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609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属于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固定在电梯轿厢上;限速器轮,设在限速器轮轴的中部;信号采集器、安全钳致动机构分别位于箱体腔内,安全钳在对应于箱体下方的位置与井道导轨配合;棘轮离合机构,设在限速器轮上且与安全钳致动机构配合;离心锤机构,设在限速器轮上且与棘轮离合机构对应;离心锤复位机构,设在限速器轮上且与离心锤机构连接;特点:还包括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其与限速器轮连接且与井道导轨朝向箱体的一侧的表面配合。保护电梯轿厢,保障限速器轮持久而稳定的运动,保障棘轮离合机构对安全钳致动机构的动作效果,在电梯轿厢超速运行时使安全钳致动机构对安全钳及时可靠动作,确保安全。
【专利说明】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

【背景技术】
[0002]电梯限速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梯轿厢超速行驶(运行)的安全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轿厢上,伴随于电梯轿厢运动,当电梯超速达到电梯限速器动作的速度值时,电梯限速器的安全开关(业界习惯称超速开关)动作,由安全开关(即信号采集器,以下同)将控制回路断开,电梯轿厢停止运行。与此同时,由限速器的提杆对安全钳的刹车臂牵引,使安全钳动作,由安全钳夹住导轨,使电梯轿厢可靠地停留在导轨上,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0003]关于电梯限速器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1330032A (电梯限速器)、CN2568605Y (电梯限速器)、CN100575234C (电梯限速器)、CN102131726B (电梯用限速器)、CN101979299A (—种电梯限速器)、CN202657783U (带手动触发装置的单向限速器)、CN103010890A (—种电梯限速器)和CN103318723A (新型带运行测试驱动机构的单向限速器),等等。
[0004]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和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各有所长,但也存在共同之短的缺憾,并且该缺憾由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991770A推荐的“电梯限速器”(该专利申请由本 申请人:提出)技术方案所弥补,具体可参见该CN103991770A的说明书第0002段至0010段以及第0020段。
[0005]包括CN103991770A在内的上述所有专利方案尽管结构各不相同,但是工作原理是趋于雷同的,都是通过随电梯轿厢运动而运动的并且套置在绳轮上的安全绳(由于业界习惯将安全绳称为牵引绳,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均以牵引绳的名称出现)带动绳轮运动的(电梯限速器的制动轮通常被称为限速器轮,并且还习惯简称为绳轮),在牵引绳带动绳轮运动的状态下使设置在绳轮上的一对离心锤(也称飞锤)随绳轮运动。当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的速度范围上行或下行时,离心锤不足以撞及锁扣,锁扣的锁牙处于对棘轮的锁定装置,棘轮不随绳轮运动,棘轮便不对安全钳产生作用,反之,当电梯轿厢超速运行时,绳轮的速度也相应提高,设置在绳轮上的一对离心锤的离心力增大,外甩的幅度显著增大并且撞及锁扣,使锁扣的锁牙解除对棘轮的锁定,棘轮随绳轮运动,从而由连接于棘轮与安全钳之间的钢丝绳或提杆使安全钳动作,将电梯轿轿厢锁定在井道壁的彼此面对面的导轨上,对此可以详见CN103991771A的说明书第0055段。
[0006]由上述说明可知,绳轮的运动是由牵引绳带动的,从表面上看这种结构设计貌似业界约定俗成的不存在技术瑕疵的设计,但是从深层次分析,这种结构恰恰未摆脱传统设计理念之羁勒,因为牵引绳带动绳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牵引绳存在晃摆情形,因而频繁对电梯轿厢的外壁产生鞭打,一方面易损及电梯轿厢,另一方面影响牵引绳与绳轮(即限速器轮,以下同)的配合效果,再一方面对牵引绳自身的保护不利;其二,由于牵引绳与绳轮之间的配合效果的持久性难以保障,例如当牵引绳出现伸长或收缩情形时,其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会发生变化,因而绳轮的运动速度不足以持久地维持在业界预期的设计程度,而绳轮运动的稳定性会影响离心锤的运动,进而对安全钳的极时制动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三,由于需要将套置在绳轮上的用于带动绳轮运动的牵引绳的两端实施可靠固定,因而一旦固定端脱落并且未能被及时发现时,那么整个电梯限速器成了形同虚设,对安全保护产生隐患。
[0007]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 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用于带动限速器轮运动的牵引绳而藉以保护电梯轿厢、有利于保障限速器轮持久而稳定的运动效果并且保障对安全钳的作用效果而藉以体现安全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
[0009]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包括构成有箱体腔的一箱体,该箱体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电梯轿厢上;一限速器轮,该限速器轮转动地设置在限速器轮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所述箱体腔内,限速器轮轴的左端支承在箱体的左箱壁上,而限速器轮轴的右端支承在箱体的右箱壁上;一信号采集器和一安全钳致动机构,信号采集器位于所述箱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安全钳致动机构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右箱壁朝向所述左箱壁的一侧,安全钳致动机构位于所述箱体腔内并且套置在所述限速器轮轴的右端,该安全钳致动机构在使用状态下与安全钳连接,并且与所述信号采集器相对应,而安全钳在对应于所述箱体的下方的位置与设置在井道内的井道导轨相配合;一用于对所述安全钳致动机构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棘轮离合机构,该棘轮离合机构在对应于安全钳致动机构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限速器轮上并且与安全钳致动机构相配合;一用于触发所述棘轮离合机构动作的离心锤机构,该离心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限速器轮上,并且与棘轮离合机构相对应;一离心锤复位机构,该离心锤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限速器轮上,并且与所述离心锤机构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设置在所述箱体腔内的用于驱使所述限速器轮运动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该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与限速器轮连接并且同时与所述井道导轨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通过箱体顶板与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底板背对电梯轿厢厢腔的一侧固定,在箱体的箱体底板上开设有一提杆让位孔,与所述信号采集器相对应的所述安全钳致动机构经该提杆让位孔伸展到所述箱体腔外与所述安全钳连接,所述限速器轮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轮毂,该轮毂的轮毂腔内配设有一轮毂轴承,该轮毂轴承设置在所述限速器轮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棘轮离合机构、离心锤机构和离心锤复位机构设置在限速器轮的轮辐上,与所述井道导轨朝向箱体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的所述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限速器轮轴的左端伸展到所述左箱壁背对箱体腔的一侧并且由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限定,而限速器轮轴的右端同样伸展到所述右箱壁背对箱体腔的一侧并且同样由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限定。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钳致动机构包括一棘轮和一提杆,棘轮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限速器轮轴配合孔,该限速器轮轴配合孔套置在所述限速器轮轴的右端,并且在棘轮朝向所述右箱壁的一侧构成有一用于触发所述信号采集器的信号采集器触发凸缘,提杆的上端通过提杆销轴与棘轮朝向右箱壁的一侧铰接,而提杆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提杆让位孔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箱体腔外并且与所述安全钳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器在所述右箱壁上的位置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触发凸缘相对应;所述棘轮离合机构在与所述棘轮相对应的状态下与所述离心锤机构同轴设置于所述限速器轮的轮辐上;所述的离心锤复位机构对应于所述轮毂的后侧,该离心锤复位机构包括一拉杆螺钉、一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一调整弹簧座和一拉杆螺钉连接头,拉杆螺钉设置在所述轮辐上,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调整弹簧座和拉杆螺钉连接头共同设置在拉杆螺钉的一端,其中: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套置在拉杆螺钉上,该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朝向轮辐的一端支承在轮辐上,而朝向调整弹簧座的一端支承在调整弹簧座上,调整弹簧座以及拉杆螺钉连接头旋配在拉杆螺钉上,并且调整弹簧座位于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与拉杆螺钉连接头之间,而拉杆螺钉连接头与所述离心锤机构连接。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心锤机构包括第一、第二离心锤臂、第一、第二离心锤和离心锤臂连杆,第一离心锤臂通过第一离心锤臂轴枢置在所述限速器轮的轮辐上,并且位于限速器轮的轮毂的前侧,在该第一离心锤臂背对第二离心锤臂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撞击所述棘轮离合机构的第一撞击腔,第二离心锤臂通过第二离心锤臂轴枢置在限速器轮的轮辐上,并且位于限速器轮的轮毂的后侧,在该第二离心锤臂背对第一离心锤臂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同样用于撞击所述棘轮离合机构的第二撞击腔,离心锤臂连杆朝向第一离心锤臂的一端与第一离心锤臂的下端铰接,而第一离心锤臂的上端构成为自由端,离心锤臂连杆朝向第二离心锤臂的一端与第二离心锤臂的下端铰接,而第二离心锤臂的上端与所述离心锤复位机构的拉杆螺钉连接头连接,第一离心锤固定在第一离心锤臂的上端,第二离心锤固定在第二离心锤臂的下端,第一、第二离心锤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所述的棘轮离合机构与所述第二离心锤臂轴同轴设置于所述的轮辐上。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棘轮离合机构包括一棘爪、一锁扣和一棘爪拉簧,棘爪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离心锤臂轴上,在该棘爪的上端固定有一棘爪拉簧固定柱,而在棘爪的下端构成有一锁扣配合凸缘,在该锁扣配合凸缘上构成有一锁扣卡齿槽,锁扣朝向所述限速器轮的轮辋的一端通过锁扣销轴枢轴连接在轮辋上,而锁扣朝向所述轮毂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设置有一撞击螺钉,在锁扣上并且在对应于锁扣卡齿槽的位置构成有锁扣卡齿,该锁扣卡齿与锁扣卡齿槽相配合,棘爪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轮毂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棘爪拉簧固定柱上,当所述第一撞击腔或第二撞击腔撞及所述撞击螺钉时,所述锁扣朝向所述轮毂的一端朝着背离所述棘爪的方向回转,所述锁扣卡齿与所述锁扣卡齿槽分离,棘爪的上端与所述棘轮相配合。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包括齿轮轴固定座、井道导轨摩擦轮、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和从动齿轮,齿轮轴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左箱壁朝向所述右箱壁的一侧,井道导轨摩擦轮转动地设置在井道导轨摩擦轮轴的中部,并且与所述井道导轨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井道导轨摩擦轮轴的左端支承在摩擦轮轴左轴座上,右端支承在摩擦轮轴右轴座上,摩擦轮轴左轴座在对应于开设在齿轮轴固定座上的左轴座涨紧腔的位置设置在齿轮轴固定座上,摩擦轮右轴座在对应于开设在右箱壁上的右轴座涨紧腔的位置设置在右箱壁上,主动齿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井道导轨摩擦轮轴上并且与井道导轨摩擦轮朝向右箱壁的一侧固定,过渡齿轮转动地设置在过渡齿轮轴上,并且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过渡齿轮轴支承在所述齿轮轴固定座上,从动齿轮与所述限速器轮的轮毂的左侧固定,并且与所述过渡齿轮相啮合。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一对用于使所述井道导轨摩擦轮与所述井道导轨贴靠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该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中的其中一个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左箱壁上,并且与所述的摩擦轮轴左轴座相配合,而该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中的另一个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右箱壁上,并且与所述摩擦轮轴右轴座相配合。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左箱壁上的所述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结构是与设置在所述右箱壁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结构相同的并且位置是彼此对应的,该设置在右箱壁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包括一限位挡板、一涨紧弹簧座、一涨紧弹簧和一涨紧弹簧支承座,限位挡板固定在所述右箱壁背对所述左箱壁的一侧,并且与所述摩擦轮轴右轴座接触,涨紧弹簧座在对应于所述右轴座涨紧腔的位置直接构成于摩擦轮轴右轴座背对限位挡板的一侧,涨紧弹簧的一端支承在涨紧弹簧支承座上,另一端支承在涨紧弹簧座上,涨紧弹簧座固定在右箱壁朝向左箱壁的一侧。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与井道内的井道导轨的表面滚动配合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由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带动限速器轮运动,因而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牵引绳,不仅可以保护电梯轿厢,而且能够保障限速器轮持久而稳定的运动效果,进而保障棘轮离合机构对安全钳致动机构的动作效果,在电梯轿厢超速运行时使安全钳致动机构对安全钳及时可靠动作,确保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的正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4]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箱体1,该箱体I具有一箱体腔11,在该箱体I的箱体顶板14 (也可称箱体顶壁)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箱体安装固定孔141,在箱体I的箱体底板15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同样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安全钳连接孔152。箱体I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由图3示意的电梯轿厢9上,具体而言,用紧固件如螺栓在对应于箱体安装固定孔141的位置将箱体顶板14与电梯轿厢9的电梯轿厢底板91 (图3示)背对电梯轿厢厢腔的一侧固定。由图3的示意可知,箱体I以悬臂状态固定在电梯轿厢9的电梯轿厢底板91的右侧(以图3所示位置状态为例)。
[0025]重点见图1,给出了一限速器轮2,该限速器轮2转动地设置在限速器轮轴2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限速器轮轴21的左端支承在箱体I的左箱壁12上,而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支承在箱体I的右箱壁13上;给出了一信号采集器3 (图2示意)和一安全钳致动机构4,信号采集器3位于前述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安全钳致动机构4的位置固定在右箱壁13朝向所述左箱壁的一侧,安全钳致动机构4位于箱体腔11内并且套置(即空套)在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该安全钳致动机构4在使用状态下与安全钳10连接,并且与所述信号采集器3相对应,而安全钳10在对应于前述箱体I的下方的位置与设置在井道20内的井道导轨201相配合。安全钳10通过螺钉或类似的紧固件在对应于前述箱体底板15上开设的安全钳连接孔152的位置固定于箱体I的下方。由于安全钳10并非属于本实用新型电梯限速器的结构体系,又由于安全钳10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 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在先专利申请,因而本 申请人:不再展开描述。此外,上面提及的井道20以及井道导轨201也同样属于公知技术范畴,据此 申请人:也不再赘述。
[0026]给出了一用于对前述的安全钳致动机构4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棘轮离合机构5,该棘轮离合机构5在对应于安全钳致动机构4的位置设置在前述限速器轮2上并且与安全钳致动机构4相配合;给出了一用于触发棘轮离合机构动作的离心锤机构6,该离心锤机构6设置在所述的限速器轮2上,并且与棘轮离合机构5相对应;给出了一离心锤复位机构7,该离心锤复位机构7设置在限速器轮2上,并且与所述离心锤机构6连接。
[0027]仍见图1,给出了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该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设置在前述箱体腔11内,与前述限速器轮2连接,并且同时与前述井道导轨201朝向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藉由该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在随电梯轿厢9运动而运动的过程中带动限速器轮2运动,从而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通过牵引绳带动限速器轮2,杜绝由牵引绳带动限速器轮2所存在的所有技术问题(具体可参见 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0028]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述箱体I的箱体底板15上开设有一提杆让位孔151,与前信号采集器3相对应的安全钳致动机构4经该提杆让位孔151而伸展到箱体腔11外与前述安全钳10连接。
[0029]由图1示,在前述限速器轮2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轮毂22,该轮毂22的轮毂腔内配设有一轮毂轴承221,该轮毂轴承221设置在前述限速器轮轴2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从而确保限速器轮2转动,而限速器轮轴21是不转动的。限速器轮2具有以辐射状态分布的轮辐23,也就是说轮辐23的数量有一组,前述的棘轮离合机构5、离心锤机构6和离心锤复位机构7设置在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与前述井道导轨201朝向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的前述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与轮毂22连接。由图1所示,前述限速器轮轴21的左端伸展到所述左箱壁12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即伸展到箱体腔11外,并且由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211限定,而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同样伸展到所述右箱壁13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即伸展到箱体腔11外,并且同样由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211限定。具体而言,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211与限速器轮轴21的轴头上的螺纹配合。
[0030]前述的安全钳致动机构4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棘轮41和一提杆42,在棘轮4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限速器轮轴配合孔411,该限速器轮轴配合孔411套置在前述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并且在棘轮41朝向前述右箱壁13的一侧构成有一用于触发前述信号采集器3的信号采集器触发凸缘412,提杆42的上端通过提杆销轴421与棘轮41朝向右箱壁13的一侧铰接,而提杆42的下端在对应于前述提杆让位孔151的位置伸展到箱体腔11外并且与安全钳10连接(图3示意),前述的信号采集器3在右箱壁13上的位置毫无疑问与信号采集器触发凸缘412相对应。前述棘轮离合机构5在与棘轮41相对应的状态下与前述离心锤机构6同轴设置于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
[0031]上面提及的离心锤复位机构7对应于前述轮毂22的后侧,该离心锤复位机构7包括一拉杆螺钉71、一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一调整弹簧座73和一拉杆螺钉连接头74,拉杆螺钉71设置在所述轮辐23上,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调整弹簧座73和拉杆螺钉连接头74共同设置在拉杆螺钉73朝向棘轮离合机构5的一端(图1所示状态的后端),其中: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套置在拉杆螺钉71上,该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朝向轮辐23的一端支承在轮辐23上,而朝向调整弹簧座73的一端支承在调整弹簧座73上,调整弹簧座73以及拉杆螺钉连接头74旋配在拉杆螺钉71上,并且调整弹簧座73位于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与拉杆螺钉连接头74之间,而拉杆螺钉连接头74与前述离心锤机构6连接。优选地,在拉杆螺钉71上并且在对应于调整弹簧座73与控制螺钉连接头74之间的位置配设弹簧力锁定螺钉711 (也可称调整弹簧座限定螺母)。
[0032]上面已多次提及的信号采集器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行程开关,但是也可使用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乃至使用霍尔感应元件,也就是说如果将行程开关更换成微动开关或位置接近开关等等,那么应当视为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容范围攻。当前述棘轮41上的信号采集器触发突缘412触及行程开关时,那么由行程开关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由电气控制器发出指令给电梯曳引机,使电梯曳引机停止工作,即电梯曳引机处于刹车(制动)状态,电梯轿厢9不再上行或下行。
[0033]请继续见图1,上面提及的离心锤机构6包括第一、第二离心锤臂61、62、第一、第二离心锤63、64和离心锤臂连杆65,第一离心锤臂61通过第一离心锤臂轴611枢置(即可转动地设置)在前述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并且位于限速器轮2的轮毂22的前侧,由图1所示,在第一离心锤臂6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离心锤臂611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离心锤臂轴枢置孔613,该第一离心锤臂轴枢置孔613套置在第一离心锤臂轴611上,并且由旋配在第一离心锤臂轴611的末端的第一离心锤臂限定螺母6111限定,在第一离心锤臂61背对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撞击前述棘轮离合机构5的第一撞击腔612。第二离心锤臂62通过第二离心锤臂轴621 (即转动地设置)枢置在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并且位于限速器轮2的轮毂22的后侧,由图1所示,在第二离心锤臂624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二离心锤臂轴621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离心锤臂轴枢置孔623,该第二离心锤臂枢置孔623套置在第二离心锤臂轴621上,并且由旋配在第二离心锤臂轴621的末端的第二离心锤臂限定螺母6211限定,在第二离心锤臂62背对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同样用于撞击前述棘轮离合机构5的第二撞击腔622。离心锤臂连杆65朝向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一端用连杆销轴651与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下端铰接,而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上端构成为自由端,离心锤臂连杆65朝向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一端同样用连杆销轴651与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下端铰接,而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上端与前述离心锤复位机构7的拉杆螺钉连接头74连接。由图1所示,在前述拉杆螺钉连接头74上配设有一连接头轴741,而在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连接头轴741的位置开设有一连接头轴固定孔624,连接头轴固定孔624套置于连接头轴741上并且由旋配在连接头轴741末端的连接头轴限定螺终7411限定。第一离心锤63固定在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上端,第二离心锤64固定在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下端,由此可知,第一、第二离心锤63、64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前述的棘轮离合机构5与前述第二离心锤臂轴621同轴设置于同一个轮辐23上。
[0034]前述的棘轮离合机构5包括一棘爪51、一锁扣52和一棘爪拉簧53,棘爪51枢轴设置在前述第二离心锤臂轴621上,在该棘爪51的上端固定有一棘爪拉簧固定柱511,而在棘爪51的下端构成有一锁扣配合凸缘512,在该锁扣配合凸缘512上构成有一锁扣卡齿槽5121,锁扣52朝向前述限速器轮2的轮辋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端)通过锁扣销轴521枢轴连接在锁扣销轴座5211上,而该锁扣销轴座5211直接构成于轮辋的内侧,锁扣52朝向前述轮毂22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设置有一撞击螺钉522,在锁扣52上并且在对应于锁扣卡齿槽5121的位置构成有锁扣卡齿523,该锁扣卡齿523与锁扣卡齿槽5121相配合,棘爪拉簧53的一端固定在构成于轮毂22上的拉簧固定耳222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前述棘爪拉簧固定柱511上。当前述第一撞击腔612或第二撞击腔622撞及撞击螺钉522时,那么锁扣52朝向轮毂22的一端朝向背离棘爪51的方向回转,即向顺时针回转,于是前述的锁扣卡齿523与锁扣卡齿槽5121分离,棘爪51的上端便与前述棘轮41相配合(下面还要说明)。
[0035]优选地,在前述锁扣销轴521上设置一锁扣复位扭簧5212 (图2示),由锁扣复位钮簧5212使锁扣52向棘爪51的方向复位至与棘爪51配合的状态。
[0036]请依然参见图1,前述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包括齿轮轴固定座81、井道导轨摩擦轮82、主动齿轮83、过渡齿轮84和从动齿轮85,齿轮轴固定座81(也可称齿轮轴固定板)固定在前述左箱壁12朝向右箱壁13的一侧,井道导轨摩擦轮82通过摩擦轮轴承823转动地设置在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的中部,并且与前述井道导轨201朝向前述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的左端支承在摩擦轮轴左轴座8211上,右端支承在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上,摩擦轮轴左轴座8211在对应于开设在齿轮轴固定座81上的左轴座涨紧腔811的位置设置在齿轮轴固定座81上,摩擦轮右轴座8212在对应于开设在右箱壁13上的右轴座涨紧腔13的位置设置在右箱壁13上,主动齿轮83通过主动齿轮轴承83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上并且用一组主动齿轮螺钉831与井道导轨摩擦轮82朝向右箱壁13的一侧固定,过渡齿轮84转动地设置在过渡齿轮轴841上,并且与前述主动齿轮83相啮合,前述过渡齿轮轴841支承在所述齿轮轴固定座81上,由图1所示,过渡齿轮轴841依次穿过齿轮轴固定座81和左箱壁12并且由过渡齿轮轴螺母8411限定,从动齿轮85用一组从动齿轮固定螺母851与前述限速器轮2的轮毂22上的螺孔223的左侧固定,并且与过渡齿轮84相啮合。
[0037]作为优选的方案,由图1所示,前述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还可包括有一对用于使前述井道导轨摩擦轮82与前述井道导轨201朝向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贴靠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该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中的其中一个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设置在前述的左箱壁12上,并且与前述的摩擦轮轴左轴座8211相配合,而该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中的另一个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设置在前述的右箱壁13上,并且与前述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相配合。
[0038]设置在前述左箱壁12上的前述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结构是与设置在所述右箱壁13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结构相同的并且位置是彼此对应的,因此,尽管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设置在右箱壁13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但是并不会对设置于左箱壁12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理解产生困惑,该设在右箱壁13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包括一限位挡板861、一涨紧弹簧座862、一涨紧弹簧863和一涨紧弹簧支承座864,限位挡板861用限位挡板螺钉8611固定在右箱壁13背对左箱壁12的一侧,并且与前述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接触,涨紧弹簧座862在对应于所述右轴座涨紧腔131的位置直接构成于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背对限位挡板861的一侧,涨紧弹簧863的一端支承在涨紧弹簧支承座864上,另一端支承在涨紧弹簧座862上,涨紧弹簧座864固定在右箱壁13朝向左箱壁12的一侧。图1还示出了设置在前述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探出摩擦轮轴左、右轴座8211、8212的端部的摩擦轮轴限定螺母8213。
[0039]由前述的一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的结构可知:在涨紧弹簧863对摩擦轮轴左、右轴座8211、8212的作用下(推力下),使井道导轨摩擦轮82可靠地与井道导轨201的表面贴触(接触),不会出现消极(非接触或接触不良)现象。
[0040]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 申请人: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即电梯轿厢9处于正常的设定速度范围上行和下行的状态,限速器轮摩擦枢动机构8的井道导轨摩擦轮82随电梯轿相9的上行或下行而与井道导轨201摩擦,并且该井道导轨摩擦轮82的转速与电梯轿厢9的运行速度呈亦步亦趋的关系,具体而言,电梯轿厢9在设定的速度范围运行时,那么该井道导轨摩擦轮82的转速也处于设定的速度范围运动,由其带动主动齿轮83,由于主动齿轮83与过渡齿轮84相啮合(即前述的过渡齿轮84与主动齿轮83相啮合),因而由主动齿轮83带动过渡齿轮84,又由于从动齿轮85与过渡齿轮84相啮合并且与限速器轮2的轮毂22固定,因而由过渡齿轮84带动从动齿轮85,进而由从动齿轮85带动轮毂22,使限速器轮2运动(旋转)。在限速器轮2运动的过程中,由限速器轮2带动设置其上的离心锤机构6的第一、第二离心锤臂61、62摆动,并且由第一离心锤臂61带动第一离心锤63相应地向外摆动以及由第二离心锤臂62带动第二离心锤64相应地摆动,这种摆动可以由前述的离心锤复位机构7的作用而返回,也就是说第一、第二离心锤63、64向外摆动的程度或称幅度可由离心锤复位机构7控制,即由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的作用力保证第一、第二离心锤臂61、63返回,不致以由第一离心锤臂61的第一撞击腔612或第二离心锤臂62的第二撞击腔622对前述棘轮离合机构5的锁扣52上的撞击螺钉522撞击。在该状态下,锁扣52的锁扣卡齿523处于对棘爪51下端的锁扣配合凸缘512的锁扣卡爪槽5121锁定的状态,即由锁扣卡爪523对棘爪51锁定,棘爪拉簧53处于伸长而储能的状态,安全钳制动机构4的棘轮41不与棘轮离合机构5产生连接关系,即棘轮4处于非运动状态,提杆42不对安全钳10作用,也就是说提杆42的下端不会对与其铰接的安全钳10的刹车臂101作用,刹车臂101的刹车闸1011不会制动,即刹车闸1011处于与井道导轨201分离(松开)的状态。从而表明电梯轿厢9处于正常的速度范围内运行。
[0041]然而,如果电梯超速运行,即如果电梯轿厢9超速运行,例如电梯轿厢下行的速度超过了设定的速度范围,那么具有与电梯轿厢9的速度相辅相成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的井道导轨摩擦轮82的转动速度也提高,主动齿轮83、过渡齿轮84和从动齿轮85的速度也提高,限速器轮2的速度同样提高。由于限速器轮2的旋转速度的提高,离心锤机构6的第一、第二离心锤臂61、62的摆动幅度增大,并且当摆动幅度超过了离心锤复位机构7的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的作用力的极限程度时,由于离心锤复位机构7处于无力将第一、第二离心锤臂61、62回复(挽回)的状态,于是第一撞击腔612、第二撞击腔622撞及棘轮离合机构5的锁扣52上的撞击螺钉522,在克服棘爪拉簧53的作用力下使锁扣5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而言,向下运动)一个角度,此时,锁扣卡齿523 (也可称锁扣卡爪)从锁扣卡爪槽5121中挣脱,棘爪51不受锁扣52的管制,此时在棘爪弹簧53的回复力作用下(棘爪拉簧53收缩)使棘爪51的上端朝向棘轮41的方向运动,即朝向棘轮41的方向摆动一定的角度,处于与棘轮41相配合(相啮合)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限速器轮2与棘轮41的联动关系便建立,由限速器轮2带动棘轮41,此时棘轮41的信号采集器触发突缘412对信号采集器3作用,由信号采集器3速即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电梯控制器,即前述的电气控制器),按 申请人:在先前的描述,电梯曳引机停止工作,电梯轿厢9停止运行。与此同时,由提杆42带动安全钳10的刹车臂101,由刹车臂101的刹车闸1011夹住井道导轨201,使电梯轿厢9停留在井道导轨201上。由此可知,当电梯轿厢9超速运行时,由信号采集器3以及安全钳10起到双重控制的作用。在图3中,示出了安全钳10有彼此对应的一对,并且分别与相互对应的井道导轨201相配合,因而一对安全钳10之间可通过连杆102连结,使一对安全钳10同时制动。
[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摒弃了已有技术中使用牵引绳带动限速器轮2的设计模式,而开创性地采用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与井道导轨201的摩擦带动限速器轮2,从而弥补了已有技术的欠缺,客观地兑现了 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包括构成有箱体腔(11)的一箱体(1),该箱体(I)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电梯轿厢(9)上;一限速器轮(2),该限速器轮(2)转动地设置在限速器轮轴(2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限速器轮轴(21)的左端支承在箱体⑴的左箱壁(12)上,而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支承在箱体⑴的右箱壁(13)上;一信号采集器(3)和一安全钳致动机构(4),信号采集器(3)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安全钳致动机构(4)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右箱壁(13)朝向所述左箱壁的一侧,安全钳致动机构(4)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并且套置在所述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该安全钳致动机构(4)在使用状态下与安全钳(10)连接,并且与所述信号采集器(3)相对应,而安全钳(10)在对应于所述箱体(I)的下方的位置与设置在井道(20)内的井道导轨(201)相配合;一用于对所述安全钳致动机构(4)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棘轮离合机构(5),该棘轮离合机构(5)在对应于安全钳致动机构(4)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限速器轮(2)上并且与安全钳致动机构(4)相配合;一用于触发所述棘轮离合机构(5)动作的离心锤机构(6),该离心锤机构(6)设置在所述的限速器轮(2)上,并且与棘轮离合机构(5)相对应;一离心锤复位机构(7),该离心锤复位机构(7)设置在所述限速器轮(2)上,并且与所述离心锤机构(6)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设置在所述箱体腔(11)内的用于驱使所述限速器轮(2)运动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该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与限速器轮(2)连接并且同时与所述井道导轨(201)朝向所述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通过箱体顶板(14)与所述电梯轿厢(9)的电梯轿厢底板(91)背对电梯轿厢厢腔的一侧固定,在箱体(I)的箱体底板(15)上开设有一提杆让位孔(151),与所述信号采集器(3)相对应的所述安全钳致动机构(4)经该提杆让位孔(151)伸展到所述箱体腔(11)外与所述安全钳(10)连接,所述限速器轮(2)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轮毂(22),该轮毂(22)的轮毂腔内配设有一轮毂轴承(221),该轮毂轴承(221)设置在所述限速器轮轴(2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棘轮离合机构(5)、离心锤机构(6)和离心锤复位机构(7)设置在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与所述井道导轨(201)朝向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的所述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与所述轮毂(22)连接,所述限速器轮轴(21)的左端伸展到所述左箱壁(12)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并且由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211)限定,而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同样伸展到所述右箱壁(13)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并且同样由限速器轮轴限定螺母(211)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钳致动机构(4)包括一棘轮(41)和一提杆(42),棘轮(4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限速器轮轴配合孔(411),该限速器轮轴配合孔(411)套置在所述限速器轮轴(21)的右端,并且在棘轮(41)朝向所述右箱壁(13)的一侧构成有一用于触发所述信号采集器(3)的信号采集器触发凸缘(412),提杆(42)的上端通过提杆销轴(421)与棘轮(41)朝向右箱壁(13)的一侧铰接,而提杆(42)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提杆让位孔(151)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箱体腔(11)外并且与所述安全钳(10)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器(3)在所述右箱壁(13)上的位置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触发凸缘(412)相对应;所述棘轮离合机构(5)在与所述棘轮(41)相对应的状态下与所述离心锤机构(6)同轴设置于所述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所述的离心锤复位机构(7)对应于所述轮毂(22)的后侧,该离心锤复位机构(7)包括一拉杆螺钉(71)、一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一调整弹簧座(73)和一拉杆螺钉连接头(74),拉杆螺钉(71)设置在所述轮辐(23)上,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调整弹簧座(73)和拉杆螺钉连接头(74)共同设置在拉杆螺钉(73)的一端,其中: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套置在拉杆螺钉(71)上,该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朝向轮辐(23)的一端支承在轮辐(23)上,而朝向调整弹簧座(73)的一端支承在调整弹簧座(73)上,调整弹簧座(73)以及拉杆螺钉连接头(74)旋配在拉杆螺钉(71)上,并且调整弹簧座(73)位于离心锤离心力调整弹簧(72)与拉杆螺钉连接头(74)之间,而拉杆螺钉连接头(74)与所述离心锤机构(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集器(3)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锤机构(6)包括第一、第二离心锤臂(61、62)、第一、第二离心锤(63、64)和离心锤臂连杆(65),第一离心锤臂(61)通过第一离心锤臂轴(611)枢置在所述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并且位于限速器轮(2)的轮毂(22)的前侧,在该第一离心锤臂(61)背对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撞击所述棘轮离合机构(5)的第一撞击腔(612),第二离心锤臂(62)通过第二离心锤臂轴(621)枢置在限速器轮(2)的轮辐(23)上,并且位于限速器轮(2)的轮毂(22)的后侧,在该第二离心锤臂(62)背对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同样用于撞击所述棘轮离合机构(5)的第二撞击腔(622),离心锤臂连杆(65)朝向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一端与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下端铰接,而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上端构成为自由端,离心锤臂连杆(65)朝向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一端与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下端铰接,而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上端与所述离心锤复位机构(7)的拉杆螺钉连接头(74)连接,第一离心锤(63)固定在第一离心锤臂(61)的上端,第二离心锤(64)固定在第二离心锤臂(62)的下端,第一、第二离心锤(63、64)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所述的棘轮离合机构(5)与所述第二离心锤臂轴(621)同轴设置于所述的轮辐(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离合机构(5)包括一棘爪(51)、一锁扣(52)和一棘爪拉簧(53),棘爪(51)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离心锤臂轴(621)上,在该棘爪(51)的上端固定有一棘爪拉簧固定柱(511),而在棘爪(51)的下端构成有一锁扣配合凸缘(512),在该锁扣配合凸缘(512)上构成有一锁扣卡齿槽(5121),锁扣(52)朝向所述限速器轮(2)的轮辋的一端通过锁扣销轴(521)枢轴连接在轮辋上,而锁扣(52)朝向所述轮毂(22)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设置有一撞击螺钉(522),在锁扣(52)上并且在对应于锁扣卡齿槽(5121)的位置构成有锁扣卡齿(523),该锁扣卡齿(523)与锁扣卡齿槽(5121)相配合,棘爪拉簧(5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轮毂(22)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棘爪拉簧固定柱(511)上,当所述第一撞击腔(612)或第二撞击腔(622)撞及所述撞击螺钉(522)时,所述锁扣(52)朝向所述轮毂(22)的一端朝着背离所述棘爪(51)的方向回转,所述锁扣卡齿(523)与所述锁扣卡齿槽(5121)分离,棘爪(51)的上端与所述棘轮(4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包括齿轮轴固定座(81)、井道导轨摩擦轮(82)、主动齿轮(83)、过渡齿轮(84)和从动齿轮(85),齿轮轴固定座(81)固定在所述左箱壁(12)朝向所述右箱壁(13)的一侧,井道导轨摩擦轮(82)转动地设置在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的中部,并且与所述井道导轨(201)朝向所述箱体(I)的一侧的表面滚动配合,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的左端支承在摩擦轮轴左轴座(8211)上,右端支承在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上,摩擦轮轴左轴座(8211)在对应于开设在齿轮轴固定座(81)上的左轴座涨紧腔(811)的位置设置在齿轮轴固定座(81)上,摩擦轮右轴座(8212)在对应于开设在右箱壁(13)上的右轴座涨紧腔(13)的位置设置在右箱壁(13)上,主动齿轮(8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井道导轨摩擦轮轴(821)上并且与井道导轨摩擦轮(82)朝向右箱壁(13)的一侧固定,过渡齿轮(84)转动地设置在过渡齿轮轴(841)上,并且与所述主动齿轮(83)相啮合,所述过渡齿轮轴(841)支承在所述齿轮轴固定座(81)上,从动齿轮(85)与所述限速器轮(2)的轮毂(22)的左侧固定,并且与所述过渡齿轮(84)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速器轮摩擦驱动机构(8)还包括有一对用于使所述井道导轨摩擦轮(82)与所述井道导轨(201)贴靠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该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中的其中一个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左箱壁(12)上,并且与所述的摩擦轮轴左轴座(8211)相配合,而该对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86)中的另一个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右箱壁(13)上,并且与所述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安全绳的电梯限速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左箱壁(12)上的所述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结构是与设置在所述右箱壁(13)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的结构相同的并且位置是彼此对应的,该设置在右箱壁(13)上的摩擦轮轴轴座涨紧装置包括一限位挡板(861)、一涨紧弹簧座(862)、一涨紧弹簧(863)和一涨紧弹簧支承座(864),限位挡板(861)固定在所述右箱壁(13)背对所述左箱壁(12)的一侧,并且与所述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接触,涨紧弹簧座(862)在对应于所述右轴座涨紧腔(131)的位置直接构成于摩擦轮轴右轴座(8212)背对限位挡板(861)的一侧,涨紧弹簧(863)的一端支承在涨紧弹簧支承座(864)上,另一端支承在涨紧弹簧座(862)上,涨紧弹簧座(864)固定在右箱壁(13)朝向左箱壁(12)的一侧。
【文档编号】B66B5/02GK204173698SQ201420594486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蒋黎明, 万少帝, 李云波 申请人: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