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式便携盾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781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式便携盾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式便携盾牌。



背景技术:

盾牌是武警部队在处置事件中常用的装备,但是单纯的防御功能和缺乏有效的攻击能力使得现有的常规盾牌在日益凸显的暴恐事件中显得力不从心。然而而目比较推崇的攻击盾牌前研究出来的攻击型盾牌一般采用的是电击、强光以及化学失能药剂等攻击手段。其结构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在原有防护盾牌上进行相关结构改造,采用的是“原有盾牌+攻击手段”模式;二是围绕攻击手段重新设计盾牌,采用的是“攻击手段+新盾牌”模式。但是,采用这两种模式的攻击型盾牌在设计和使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改进。

1.设计偏于攻击性,缺少防护性考虑。现有攻击盾牌在设计中注重了盾牌的攻击能力,以及实际使用中是否便于携带进行考虑,但是由于设计的偏向,攻击盾牌的防护面积较常规盾牌要小,不能有效防护飞石、投掷物等伤害。

2.功能结构多,不利于操作使用。现有攻击盾牌采用的攻击方式需要由使用者主动控制,并且盾牌上按钮开关较多,在情况处置中,使用者应对情况的反应时间较长。并且在日常训练中,投入的训练成本大,熟练掌握的难度大。

3. 成本高,难以批量装备。现有攻击盾牌大多数采用的是电击、强光以及化学失能药剂,因此此类盾牌生产成本高,各功能配件配齐难度大,难以实现普遍装备的要求。

4、组装繁琐。少数部队也装备有可折叠式的盾牌,其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小,携带相对方便。但是,此类盾牌仅仅注重携带的便携性,没有考虑在紧急情况下展开的灵活性与快速性,其展开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将盾牌取下,进行重新组装,不能适应突发状况下部队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可变式便携盾牌,改进了盾牌的使用方式,提高了武警部队在情况处置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式便携盾牌,包括三块盾面、两个盾面固定件、滑动护手板、变形调节把手、整体固定板及十二条伸缩杆;所述的三块盾面分别由上盾面、中盾面和下盾面构成,所述的两个盾面固定件分别由左盾面固定件和右盾面固定件构成,所述的左盾面固定件和右盾面固定件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中盾面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上盾面及下盾面分别通过所述的左盾面固定件和右盾面固定件与所述的中盾面连接;所述的十二条伸缩杆分别交错连接成两个“X”形伸缩结构,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与所述的中盾面连接,位于所述的中盾面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之间,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上盾面及下盾面连接,使所述的上盾面及下盾面分别通过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向上及向下移动,展开呈长方形盾牌结构;所述的滑动护手板设置在所述的中盾面的背面,位于所述的中盾面的上部,所述的整体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的中盾面的背面,所述的滑动护手板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滑动护手板上设有护手板握把,位于所述的滑动护手板的一侧。

上述的可变式便携盾牌,其中,所述的滑动护手板上设有护手板固定皮带,位于所述的护手板固定皮带的另一侧。

上述的可变式便携盾牌,其中,所述的整体固定板上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滑动槽,位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的上部两侧,所述的滑动护手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第一滑动槽上下滑动并通过快拧螺丝固定。

上述的可变式便携盾牌,其中,所述的整体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位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上的下部中央,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沿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在所述的整体固定板的背面上下滑动,并带动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伸展。

上述的可变式便携盾牌,其中,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的端部设有转动连接件,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通过所述的转动连接件转动。

上述的可变式便携盾牌,其中,所述的上盾面及下盾面分别位于所述的中盾面与所述的整体固定面之间。

上述的可变式便携盾牌,其中,所述的上盾面及下盾面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的中盾面的长度及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的作战技能,增强了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盾牌使用适应差的问题,改变了盾牌进攻与防御的转换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式便携盾牌的展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式便携盾牌的展开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式便携盾牌的收拢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式便携盾牌的收拢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可变式便携盾牌,包括三块盾面、两个盾面固定件、滑动护手板6、变形调节把手9、整体固定板10及十二条伸缩杆11;所述的三块盾面分别由上盾面1、中盾面2和下盾面3构成,所述的两个盾面固定件分别由左盾面固定件4和右盾面固定件5构成,所述的左盾面固定件4和右盾面固定件5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中盾面2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上盾面1及下盾面3分别通过所述的左盾面固定件4和右盾面固定件5与所述的中盾面2连接;所述的十二条伸缩杆11分别交错连接成两个“X”形伸缩结构,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9与所述的中盾面2连接,位于所述的中盾面2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之间,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上盾面1及下盾面3连接,使所述的上盾面1及下盾面3分别通过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向上及向下移动,展开呈长方形盾牌结构;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设置在所述的中盾面2的背面,位于所述的中盾面2的上部,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设置在所述的中盾面2的背面,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连接;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上设有护手板握把7,位于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的一侧。

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上设有护手板固定皮带8,位于所述的护手板固定皮带的另一侧,小臂通过所述的护手板固定皮带绑在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上。

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上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滑动槽,位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的上部两侧,所述的滑动护手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第一滑动槽上下滑动并通过快拧螺丝固定,用于调节盾牌在不同形态时滑动护手板6的位置,快拧螺丝用于滑动护手板6移动到位后的固定位置。

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上设有第二滑动槽,位于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上的下部中央,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9沿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在所述的整体固定板10的背面上下滑动,并带动所述的两个“X”形伸缩结构伸展。

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9的端部设有转动连接件,所述的变形调节把手9通过所述的转动连接件转动,便于控制两个“X”形伸缩结构的展开和收拢。

所述的上盾面1及下盾面3分别位于所述的中盾面2与所述的整体固定面10之间,不使用时可隐藏上盾面1及下盾面3。

所述的上盾面1及下盾面3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的中盾面2的长度及宽度。

上盾面1为盾牌的主体防护盾面,展开后针对人体上部防护,收拢后针对正面防护,中盾面2为盾牌的主体防护盾面,展开后针对人体中部防护,收拢后对上盾面1和下盾面3提供定位,下盾面3为盾牌的主体防护盾面,展开后针对人体中部防护。

左盾面固定件4用于固定中盾面2,上盾面1和下盾面3的左边定位,还有在盾牌收拢时兼具打击功能,右盾面固定件5用于固定中盾面2,上盾面1和下盾面3的右边定位,还有在盾牌收拢时兼具打击功能。

滑动护手板6用于为人手提供固定,在盾牌展开和收拢是调整持握方式,护手板握把7用于盾牌的持握;变形调节把手9用于控制伸缩杆11的状态和对盾牌在展开和收拢时的锁定与解锁,整体固定板10用于对盾面固定件和滑动护手板6和变形调节把手9和伸缩杆11的连接固定;通过拉动变形调节把手9能够伸长和缩短两个“X”形伸缩结构,以达到对盾面的展开和收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可改变形状、便携性强、并兼具攻防转换的新型盾牌,在日常使用中,盾牌佩戴在左手小臂上,其面积相当于传统盾牌的三分之一,因此不会与身体其他部位造成碰撞,能满足任务需求和实际需要,能够在攻防状态下进行转换,既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暴盾牌攻击力不够和攻击盾牌防御力差的问题,并且通过装置的快速调节能在两个不同的状态下迅速切换,而不影响任务的进行。

进行巡逻时,盾牌不存在持握不便的情况,左手持握握把,小臂自然下垂,不需要耗费过多体力。

当遇到突然情况,如犯罪分子持刀袭警时,左手持盾牌能迅速进行有效格挡,并且能够使用盾牌迅速进行反击。

当犯罪分子逃窜,特别是进入深巷或者房屋时,使用者可以持盾牌进行追击,盾牌在追击过程中不会因为碰撞身体造成不便,也不会因为巷道狭小或房屋内杂物较多影响使用。

当遇见多名犯罪分子围攻时,可立即将盾牌展开,成为防护状态,这时盾牌使用与传统防暴盾牌使用相似。

当己方增援部队赶到,一部分人员可将盾牌展开用于围堵犯罪分子,一部分人员可将盾牌收缩进行追击。

当遇见大规模人群冲击重要目标时,部队可将盾牌全部展开结成盾阵,使用方式与传统防暴盾牌相似。当人群被驱散,需抓获其中煽动闹事者时,可迅速将盾牌收缩,进行追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的作战技能,增强了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盾牌使用适应差的问题,改变了盾牌进攻与防御的转换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