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贴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323发布日期:2018-08-08 08:5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对电子产品(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贴膜都是通过手工操作,手工贴膜是通过手工分离膜纸,然后将保护膜包裹于产品的正反面。但是,手工贴膜方式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

由于在贴膜过程中产品和保护膜均不能定位,不能精准地控制贴膜位置,且产品容易相对于保护膜滑动,因而时常会出现倾斜、褶皱和气泡等问题,此时需要重新贴膜或者更换保护膜,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保护膜。总之,手工贴膜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贴膜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贴膜装置,克服手工贴膜方式存在的贴膜效果差、操作繁琐和效率低下等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自动贴膜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若干个保护膜定位部,各个所述保护膜定位部围设形成一用于容置保护膜的保护膜定位区;

所述保护膜定位区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并列分布的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二区的尺寸与待贴膜产品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区与第一区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线;

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和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沿Y轴方向分设于所述第二区的两侧;

所述工作台面上,在所述第一定位线的两端或者任意一端设有可调节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进入所述保护膜定位区内对待贴膜产品在X轴上的第一位置进行定位;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位于所述保护膜定位区之外的空闲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区与第三区之间形成有第二定位线;在所述第二定位线的两端或者任意一端设有可调节的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

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进入所述保护膜定位区内对待贴膜产品在X轴上的第二位置进行定位;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位于所述保护膜定位区之外的空闲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或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包括档杆,所述档杆连接于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连接有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旋转气缸内置于所述底座中。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或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有驱动件。

可选的,所述保护膜定位部、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以及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分别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上。

可选的,所述保护膜定位区的高度大于层叠放置的预设数量保护膜的总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以及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保护膜定位区的高度,同时小于所述保护膜定位区的高度与所述待贴膜产品的厚度之和。

可选的,所述保护膜定位部为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施例的半自动贴膜装置,可实现待贴膜产品与保护膜的精准对位,且在贴膜操作时能够防止待贴膜产品相对于保护膜产生移位,从而可有效避免倾斜、褶皱和气泡等问题的发生,确保贴膜品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和保护膜4的耗费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半自动贴膜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半自动贴膜装置在放置保护膜和待贴膜产品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半自动贴膜装置的底座内部结构视图。

图示说明:底座1、工作台面2、保护膜定位部3、保护膜4、待贴膜产品5、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6、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7、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档杆81、旋转气缸82、控制键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贴膜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装设有工作台面2,工作台面2上固定设有若干个保护膜定位部3,各个保护膜定位部3围设形成一用于容置保护膜4的保护膜定位区;该保护膜定位区的形状和尺寸与保护膜4相匹配,通常为矩形结构。保护膜定位部3可以为L型结构。

保护膜定位区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并列分布的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第二区的尺寸与待贴膜产品5的尺寸相适配,且第二区与第一区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线。在后续应用时,需先将保护膜4放置于保护膜定位区,再将待贴膜产品5叠放于保护膜4的上层且位于第二区的相应位置。

工作台面2上,设有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6和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7,沿Y轴方向分设于第二区的两侧;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6用于对待贴膜产品5在Y轴上的第一位置进行定位,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7用于对待贴膜产品5在Y轴上的第二位置进行定位,防止在贴膜过程中待贴膜产品5在Y轴上下滑动。

工作台面2上,在第一定位线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节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可在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使用状态下,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进入保护膜定位区内对待贴膜产品5在X轴上的第一位置进行定位;在非使用状态下,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位于保护膜定位区之外的空闲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的长度足够,也可仅在第一定位线的一端设置可调节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

由于待贴膜产品5叠放于保护膜4的上层,为实现良好的定位效果,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6、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7和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的高度大于保护膜定位区的高度,同时小于保护膜定位区的高度与待贴膜产品5的厚度之和。

另外,保护膜定位区的高度可大于层叠放置的预设数量保护膜4的厚度;这样,即可在保护膜定位区一次性叠放多张保护膜4,在完成当前待贴膜产品5的贴膜操作后,可直接继续对下一待贴膜产品5进行贴膜操作,避免在保护膜定位区内添加保护膜4的操作频率,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包括档杆81,所述档杆81连接于旋转气缸82,所述旋转气缸82连接有电磁阀,在旋转气缸82和电磁阀的作用下档杆81可以在正向和反向旋转预设角度;工作台面2上还设有控制键9,该控制键9与电磁阀电连接,为工作人员对档杆81的旋转控制提供便利。

初始时刻,可预先设定档杆81在非使用状态下其长度方向与X轴平行,使得档杆81整体位于保护膜定位区之外的空闲区域;并预先设定档杆81在使用状态下其长度方向与Y轴平行,使得档杆81部分伸入保护膜定位区内。首次操作控制键9,两个档杆81同时旋转90度,由非使用状态切换至使用状态;再次操作控制键9,两个档杆81同时旋转90度,由使用状态切换回非使用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的半自动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操作的过程为:

①将多张保护膜4放入保护膜定位区内。

②控制第一定位线两端的两个档杆81同时旋转90度以伸入保护膜定位区内并位于第一定位线上。

③在所有保护膜4的最上层叠放待贴膜产品5,并将待贴膜产品5的一侧与两个档杆81相抵靠,使得待贴膜产品5位于第二区内。

④将第三区的部分保护膜翻转贴至待贴膜产品5的表面;之后控制两个档杆81同时旋转90度,移出保护膜定位区外。

⑤将第一区的部分保护膜翻转贴至待贴膜产品5的表面,最后撕掉保护膜4上的离型纸,至此完成对当前待贴膜产品5的贴膜操作。

⑥在剩余保护膜4上层叠放下一个待贴膜产品5,重复步骤②~⑤,完成对下一个待贴膜产品5的贴膜操作。

综上,应用本实施例的半自动贴膜装置,可实现待贴膜产品5与保护膜4的精准对位,且在贴膜操作时能够防止待贴膜产品5相对于保护膜4产生移位,从而可有效避免倾斜、褶皱和气泡等问题的发生,确保贴膜品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和保护膜4的耗费成本。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进行了以下改进:第二区与第三区之间形成有第二定位线;在第二定位线的两端或者任意一端设置可调节的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的结构可与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相同。

在使用状态下,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进入保护膜定位区内对待贴膜产品5在X轴上的第二位置进行定位;在非使用状态下,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位于保护膜定位区之外的空闲区域。

此时,应用本实施例的半自动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操作的过程为:

①将多张保护膜4放入保护膜定位区内;

②先控制第一定位线两端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同时旋转90度,以伸入保护膜定位区内并位于第一定位线上;

③在所有保护膜4的最上层叠放待贴膜产品5,并将待贴膜产品5的一侧与第一定位线上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相抵靠,使得待贴膜产品5位于第二区内;

④将第三区的部分保护膜翻转贴至待贴膜产品5的表面;

⑤控制第一定位线上的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同时旋转90度以移出保护膜定位区外,并控制第二定位线两端的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同时旋转90度以伸入保护膜定位区内并位于第二定位线上;

⑥将第一区的部分保护膜翻转贴至待贴膜产品5的表面,最后撕掉保护膜4上的离型纸,至此完成对当前待贴膜产品5的贴膜操作;

⑦在剩余保护膜4上层叠放下一个待贴膜产品5,重复步骤②~⑥,完成对下一个待贴膜产品5的贴膜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第一区和第三区的部分保护膜翻转贴至待贴膜产品5的表面时,均可采用相应侧的X轴产品定位部对待贴膜产品5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提高了贴膜品质。

此外,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和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如可实现伸缩的连接有驱动件的电动伸缩杆。

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保护膜定位部3可采用位置调节机构设于工作台面2上,以实现保护膜定位区的大小可调;同时,第一Y轴产品定位部6、第二Y轴产品定位部7、第一X轴产品定位部8和第二X轴产品定位部也可采用位置调节机构设于工作台面2上,这样工作人员在调整保护膜定位区大小的同时,还可同步对产品定位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本贴膜装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保护膜和产品,增强通用性。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