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套压合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594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皮套压合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皮套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套压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阶段来说,由于智能移动设备的价值相对比较昂贵,因此,为了保护这些智能移动设备,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智能移动设备所使用的皮套,例如,手机皮套、平板皮套和超极本皮套等。目前,皮套一般包括面料及设置在面料上的壳体,当智能移动设备在使用该皮套的时,需要预先将智能移动设备装入壳体内,然后再将面料翻折合起,面料和壳体的配合可以对智能移动设备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在制造皮套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将面料压合至壳体上,即将壳体的外表面与皮套粘合,俗称为皮套的压合工序。现有的皮套压合工序一般单纯地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操作,然而,这往往会发生壳体与面料贴合不够平整和紧密的问题。此外,单纯地采用人工方式,生产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以及可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的皮套压合机。一种皮套压合机,包括:底座,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及加热管,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加热板;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支架、冲压气缸及冲压板,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冲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冲压板与所述冲压气缸的伸缩轴连接,所述冲压板面向所述容置槽设置;推压装置,所述推压装置包括推压气缸及推压件,所述推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推压件与所述推压气缸的伸缩轴连接,所述推压件面向所述容置槽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具有弧形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为电热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加热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推压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放置板及所述加热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板、缓冲弹簧及缓冲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冲压气缸的伸缩轴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及所述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压板穿过所述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板的侧边开设有弧形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四个所述推压气缸,四个所述推压气缸围绕所述容置槽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压件面向所述容置槽的侧边开设有弧形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压件呈“L”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四个所述推压件,四个所述推压件拼接后呈中空的矩形体结构。上述皮套压合机只需将面料放置于加热装置,并将壳体放置冲压装置即可完成壳体与面料地压合工序,生产效率高。此外,通过设置冲压装置及推压装置还可以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皮套压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皮套压合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冲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推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皮套压合机10包括:底座100、加热装置200、冲压装置300及推压装置400,加热装置200、冲压装置300及推压装置400设置于底座100。请参阅图2,加热装置200包括:加热板210及加热管(图未示),加热板210开设有容置槽211,容置槽211用于容置皮套的壳体,即当冲压装置300将壳体冲压至加热装置200上时,壳体与容置槽21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加热管设置于加热板210,如,所述加热管均匀地设置于加热板210内。所述加热管用于加热容置槽211的内壁,当面料包覆着壳体朝向容置槽211冲压时,容置槽211的内壁用于对面料和壳体进行加热,以使面料更好地热粘在壳体的表面上,如此,可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为了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例如,请参阅图2,容置槽211的内壁具有弧形倒角;又如,容置槽211的形状与壳体的形状相适配,如此,可以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为了提高所述加热管加热操作的可控性和加热温度的精确性,例如,所述加热管为电热管,如此,其加热操作更可控,此外,还可以根据面料的特性,对加热温度进行调节,如,面料为PU皮革时,可使面料的表层在微熔的条件下与壳体粘接,而不会损坏面料。为了更好地放置面料,例如,请参阅图1,加热装置200还包括放置板220,放置板220设置于底座100,且放置板220与加热板210之间设置有间隔,放置板220用于放置面料,放置板220还开设有用于壳体通过的缺口,以使冲压装置300将壳体冲压至面料,并使壳体与面料贴合时,壳体还可以顺利地穿过所述缺口并进入至容置槽211内。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冲压装置300包括支架310、冲压气缸320及冲压板330,支架310设置于底座100,冲压气缸320设置于支架310,冲压板330与冲压气缸320的伸缩轴连接,冲压板330面向容置槽211设置。冲压板330用于固定卡住壳体,例如,壳体的两个包边共同夹持住冲压板330,以使壳体与冲压板330相固定。当面料放置于加热装置200上时,预先将壳体卡入冲压板330上,之后,控制冲压气缸320带动冲压板330下压,并带动壳体向靠近面料的方向运动,然后,冲压气缸320继续带动壳体下压,直到壳体与放置于加热装置200上的面料接触,最后,冲压气缸320将相互贴合的面料及壳体一同压入容置槽211内,基于容置槽211的内侧壁的限制,面料的部分会发生弯折,并且弯折的部分会与壳体的两个包边贴合,如此,面料就可以完全地包覆住壳体的外表面,再通过所述加热管的加热操作,从而可以使壳体与面料更好地热熔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固定壳体,例如,请参阅图3,冲压板330的侧边开设有弧形倒角;又如,冲压板330的形状与壳体的形状相适配,如此,可以使壳体更好地卡入至冲压板330,从而可以更好地固定壳体。为了减轻冲压壳体时所带来地冲击力,以起到缓冲的效果,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冲压装置300还包括缓冲组件340,缓冲组件340包括安装板341、缓冲弹簧342及缓冲板343,安装板341设置于支架310且与冲压气缸320的伸缩轴连接。缓冲弹簧34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341及缓冲板343连接,缓冲板343开设有通孔344,冲压板330穿过通孔344。当固定有壳体的冲压板330下压的过程中,安装板341会与加热装置200的放置板220接触,通过缓冲弹簧342的缓冲作用,可以减轻冲压壳体时所带来地冲击力,以起到缓冲的效果。当冲压板330通过所述通孔344后将继续带动相互接触地壳体和面料下压至容置槽211内。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推压装置400包括推压气缸410及推压件420,推压气缸410设置于底座100,推压件420与推压气缸410的伸缩轴连接,推压件420面向容置槽211设置。当壳体与面料被冲压至容置槽211内时,控制推压气缸410带动推压件420向靠近容置槽211的方向运动,直到推压件420与位于壳体包边位置处的面料紧密接触,基于推压件420的推压力,可使面料与壳体的包边更紧密地接触,从而可以确保壳体与面料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此外,冲压气缸320还可以使面料与壳体的底部更紧密地接触,进而可使壳体的整个外表面与面料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为了使推压件420更好地运动,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4,推压件420滑动设置于放置板220及加热板210之间,如此,可以使推压件420更好地运动。为了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设置四个推压气缸410,四个推压气缸410围绕容置槽211设置;又如,推压件420面向容置槽211的侧边开设有弧形倒角;又如,推压件420呈“L”形结构;又如,设置四个推压件420,四个推压件420拼接后呈中空的矩形体结构,如此,可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上述皮套压合机10只需将面料放置于加热装置200,并将壳体放置冲压装置300即可完成壳体与面料地压合工序,生产效率高。此外,通过设置冲压装置300及推压装置400还可以使面料与壳体贴合地更紧密和平整。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