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724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起吊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吊设备,包括两组行车,该两组行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梁(1a)和第二行走梁(1b),该第一行走梁(1a)和第二行走梁(1b)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行走梁移动的起吊小车(2),其中,所述起吊设备还包括起吊横梁(3),该起吊横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4)与所述第一行走梁(1a)和第二行走梁(1b)上的所述起吊小车(2)相连,所述起吊横梁(3)连接有沿该起吊横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具。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具有相对更大的起吊重量。
【专利说明】起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行车是一种广泛用于港口、车间、电力、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运机械。
[0003]通常,行车都设置有一个额定起吊重量,即行车不能用于起吊超过额定起吊重量的物件,以保证起吊作业的安全进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容易出现待起吊物件由于超出了行车的额定重量而无法起吊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的解决办法使用具有更高额定起吊重量的行车来起吊该待起吊物件,该方法能够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却带来增加成本不便于管理(行车的种类太多)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吊设备,该起吊设备具有相对更大的起吊重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吊设备,包括两组行车,该两组行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梁和第二行走梁,该第一行走梁和第二行走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行走梁移动的起吊小车,其中,所述起吊设备还包括起吊横梁,该起吊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行走梁和第二行走梁上的所述起吊小车相连,所述起吊横梁连接有沿该起吊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具。
[0006]优选地,所述起吊横梁上设有沿该起吊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多个下吊耳,多个所述吊具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下吊耳上。
[0007]优选地,所述多个下吊耳等间距布置。
[0008]优选地,所述起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吊耳,所述钢丝绳连接于所述上吊耳。
[0009]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不小于30mm。
[0010]优选地,所述起吊横梁垂直于所述第一行走梁和第二行走梁。
[0011]优选地,所述吊具为手拉葫芦。
[0012]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通过设置两端分别与第一行走梁和第二行走梁上的起吊小车相连的起吊横梁,并通过连接在该起吊横梁的多个吊具起吊物件,从而将物件的重量均匀分担到第一行走梁和第二行走梁上,由此实现增大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的起吊重量的目的。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起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la、第一行走梁lb、第二行走梁
[0018]2、起吊小车3、起吊横梁
[0019]4、钢丝绳5、上吊耳
[0020]6、下吊耳7、房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吊设备,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起吊设备包括两组行车,该两组行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梁Ia和第二行走梁lb,该第一行走梁Ia和第二行走梁Ib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行走梁移动的起吊小车2,所述起吊设备还包括起吊横梁3,该起吊横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4与所述第一行走梁Ia和第二行走梁Ib上的所述起吊小车2相连,所述起吊横梁3连接有沿该起吊横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具。
[0023]需要说明的是,行车的具体类型、起吊横梁3和吊具的具体结构形式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具体地,行车可以为设置于房顶7的行车(如图1所示)也可以为安装于地面的门式行车,吊具可以为手拉葫芦,也可以为吊钩,钢丝绳4的直径可以根据待起吊物件的具体重量具体设置,优选地,钢丝绳4的直径不小于30mm。
[0024]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通过设置两端分别与第一行走梁Ia和第二行走梁Ib上的起吊小车2相连的起吊横梁3,并通过连接在该起吊横梁3的多个吊具起吊物件,从而将物件的重量均匀分担到第一行走梁Ia和第二行走梁Ib上,由此增大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的起吊重量的目的。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中,具体地,所述起吊横梁3上设有沿该起吊横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多个下吊耳6,多个所述吊具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下吊耳6上,更具体地,所述多个下吊耳6等间距布置,从而便于将吊具连接到起吊横梁3上,同时保证吊具与起吊横梁3的连接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中,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起吊横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吊耳5,所述钢丝绳4连接于所述上吊耳5,从而通过使用卸扣将起吊横梁3与钢丝绳4连接,同时,保证钢丝绳4与起吊横梁3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自由度。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设备中,优选地,所述起吊横梁3垂直于所述第一行走梁Ia和第二行走梁lb,从而保证起吊操作的稳定性。
[002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起吊设备,包括两组行车,该两组行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梁(la)和第二行走梁(lb),该第一行走梁(la)和第二行走梁(lb)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行走梁移动的起吊小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设备还包括起吊横梁(3),该起吊横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⑷与所述第一行走梁(la)和第二行走梁(lb)上的所述起吊小车(2)相连,所述起吊横梁(3)连接有沿该起吊横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横梁(3)上设有沿该起吊横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多个下吊耳(6),多个所述吊具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下吊耳(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下吊耳(6)等间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横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吊耳(5),所述钢丝绳(4)连接于所述上吊耳(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4)的直径不小于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横梁(3)垂直于所述第一行走梁(la)和第二行走梁(lb) 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为手拉葫芦。
【文档编号】B66C17/00GK204211343SQ20142064304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李传奇, 孙贵良, 闫学伟, 刘卫军, 赵凯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