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0226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新式无后坐力炮,属于武器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无后坐炮的喷管结构与炮身是结合在一起的,炮身较重,长度大,单兵携带及使用相对困难。其次,由于无后坐力炮上存在喷管,炮身结构复杂,装填炮弹步骤较多,装填速度不够理想。同时,高温燃气后喷会烧蚀喷管导致喉部面积增大,火炮发射可能出现前冲现象,并影响内弹道稳定性。鉴于此,发明了一种去除喷管结构的新型无后坐力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最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配合新式炮弹,弹丸发射后能稳定飞行,无后坐力炮后坐力极小或没有后坐力,能够实现弹药的快速装填、更换,并可实现不同类型弹药在同一火炮发射。避免传统无后坐力炮在多次发射后出现喷管喉部烧蚀现象,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身管、卡槽,所述的卡槽设置在所述身管的尾部,且所述无后坐力炮不包括喷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关于身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能够与相配套的新式炮弹上的卡扣配合连接,使得弹体插入身管后,与卡槽断隔连接配合成功并旋转90°完成弹体装填。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开设电路接口,为制导型炮弹提供数据传输途径。

其中,本发明的弹喷一体式指代的是炮弹与喷管组合为一整体式的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因喷管与炮弹一体,使得新式无后坐力炮的重量得以减轻,长度变短,适合单兵携带和使用;其次,火炮身管的卡槽和炮弹的卡扣断隔连接方式较传统无后坐力炮弹药装填更为简单方便,装填弹丸的步骤被简化,装填速度得到提升;最后,因喷管机构设置在炮弹上,每发射一次炮弹便可更换喷管,因此解决了传统无后坐力炮喷管喉部烧蚀现象,避免了火炮发射时向前冲的危险,且火炮的内弹道稳定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a视向示意图。

图3为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的弹药装填过程示意图。

图4为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的弹-炮通过卡扣-卡槽断隔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5为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装填完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与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包括身管1、卡槽2,卡槽2设置在所述身管1的尾部,且所述无后坐力炮不包括喷管。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卡槽2关于身管1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参照图3、图4及图5,所述的卡槽2必须能够与相配套的新式炮弹上的卡扣配合连接,使得弹体插入身管1后,与卡槽2断隔连接配合成功并旋转90°完成弹体装填。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卡槽2开设电路接口,为制导型炮弹提供数据传输途径。

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需配合新式炮弹完成发射任务,通过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推动弹丸在膛内运动直至飞出炮口,实现火炮的发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整个工作过程分为炮弹装填、炮弹点火发射和卸载弹壳三个部分。首先在炮弹装填时,士兵将新式炮弹上的卡扣与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上的卡槽2以断隔连接的方式匹配后,弹体旋转90°,完成弹体的装填,准备发射;第二步在炮弹点火发射时,身管1内向前喷射的火药燃烧气体推动弹丸在膛内运动并将弹丸发射出去,同时后喷的火药气体从新式炮弹的喷管处喷射出去,此发射过程中火炮的后坐力极小或没有后坐力;最后卸载弹壳时,需将炮弹发射完后固连在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上的弹壳卸载下来,将弹壳以装填时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重新旋回断隔处,解开卡扣和卡槽2连接,完成卸载,结束此次发射。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去除传统无后坐力炮上尾部喷管结构方式,减轻无后坐力炮长度与重量,实现无后坐力炮快速装填,目前国内外均无此应用技术,据有重大原创性,对减轻无后坐力炮炮身质量、快速装填弹药、有效解决火炮发射时前冲现象和多次发射后喷管喷喉处烧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较传统无后坐力炮结构更适用于单兵作战行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后坐力炮主要由身管、卡槽组成,与传统无后坐力炮不同的是,本发明去除了传统无后坐力炮的尾部喷管结构,因此装填弹药时更加简易、方便,无后坐力炮的身管尾部有卡槽,配套的炮弹外部也有凸起的卡扣,卡扣、卡槽以断隔连接的方式对接后将弹体旋转90°完成炮弹的装填,此种方法简化了无后坐力炮装填弹药的步骤,使得装填速度变快,本发明通过简化无后坐力炮的炮身结构,降低了炮身重量,缩短了炮身长度,使得无后坐力炮携带更加方便,机动性更高,单兵行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马增虎;何永;马宏伟;张陈曦;吴胜权;罗念;黄进;刘泽熙;杨莹;薄学纲;章若晨;陈勇;王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4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