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组件、电池组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7835发布日期:2019-06-13 16: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块组件、电池组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组件,更详细地,涉及可变更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的位置的电池模块组件及包括其的电池组。

本申请为以在2015年7月22日申请的韩国申请号第 10-2015-0103848主张优先权的申请,对应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中公开的所有内容通过引用而援引于本申请。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机等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随着电动车、能量储存用蓄电池、机器人、卫星等的开发的正规化,对于可反复进行充放电的高性能二次电池的研究正积极地进行。

当前常用的二次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锂二次电池等,其中,锂二次电池与镍系列的二次电池相比几乎不会发生记忆效应而以充放电自由、自放电率极低、能量密度高这样的优点而受人瞩目。

这种锂二次电池主要将锂系氧化物和碳材料分别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分别涂敷有这种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膜配置而成;以及外置材料、即电池壳体,将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同密封收纳。

通常,根据外置材料的形状,锂二次电池可分为电极组件内置于金属罐的罐型二次电池和电极组件内置于铝层叠片的袋内的袋型二次电池。

最近,不仅是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这样的小型装置,如汽车或电力储存系统这样的中大型装置中也广泛利用二次电池。尤其,随着碳能源逐渐枯竭且对环境的关心变高,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在内的全世界将双眼集中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这种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中最为核心部件中的一个为向车辆马达赋予驱动力的电池组。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能够通过电池组的充放电来获得车辆的驱动力,因此与仅利用发动机的汽车相比,燃油经济性卓越,不会排出或者减少有害物质,根据这一点,使使用者逐渐增加。而且,这种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这些多个电池单元相互串联及并联,由此提高输出及容量。

如此,多个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而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并联或串联而构成电池组。换句话说,多个电池单元聚集而构成单位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聚集而构成单位电池组。此时,形成于电池单元的电极引线与形成于其他电池单元的电极引线电连接,形成于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与形成于其他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电连接。

但是,为了有效地使用空间,多个电池模块以密集的状态收容于电池组的壳体的情况较多。在此情况下,制造电池组的作业者在执行使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之间电连接的作业时面临难题。即,作业者使分别形成于相邻的2个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相互电连接这需要相当的时间和努力。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维持空间有效性且制造电池组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执行将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作业的电池模块组件及包括其的电池组。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可通过以下的说明来理解,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更加明确地得知。并且,可容易得知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可通过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中示出的手段及其组合来实现。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组件包括:电池模块,包括2个以上具有电极引线的电池单元;第一连接基板组件,包括以分别从上述电池模块的一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一负极端子,配置于上述电池模块的一侧面;以及第二连接基板组件,包括第二正极端子和第二负极端子,上述第二正极端子与上述第一正极端子电连接而提供上述电池模块的高电位电极,上述第二负极端子与上述第一负极端子电连接而提供上述电池模块的低电位电极。

上述电极引线可由从上述电池单元的一侧面向一方向整齐地延伸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构成。

2个以上的上述电池单元可朝向一方向层叠而构成电池模块。

上述电池模块组件可以还包括:下端板,配置于所层叠的上述电池单元中位于最下部的电池单元的下部,而覆盖上述电池模块的下部;上端板,配置于所层叠的上述电池单元中位于最上部的电池单元的上部,而覆盖上述电池模块的上部;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盒体,介于所层叠的上述电池单元之间。

可在上述下端板、上述上端板及上述盒体,沿着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在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至少一个槽,上述电池模块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长螺栓,上述至少一个长螺栓沿着在上述上端板、上述盒体及上述下端板分别形成的上述至少一个槽贯通。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可配置于上述电池模块的一侧面,并置于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的上部。

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可以还包括形成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的外形的板状的第一连接基板。

上述第一连接基板可由绝缘材质形成。

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可以还包括:印刷电路板;电压传感器,测定上述电池单元的电压;以及温度传感器,测定上述电池单元的温度,上述印刷电路板与上述电压传感器及上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而接收上述电压传感器及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测定信号。

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可包括将上述电极引线电连接的2个以上的第一汇流条,上述第一正极端子与上述第一汇流条中的一个第一汇流条相连接,上述第一负极端子与上述第一汇流条中的另一个第一汇流条相连接。

上述第二正极端子可以是与上述第一正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汇流条,上述第二负极端子可以是与上述第一负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汇流条。即,电极端子可以以汇流条来实现。

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及上述第二负极汇流条可呈向一方向较长地延伸的板状并弯折一次以上。

可在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的一端部形成能够使上述第一正极端子贯通的正极端子贯通孔,可在上述第二负极汇流条的一端部形成能够使上述第一负极端子贯通的负极端子贯通孔。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可以还包括形成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的外形的板状的第二连接基板。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可由绝缘材质形成。

可在上述第二连接基板形成使上述第一正极端子及上述第一负极端子分别向外部暴露的正极空隙孔及负极空隙孔。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可以还包括覆盖上述正极空隙孔的正极端子盖及覆盖上述负极空隙孔的负极端子盖,上述正极端子盖及上述负极端子盖相对于上述第二连接基板能够进行拆装。

上述第二正极端子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可分别整齐地形成于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上的某两点。

上述第二正极端子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可向与上述第一正极端子及上述第一负极端子突出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提供电极端子。

上述第二正极端子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可沿着2个以上的上述电池单元层叠的方向从下部向上部方向提供电极端子。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可包括上述电池模块组件。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其他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可包括上述电池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维持空间有效性且制造电池组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执行将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作业的电池模块组件及包括其的电池组。

此外,本发明可具有其他多种效果,这种本发明的其他效果可通过以下的说明来理解,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明确地得知。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中所附的下述附图例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与后述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一同发挥使得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不应解释为仅局限于上述附图中记载的事项。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结合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件的结合立体图。

图5为图3及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基板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基板组件的结合立体图。

图7为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的结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本说明书及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中使用的单词不应被限定解释成通常或词典的含义,应立足于本发明人员为了通过最优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可以适当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所示的结构只是本发明优选的一实施例,而并非表示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在本申请时间点上可能存在可代替这些的多种等同技术方案和变形例。

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在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会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对于发挥类似的功能及作用的部分,在附图整体中使用相同附图标记。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是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发明而提供的,因此附图中的结构要素的形状及大小等可以为了明确的说明而被放大、省略或简要地示出。因此,各个结构要素的大小或比率并非完全反映实际的大小或比率。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结合立体图。

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10包括电池模块组件 100及壳体。

上述电池模块组件100可包括2个以上。并且,上述电池模块组件100可收容于壳体的内部。上述电池模块组件100可包括如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这样的电极端子。形成于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可通过如汇流条、电线等这样的连接部件而与形成于其他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电连接。

优选地,2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件100之间的电连接可通过形成于相邻的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来实现。作为一例,形成于相邻的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相同极性的电极端子相互连接,由此可实现电池模块组件100之间的并联。即,形成于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正极端子相互连接,同样,负极端子相互连接,由此可实现电池模块组件100之间的并联。作为另一例,通过连接形成于相邻的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中的一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正极端子和形成于剩余一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负极端子的方式,可实现2 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件100之间的串联。作为另一例,在多个电池模块组件100中的一部分相邻的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使不同极性相互连接,形成于多个电池模块组件100中的一部分相邻的2 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使相同极性相互连接,从而2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件100可构成串联及并联混合的连接形态。由此,2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件100可连接成串联和/或并联。

上述壳体可在内部收容上述电池模块组件100。选择性地,上述壳体在内部不仅可以收容电池模块组件100,而且还可收容电池管理系统300,还可收容如冷却装置等多种结构要素。

根据一实施例,上述壳体可由配置于下部的下部壳体220和覆盖下部壳体220的上部的上部壳体210构成。此时,可在形成于下部壳体220的收纳空间安装电池模块组件100之后通过结合部件等而与下部壳体220相结合。并且,上部壳体210可在配置于下部壳体220的上部之后通过结合部件等而与下部壳体220相结合,由此可完成壳体。其中,作为结合部件可采用粘接剂、螺栓/螺母等,也可使用未列举的多种结合部件,这是当然的。

选择性地,上述电池组10还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300。上述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被称为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装置等,可对电池组10的状态进行监控,以此为基础来执行多种控制动作。具体地,上述电池管理系统300可对形成于电池组10的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状态进行监控。电池组10、电池模块组件100等的状态可以以如温度、电压、电流、绝缘电阻、残存容量(SOC,state of charge)、电池健康状态(SOH,state of health) 等多种参数来表示。

再次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10总共包括1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此时,电池模块组件100整齐地各配置6个而构成两列。而且,构成两列的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以彼此相向的状态配置。如后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件100可构成为,即使如图1所示电池模块组件100的电极端子以相向的状态相邻配置,作业者也可容易地连接电池模块3000的电极端子。上述1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安装在形成于下部壳体220的收纳空间。在上述1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的上部配置托架400,在托架400的上部安装电池管理系统 300。若下部壳体220和上部壳体210相结合,则在下部壳体220和上部壳体210内部收容12个电池模块组件100和电池管理系统300。在上述上部壳体210形成有壳体孔221,覆盖上述壳体孔221的孔盖230 安装于上部壳体210,形成于上述孔盖230的通气孔231与通气过滤器相结合。其结果是,电池组10呈如图2所示的形态。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件的结合立体图。

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件100包括电池模块3000、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及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

上述电池模块3000可包括2个以上的电池单元3100。即,上述电池模块3000可以说是2个以上的电池单元3100的集合体。上述电池单元3100可以为电极组装体内置于金属罐的罐型电池单元,也可以为由层压板密封的袋型电池单元3100。上述电池单元3100可包括如正极引线3111及负极引线3112这样的电极引线3110。

优选地,上述2个以上的电池单元3100可朝向一方向层叠而构成电池模块3000。为此,电池模块组件100还可包括盒体3200。

上述盒体3200作为用于层叠电池单元3100的结构要素,把持电池单元3100来防止移动,构成为可相互层叠,从而可引导电池单元3100 的组装。上述盒体3200能够以2个以上的盒体3200彼此层叠的状态收容2个以上的电池单元3100。这种盒体3200可包括主框架3210。

上述主框架3210形成盒体3200的外形。即,上述主框架3210作为形成盒体3200的基本骨骼构成的结构,可由如塑料这样的材质形成。优选地,上述主框架3210可呈中空的多角环形态。此时,可在中空部分提供能够安装电池单元3100的空间。选择性地,在中空部分可形成与电池单元3100相接而对电池单元3100进行冷却的冷却板3220。在此情况下,主框架3210可位于冷却板3220的外周部。并且,这种主框架3210位于电池单元3100的侧面外观,从而可从外部保护电池单元3100的侧面方向。

另一方面,上述冷却板3220位于盒体3200的中央部分,由如铝这样的导热材质构成,可吸收从电池单元3100产生的热量之后向如空气等冷却流体传递所吸收的热量。

上述电池模块3000还可包括分别覆盖电池模块3000的下部及上部的下端板3300及上端板3400。

上述下端板3300及上端板3400呈板状,分别覆盖电池模块3000 的下部及上部,从而可从外部保护电池模块3000。优选地,上述下端板3300及上端板3400可由物理耐久性高的金属材质形成。

即,上述下端板3300配置于所层叠的电池单元3100中位于最下部的电池单元3100的下部而覆盖电池模块3000的下部,上述上端板 3400配置于所层叠的电池单元3100中位于最上部的电池单元3100的上部而覆盖电池模块3000的上部。

并且,选择性地,上述下端板3300和/或上述上端板3400可以与上述电池模块3000相结合。即,上述下端板3300和/或上述上端板3400 可在分别覆盖电池模块3000的下部及上部的状态下与上述电池模块3000相结合。

根据一实施例,在上述下端板3300、上端板3400及盒体3200,沿着电池单元3100的层叠方向,在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槽。在以下端板3300、盒体3200、上端板3400的顺序层叠的状态下,长螺栓LB贯通上述槽,由此上端板3400、盒体3200及下端板3300可以相结合。长螺栓LB依次贯通槽之后,在长螺栓LB的端部结合螺母 N,从而能够提高结合力。

再次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3000包括16 个电池单元3100、8个盒体3200、1个下端板3300及1个上端板3400。

2个电池单元3100分别在一个盒体3200的上部和下部各配置一个,在8个盒体3200安装16个电池单元3100。而且,在由8个盒体 3200和16个电池单元3100构成的集合体的最下部面和最上部面分别配置下端板3300和上端板3400。而且,长螺栓LB通过在下端板3300 和上端板3400及其之间配置的8个盒体3200一同形成的槽而贯通之后,在长螺栓LB的端部结合螺母N,从而电池模块3000被稳定地结合。

其中,16个电池单元3100按层叠的顺序成对并联。即,2个电池单元3100以正极引线3111与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且负极引线3112 与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的状态电连接,16个电池单元3100如容量为 2倍的8个电池单元3100那样进行动作。而且,每2个成对的8对电池单元3100相互串联。此时,电池单元3100的电极引线3110形成为向上或向下弯折的形态,而与相邻的其他电池单元3100的电极引线 3110相接触。

参照附图所示的附图标记,电池单元#1(3100_01)与电池单元#2 (3100_02)并联,电池单元#3(3100_03)与电池单元#4(3100_04) 并联,电池单元#5(3100_05)与电池单元#6(3100_06)并联,电池单元#7(3100_07)与电池单元#8(3100_08)并联,电池单元#9(3100_09) 与电池单元#10(3100_10)并联,电池单元#11(3100_11)与电池单元#12(3100_12)并联,电池单元#13(3100_13)与电池单元#14 (3100_14)并联,电池单元#15(3100_15)与电池单元#16(3100_16) 并联。而且,由电池单元#113100_01和电池单元#2(3100_02)所形成的一对电池单元与由电池单元#3(3100_03)和电池单元#4(3100_04) 所形成的一对电池单元串联,由电池单元#3(3100_03)和电池单元#4 (3100_04)所形成的一对电池单元与由电池单元#5(3100_05)和电池单元#6(3100_06)所形成的电池单元串联,剩余电池单元对也同样相互串联,8对电池单元形成相互串联的状态。即,上述16个电池单元形成所谓的2P8S结构。另一方面,在图3的实施例中,形成于电池单元#1(3100_01)和电池单元#2(3100_02)各自的右侧的电极引线 3110均为负极引线3112,形成于电池单元#15(3100_15)和电池单元 #16(3100_16)各自的左侧的电极引线3110均为正极引线3111。因此,电池单元#15(3100_15)和电池单元#16(3100_16)的正极引线3111 提供电池模块3000的正极,电池单元#1(3100_01)和电池单元#2 (3100_02)的负极引线3112提供电池模块3000的负极。

根据一实施例,图3所示的电池模块3000可通过如下过程进行组装。

首先,在下端板3300的上部安装一个电池单元3100,在上述安装的电池单元3100上部配置一个盒体3200。在配置于电池单元3100 的上部的上述盒体3200的上部安装另一个电池单元3100。即,在一个盒体320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各安装一个电池单元3100。

接着,在分别在上部和下部各安装一个电池单元3100的盒体3200 上以相同方式层叠7个盒体3200。此时,为在7个盒体3200分别安装有2个电池单元3100的状态。结果是,在一个盒体3200安装2个电池单元3100,通过8个盒体3200,16个电池单元3100成为层叠的状态。

接着,在配置于最上部的电池单元3100的上部安装上端板3400。其结果是,分别在8个盒体3200和分别每2个收容于上述8个盒体3200 的16个电池单元3100的结合体的最上部面和最下部面配置有下端板 3300和上端板。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组装的电池模块3000通过如长螺栓LB等结合部件而牢固地结合。

另一方面,上述组装过程作为一个实施例,电池模块3000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组装过程不同的组装过程进行组装,这是当然的。

再次参照图3及图4,在电池模块3000的一侧面示出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和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

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可配置于电池模块3000的一侧面。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可包括第一正极端子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作为电极端子。上述电极端子可呈从电池模块3000的一侧面突出的形态,在电极端子的外周部可形成有螺纹。即,电极端子可构成为,呈螺栓B形状,而在电极端子结合螺母N。上述第一正极端子 1200以从上述电池模块3000的一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提供电池模块 3000的正极、即电池模块3000的高电位电极,上述第一负极端子1300 以从上述电池模块3000的一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提供电池模块3000 的负极、即低电位电极。

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还可包括第一连接基板1100。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作为形成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的外形的板状的框架,可在第一连接基板1100上包括上述第一正极端子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优选地,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可由绝缘材质形成。

并且,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还可包括使电池模块3000所包含的电池单元3100的电极引线3110电连接的第一汇流条1400。第一汇流条1400包括2个以上,可对电极引线3110和电极引线3110之间的电连接作为介质。根据一实施例,2个以上的电极引线3110和第一汇流条1400通过焊接而机械地结合,由此2个以上的电极引线3110 可电连接。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正极端子1200与上述第一汇流条1400 中的一个相连接,第一负极端子1300与上述第一汇流条1400中的另一个相连接,从而可分别提供电池模块3000的正极及负极。

根据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通过插入成形方式制造,从而可使上述第一汇流条1400相互绝缘。

根据另一实施例,上述第一汇流条1400能够以组装于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的形态与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相结合。

并且,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还可包括印刷电路板1500、电压传感器1600及温度传感器1700。上述温度传感器1700可测定温度传感器1700周边的温度。上述电压传感器1600可测定与电压传感器1600接触的结构的电压。优选地,上述温度传感器1700可以结合在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上,更优选地,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形成在第一连接基板1100上。并且,优选地,上述电压传感器1600可以结合在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上。此时,上述电压传感器1600构成为,与第一汇流条1400或电极引线3110相接触来测定第一汇流条1400或电极引线3110的电压。上述印刷电路板1500可以结合在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上。并且,上述印刷电路板1500可与上述电压传感器1600 及上述温度传感器1700电连接,而从上述电压传感器1600及温度传感器1700接收测定信号。并且,可在上述印刷电路基板1500连接传感器连接器1900,而向电池管理系统300传递电池模块3000的信息。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可设在电池模块3000的一侧面。选择性地,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可置于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 1000的上部。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可与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 1000重叠而改变上述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所提供的电极端子的位置。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可包括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第二负极端子2300作为电极端子。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2300可分别与形成于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的第一正极端子 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电连接。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可与上述第一正极端子1200电连接而向外部提供电池模块3000的高电位电极。上述第二电极端子2300可与上述第一负极端子1300电连接而向外部提供电池模块3000的低电位电极。

此时,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2300可分别形成于与第一正极端子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所形成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即,可以说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2300 能够执行变更电池模块3000的电极的位置的功能。并且,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2300也可分别向与第一正极端子 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所突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提供电极。即,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上述第二负极端子2300执行变更电池模块 3000的电极的位置和/或方向的功能,向电池模块3000的外部提供电极。

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还可包括第二连接基板2100。上述第二连接基板2100作为形成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的外形的板状的框架,可在第二连接基板2100上包括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第二负极端子2300。优选地,上述第二连接基板2100可由绝缘材质形成。此时,上述第二连接基板2100可通过插入成形方式制造。

在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上放置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二连接基板2100可形成使第一正极端子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向外部暴露的空隙。即,可在第二连接基板2100形成使第一正极端子1200向外部暴露的正极空隙孔2110和使第一负极端子 1300向外部暴露的负极空隙孔2120。

选择性地,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还可包括覆盖上述正极空隙孔2110的正极端子盖2600和覆盖上述负极空隙孔2120的负极端子盖2700。此时,正极端子盖2600和负极端子盖2700优选形成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形成于第二连接基板2100。

并且,上述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还可包括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 及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为与上述第一正极端子1200电连接的汇流条,上述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为与上述第一负极端子1300电连接的汇流条。根据一实施例,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 2400及上述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可分别作为第二正极端子2200及第二负极端子2300而发挥功能。即,上述第二正极端子2200可以以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来实现,上述第二负极端子2300可以以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来实现。

根据一实施例,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及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 可以是具有板状且较长地延伸的形状。而且,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 及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可分别弯折1次以上。此时,可具有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的一端部与第一正极端子1200相接触、第二正极汇流条 2400的另一端与外部端子相接触的结构。其中,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 可利用弯折的结构来使位于其他位置的第一正极端子1200与外部端子电连接。

同样,可具有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一端部与第一负极端子1300 相接触、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另一端部与外部端子相接触的结构。其中,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及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可分别利用弯折结构来使位于其他位置的第一负极端子1300与外部端子电连接。

并且,可在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及上述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 各自的端部形成贯通孔。优选地,可在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正极端子贯通孔2410,可在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两端部分别形成负极端子贯通孔2510。上述正极端子贯通孔2410提供第一正极端子1200能够贯通的空间,上述负极端子贯通孔2510提供第一负极端子1300能够贯通的空间。

图5为图3及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的结合立体图。即,图6为图3及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的放大图。

参照图5及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包括第一连接基板1100、第一正极端子1200、第一负极端子1300、9个第一汇流条1400、温度传感器1700及印刷电路板1500。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由绝缘材质形成,从而可使第一汇流条1400相互绝缘。另一方面,为了便于说明,分别向9个第一汇流条1400赋予附图标记。

其中,由附图标记1400_01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1与电池单元#1(3100_01)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2(3100_02)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2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2与电池单元#1(3100_01)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2 (3100_02)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3(3100_03)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4(3100_04)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3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3与电池单元#3(3100_03)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4(3100_04)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5(3100_05)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6(3100_06)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4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4与电池单元#5(3100_05)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6(3100_06)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7(3100_07)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8(3100_08)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5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5与电池单元#7(3100_07)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8(3100_08)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9(3100_09) 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10(3100_10)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6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6与电池单元#9(3100_09)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10(3100_10) 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11(3100_11)的负极引线3112 和电池单元#12(3100_12)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7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7与电池单元#11 (3100_11)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12(3100_12)的正极引线 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13(3100_13)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 #14(3100_14)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而且,由附图标记 1400_08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8与电池单元#13(3100_13)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14(3100_14)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与电池单元#15(3100_15)的负极引线3112和电池单元#16(3100_16)的负极引线3112相接触而电连接。最后,由附图标记1400_09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9与电池单元#15(3100_15)的正极引线3111和电池单元#16(3100_16)的正极引线3111相接触而电连接。由此,如上所述,并联的2个电池单元成对,8对电池单元串联(2P8S)。

此时,由附图标记1400_01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1和由附图标记1400_09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9呈弯折结构。而且,由附图标记1400_01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1与第一负极端子1300相接触而电连接,由附图标记1400_09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9与第一正极端子1200相接触而电连接。即,由附图标记1400_01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1发挥将串联的8对电池单元3100的最低电位负极引线 3112和第一负极端子1300连接的介质的作用,由附图标记1400_09表示的第一汇流条1400_09发挥将串联的8对电池单元3100的最高电位正极引线3111和第一正极端子1200连接的介质的作用。

由此,第一正极端子1200可作为电池模块3000的正极端子发挥功能,第一负极单子1300可作为电池模块3000的负极端子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印刷电路板1500上包括电压传感器1600,在第一连接基板1110上形成供传感器连接器1900、温度传感器1700及温度传感器端口1800插入的空间。上述印刷电路板1500通过2个螺栓B 而结合于第一连接基板1100的背面,与温度传感器端口1800相连接而通过温度传感器端口1800接收温度传感器1700的传感信息。上述印刷电路板1500通过传感器连接器1900向电池管理系统300传递温度传感器1700的传感信息和电压传感器1600的传感信息。

图7为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的结合立体图。即,图8为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的放大图。

参照图7及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包括第二连接基板2100、2个第二汇流条、2个端子盖及背面基板。上述第二连接基板2100与上述第一连接基板1100同样地,可由绝缘材质形成,从而使第二汇流条相互绝缘。其中,2个第二汇流条为与第一正极端子1200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及与第一负极端子1300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而且,上述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和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均呈“L”字形状,一端被弯折。并且,在第二汇流条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正极端子贯通孔2410和负极端子贯通孔2510。形成于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的一端的正极端子贯通孔2410提供第一正极端子1200能够贯通的空间,形成于正极汇流条的另一端的正极端子贯通孔2410提供外部端子能够贯通的空间。同样,形成于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一端的负极端子贯通孔2510提供第一负极端子1300能够贯通的空间,形成于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另一端的负极端子贯通孔2510提供外部端子能够贯通的空间。

另一方面,“L”字形状的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的一端呈弯折的形态。而且,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的未弯折的另一端与第一正极端子 1200相接触,第二正极汇流条2400的弯折的一端与外部端子相接触。因此,与朝向正面方向突出的第一正极端子1200不同,第二正极端子 2200可构成为朝向上方向。同样,“L”字形状的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 的一端也呈弯折的形状。而且,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未弯折的另一端与第一负极端子1300相接触,第二负极汇流条2500的弯折的一端与外部端子相接触,第二负极端子2300也与第二正极端子2200同样地朝向上方向。

背面基板2800朝向上述第二连接基板2100的背面方向结合。此时,第二汇流条介于第二连接基板2100与背面基板2800之间。

另一方面,当置于第一连接基板组件1000时,在图中示出的第二连接基板组件2000,在第一正极端子1200和第一负极端子1300所在的部分分别形成正极空隙孔2110和负极空隙孔2120。第一正极端子 1200通过上述正极空隙孔2110而暴露,第一负极端子1300通过上述负极空隙孔2120而暴露。

再次参照图7及图8,为了覆盖上述暴露的第一正极端子1200及第一负极端子1300而包括2个端子盖。正极端子盖2600覆盖第一正极端子1200,负极端子盖2700覆盖第一负极端子1300。而且,上述正极端子盖2600及负极端子盖2700以可拆装的方式形成于第二连接基板2100。上述2个端子盖包围第一正极端子1200和第一负极端子 1300而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电接触。

如上所述,本发明虽然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以下记载的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的等同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这是当然的。

另一方面,在本说明书中,在使用上、下、左、右、前、后这样的表示方向的术语的情况下,这种术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可根据作为对象的事物的位置或观测人员的位置等而改变,这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