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火炮炮膛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3655发布日期:2018-06-30 05:24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炮膛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的作用下,炮弹的滑动弹带上的铜微粒和火药残渣会被粘挂到炮膛内壁,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射击精度严重时还会发生炸膛事故。而擦炮又是一件非常繁琐和辛苦的工作,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军队里,火炮的清洗工作都比较艰难。长期以来,我军火炮炮管的清洗一直是由士兵人力来完成的,一门火炮需要8~9名战士耗时6~8个小时这样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火炮炮膛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洗炮膛,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上设置有毛刷;

所述转动支架与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毛刷包括与所述转动支架螺纹连接的环形支架,所述转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架所围空腔内,所述环形支架上设置有刷毛;

所述刷毛包括交错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架上的长刷毛和短刷毛。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支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通过纵向支架连接,所述环形支架通过螺纹与所述纵向支架连接,所述上支撑环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环底部设置有锥形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锥形头为橡胶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环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封盖,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转动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封盖两侧,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设置了一款可在火炮炮膛内往复自动运动的毛刷,实现了炮膛内壁不同区域的往复清洗,大大降低了火炮炮膛的清洗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该工作的劳动强度,且确保了火炮炮膛良好的清洗效果。其中,环形支架与转动支架螺纹连接,有效实现了刷毛在转动支架上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火炮炮膛不同区域的自动清洗。刷毛设置了两种(长刷毛和短刷毛),有效实现了炮膛内壁及膛线底部的彻底清洗,保证了炮膛的清洗效果良好。使用时,将清洗剂先放置到火炮炮膛内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将清洗剂排出一部分,将转动支架放置到炮膛内,启动动力装置,转动支架开始随之旋转并带动刷毛对炮膛内壁进行清洗,与此同时,刷毛受到清洗剂和炮膛内壁污垢的阻力,转速与转动支架出现不一致现象,进而发生上移或下移,使用时可根据使用情况,控制转动支架进行周期性正反转交替工作,进而实现毛刷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炮膛的全面彻底清洗。

2、本实用新型将转动支架设置为了中空式的框架结构,有效降低了转动支架制造、维修所需材料和成本,同时降低了转动支架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进而降低了设备工作所需能耗。另外,纵向支架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旋转时还可对不同区域的清洗剂进行搅动,确保了不同区域炮膛清洗的一致性。

下支撑环底部设置有锥形头。锥形头的设置便于转动支架快速准确送入炮膛内,有效降低了转动支架进入炮膛时下支撑环与炮膛发生碰撞的风险,进而降低了炮膛清洗作业时转动支架和炮膛发生磨损的风险,设置科学合理。锥形头采用橡胶制成,进一步降低了炉膛清洗装置对炉膛造成损伤的风险,保证了清洗作业的顺利平稳进行。

3、本实用新型中上支撑环通过连接杆与动力装置连接,既保证了转动支架与动力装置连接的稳定性,又确保了设备的重量较轻,便于设备的搬运。这一设置进一步确保了炮膛清洗的便捷性。

封盖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炮膛清洗过程中清洗剂由炮膛内溢出的风险,保证了操作环境的整洁性,同时避免了其他物品落至炮膛内影响炮膛清洗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支架,11-上支撑环,12-下支撑环,13-纵向支架,14-连接杆, 2-毛刷,21-环形支架,22-刷毛,221-长刷毛,222-短刷毛,3-动力装置,4-封盖, 5-排气阀,6-锥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转动支架1,转动支架1上设置有毛刷2;

转动支架1与动力装置3连接;

毛刷2包括与转动支架1螺纹连接的环形支架21,转动支架1设置在环形支架21所围空腔内,环形支架21上设置有刷毛22;

刷毛22包括交错设置在环形支架21上的长刷毛221和短刷毛222。

使用时,将清洗剂先放置到火炮炮膛内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将清洗剂排出一部分,将转动支架1放置到炮膛内,启动动力装置3,转动支架1开始随之旋转并带动刷毛22对炮膛内壁进行清洗,与此同时,刷毛受到清洗剂和炮膛内壁污垢的阻力,转速与转动支架1出现不一致现象,进而发生上移或下移,使用时可根据使用情况,控制转动支架1进行周期性正反转交替工作,进而实现毛刷2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炮膛的全面彻底清洗。

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设置了一款可在火炮炮膛内往复自动运动的毛刷2,实现了炮膛内壁不同区域的往复清洗,大大降低了火炮炮膛的清洗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该工作的劳动强度,且确保了火炮炮膛良好的清洗效果。其中,环形支架21与转动支架1螺纹连接,有效实现了刷毛22在转动支架1上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火炮炮膛不同区域的自动清洗。刷毛22设置了两种(长刷毛221和短刷毛222),有效实现了炮膛内壁及膛线底部的彻底清洗,保证了炮膛的清洗效果良好。

进一步,转动支架1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撑环11和下支撑环12,上支撑环11和下支撑环12通过纵向支架13连接,环形支架21通过螺纹与纵向支架13连接,上支撑环11与动力装置3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转动支架1设置为了中空式的框架结构,有效降低了转动支架1制造、维修所需材料和成本,同时降低了转动支架1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进而降低了设备工作所需能耗。另外,纵向支架13在动力装置3的作用下旋转时还可对不同区域的清洗剂进行搅动,确保了不同区域炮膛清洗的一致性。

进一步,下支撑环12底部设置有锥形头6。

锥形头6的设置便于转动支架1快速准确送入炮膛内,有效降低了转动支架1进入炮膛时下支撑环12与炮膛发生碰撞的风险,进而降低了炮膛清洗作业时转动支架1和炮膛发生磨损的风险,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锥形头6为橡胶头。

锥形头6采用橡胶制成,进一步降低了炉膛清洗装置对炉膛造成损伤的风险,保证了清洗作业的顺利平稳进行。

进一步,上支撑环11通过若干连接杆14与动力装置3连接。

上支撑环11通过连接杆14与动力装置3连接,既保证了转动支架1与动力装置3连接的稳定性,又确保了设备的重量较轻,便于设备的搬运。这一设置进一步确保了炮膛清洗的便捷性。

进一步,还包括封盖4,动力装置3和转动支架1分别设置在封盖4两侧,封盖4上设置有排气阀5。

封盖4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炮膛清洗过程中清洗剂由炮膛内溢出的风险,保证了操作环境的整洁性,同时避免了其他物品落至炮膛内影响炮膛清洗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