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5512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一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属于警用防暴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发射一个弹头,发射完后必须再次装填,遇到多人攻击或群体性事件时,就会捉襟见肘,显得力不从心等缺陷。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可同时装上三个弹头使用并能更换的电击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包括:

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用于产生高压电流和控制输出,并显示出剩余的放电次数;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用于分别依次接通三个电极,将高压输出到对应的弹头,并通过连续按下板机进行切换,将高压放电控制模块的高压电流按次序通过不同位置的电极;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用于控制切换电击器需要电极放电,还是需要射出飞针将高压电流送到目标,并同时安装3组弹头;电池组(601),为高压放电控制模块供电;激光瞄准器,用于通过上下双激光灯用于指示目标位置;弹头(400),用于固定带高压电流飞针和为飞针提供动能的器件、触发控制线路、用于近身防卫的高压输出的电极;外壳,用于保护和固定以上各个模块和机构部件,以及提供其移动范围,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固定于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的主体(206)内,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套入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配合好后,再对好左外壳(103)的定位槽(103-1)装入,然用螺丝将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的200-1和200-2固定于左外壳(103),第一激光瞄准器(501)和第二激光瞄准器(502)用螺丝分别固定于左外壳(103)上。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组(601)为可装拆件,在左外壳(103)和右外壳(104)固定后才装入,由电池制(602)扣住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弹头(400)装入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的弹夹支架(302)的弹仓(302-1),弹头上的弹片(400-1)通过弹夹支架(302)下方槽位302-4导入,直至弹片卡住弹夹支架(302)上,按下弹片(400-1)反向推出可拆下弹头(400),弹夹支架(302)有三个仓位(302-1、302-2、302-3)。

优选的是,所述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具体包括:板机开关(201)、滑动制(202)、扭簧(203)、拉钩(204)、棘轮(205)、主体(206)、摇臂(207)、摇臂扭簧(208)、止回件(209)、滑块压板(225),其中,板机开关(201)插入主体(206)上,且板机开关(201)与滑动制(202)用螺丝固定;拉钩(204)装入主体(206)的槽位(206-6),扭簧(203)装入滑动制(202),拉钩(204)挡住扭簧(203);其中,止回件(209)装入主体(206)中,滑块压板(225)装入主体(206),卡入主体(206)后用螺丝固定;摇臂(207)装入主体(206),摇臂(207)的摇臂扭簧(208)装入主体(206)后,卡住摇臂(207),然后用介子、螺丝拧入来固定。所述棘轮(205)装入主体(206)的柱上,再装上介子、螺丝来限位固定高低但可旋转;其中,每当按下板机过程中棘轮都顺时针转60度,棘轮控制摇臂进行电极切换,切换过程中高压放电控制模块无高压电流输出,只有板机按至离到位2mm位置段继续按下才能输出高压电流,保证切换过程安全可靠。

优选的是,所述飞针电极切换机构,采用拉簧和自锁开关进行切换,拉簧压缩状态时为电极放电模式,拉簧拉长到拉制锁定位置时为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电极放电模式时按下板机到位弹头上电极只能放出高压电弧而不发射飞针,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时按下板机到位即发射飞针将高压电流送至目标。

优选的是,所述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其包括:板机开关(201),所述板机开关(201)连接并带动滑动制(202)和扭簧(203)、拉钩(204)移动,所述拉钩(204)钩住棘轮(205)作顺时针转动,拉钩(204)移动到主体(206)上的限位206-1即停止移动,此时棘轮(205)顺时针转动60度,棘轮上圆柱205-1带动摇臂(207)移动206-2位置,由于棘轮(205)只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摇臂(207)上需摇臂扭簧(208)将摇臂尾杆207-1压住棘轮上圆柱205-1,摇臂(207)的摆动受棘轮(205)转动的控制。

优选的是,板机开关(201)松开过程带动拉钩(204)反方向移动拉钩斜面204-1与棘轮(205)-2斜面滑行而过,并受止回件(209)阻挡,棘轮(205)不转动。

优选的是,当再按下板机开关(201),棘轮(205)顺时针转动时,棘轮上圆柱205-1转动超过摇臂尾杆207-1的范围时,由于摇臂扭簧(208)的压力摇臂尾杆207-1会靠到棘轮下圆柱205-3,此时摇臂(207)到206-3位置;每按下和松开板机开关(201)一次,棘轮(205)顺时针转动60度,重复按下和松开板机开关(201)。

优选的是,控制摇臂(207)循环切换电极位置,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的上电极211和下电极212通过支架极213和214到摇臂(207)的摇臂极223和215到中间极216和224或左右极217、218、219、220,将高压电流跟据摇臂(207)位置切换所定输送到各个弹头(400)的弹夹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所述高压电压各电极之间有0.3~0.6mm的空气间隙电弧通电。

本发明用一组高压放电控制模块,分别依次接通三个电极,将高压输出到对应的弹头。同时可选择电极放电还是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电极放电即在弹头上放电而不发射飞针,达到一次装填有三个弹头,发射完后可拆下再重新装填新弹头,并在实际使用中执法人员对暴力分子可以先阻吓后制服的的非致命性电击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产品100外观图。

图2是设计及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3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和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4是设计及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5是设计及实施方法说明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6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7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8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9是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中,棘轮部份外观图。

图10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11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摇臂活动状态部份外观图。

图12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摇臂活动状态部份外观图。

图13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结构,摇臂活动状态部份外观图。

图14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15是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和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图16是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摇臂(207)、支架221和弹头之间各电极连接关系图。

图17是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和弹头(400)的结构图。

图18是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和弹头(400)的模式切换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19是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和弹头(400)的模式切换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20是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和弹头(400)的模式切换实施方法说明剖视图。

图21是弹头(400)结构部份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其中,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包括: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用于产生高压电流和控制输出,并显示出剩余的放电次数;板机电极切换机构,用于分别依次接通三个电极,将高压输出到对应的弹头,并通过连续按下板机进行切换,将高压放电控制模块的高压电流按次序通过不同位置的电极;飞针电极切换机构,用于控制切换电击器需要电极放电,还是需要射出飞针将高压电流送到目标,并可同时安装3组弹头;电池组,为高压放电控制模块供电;激光瞄准器,用于通过上下双激光灯用于指示目标位置;弹头,用于固定带高压电流飞针和为飞针提供动能的器件、触发控制线路、用于近身防卫的高压输出的电极;外壳,用于保护和固定以上各个模块和机构部件,以及提供其移动范围,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

本发明通过板机电极切换机构连续按板机能按次序控制三个弹头,并可通过飞针电极切换机构选择电极放电或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

板机电极切换机构采用棘轮单向进级原理,每当按下板机过程中棘轮都顺时针转60度,棘轮控制摇臂进行电极切换,切换过程中高压放电控制模块无高压电流输出,只有板机按至离到位2mm位置段才能输出高压电流,保证切换过程安全可靠。

飞针电极切换机构采用拉簧和自锁开关进行切换,拉簧压缩状态时为电极放电模式,拉簧拉长到拉制锁定位置时为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电极放电模式时按下板机到位弹头上电极只能放出高压电弧而不发射飞针,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时按下板机到位即发射飞针将高压电流送至目标,达到执法人员对暴力分子先阻吓后制服的功能。

下面是对本专利发明的具体设计实施方法说明。

1.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

按下板机开关(201),带动滑动制(202)和扭簧(203)、拉钩(204)移动,拉钩(204)钩住棘轮(205)作顺时针转动,拉钩(204)移动到主体(206)上的限位206-1即停止移动,此时棘轮(205)顺时针转动60度,棘轮上圆柱205-1带动摇臂(207)到(图8)位置。由于棘轮(205)只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摇臂(207)上需摇臂扭簧(208)将摇臂尾杆207-1压住棘轮上圆柱205-1,摇臂(207)的摆动受棘轮(205)转动的控制。

板机开关(201)松开过程带动拉钩(204)反方向移动拉钩斜面204-1与棘轮(205)-2斜面滑行而过,并受止回件(209)阻挡,棘轮(205)不转动(图9)。

当再按下板机开关(201),棘轮(205)顺时针转动到(图10)位置时,棘轮上圆柱205-1转动超过摇臂尾杆207-1的范围时,由于摇臂扭簧(208)的压力会靠到棘轮下圆柱205-3(图10)位置。每按下和松开板机开关(201)一次,棘轮(205)顺时针转动60度,重复按下和松开板机开关(201),棘轮(205)和摇臂(207)的变化如(图11,图12,图13)。

控制摇臂(207)循环切换电极位置,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的上电极211和下电极212通过支架极213和214→摇臂(207)的摇臂极223和215→中间极216和224或左右极217、218、219、220(注意中间极和左右极是跟据摇臂(207)位置切换所定),将高压电流跟据摇臂(207)位置切换所定输送到各个弹头(400)的弹夹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高压电压各电极之间有0.3~0.6mm的空气间隙电弧通电。

以上各零件位置、移动范围、运动方式由主体221和弹夹支架222所固定和限制,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图14,图15,图16)。

2.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和弹头(400)。

拉制301在(图15)的位置时为电极放电模式,拉簧403为收缩状态,弹头(400)的高压回路中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的输出端401-1和402-1的距离最近产生电弧,实现电极放电。为保证电极放电模式能可靠的在401-1和402-1之间放电,特此设计在门盖417上加装导电片418(图21)。

将拉制301移动到弹夹支架222的锁定位置222-1(图15)时为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拉簧403拉长至弹夹上极401的输入端401-2,电弧通过导电铜箔414向拉簧通电,弹头(400)的高压回路:如弹夹上极401→导电铜箔414→拉簧403→导线415→微型炸药404→气瓶405→导电铜箔416→飞针408→导线410→弹夹下极402。高压回路触发微型炸药404推动气瓶405移动压向刺针406,刺穿气瓶瞬间释放压缩氮气将飞针407和408射出,飞针的尾部407-1和408-1穿带着导线409和410,导线的另一端409-1和410-1分别与弹夹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通电,实现带高压电流飞针向目标射击。

以上各零件位置、线路布置、运动方式由弹夹411、后盖412和气瓶压盖413所固定和限制移动范围,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

高压放电控制模块,板机电极切换机构,飞针电极切换机构,电池组,激光瞄准器101和102,弹头由外壳103和104完成整机安装固定、保护和实施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固定于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的主体(206)内,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套入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配合好后,再对好左外壳(103)的定位槽(103-1)装入,然用螺丝将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的200-1和200-2固定于左外壳(103);第一激光瞄准器(501)和第二激光瞄准器(502)用螺丝分别固定于左外壳(103)的103-2、103-3、103-4、103-5位置。电池组(601)为可装拆件,在左外壳(103)和右外壳(104)固定后才装入,由电池制(602)扣住固定。弹头(400)装入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的弹夹支架(302)的弹仓(302-1),弹头上的弹片(400-1)通过弹夹支架(302)下方槽位302-4导入,直至弹片卡住弹夹支架(302)的302-5位置为止,按下弹片(400-1)反向推出可拆下弹头(400),弹夹支架(302)有302-1、302-2、302-3三个仓位安装和拆下弹头(400)的方法一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弹头远距离非致命性电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机电极切换机构,包括:具体部件由板机开关(201)、滑动制(202)、扭簧(203)、拉钩(204)、棘轮(205)、主体(206)、摇臂(207)、摇臂扭簧(208)、止回件(209)、滑块压板(225)(图6,图7)。

具体结构以主体(206)为主,板机开关(201)的201-1插入主体(206)的206-5位置,板机开关(201)的201-2与滑动制(202)的202-1用螺丝固定。拉钩(204)装入主体(206)的槽位(206-6),扭簧(203)装入滑动制(202)的202-3,203-1装入202-4位置,拉钩(204)的204-1位置挡住扭簧(203)的203-2位置。止回件(209)装入206-7和206-8位置,滑块压板(225)装入主体(206),卡入主体(206)的206-9和206-10后用螺丝固定206-11和206-12。摇臂(207)装入主体(206),摇臂(207)定位于206-13和206-14位置,摇臂扭簧(208)装入主体(206)的206-13后,一边卡住206-15一边卡住摇臂(207)的207-4,然后用介子、螺丝拧入206-13来固定。棘轮(205)装入主体(206)的206-16柱再装上介子、螺丝来限位固定高低但可旋转。

棘轮单向进级机构,每当按下板机过程中棘轮都顺时针转60度,棘轮控制摇臂进行电极切换,切换过程中高压放电控制模块无高压电流输出,只有板机按至离到位2mm位置段继续按下才能输出高压电流,保证切换过程安全可靠。

所述飞针电极切换机构,采用拉簧和自锁开关进行切换,拉簧压缩状态时为电极放电模式,拉簧拉长到拉制锁定位置时为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电极放电模式时按下板机到位弹头上电极只能放出高压电弧而不发射飞针,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时按下板机到位即发射飞针将高压电流送至目标。

所述板机电极切换机构(200),其包括:板机开关(201),所述板机开关(201)连接并带动滑动制(202)和扭簧(203)、拉钩(204)移动,所述拉钩(204)钩住棘轮(205)作顺时针转动,拉钩(204)移动到主体(206)上的限位206-1即停止移动,此时棘轮(205)顺时针转动60度,棘轮上圆柱205-1带动摇臂(207)移动到(图8)的206-2位置,由于棘轮(205)只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摇臂(207)上需摇臂扭簧(208)将摇臂尾杆207-1压住棘轮上圆柱205-1,摇臂(207)的摆动受棘轮(205)转动的控制。

板机开关(201)松开过程带动拉钩(204)反方向移动拉钩斜面204-1与棘轮(205)-2斜面滑行而过,并受止回件(209)阻挡,棘轮(205)不转动(图9)。

当再按下板机开关(201),棘轮(205)顺时针转动时,棘轮上圆柱205-1转动超过摇臂尾杆207-1的范围时,由于摇臂扭簧(208)的压力摇臂尾杆207-1会靠到棘轮下圆柱205-3,此时摇臂(207)到(图10)的206-3位置。每按下和松开板机开关(201)一次,棘轮(205)顺时针转动60度,重复按下和松开板机开关(201),棘轮(205)和摇臂(207)的变化如(图11→图12→图13)。

控制摇臂(207)循环切换电极位置,高压放电控制模块(210)的上电极211和下电极212通过支架极213和214→摇臂(207)的摇臂极223和215→中间极216和224或左右极217、218、219、220(注意中间极和左右极是跟据摇臂(207)位置切换所定),将高压电流跟据摇臂(207)位置切换所定输送到各个弹头(400)的弹夹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高压电压各电极之间有0.3~0.6mm的空气间隙电弧通电。

以上各零件位置、移动范围、运动方式由主体221和弹夹支架222所固定和限制,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图14,图15,图16)。

飞针电极切换机构(300)和弹头(400)。

拉制301在的222-1位置时为电极放电模式(图15),拉簧403为收缩状态(图19),弹头(400)的高压回路中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的输出端401-1和402-1的距离最近产生电弧,实现电极放电(图16,图17),为保证电极放电模式能可靠的在401-1和402-1之间放电,特此设计在门盖417上加装导电片418(图21)。

将拉制301移动到弹夹支架222的锁定位置222-2(图15)时为发射带高压电流飞针模式。拉簧403拉长至接近弹夹上极401的输入端401-2(图18,图19),电弧通过导电铜箔414向拉簧通电,弹头(400)的高压回路:如弹夹上极401→导电铜箔414→拉簧403→导线415→微型炸药404→气瓶405→导电铜箔416→飞针408→导线410→弹夹下极402(图20)。高压回路触发微型炸药404推动气瓶405移动压向刺针406,刺穿气瓶瞬间释放压缩氮气将飞针407和408射出,飞针的尾部407-1和408-1穿带着导线409和410,导线的另一端409-1和410-1分别与弹夹上极401和弹夹下极402通电,实现带高压电流飞针向目标射击(图18,图19,图20)。

以上各零件位置、线路布置、运动方式由弹夹411、后盖412和气瓶压盖413所固定和限制移动范围,完成安装固定和实施操作。

高压放电控制模块,板机电极切换机构,飞针电极切换机构,电池组,激光瞄准器101和102,弹头由左外壳(103)和右外壳(104)完成整机安装固定、保护和实施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而言,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