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窗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630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窗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窗膜。



背景技术:

窗膜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或建筑窗户上,具有改善玻璃的美观度,提高玻璃的防爆性能,保温隔热以及隔离紫外线等功能。

现有的具有隔热效果的窗膜一般为双层膜从上到下包括:耐刮涂层、上pet层、功能性复合胶层、下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如果要赋予窗膜以不同的颜色、图案以及隔热性能等需要在双层pet层中间添加功能性复合胶层。功能性复合胶层一般采取将染料、隔热材料等功能性材料添加到胶水中制得,这样会影响胶水的粘性和清晰度,使得窗膜易分层。并且生产过程需要多次上胶、贴合,需要三条生产线同步生产才能制得成品,生产工艺复杂,产能受限,人工成本较高。功能性复合胶层以及双层pet膜会使窗膜的整体厚度较厚,会使得窗膜的收缩率和清晰度下降,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窗膜,该窗膜采用单层pet膜结构,收缩性能好,透明度高,隔热效果好。制备过程仅需1次上胶,制备工艺简单,成品率高,人工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窗膜,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包括以下结构:耐刮涂层、pet层、纳米颜料层、纳米隔热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颜料层与pet层之间还包括图案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图案层的图案是由凹版印刷的方式印刷在pet层上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颜料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纳米颜料色浆60-90份,二甘醇30-50份,光固化聚丙烯酸酯10-20份和吐温-204-9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隔热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纳米氧化锡锑50-70份、纳米氧化锌20-30份、光固化聚丙烯酸酯30-50份、乙二醇30-40份和棕榈油酸甲酯α-磺酸钠5-9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颜料层的厚度为1.5-3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隔热层的厚度为1.5-3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颜料层和纳米隔热层是由精密微凹工艺涂布在pet层上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单层膜结构通过精密微凹工艺涂布纳米颜料层和纳米隔热层,减少了窗膜的厚度,提高了窗膜的收缩性能和清晰度。通过涂布纳米隔热层使得窗膜上的纳米隔热材料分布更加紧密,具有更加优良的隔热性能。该窗膜生产过程中仅需一次上胶、贴合,简化了生产步骤,一次成型,使得人工成本降低,成品率可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窗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耐刮涂层,2为pet层,3为图案层,4为纳米颜料层,5为纳米隔热层,6为安装胶层和7为离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将纳米颜料色浆60份,二甘醇50份,光固化聚丙烯酸酯10份和吐温-204份混合后制得纳米颜料涂层。

实施例2

将纳米颜料色浆90份,二甘醇30份,光固化聚丙烯酸酯20份和吐温-206份混合后制得纳米颜料涂层。

实施例3

将纳米氧化锡锑50份、纳米氧化锌30份、光固化聚丙烯酸酯30份、乙二醇30份和棕榈油酸甲酯α-磺酸钠6份混合后制得纳米隔热涂层。

实施例4

将纳米氧化锡锑70份、纳米氧化锌20份、光固化聚丙烯酸酯50份、乙二醇40份和棕榈油酸甲酯α-磺酸钠9份混合后制得纳米隔热涂层。

实施例5

一种窗膜,由上到下包括以下结构,如图1所示:耐刮涂层1,pet层2、图案层3、纳米颜料层4、纳米隔热层5、安装胶层6和离型膜层7。

其中纳米颜料涂层采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纳米颜料涂层,并由精密微凹涂布方法涂布,纳米隔热涂层采用实施例4所制备的纳米隔热涂层,并由精密微凹涂布方法涂布。

实施例6

一种窗膜,由上到下包括以下结构,如图1所示:耐刮涂层1、pet层2、图案层3、纳米颜料层4、纳米隔热层5、安装胶层6和离型膜层7。

其中纳米颜料涂层采用实施例2所制备的纳米颜料涂层,并由精密微凹涂布方法涂布,纳米隔热涂层采用实施例3所制备的纳米隔热涂层,并由精密微凹涂布方法涂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窗膜,由上到下包括以下结构:耐刮涂层、PET层、纳米颜料层、纳米隔热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该窗膜采用单层PET膜结构,收缩性能好,透明度高,隔热效果好。制备过程仅需1次上胶,制备工艺简单,成品率高,人工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威尔德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9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