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织布复合针织布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98106发布日期:2019-06-22 01:2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织布复合针织布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服装的纺织面料可分为三大类:机织(梭织)面料、针织面料与非织造物。前两种是由纱线或长丝经过织造工艺织成的,后一种是由纺织纤维经粘合、熔合或其它机械、化学方法加工而成。机织物——经纱与纬纱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织物,其基本组织有平纹、斜纹、缎纹,梭织面料即是由这三种基本组织及由其交相变化的组织构成。针织物——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由于针织物的线圈结构特征,单位长度内储纱量较多,因此大多有很好的弹性。针织物比较容易变形,在高温状态下,容易打卷、卷缩,而机织物的弹性不如针织物,整理不当时会造成经纬歪斜,从而影响到服装剪裁、缝纫加工及穿着效果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一种将机织布和针织布复合成一体的方法,克服了针织物高温下容易变形、打卷的缺点,从而达到了用国产原料生产国际保暖标准面料的目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机织布复合针织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艺步骤:a)蒸汽熨烫:将机织布和针织布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将蒸汽温度设为82-101℃,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1.8-2.3min,直至两种布料平整无痕;b)胶粘剂复合:在机织布的表面涂抹一层胶粘剂,再将针织布平整粘复在其上;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置于室温条件下,进行24个小时的固化处理,所述的固化处理为使用木槌轻击复合后布料的针织布一面,轻击压力为0.1-0.2mpa;所述的胶粘剂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后加热,冷却而得: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100精制蓖麻油140-180辛酸亚锡0.4-0.64-权丁基邻苯二酚0.03-0.08丁酮45-65乙酸乙酯60-75所述的机织布为染色纬弹斜纹布。

本发明将两种常规的面料复合在一起,使用一种新型胶粘剂,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使得针织布在高温下不易打卷变形,提高了面料的尺寸稳定性,达到了德国thermolite的保暖标准,可广泛使用于服装纺织及有保暖要求的服饰制品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采用如下工艺步骤制备机织布复合针织布面料,机织布为染色纬弹斜纹布,针织布为涤纶针织布:a)蒸汽熨烫:将染色纬弹斜纹布和涤纶针织布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将蒸汽温度设为82℃,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2.3min,直至两种布料平整无痕;b)胶粘剂复合:在染色纬弹斜纹布的表面涂抹一层胶粘剂,再将涤纶针织布平整粘复在其上;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置于室温条件下,进行24个小时的固化处理,所述的固化处理为使用木槌轻击复合后布料的涤纶针织布一面,轻击压力为0.1mpa;所述的胶粘剂由下列重量份数比原料混合后加热至液体状,调匀自然冷却而得: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100精制蓖麻油140辛酸亚锡0.44-权丁基邻苯二酚0.03丁酮65乙酸乙酯75。

本发明使用的胶粘剂,可使粘合后的布料平整顺滑,再加上对布料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即使在高温下涤纶针织布也不易打卷变形,提高了面料的尺寸稳定性,同时达到了德国thermolite的保暖标准,可广泛在服装纺织行业使用,并可以使用在有保暖要求的服饰制品方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织布复合针织布的加工方法,采用如下工艺步骤:A)蒸汽熨烫:将机织布和针织布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将蒸汽温度设为82‑101℃,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1.8‑2:3min,直至两种布料平整无痕;B)胶粘剂复合:在机织布的表面涂抹一层胶粘剂,再将针织布平整粘复在其上;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置于室温条件下,进行24个小时的固化处理,所述的固化处理为使用木槌轻击复合后布料的针织布一面,轻击压力为0.1‑0.2MPa。本发明将两种常规的面料复合在一起,使用一种新型胶粘剂,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使得针织布在高温下不易打卷变形,提高了面料的尺寸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荣士达衬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