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64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将复合增强层通过粘结胶层覆设于油罐罐体内表面,所述复合增强层包括:骨架贯通层,以及覆设于所述骨架贯通层上的玻璃纤维增强层,所述骨架贯通层包括:骨架、位于所述骨架间的用于放置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的贯通腔体,以及,面板和/或底板,所述面板位于所述骨架的一侧,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骨架的另一侧;

以预制件形式将油气阻隔复合膜层通过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复合增强层的与所述罐体相对一侧,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包括:导静电层、覆设于所述导静电层一侧的油气阻隔层,以及覆设于所述油气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粘接层,所述导静电层位于所述油气阻隔层的与所述复合增强层相对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贯通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分别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分体成型,所述骨架贯通层通过拼接企口相粘合,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在拼接位置处叠合,

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将复合增强层通过粘结胶层覆设于油罐罐体内表面具体包括:

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一离型件之后再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另一面上,或者,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二离型件之后再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另一面上;以及,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拼接形成所述骨架贯通层及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以及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的拼接,或者,

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一离型件之后再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另一面上,或者,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二离型件之后再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另一面上;以及,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拼接形成所述骨架贯通层及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以及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以卷筒状辊压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位于所述骨架贯通层的一侧或两侧,和/或,所述复合增强层包括:至少一层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贯通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之间,和/或,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之间均通过粘结胶层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增强层还包括: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通过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的网格布增强层,所述网格布增强层通过粘结胶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或所述骨架贯通层相粘合,

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将复合增强层通过粘结胶层覆设于油罐罐体内表面包括:

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网格布增强层的第三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三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三离型件之后再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网格布增强层的另一面上,分离所述第一离型件之后再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另一面上,或者,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网格布增强层的第三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三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三离型件之后再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网格布增强层上,分离所述第二离型件之后再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另一面上;以及,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拼接形成所述网格布增强层、所述骨架贯通层及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以及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的拼接,或者,

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网格布增强层的第三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三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三离型件之后再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网格布增强层的另一面上,分离所述第一离型件之后再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另一面上,或者,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网格布增强层的第三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三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三离型件之后再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骨架贯通层的第二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二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网格布增强层上,分离所述第二离型件之后再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的第一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一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另一面上;以及,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拼接形成所述网格布增强层、所述骨架贯通层及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以及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以卷筒状辊压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制件形式通过粘结胶层将油气阻隔复合膜层覆设于所述复合增强层的与所述罐体相对一侧包括:

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膜形式将构成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的可离型预制膜的未覆设第四离型件的一面通过预制的粘结胶层覆设于所述复合增强层上;以及,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膜形式拼接并补缝形成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的拼接,以及在相邻预制膜之间的补缝,或者,

以大尺寸预制囊体形式形成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具体包括:将所述预制囊体卷成长条状并用易断裂绑带绑扎后通过所述罐体的第一人孔置于所述罐体中预定位置,通过第二个人孔设置挂绳协助牵引的方式,并对所述预制囊体充气使预制囊体的有序张开与所述复合增强层实现贴紧粘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油罐为规则形状时,对储油量低于50%的所述油罐进行尺寸测绘或扫描测绘,得到所使用各预制件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贯通层还包括:分别热合于所述面板及所述底板的与所述骨架相对一侧的编织层,和/或,当所述粘接层采用弱粘接性能材料时,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还包括:热合于所述粘接层一侧的编织层。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静电层、所述油气阻隔层、所述粘接层及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基础材料均采用TPU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所述导静电层在TPU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中加入导静电母粒,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相邻层之间直接热合,所述复合增强层与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之间的粘结胶层、所述复合增强层中所采用的粘结胶层、所述复合增强层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粘结胶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PU胶或免钉胶,或者,

所述导静电层、所述粘接层及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基础材料采用PE、PP、PET、PA或EVA,当所述粘接层采用极性值较低的材料时需要做电晕处理来提高其极性值以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所述油气阻隔层的基础材料采用EVOH,所述导静电层在PE、PP、PET、PA或EVA中加入导静电母粒,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相邻层之间的粘结胶层采用马来酸酐接枝的粘结材料,所述复合增强层与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之间的粘结胶层、所述复合增强层中所采用的粘结胶层、所述复合增强层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粘结胶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PU胶或免钉胶,或者,

所述导静电层、所述油气阻隔层、所述粘接层及所述骨架贯通层的基础材料采用PE、PP、PET、PA或EVA,当所述粘接层采用极性值较低的材料时需要做电晕处理来提高其极性值以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所述油气阻隔层包括:采用PE、PP、PET、PA或EVA的基础材料层,以及在所述基础材料层上镀设的金属镀膜层,所述导静电层在PE、PP、PET、PA或EVA中加入导静电母粒,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相邻层之间的粘结胶层采用双组份的AB混合反应型环氧树脂胶,所述复合增强层与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之间的粘结胶层、所述复合增强层中所采用的粘结胶层、所述复合增强层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粘结胶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PU胶或免钉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环氧树脂胶进行粘合的两个部分均涂覆双组份的AB混合反应型环氧树脂胶,或者,其中一个部分涂覆A反应型环氧树脂胶,另一个部分涂覆B反应型环氧树脂胶;所述金属镀膜层采用铝、镍或铜,通过真空蒸镀、溅射镀或离子镀将所述金属镀膜层设于所述基础材料层上;所述骨架贯通层和/或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的编织层采用聚酯布、无纺布、玻璃纤维布或网格布,所述编织层的基础材料采用涤纶丝、尼龙丝或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层采用浸润了环氧树脂胶的玻璃纤维编织布,或者,玻璃短纤维增强型TPU板/片/型材,所述玻璃短纤维增强型TPU板/片/型材是在TPU中混合有重量比5-30%的玻璃纤维;所述PA为PA6、PA11或PA12尼龙弹性体;所述离型件为离型纸或离型膜;所述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采用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方式。

11.一种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将粘结胶层覆设于油罐罐体内表面;

以预制件形式将油气阻隔复合膜层覆设于粘结胶层的与所述罐体相对一侧,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包括:导静电层、覆设于所述导静电层一侧的油气阻隔层、覆设于所述油气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粘接层,以及,覆设于所述粘接层的与所述油气阻隔层相对一侧的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具有用于放置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的贯通腔体,所述导静电层位于所述油气阻隔层的与所述罐体相对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可离型预制件形式将粘结胶层覆设于油罐罐体内表面包括:

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粘结胶层的第五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五离型件的一面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五离型件;以及,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拼接形成所述粘结胶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以及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的拼接,或者,

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将构成所述粘结胶层的第五可离型预制片的未覆设第五离型件的一面覆设于所述罐体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五离型件;以及,以大尺寸可离型预制片形式拼接形成所述粘结胶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以及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以卷筒状辊压成型。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制件形式将油气阻隔复合膜层覆设于粘结胶层的与所述罐体相对一侧包括:

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膜形式将构成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的可离型预制膜的未覆设第四离型件的一面覆设于所述粘结胶层上;以及,以小尺寸可离型预制膜形式拼接并补缝形成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罐体轴向的方向上的拼接、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上的拼接,以及在相邻预制膜之间的补缝,或者,

以大尺寸预制囊体形式形成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具体包括:将所述预制囊体卷成长条状并用易断裂绑带绑扎后通过所述罐体的第一人孔置于所述罐体中预定位置,通过第二个人孔设置挂绳协助牵引的方式,并对所述预制囊体充气使预制囊体的有序张开实现与所述粘结胶层的贴紧粘黏。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静电层、所述油气阻隔层及所述粘接层的基础材料均采用TPU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所述导静电层在TPU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中加入导静电母粒,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相邻层之间直接热合,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粘结胶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PU胶或免钉胶,或者,

所述导静电层及所述粘接层的基础材料采用PE、PP、PET、PA或EVA,当所述粘接层采用极性值较低的材料时需要做电晕处理来提高其极性值以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所述油气阻隔层的基础材料采用EVOH,所述导静电层在PE、PP、PET、PA或EVA中加入导静电母粒,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相邻层之间的粘结胶层采用马来酸酐接枝的粘结材料,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粘结胶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PU胶或免钉胶,或者,

所述导静电层、所述油气阻隔层及所述粘接层的基础材料采用PE、PP、PET、PA或EVA,当所述粘接层采用极性值较低的材料时需要做电晕处理来提高其极性值以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所述油气阻隔层包括:采用PE、PP、PET、PA或EVA的基础材料层,以及在所述基础材料层上镀设的金属镀膜层,所述导静电层在PE、PP、PET、PA或EVA中加入导静电母粒,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中相邻层之间的粘结胶层采用双组份的AB混合反应型环氧树脂胶,所述油气阻隔复合膜层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粘结胶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PU胶或免钉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环氧树脂胶进行粘合的两个部分均涂覆双组份的AB混合反应型环氧树脂胶,或者,其中一个部分涂覆A反应型环氧树脂胶,另一个部分涂覆B反应型环氧树脂胶;所述金属镀膜层采用铝、镍或铜,通过真空蒸镀、溅射镀或离子镀将所述金属镀膜层设于所述基础材料层上;所述编织层采用点状、线状和/或面状的凸起和/或凹陷的编织方式以产生所述贯通腔体,所述编织层采用土工布、聚酯布、无纺布、玻璃纤维布或网格布,所述编织层的基础材料采用涤纶丝、尼龙丝或玻璃纤维;所述PA为PA6、PA11或PA12尼龙弹性体;所述离型件为离型纸或离型膜;所述油罐非开挖式改造方法采用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方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