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复合层压物的方法及用于制造复合层压物的物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439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造复合层压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堆叠物,所述堆叠物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介于所述第一纤维层与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的夹层,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浸渍有基质树脂,所述夹层包括位于可溶热塑性成分上的不可溶成分;以及

使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溶解于所述基质树脂中,以使所述夹层的厚度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溶解之后,所述夹层的厚度介于2微米与20微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溶解之后,所述夹层的厚度介于3微米与8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树脂是热塑性不足的;并且其中,使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溶解于热塑性不足的所述基质树脂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与所述不可溶成分邻近的区域中,使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与所述基质树脂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溶成分包括第一不可溶膜和第二不可溶膜,并且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包括第一可溶热塑性膜和第二可溶热塑性膜;并且其中,形成所述堆叠物的步骤包括,使所述第一不可溶膜和所述第一可溶热塑性膜沉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上,并且使所述第二不可溶膜和所述第二可溶热塑性膜沉积在所述第二纤维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不可溶膜和所述第一可溶热塑性膜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上沉积为第一双成分膜,并且所述第二不可溶膜和所述第二可溶热塑性膜在所述第二纤维层上沉积为第二双成分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溶成分包括不可溶膜,并且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包括位于所述不可溶膜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可溶热塑性膜和第二可溶热塑性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溶膜与所述第一可溶热塑性膜和所述第二可溶热塑性膜形成三成分膜;并且其中,形成所述堆叠物的步骤包括,使所述三成分膜沉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上,并且将所述第二纤维层放置在所述三成分膜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面纱包括具有可溶热塑性涂层的多个不可溶纤丝;并且其中,形成所述堆叠物的步骤包括,使所述面纱沉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上,并且使所述第二纤维层沉积在所述面纱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溶成分包括多个第一不可溶纤丝或颗粒和多个第二不可溶纤丝或颗粒;其中,所述可溶热塑性成分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一不可溶纤丝或颗粒和所述多个第二不可溶纤丝或颗粒上的可溶热塑性涂层;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涂覆纤丝沉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涂覆纤丝沉积在所述第二纤维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不可溶颗粒或者不可溶非连续纤丝分散在可溶热塑性材料的膜中;并且其中,形成所述堆叠物的步骤包括,使所述膜沉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上,并且使所述第二纤维层沉积在所述膜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夹层图案化成提供多个部分,所述多个部分针对裂缝扩大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且不同的部分具有不同的韧化区域的空间密度和用于所述韧化区域的不同成分中的至少一者。

14.一种用于制造复合层压物的物品,所述物品包括具有介于2微米与20微米之间的厚度的不可溶膜并具有结合至所述不可溶膜的至少一个可溶热塑性膜,所述至少一个可溶热塑性膜使所述物品的厚度增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不可溶膜是不可溶的热塑性物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溶热塑性膜包括第一可溶热塑性膜和第二可溶热塑性膜,所述第一可溶热塑性膜和所述第二可溶热塑性膜结合至所述不可溶膜的相对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品,所述物品进一步包括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其中,所述不可溶膜和所述至少一个可溶热塑性膜介于所述第一纤维层与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

18.一种用于制造复合层压物的物品,所述物品包括具有可溶热塑性涂层的不可溶非连续纤丝的面纱。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面纱包括结合到一起形成轻量级无纺垫的短切涂覆纤丝。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品,所述物品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面纱的相对侧上的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