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6675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布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



背景技术:

经编面料是运用广泛的针织面料,被广泛运用于纺织工业之中,其中就包括汽车坐垫领域。在汽车坐垫领域,坐垫的舒适度取决于米奥利奥的弹性和耐磨性。目前为了提高坐垫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坐垫往往采用复合的海绵作为坐垫的原材料,导致了汽车坐垫的使用寿命较短,适应性较差,而且同时会采用在汽车坐垫表面上涂抹耐磨涂层,影响汽车坐垫的美观性,同时的现有的汽车坐垫基本都没有抗静电的能了,导致了在车内使用的时候,极易出现接触有静电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寿命更长、能够有效抗静电的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包括抗静电保护层、斜纹面料层、底布层和包边,所述抗静电保护层设于所述斜纹面料层之上,并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斜纹保护层设于所述底布层之上,并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包边设于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左右两侧,所述抗静电保护层内部设有若干的抗静电微粒,所述斜纹面料层包括斜纹面料层上层和斜纹面料层下层,所述斜纹面料层上层和斜纹面料层下层均由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与所述第二编织线垂直设置,所述斜纹面料层上层内部的第一编织线与所述斜纹面料层下层内部的第一编织线的夹角为45°,所述斜纹面料层上层 内部的第二编织线与所述斜纹面料层下层内部的第二编织线的夹角为45°,所述包边设于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编织线为涤纶高弹力丝,所述第二编织线为半消光涤纶丝。

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编织方式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编织。

所述抗静电保护层为塑胶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两层编织层相互错开的设计,使得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整体的牢固更加的牢固,同时也保证了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抗静电保护层内部的抗静电微粒的设计,使得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具备了阻挡静电的能力,保证了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使用更加的安全,尤其是在一些汽车中的汽车坐垫的使用中,效果尤为的突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局部平面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抗静电保护层;2、斜纹面料层;3、底布层;4、包边;5、抗静电微粒;6、斜纹面料层上层;7、斜纹面料层下层;8、第一编织线;9、第二编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抗静电保护层1、斜纹面料层2、底布层3和包边4,所述抗静电保护层1 设于所述斜纹面料层2之上,并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斜纹保护层2设于所述底布层3之上,并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包边4设于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左右两侧,所述抗静电保护层1内部设有若干的抗静电微粒5,所述斜纹面料层2包括斜纹面料层上层6和斜纹面料层下层7,所述斜纹面料层上层6和斜纹面料层下层7均由第一编织线8和第二编织线9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8与所述第二编织线9垂直设置,所述斜纹面料层上层6内部的第一编织线8与所述斜纹面料层下层7内部的第一编织线8的夹角为45°,所述斜纹面料层上层6内部的第二编织线9与所述斜纹面料层下层7内部的第二编织线9的夹角为45°,所述包边4设于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织线8为涤纶高弹力丝,所述第二编织线9为半消光涤纶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织线8和第二编织线9的编织方式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编织,此种的编织方式,使得所述斜纹面料层的编织更加紧密,提供了一定的强度保障。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保护层1为塑胶保护层,此处的设计,解决了所述抗静电保护层1的绝缘难的问题,使得所述抗静电精细斜纹面料的抗静电能力更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