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板专用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63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灯板专用覆铜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铜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板专用覆铜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已经在全球范围掀起发展研究的热浪。LED具有高节能、高发光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照明等领域,其产品遍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LED电子产品的结构较为简洁,通常是将发光元件直接贴装至PCB的电极上,经树脂封装而成。作为搭载元器件的基材,覆铜板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覆铜板基材多为透明琥珀色,十分容易透光,并且不具备反光的效果,LED光源的光线会从板材背面透过、浪费能源、降低光亮度,大大影响发光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22075037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白基色LED覆铜板,其包括一白色芯料层、两个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和两个铜箔层;白色芯料层、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和铜箔层是以白色芯料层为中心对称并顺序叠合;或者,其包括白色芯料层、两个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和一铜箔层;两个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分别叠合于白色芯料层的两侧,铜箔层叠合于任一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的外侧。

上述专利文件采用白色芯料层和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达到反射光线的目的,但是白色芯料层和白色玻璃纤维布半固化片层对光线的反射均为漫反射,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对光线的聚拢效果不好,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板专用覆铜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板专用覆铜板,包括芯料层,所述芯料层的一侧连接有镜面层,所述镜面层包括与芯料层连接的基体,所述基体在远离芯料层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凹面镜,所述凹面镜的凹面背向芯料层,所述凹槽在对应凹面镜的凹面位置设有透明支撑板;所述镜面层上连接有透明半固化片层,所述透明半固化片层上连接有铜箔层。

进一步地,所述铜箔层与透明半固化片层之间、透明半固化片层与透明支撑板之间均设有增透膜。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半固化片层与基体之间设有高反膜。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在远离芯料层的一侧嵌有导热绝缘片。

综上所述,LED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一部分穿过铜箔层、透明半固化片层和透明支撑板进入凹槽内,被凹面镜聚拢和镜面反射,从而提高LED光源的光亮度、发光效率和背光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板专用覆铜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板专用覆铜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板专用覆铜板中光线和热量的传递示意图。

附图说明:1、芯料层;2、镜面层;3、基体;4、凹槽;5、凹面镜;6、透明支撑板;7、透明半固化片层;8、铜箔层;9、增透膜;10、高反膜;11、导热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灯板专用覆铜板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灯板专用覆铜板,包括芯料层1,所述芯料层1的一侧连接有镜面层2,所述镜面层2包括与芯料层1连接的基体3,所述基体3在远离芯料层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嵌有凹面镜5,所述凹面镜5的凹面背向芯料层1,所述凹槽4在对应凹面镜5的凹面位置设有透明支撑板6;所述镜面层2上连接有透明半固化片层7,所述透明半固化片层7上连接有铜箔层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ED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一部分穿过铜箔层8、透明半固化片层7和透明支撑板6进入凹槽4内,如图3中的a路径所示,被凹面镜5聚拢和镜面反射,从而提高LED光源的光亮度、发光效率和背光利用率;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漫反射,光线损失更小,凹面镜5聚拢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铜箔层8与透明半固化片层7之间、透明半固化片层7与透明支撑板6之间均设有增透膜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增透膜9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其前表面与后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可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使大部分光线穿过增透膜9被引导进凹槽4,如图3中的a路径所示。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透明半固化片层7与基体3之间设有高反膜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高反膜10可以增加表面的反射率,使大部分光线被反射,如图3中的b路径所示。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基体3在远离芯料层1的一侧嵌有导热绝缘片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导热绝缘片11是一种以特殊薄膜为基材的高性能弹性体绝缘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切割能力和极好的导热性能,如图3中的c和d路径所示,热量传导至导热绝缘片11后,一部分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传导散发,另一部分沿其厚度方向传导,最终达到散热的目的。

综上所述,LED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一部分穿过铜箔层8、透明半固化片层7和透明支撑板6进入凹槽4内,如图3中的a路径所示,被凹面镜5聚拢和镜面反射,从而提高LED光源的光亮度、发光效率和背光利用率;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漫反射,光线损失更小,凹面镜5聚拢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