器J1-J4、第一指示灯-第三指示灯L1-L3,电源VCC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集成电路ICl的I脚、第一光通管U2的I脚、第二光通管U3的I脚、第三光通管U4的I脚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开关变压器TRl的4脚连接,开关变压器TRl的3脚接地,开关变压器TRl的I脚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l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 Dl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变压器TRl的2脚、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四二极管 D4的负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热敏电阻VRl的一端、接线端子J5 的L端连接且接电源的火线,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且接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热敏电阻VRl的另一端、第一指示灯LI的一端、第二指示灯L2的一端、第三指示灯L3的一端、接线端子J5的N端连接且接电源的零线,接线端子J5的L端分别与第一双向二极管D9的一端、第二双向二极管DlO的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ll的一端连接,第一双向二极管D9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3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3脚与指示灯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双向二极管DlO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 2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2脚与第二指示灯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双向二极管Dll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I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I脚与第一指示灯LI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变压器TRl的5脚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 Rll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光耦Ul的3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十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光耦Ul的I脚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l的4脚分别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开关变压器TRl的6脚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光耦Ul的2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I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3脚、 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3脚连接且接地,集成电路ICl的2脚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集成电路ICl的3脚接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 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单片机U5的4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单片机U5的11脚连接且接地,第一光通管U2的4脚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Tl脚、第一接插器Jl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T2脚分别与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T2脚、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T2 脚、第四接插器J4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G脚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一光通管U2的6脚连接,第二光通管U3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Tl脚、第三接插器J3连接,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G脚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光通管U3的6脚连接,第三光通管U4的4脚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Tl脚、第二接插器J2连接,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G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三光通管U4的6脚连接。[0005]所述的第四电容C4是滤波电容。[0006]本实用新型将交流电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4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源,再过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限流分压,经第四电容C4滤波后,直接进入开关变压器TR1,由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l及外围电阻电容组成开关管电路,第三二极管D3输出直流电压,经精密稳压二极管D8及光耦Ul和外围元件组成取样稳压电路,使第三二极管D3输出5V后,经第七电容C7电容滤波后得到稳定的5V电源分两组电路使用,一组供给第一光通管-第三光通管U2-U4使用,另一组直接到集成电路ICl, 3. 3V稳压进集成电路ICl的I脚输入端,2脚输出端,输出3. 3V直流电源供给单片机U5使用。[0007]本实用新型将零线及火线同接入等效电路接线图,经开关电源,将高压220V转变成稳定的低压DC5V、DC3. 3V,使电路处于稳定的供电状态,从而使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 不受于负载的大小限制,在O. 5W 260W的照明灯范围中,不管是容性负载或感性负载及电阻性负载,都可以直接使用。[0008]本实用新型稳定性高,不会对其它电器有影响,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电阻-第十九电阻 R1-R19、第一电容-第八电容C1-C8、开关变压器TR1、集成电路IC1、单片机U5、第一三极管 Q1、第二三极管Q2、光耦U1、第一光通管-第三光通管U2-U4、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三双向可控硅DR1-DR3、第一二极管-第七二极管D1-D7、精密稳压二极管D8、第一双向二极管-第三双向二极管D9-D11、热敏电阻VR1、接线端子J5、第一接插器-第四接插器J1-J4、第一指示灯-第三指示灯L1-L3,电源VCC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集成电路ICl的I脚、第一光通管U2的I脚、第二光通管U3的I脚、第三光通管U4的I脚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开关变压器TRl的4脚连接,开关变压器TRl的3脚接地,开关变压器TRl的I脚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l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变压器TRl的2 脚、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热敏电阻VRl的一端、接线端子J5的L端连接且接电源的火线,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且接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热敏电阻VRl的另一端、第一指示灯LI的一端、第二指示灯L2 的一端、第三指示灯L3的一端、接线端子J5的N端连接且接电源的零线,接线端子J5的L 端分别与第一双向二极管D9的一端、第二双向二极管DlO的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ll的一端连接,第一双向二极管D9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3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3脚与指示灯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双向二极管DlO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2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2脚与第二指示灯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双向二极管Dll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 的I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I脚与第一指示灯LI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 的负极、开关变压器TRl的5脚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光耦Ul的3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l 的集电极与第十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光耦Ul的I脚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l的4脚分别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开关变压器TRl的6脚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光耦Ul的2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I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3脚、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3脚连接且接地,集成电路ICl 的2脚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集成电路ICl的3脚接地, 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单片机U5的4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单片机U5的11脚连接且接地,第一光通管U2的4脚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 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Tl脚、第一接插器Jl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 T2脚分别与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T2脚、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T2脚、第四接插器J4连接,第一双向可控娃DRl的G脚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一光通管U2的6脚连接,第二光通管U3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 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Tl脚、第三接插器J3连接,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 G脚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光通管U3的6脚连接, 第三光通管U4的4脚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Tl脚、第二接插器J2连接,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G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三光通管U4的6脚连接。[0011]所述的第四电容C4是滤波电容。[0012]本具体实施方式
将交流电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4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源,再过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限流分压,经第四电容 C4滤波后,直接进入开关变压器TR1,由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l及外围电阻电容组成开关管电路,第三二极管D3输出直流电压,经精密稳压二极管D8及光耦Ul和外围元件组成取样稳压电路,使第三二极管D3输出5V后,经第七电容C7电容滤波后得到稳定的5V 电源分两组电路使用,一组供给第一光通管-第三光通管U2-U4使用,另一组直接到集成电路IC1,3. 3V稳压进集成电路ICl的I脚输入端,2脚输出端,输出3. 3V直流电源供给单片机U5使用。[0013]本具体实施方式
将零线及火线同接入等效电路接线图,经开关电源,将高压220V 转变成稳定的低压DC5V、DC3. 3V,使电路处于稳定的供电状态,从而使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不受于负载的大小限制,在O. 5W 260W的照明灯范围中,不管是容性负载或感性负载及电阻性负载,都可以直接使用。[0014]本具体实施方式
稳定性高,不会对其它电器有影响,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1.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电阻-第十九电阻(R1-R19)、第一电容-第八电容(C1-C8)、开关变压器(TRl)、集成电路(ICl)、单片机(U5)、第一三极管 (Ql)、第二三极管(Q2)、光f禹(Ul)、第一光通管-第三光通管(U2-U4)、第一双向可控娃-第三双向可控硅(DR1-DR3)、第一二极管-第七二极管(D1-D7)、精密稳压二极管(D8)、第一双向二极管-第三双向二极管(D9-D11)、热敏电阻(VRl)、接线端子(J5)、第一接插器-第四接插器(J1-J4)、第一指示灯-第三指示灯(L1-L3),电源VCC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集成电路 (ICl)的I脚、第一光通管(U2)的I脚、第二光通管(U3)的I脚、第三光通管(U4)的I脚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开关变压器(TRl)的4脚连接,开关变压器(TRl)的3脚接地,开关变压器(TRl)的I脚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l)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变压器(TRl)的2脚、第一电容 (Cl)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热敏电阻(VRl)的一端、接线端子(J5)的 L端连接且接电源的火线,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且接地, 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热敏电阻(VRl)的另一端、第一指示灯(LI)的一端、第二指示灯(L2)的一端、第三指示灯(L3)的一端、接线端子(J5)的N 端连接且接电源的零线,接线端子(J5)的L端分别与第一双向二极管(D9)的一端、第二双向二极管(DlO)的一端、第三双向二极管(Dll)的一端连接,第一双向二极管(D9)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3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3脚与指示灯(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双向二极管(DlO)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2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2脚与第二指示灯(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双向二极管(Dll)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5)的I脚连接,接线端子(J5)的I脚与第一指示灯(LI)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变压器(TRl)的5脚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二三极管 (Q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光耦 (Ul)的3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十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lO) 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光耦(Ul)的I脚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l)的4脚分别与第八电容(CS)的一端连接,开关变压器(TRl)的6脚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光耦(Ul)的2脚分别与第三电容 (C3)的一端、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I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3脚、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精密稳压二极管(D8)的3脚连接且接地,集成电路(ICl)的2脚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集成电路(ICl)的3脚接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单片机(U5)的4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单片机(U5)的11脚连接且接地,第一光通管(U2)的4脚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Tl脚、第一接插器(Jl)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T2脚分别与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T2脚、第三双向可控硅 (DR3)的T2脚、第四接插器(J4)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DRl)的G脚与第十八电阻(R18) 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一光通管(U2)的6脚连接,第二光通管(U3) 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双向可控硅(DR2) 的Tl脚、 第三接插器(J3)连接,第二双向可控硅(DR2)的G脚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光通管(U3)的6脚连接,第三光通管(U4)的4脚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Tl 脚、第二接插器(J2)连接,第三双向可控硅(DR3)的G脚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 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三光通管(U4)的6脚连接。
专利摘要电容式触摸并联式开关,它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它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开关变压器的4脚连接,开关变压器的3脚接地,开关变压器的1脚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的负极、热敏电阻的一端、接线端子的L端连接且接电源的火线,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且接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热敏电阻的另一端、第一指示灯的一端、第二指示灯的一端、第三指示灯的一端、接线端子的N端连接且接电源的零线;它稳定性高,0.5W~260W能正常使用,不受小负载限制,不会对其它电器有影响,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818710SQ2012204511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毛益华, 涂添田 申请人:惠州天阳精密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