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随车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724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随车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型随车吊,安装在汽车车厢内,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车厢内,所述支撑臂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大臂的一端,所述大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大臂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末端连接挂钩,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随车吊,只需1名职工起升降按钮,轻松完成装卸,安全便捷,大幅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种微型随车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随车吊。

【背景技术】
[0002]因公路养护补油切割坑槽过程中,坑槽间距不固定(例如:坑槽间距100米、500米、1000米不等),造成每次至少3-4名职工在一天工作中频繁往车上装卸切割机,无形中增加职工劳动强度,且装卸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针对这一现状,为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和保证安全,南湖分局技术革新领导小组集思广益,自制微型随车吊用于装卸切割机、振动夯等小型养护机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随车吊。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随车吊,安装在汽车车厢内,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车厢内,所述支撑臂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大臂的一端,所述大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大臂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末端连接挂钩,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
[0005]优选地,所述大臂为伸缩结构,由两个套设的钢架组成,其中一个钢架上设有长度调节孔。
[0006]优选地,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角度调节孔,所述大臂通过角度调节孔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长度调节孔为3个。
[0008]优选地,所述长度调节孔为3个并呈圆弧状排列。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随车吊,只需I名职工起升降按钮,轻松完成装卸,安全便捷,大幅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随车吊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车厢,2支撑杆,3旋转轴承,4角度伸缩孔,5长度伸缩孔,6大臂,7挂钩,8钢丝绳,9电机,10调节板。
[0012]具体实施方法
[001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微型随车吊,安装在汽车车厢I内,包括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固定在所述车厢I内,所述支撑臂2连接调节板10,所述调节板10转动连接大臂6的一端,所述大臂6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大臂6上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缠绕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末端连接挂钩7,所述钢丝绳8穿过所述滑轮。
[0015]其中,所述大臂6为伸缩结构,由两个套设的钢架组成,其中一个钢架上设有长度调节孔5,且长度调节孔5为3个,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大臂的长度。
[001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调节板10上设有角度调节孔4,所述大臂通6过角度调节孔4与所述调节板10转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孔5为3个并呈圆弧状排列。
[0017]车辆停放在平稳的路面后打开电机开关,将大臂由车厢内转至车厢外,并根据物品高度、重量调整大臂长度、角度,再启动电机按钮,电机挂钩挂稳吊物后,升降至高于车厢的合适位置,推动大臂,将吊物装入车厢。
[00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型随车吊,安装在汽车车厢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车厢内,所述支撑臂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大臂的一端,所述大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大臂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末端连接挂钩,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随车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为伸缩结构,由两个套设的钢架组成,其中一个钢架上设有长度调节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随车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角度调节孔,所述大臂通过角度调节孔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随车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孔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随车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孔为3个并呈圆弧状排列。
【文档编号】B66C23/38GK204185154SQ20142064311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日
【发明者】妥俊, 刘为芳, 冯瑞江 申请人:哈密公路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