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4458阅读:1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跟踪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光电跟踪系统是光、机、电、控制和信号处理一体化系统集成装置,是利用光电探测器件作为敏感元件,利用机电控制保持探测器视轴稳定,从而实现跟踪装置对目标的捕获、跟踪、瞄准和稳定功能。目标识别与自动跟踪技术、光电跟踪伺服控制、控制技术应用、机械结构设计、信号处理方法是决定光电跟踪系统优劣的关键。目前较为先进的光电跟踪系统,其配置通常有电视、红外、激光测距机、测角仪等各种不同波段和类型的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作用距离、大气环境、目标特性、光学孔径与焦距、稳定精度、跟踪精度、重量与体积等各种因素。

JH602-300/75光电跟踪系统是舰载火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可在载体姿态变化和振动情况下,保持瞄准及指向稳定。通过配备高性能的热像观瞄具、电视观瞄具、激光测距机,该产品可在昼/夜条件下对场景进行区域搜索,对场景内特定的目标进行瞄准、识别、跟踪、测距,实时提供目标角度、角速度、距离和视频图像等有关信息。除单独工作外,该产品还可接收火控系统的随动指令,配合各类火炮及导弹发射系统对目标实施对地、对空攻击;非作战情况下,本产品还可用于舰船夜间行驶的辅助导航与警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包括光电转塔、操控盒,所述光电转塔的顶端设有光学舱,所述光学舱的上部设有红外观瞄具,所述红外观瞄具的下方设有激光测距机,所述激光测距机的左侧设有电视观瞄具,所述光学舱的下方设有伺服稳像平台,所述伺服稳像平台的下方设有基座,所述基座表面的中部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的下方设有电子舱,所述基座的底端设有基座安装板,所述操控盒设置在光电转塔的右侧,所述操控盒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螺栓孔,所述操控盒左侧的上部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右侧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下方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右侧设有摇杆。

优选地,所述电子舱是由CPU板、母板、电源板和视频跟踪板组成。

优选地,所述基座设计为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

优选地,所述伺服稳像平台包括U型架、光学舱体、俯仰组件和方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操控盒的下方设有操控室面板。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红外双视场、可见光连续变倍、激光测距三光合一的高精度光学系统,配合智能调焦控制系统,确保在光学镜头75mm~300mm的焦距范围内成像清晰、光轴稳定;跟踪器搭载高集成度FPGA和DSP处理器平台,快速处理智能算法实现高实时性跟踪;跟踪算法充分考虑不同场景中目标特性,提供相关跟踪和质心跟踪算法供用户根据场景选择,实现高性能跟踪;采用两轴稳定平台,结合高精度陀螺及伺服控制系统,系统稳定性好,跟踪精度高;军标级部件,可靠性高,寿命长,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光电转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操控盒的侧视图。

图中:1光电转塔、2电视观瞄具、3伺服稳像平台、4基座、5基座安装板、6红外观瞄具、7光学舱、8激光测距机、9操作窗口、10电子舱、11操控盒、12螺栓孔、13控制按键、14电源开关、15指示灯、16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包括光电转塔1、操控盒11,所述光电转塔1的顶端设有光学舱7,所述光学舱7的上部设有红外观瞄具6,所述红外观瞄具6的下方设有激光测距机8,所述激光测距机8的左侧设有电视观瞄具2,所述光学舱7的下方设有伺服稳像平台3,所述伺服稳像平台3包括U型架、光学舱体、俯仰组件和方位组件,所述伺服稳像平台3的下方设有基座4,所述基座4设计为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所述基座4表面的中部设有操作窗口9,所述操作窗口9的下方设有电子舱10,所述电子舱10是由CPU板、母板、电源板和视频跟踪板组成,所述基座4的底端设有基座安装板5,所述操控盒11设置在光电转塔1的右侧,所述操控盒11的下方设有操控室面板,所述操控盒11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螺栓孔12,所述操控盒11左侧的上部设有电源开关14,所述电源开关14的右侧设有指示灯15,所述指示灯15的下方设有控制按键13,所述控制按键13的右侧设有摇杆16。

本实用新型中,电子舱底座通过螺栓与载体安装面固定,然后将电子舱10推入电子舱底座,完成电子舱与底座的固定。然后将操控盒11通过螺栓孔12与操控室面板固定,最后,将外接线缆插头的主键位与插座的主缺口对准,拧紧连接器,完成线缆连接。至此,安装结束。这时候操作者通过操控盒11来控制光电转塔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