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球隔断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237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序球隔断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



背景技术:

矿山采矿过程中,常采用爆破的方法。所使用的火箭弹具有安全可靠的引信装置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以往采矿用火箭弹时采用火雷管和发令纸炮作为起爆引信,存在不易安装、易受潮、敏感性差、安全性能差等缺点。中国专利94219958.8和02246531.6中均对矿用火箭弹的引信进行了改进,主要解决了引信的自毁问题。但对于火箭弹引信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的研究不足。

矿用火箭弹飞行速度低,又不旋转,引信后坐环境是其保险机构设计可选的主要环境,后坐保险机构之外的其它保险机构可靠性更加难以提高,因此,后坐保险机构的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

传统引信主要采用双自由度保险机构、曲折槽保险机构和钟表保险机构来解决此问题。目前国内曲折槽保险机构可识别100g的发射过载,双自由度保险机构能达到同等水平。钟表保险机构虽然可识别2g的发射过载,但钟表保险机构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疲劳可靠性较低。美军引信产品中曲折槽保险机构可识别24g过载,钟表保险机构可识别4g过载。尚未见国内有能用非钟表原理识别10g以下极低发射过载环境的保险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序球隔断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用于矿用火箭弹引信或其它低发射过载引信,它能在低发射过载(10g以下)作用下解除保险,在引信以任意角度跌落至硬目标、软目标时均能可靠保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包括垫片、第二弹簧、本体、保险杆、环形盖板、隔离块、套筒、第一弹簧、垫圈和若干个保险球;本体上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竖直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本体内还设有沿水平方向且与第二通道垂直相通的第四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自本体顶部向下延伸,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均自本体底部向上延伸,第一弹簧设在第三通道内,第一弹簧底部设有垫圈,顶部套有套筒;垫片设置在第二通道底部,其上方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顶部设有隔离块;第四通道一端与第一通道底部通过弧形通道过渡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通道顶部通过圆弧形过渡连通;保险杆一端伸入第一通道顶部,环形盖板套在保险杆上,并嵌入本体,用于将保险杆和本体固定;环形盖板下方的第一通道、第四通道和两个圆弧形通道内设置若干个保险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通过环形盖板和保险杆能实现机构灵活性与可靠性检查功能。

(2)通过隔离块能识别4g极低发射过载环境,并能在引信以任意角度跌落至硬目标、软目标时均可靠保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图(a)的a-a剖视图,图(c)为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的隔离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隔离块左视图,图(b)为隔离块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的保险球稳定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包括垫片1、第二弹簧3、本体4、保险杆5、环形盖板6、隔离块9、套筒10、第一弹簧11、垫圈12和若干个保险球8。本体4上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竖直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本体4内还设有沿水平方向且与第二通道垂直相通的第四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自本体4顶部向下延伸,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均自本体4底部向上延伸,第二通道长度大于第三通道长度。第一弹簧11设在第三通道内,第一弹簧11底部设有垫圈12,顶部套有套筒10。垫片1设置在第二通道底部,其上方设有第二弹簧3,第二弹簧3顶部设有隔离块9。第四通道一端与第一通道底部通过弧形通道过渡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通道顶部通过圆弧形过渡连通。保险杆5一端伸入第一通道顶部,环形盖板6套在保险杆5上,并嵌入本体4,用于将保险杆5和本体4固定。环形盖板6下方的第一通道、第四通道和两个圆弧形通道内设置若干个保险球8。

结合图2,隔离块9底部设有弹簧槽,中部设有通孔,弹簧槽套在第二弹簧3顶部,能够压缩第二弹簧3,通孔直径不小于用于保险球8的直径,保险球8自通孔中穿过,初始状态时,所述通孔位于第四通道内。

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中轴线共面。

所述本体4可由两个对称的半本体拼接而成。

工作原理:

保险杆5端头与被保险件无接触,即不受被保险件的反力作用,隔离块9上的通孔位于第四通道内。在低发射过载(10g以下)作用下,隔离块9所受惯性力较小,第二弹簧3变形量也较小,保险球8在后坐力形成的推力作用下可通过位于第四通道内的隔离块9上的通孔,进而压缩第一弹簧11,当第一弹簧11变形量达到一定值时,保险杆5解除保险。在轴向跌落冲击的大过载作用下,隔离块9所受惯性力较大,第二弹簧3变形也较大,隔离块9下移,致其通孔下移离开第四通道进入第二通道,阻挡了保险球8的运动。由于保险球8所受惯性力较大,隔离块9不能完全阻止保险球8滚动,最终会有一个保险球8卡在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连接处(如图3),并受到隔离块9的挤压,达到稳定状态,进而阻止保险杆5解除保险。当跌落冲击过载消失后,隔离块9在第二弹簧3抗力的作用下上移,恢复至初始状态,套筒10在第一弹簧11抗力作用下也恢复至初始状态。

结合图1,在横向跌落冲击的大过载作用下,隔离块9受轴向力较小,不足以阻挡保险球8运动。第一通道底部的2个保险球8在惯性力作用下挤压其右侧槽壁,不能向下运动,从而保证保险可靠性。当跌落冲击过载消失后,隔离块9在第二弹簧3抗力的作用下上移,恢复至初始状态,套筒10在第一弹簧11抗力作用下也恢复至初始状态。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序球隔断式低后坐保险机构,外形尺寸为长14mm×宽9mm×高21mm,包括垫片(1)、第二弹簧(3)、本体(4)、保险杆(5)、环形盖板(6)、隔离块(9)、套筒(10)、第一弹簧(11)、垫圈(12)和七个保险球(8)。本体(4)由两个对称的半本体拼接而成,通过定位销(2)定位、连接螺钉(7)紧固。本体(4)上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竖直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本体(4)内还设有沿水平方向且与第二通道垂直相通的第四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自本体(4)顶部向下延伸,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均自本体(4)底部向上延伸,第二通道长度大于第三通道长度。第一弹簧(11)设在第三通道内,第一弹簧(11)底部设有垫圈(12),顶部套有套筒(10)。垫片(1)设置在第二通道底部,其上方设有第二弹簧(3),第二弹簧(3)顶部设有隔离块(9)。第四通道一端与第一通道底部通过弧形通道过渡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通道顶部通过圆弧形过渡连通。保险杆(5)一端伸入第一通道顶部,环形盖板(6)套在保险杆(5)上,并嵌入本体(4),用于将保险杆(5)和本体(4)固定。环形盖板(6)下方的第一通道、第四通道和两个圆弧形通道内设置七个保险球(8)。

隔离块(9)底部设有弹簧槽,中部设有通孔,弹簧槽套在第二弹簧(3)顶部,能够压缩第二弹簧(3),通孔直径不小于用于保险球(8)的直径,保险球(8)自通孔中穿过,初始状态时,所述通孔位于第四通道内。

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中轴线共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