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印刷的表面膜和压敏层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520发布日期:2018-11-09 17:5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用于印刷的表面膜和压敏层合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题涉及与各种墨和印刷技术一起使用的低成本印刷介质,特别是基于溶剂和水的喷墨印刷,其需要印刷介质快速吸收墨液体以提供干燥印刷品和良好的图像质量。
背景技术
数字喷墨印刷被广泛用于成像图形、横幅、标签等。由于其短的周转时间和对每次印模所使用的图像的灵活修改,该印刷技术吸引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印刷墨的性质,大多数喷墨印刷技术可以被分为基于溶剂的喷墨、基于水的喷墨、uv喷墨和胶乳喷墨。对于uv喷墨打印,必须使用uv喷墨打印机,其发射uv束以固化印刷的墨。胶乳喷墨打印机配备有一个或多于一个高性能加热器,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使印刷的墨中的水蒸发。溶剂喷墨打印机,尤其是在墨中使用高沸点溶剂的那些,以及水喷墨打印机通常没有足够的加热能力以除去印刷的墨中的残留液体。相反,那些打印机需要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吸收从打印头喷射的大部分液体的印刷介质,以控制在介质上形成墨点并在打印后获得“接触干燥”特性。例如,rolandeco-sol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eco-solmax墨含有90%以上的二乙二醇二乙醚(沸点=189℃)、r-丁内酯(沸点=204℃)以及四乙二醇二甲醚(沸点=275℃)的混合物。打印机加热床通常加热至最高50℃。台式或窄幅卷筒纸打印机中使用的基于染料或颜料水的喷墨通常含有90%的水,并且配备有这些墨的打印机通常不具有介质加热能力。在设计用于溶剂喷墨打印机的当前可用的印刷介质中使用的大多数墨接收层使用溶剂可溶胀聚合物和吸收性填料以在印刷期间“锁定”介质中的液体。聚合物的选择基于聚合物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参数。聚合物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参数应使得聚合物可以用溶剂溶胀。在常规墨接收层中使用的典型聚合物包括乙烯基聚合物、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非晶聚酯、聚醚、聚乙烯醇等。为了提供足够的吸收能力,墨接收层必须足够厚,通常为至少25微米,以吸收沉积在印刷介质上的液体墨的体积。这使得所得的介质材料相对昂贵。聚烯烃比先前提到的可溶胀聚合物材料便宜得多。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平均成本为如聚氨酯、聚乙烯醇、非晶聚酯等聚合物的成本的约25%。然而,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固体聚烯烃膜对市场上溶剂喷墨印刷中使用的大多数极性溶剂和水喷墨印刷中使用的水不具有亲和力。结果是具有聚烯烃层或聚烯烃涂层的膜作为墨接收表面不能充分吸收墨液体,因此介质在印刷后相对湿润并且表现出差的印刷图像质量,即低的图像分辨率和渗墨。如会领会的,这是不期望的。因此,仍然需要这样的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将对溶剂喷墨印刷中使用的极性溶剂和/或水喷墨印刷中使用的水不具有足够亲和力的聚烯烃膜和其他材料用作印刷介质。还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印刷介质。技术实现要素:与先前方法相关的困难和缺点在本发明主题中如下被解决。在一个方面,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一种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膜限定了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膜包含至少沿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第一表面测量,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一种层合体,其包含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该膜限定了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该膜包含至少沿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第一表面测量,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层合体还包含沿膜的第二表面设置的至少一个芯层。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一种胶黏层合体,其包含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该膜限定了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该膜包含至少沿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第一表面测量,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该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胶黏层合体还包含沿膜的第二表面设置的胶黏剂层。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一种形成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的方法。该膜包含沿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该方法包括挤出聚合物以形成膜。该方法还包括将膜拉伸至1:1.1至1:10的拉伸比,使得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并且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如会意识到的,本文描述的主题能够具有其他和不同的实施方案,并且其若干细节能够在各个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因此,附图和描述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主题的压敏胶黏层合体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横截面。图2是根据本发明主题的具有吸收层或吸收区域的表面膜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横截面。图3是根据本发明主题的具有吸收层或吸收区域的多层表面膜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横截面。图4是显示与常规印刷介质相比,根据本发明主题的几种印刷介质样品的墨吸收程度和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一般地,本发明主题提供具有特定微孔结构的膜,其提供可用于数字喷墨印刷,尤其是溶剂喷墨印刷和/或水喷墨印刷的可接受印刷的表面。在许多实施方案中,该膜适于吸收喷墨印刷中的液体墨,这要求膜吸收墨中的液体组分,从而使墨干燥并提供良好的印刷质量。微孔结构可以在各种膜和其他基材中形成或以其他方式结合到各种膜和其他基材中,以提供可接受印刷的表面。微孔结构特别用于并入聚烯烃膜如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中,以提供具有低成本的可印刷介质。在许多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低成本压敏(psa)层合体,其具有开孔微孔结构化的液体吸收层,该液体吸收层构成可接受印刷的表面,该表面表现出良好的墨流体控制特性、良好的印刷图像质量和快速干燥速度,以使得层合体能够被用于数字喷墨印刷,尤其是使用高沸点溶剂的喷墨印刷和基于水的喷墨印刷的基于吸收的喷墨印刷技术。对于这些类型的打印机,通常打印机没有足够的加热能力以在印刷后使墨液体蒸发。相反,这些打印机主要依赖于印刷介质的可接受印刷的表面,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将墨液体吸收到下面的介质中。层合体也可用其他基于非吸收的喷墨印刷如胶乳喷墨印刷和uv喷墨印刷进行印刷。层合体还可用其他非喷墨印刷技术进行印刷,例如墨粉激光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参照图1,在许多实施方案中,psa层合体10包括顶膜20,设置在中间区域或内部区域的压敏胶黏剂层30,和可移除地在背面覆盖于胶黏剂层30的离型衬层40。顶部的膜在本文中称为“表面膜”,该膜可以是单层挤出膜、多层挤出膜、经涂覆的膜和/或层合膜的形式。参照图2,表面膜20限定了可接受印刷的表面22、相对表面24,并且表面膜20包含吸收层26或由微孔结构产生的区域。吸收层紧密沿着表面膜20和层合体10的可接受印刷的表面22延伸。对于如图2所示的单层表面膜,表面膜20包含区域26内的开孔微孔结构,其具有开放相互连通的、形成用于墨流体吸收的连续通道的孔。图3示出了多层表面膜50,其包含外层60,外层60限定了可接受印刷的表面62、相对表面64以及吸收层66或由微孔结构产生的区域。吸收层66紧密沿着表面膜50的可接受印刷的表面62延伸。表面膜50的可接受印刷的表面62包括开孔微孔结构。多层表面膜50还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附加层,例如沿外层60的表面64设置的层70、层80。多层表面膜各层的化学组成可以不同或者可以相同或基本相同。多层表面膜50可以是多个挤出层的形式。对于层合的表面膜,可接受印刷的表面包括开孔微孔结构,在可接受印刷的表面下面的层可以是实心膜层或多孔膜。各个层通常通过胶黏剂、热或其他化学品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于一个连接层。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多层表面膜包括多个层,其中第一层沿可接受印刷的表面延伸,第二层沿该膜的相对表面延伸。一个或多于一个附加层可以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微孔结构可以(i)延伸通过部分的第一层,(ii)延伸通过整个第一层,(iii)延伸通过整个第一层并延伸通过部分的第二层,或(iv)延伸通过整个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层或沿印刷侧的区域主要的液体吸收性质是由开孔微孔结构的液体毛细管流动效应产生的。可接受印刷的表面上的微孔结构层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以提供足够的液体吸收能力。例如,参考图2,这意味着表面膜20的吸收层26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吸收层的微孔结构可以在表面膜的整个厚度延伸,或者如图2所示,仅在表面膜的一部分厚度延伸。微孔结构层或区域的孔隙率为至少40%,即40体积%的空隙含量,以提供相对快的液体吸收速度,从而能够快速干燥墨并加快印刷速度。微孔结构层或区域的孔隙率为至少40%,并且根据具体应用可以为40%至最高约7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孔隙率为40%至70%,并且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孔隙率为40%至60%。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表征膜的孔隙率。此处在本发明主题的描述中测量的孔隙率是通过总体积法(bulkvolumemethod)确定的。沿可接受印刷的表面的和/或在微孔区域内的可进入的孔是开孔的并且相互连通以形成连续或基本上连续的用于液体流动、通常通过毛细管流动的通道。孔径分布为约2微米至约10纳米。在微孔结构中,内部空隙、孔隙或孔可以基于它们的壁表征为闭孔或开孔。本文所用的术语“闭孔”是指其中单个孔的壁是连续的并且没有开口使得孔是密闭的孔,因此在孔之间没有通道或缝隙以允许液体从中流过。术语“开孔”是指可与闭孔区分的孔,不同之处在于单个开孔的壁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开口,开口可形成相互连通的通道或缝隙以允许液体从中流过。术语“开孔微孔结构”是指包含开孔和相互连通的通道的微孔结构。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开孔微孔结构包含多数即大于50%的开孔,和少数即小于50%的闭孔。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开孔微孔结构从多孔膜表面的一侧延伸到多孔膜表面的另一侧。开孔微孔结构的液体吸收速率或速度通常取决于孔径、开孔的量、孔隙率和表面张力。在标签技术中,某些膜被称为“空穴化膜”。空穴化膜与包含开孔微孔结构的本发明主题的许多膜实施方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1)空穴化膜中的大多数孔不是开孔并且它们不相互连通,和(2)空穴化膜通常表现出密封的表面或面,即表面或面上没有孔或开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微孔膜在典型印刷条件下的墨吸收速率为至少0.01皮升/μm2/秒,从而提供印刷品的快速干燥。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墨吸收速率为至少0.05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0.10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1.0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10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100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1000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10000皮升/μm2/秒,更特别地为至少100000皮升/μm2/秒。这些墨吸收速率是在40℃的印刷温度下的墨吸收速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沿其表面具有相对小的孔的微孔膜。例如,具有最大开口尺寸或跨度为1微米或更小的孔的膜可用于增加表面光泽度,有利于表面外观和/或增加印刷墨的颜色强度。尽管不希望受限于任何特定理论,认为沿膜表面使用这种小的孔降低颜料颗粒沉积在孔内或不沿膜表面存在的可能性。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构成或包含顶膜或表面膜的吸收层的开孔微孔层包含聚合物、空气空隙和任选的添加剂和/或试剂,例如无机填料。在许多实施方案中,表面膜包含至少30%的聚烯烃,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包含至少40%的聚烯烃。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该层或区域中约50重量%的聚合物是聚烯烃或改性聚烯烃,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聚乙烯共聚物等。可以使用聚合物材料的组合。可以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颗粒剂。颗粒剂的典型尺寸为几微米或更小。添加剂可以包括成核剂、防结块剂、加工助剂、增滑剂、抗静电剂、颜料、成穴剂、无机填料、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酸受体、可见光和/或紫外光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或任何前述添加剂中的两种或多于两种的混合物。添加剂可以存在于由供应商提供的上述聚合物或膜中,或者可以作为添加剂浓缩物引入膜或膜层中,其中根据添加剂的用途,添加剂以1重量%至75重量%,更特别地以30重量%至70重量%,在特定实施方案中以40重量%至65重量%的量存在。在rodick的美国专利6821592和henderson的美国专利7217463中进一步描述了用于膜或膜层的添加剂。无机填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构成或包含顶膜或表面膜的吸收层的开孔微孔结构包含除聚烯烃之外的其他聚合物。在这种聚合物与聚烯烃不相容的情况下,则在膜拉伸之前可以在膜中形成分离的小相区。这在膜拉伸后产生了额外的小尺寸孔。其他聚合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离聚物及其组合。开孔微孔结构可以通过在纵向(md)或在纵向和横向(cd)上拉伸多相分离的聚合物膜或片材来形成。可以使用宽范围的拉伸比来形成本发明主题的表面膜的实施方案。通常,可以使用大于1:1的拉伸比,并且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拉伸比大于1:4。上限或最大拉伸比取决于应用和膜材料,然而,预期最大拉伸比为约1:10。因此,根据本发明主题的该方面的拉伸比为1:1.1至1:10。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1:2至1:8,更特别为1:4至1:6的拉伸比。可以在线(inline)或离线(offline)拉伸膜。如上所述,可以在单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上进行拉伸。获得至少40%孔隙率和用于溶剂喷墨印刷的足够快的吸收速度所需的拉伸比随材料化学组成、相形态和拉伸温度而变化。但是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在拉伸之前,在膜中多个相区和不同相区之间差的附着性的存在对于在拉伸后产生微孔结构是必要的。例如,可以通过拉伸含有β聚丙烯晶相的膜或含有caco3和/或一种或多于一种其他无机填料的膜来形成微孔膜。聚丙烯β成核剂的实例是来自mayzo,inc的mpm2000。本文提供了形成微孔结构的其他细节。用于拉伸膜和拉伸至特定拉伸比的方法和技术是本领域已知的,因此本文未描述。例如,在us6835462;5709937;7217463;7410706;6376058;6663947;和5585193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中提供了这些方面的描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包括使用溶剂萃取技术选择性地溶解膜的一种组分并除去该组分,从而产生多孔结构。溶剂萃取步骤可在膜拉伸之前或之后进行,或无膜拉伸而进行溶剂萃取步骤。在该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溶剂选择为使得能够溶解膜中的至少一种组分而不溶解其他组分。在除去膜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组分后,将膜干燥并且除去的组分的位置构成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表面膜上并且特别是在可接受印刷的表面上施加薄涂层,以增强墨染料或颜料的铺展或固定和/或其他美学性质,例如表面光泽度。涂层厚度通常小于15微米。在许多实施方案中,涂层设置在膜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涂层包含微孔结构,特别是开孔微孔结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涂层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增加涂层的表面能,从而增加液体吸收。本发明主题还提供了包括所述表面膜的层合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层合体可以包括顶膜或表面膜下面的附加层。一个或多于一个顶膜下面的层在本文中称为“芯层”。芯层可以是实心的即无孔的膜,或者是与表面膜的吸收层具有相同或不同多孔结构的多孔膜。即,在特定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于一个芯层包含微孔结构,其孔隙率为40%至75%,和/或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纳米。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芯层可以为层合体提供机械性质或其他性质。通过在芯层中使用软的或硬的聚合物,可以获得软的或硬的表面膜。例如,可以在芯层中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成软的印刷层合体,以及可以在芯层中用聚丙烯(pp)制成硬的印刷层合体。在许多应用中,使用者使层合体(例如图1的层合体10)的印刷侧成像,然后除去衬层40以使压敏胶黏剂30暴露于感兴趣的基材。压敏胶黏剂将成像的膜固定在目标基材上。在本发明主题的许多实施方案中,压敏层合体的印刷层通常包含在主印刷表面上的基于聚烯烃的开孔微孔液体吸收层。聚烯烃分子本身不吸收极性墨溶剂。由高孔隙率结构产生的毛细管流动效应为极性和非极性溶剂的液体吸收提供驱动力。由于吸收来自毛细管流动效应,因此微孔吸收层可以吸收喷墨液体而不管化学类型如何,例如非极性溶剂至高极性溶剂。吸收层下面的层为层合体材料提供机械性质或其他性质。而且,通过利用高孔隙率结构,吸收层的溶剂吸收速度可以显著快于常规的吸收性可溶胀聚合物,通常快一个数量级,从而提高印刷效率。本发明主题的其他细节和方面如下。胶黏剂如上所述,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层合体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于一个胶黏剂层或胶黏剂区域。例如,如图1所示,层合体10包括压敏胶黏剂层30。胶黏剂层可以包括压敏胶黏剂(psa),其通常在室温下、在所施加的压力下,将层合体或层合体的至少一部分结合到表面上。胶黏剂层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层,它可以包括一种胶黏剂或两种或多于两种胶黏剂的混合物。胶黏剂层可以是有图案的胶黏剂层,在某些区域具有相对强的胶黏水平,而在其他区域具有相对弱的胶黏性。在本发明主题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胶黏剂是可印刷的。在本文所述的本发明主题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压敏胶黏剂包含丙烯酸胶黏剂材料,特别是交联的丙烯酸树脂材料,更特别是交联的丙烯酸乳液。特别有用的胶黏剂材料包括内部交联的丙烯酸乳液。这些压敏胶黏剂材料以足够水平的内聚强度提供了在相对薄的涂层重量下,低黏腻性、离型性质和流动性质的有用组合。也可以使用高分子量的丙烯酸胶黏剂和外部交联的丙烯酸胶黏剂。胶黏剂可包括基于橡胶的胶黏剂、丙烯酸胶黏剂、乙烯基醚胶黏剂、硅树脂胶黏剂,或其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胶黏剂可以作为热熔性、基于溶剂或基于水的胶黏剂施加到层合体上。有用的胶黏剂材料可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胶黏性聚合物,如丙烯酸型聚合物;嵌段共聚物;天然橡胶、再生橡胶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增黏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乙烯-乙烯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聚异丁烯;或聚(乙烯基醚)。胶黏剂中可包含其他材料,例如增黏树脂、增塑剂、抗氧化剂、填料和蜡。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基于水的压敏胶黏剂。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基于水的压敏胶黏剂与基于水的柔性版墨组合使用。有用的压敏胶黏剂的描述可见于encyclopediaofpolymerscienceandengineering,卷13,wiley-intersciencepublishers(纽约,1988年)。有用的压敏胶黏剂的另外描述可见于encyclopediaof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卷1,intersciencepublishers(纽约,1964年)。可以使用的压敏胶黏剂包括可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h.b.fullercompany获得的热熔压敏胶黏剂。其他有用的压敏胶黏剂包括购自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centuryadhesivescorporation的那些。常规psa,包括基于硅树脂的psa、基于橡胶的psa和基于丙烯酸的psa,在某些应用或实施方案中是有用的。热熔胶黏剂的另一个商业实例是由威斯康星州wauwatusa的atofindleyinc.销售的。另外,也可以使用美国专利第3239478号中描述的基于橡胶的嵌段共聚物psa。胶黏剂组合物可含有至少一种固体增黏剂树脂组分。固体增黏剂在本文中定义为软化点高于80℃的增黏剂。当存在固体增黏剂树脂组分时,胶黏剂组合物可包含约40重量%至约80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固体增黏剂树脂组分为约20重量%至约60重量%,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固体增黏剂树脂组分为约55重量%至约65重量%。固体增黏剂充分降低混合物的模量以产生黏性或胶黏性。此外,固体增黏剂,特别是分子量较高的固体增黏剂(例如,mw大于约2000)和分散性较低的固体增黏剂(mw/mn小于约3),可能对迁移到聚合物膜层不太敏感。这是所希望的,因为增黏剂迁移到膜层中可能导致尺寸不稳定性。固体增黏剂树脂包括烃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松香酯、多萜树脂和具有适当的性能平衡的其他树脂。各种有用的固体增黏剂树脂可商购获得,例如,由arizonachemicalcompany以商标zonatac销售的萜烯树脂,石油烃树脂,例如由exxonchemicalcompany以商标escorez销售的树脂,或可从俄亥俄州阿克伦城goodyear获得的合成增黏剂树脂wingtack95。胶黏剂层还可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颜料以增强墨层的不透明性,并允许使用较薄的墨层以达到所需的不透明性水平。颜料的实例包括二氧化钛和炭黑。颜料体积浓度最高可为约10%,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约5%至约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约2%至约8%。胶黏剂组合物还可包括其他材料,例如抗氧化剂、热和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填料、着色剂、防结块剂、增强剂和加工助剂。胶黏剂组合物可包含无机填料和其他有机和无机添加剂,以提供所期望的性能。有用的填料的实例包括碳酸钙、二氧化钛、金属颗粒和纤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特定的胶黏剂涂层重量是有用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施加到多层层合体上的胶黏剂的量为约4g/m2至20g/m2(gsm),特别是约6g/m2至15g/m2。在特定实施方案中,胶黏剂是可辐射固化的。离型衬层如前所述,在许多实施例中,层合体可以利用在其上具有离型材料的离型衬层或离型层,其与胶黏剂层接触并通常覆盖胶黏剂层。例如,图1所示的层合体10包括离型衬层40。离型衬层可以是衬层片段或部件的集合的形式。离型衬层通常是纸、膜材料或其组合。已知各种各样的离型材料,例如通常用于压敏胶带和标签的离型材料,包括硅树脂、醇酸树脂、乙烯基聚合物的硬脂基衍生物(如聚乙烯基硬脂基氨基甲酸酯)、硬脂酸氯化铬、硬脂酰胺等。氟碳聚合物涂覆的离型衬层也是已知的但是相对昂贵。对于大多数压敏胶黏剂应用,硅树脂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材料。硅树脂离型涂层在高剥离速率和低剥离速率下均易于离型,使得其适用于各种生产方法和应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离型层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硅树脂材料。已知的硅树脂离型涂层体系通常包括反应性硅树脂聚合物,例如有机聚硅氧烷(通常称为“聚硅氧烷”或简称“硅氧烷”);交联剂;和催化剂。在应用到相邻层或其他基材上之后,通常必须固化涂层从而以热或辐射方式(通过例如紫外线或电子束辐照)使硅树脂聚合物链交联。根据其应用方式,已知压敏胶黏剂工业中使用的三种基本类型的硅树脂离型涂层:基于溶剂、基于水的乳液和无溶剂涂层。每种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基于溶剂的硅树脂离型涂层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它们使用烃溶剂,近年来它们的使用由于越来越严格的空气污染法规、高能源要求和高成本而逐渐减少。事实上,溶剂回收或焚化所需的能源通常超过涂覆操作本身的能源需求。基于水的硅树脂乳液离型体系与溶剂体系一样众所周知,并已用于各种压敏产品,包括胶带、地砖和乙烯基墙面涂料。然而,它们的使用受限于与将其应用于纸基材相关的问题。水使纸纤维溶胀,这破坏背面的离型衬层的尺寸稳定性并导致纸张卷曲和之后的加工困难。无溶剂或不含溶剂的硅树脂离型涂层近年来不断发展,现已占有大部分硅树脂离型涂层市场。与其他硅树脂涂层一样,它们必须在应用到柔性衬层基材后固化。固化产生交联膜,其抵抗压敏胶黏剂的渗透。各种离型材料(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层合组合件中的结合)的信息性描述在本申请的受让人拥有的美国专利第5728469号;第6486267号和美国公开专利申请第2005/0074549号提供。还预期本领域已知的各种蜡可用于离型材料或用于离型层。在本发明主题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多层层合体使用相对较薄的离型层。例如,典型的离型层厚度为约1微米至约4微米。在特定实施方案中,离型层的厚度为约1微米至约2微米。适合用作离型涂层的材料可包括丙烯酸树脂、硅树脂、聚氨酯等。对于某些实施方案,可以使用来自mitsubishi的市售pet23离型衬层。所述pet23离型衬层是涂有硅化脱模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可从averygraphics以名称sample546silver获得的硅树脂涂覆的纸支撑层。该材料是涂有9630硅树脂的白色mando背衬,涂层重量为1.15g/m2。在离型涂层中所使用材料的特殊和其他实例还可包括来自俄亥俄州威克里夫lubrizolcorporation的hycar26706丙烯酸乳液,以及密歇根州米德兰dowcorningcorporation的硅树脂乳液体系3200(基底硅树脂sm3200、cra试剂sm3030和催化剂乳液sm3010)。可能需要在离型涂层中使聚合物交联以获得升高的软化点。可以使用某些可以与丙烯酸和聚氨酯乳液的羧基反应性结合的交联剂。有效交联剂的实例是xama7,来自ichemco,srl(cuggiono,意大利)的聚氮丙啶低聚物。可以使用的其他交联剂包括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例如来自bayercorp.的bayhydur302和bayhydur303,来自e.i.dupontdenemoursandcompany(威明顿市,特拉华州)的钛和锆交联剂,如tyzorte和la(钛衍生的,水稳定的)和tyzorzec(锆衍生的)。离型涂层可还包含添加剂,例如离型改性剂、流变剂、表面活性剂、流平剂和消泡剂。这类添加剂的例子可包括离型改性剂,例如来自michelmaninc.(辛辛那提,俄亥俄州)的michem43040(聚丙烯蜡乳液)和来自dowcorningcorporation(米德兰,密歇根州)的fluids190和193;低泡表面活性剂,例如来自dowchemicalcompany(米德兰,密歇根州)的tritoncf-10和来自e.i.dupontdenemoursandcompany(威明顿市,特拉华州)的zonylfso;流变改性剂,例如来自thedowchemicalcompany的cellosizeer15;消泡剂,例如来自byk-chemiegmbh(wesel,德国)的byk19和24;用于无机填料的分散剂,例如来自lubrizolcorporation(威克里夫,俄亥俄州)的solsperse40000和来自byk-chemiegmbh(wesel,德国)的disperbyk191、192。还预期在离型制剂中可以包含其他聚合物如sbr胶乳以增加离型力,即黏着力。可以包含于离型涂层中的其他添加剂包括无机填料,例如滑石、碳酸钙、黏土、二氧化硅等。这种无机填料的存在可以向最终的多层层合体提供哑光外观,并改善转印图像的断开边缘选择性。这种无机填料的实例可包括nytal7700滑石颜料(thecarycompany,addison,伊利诺斯州),vantalcpc和4000滑石粉(r.t.vanderbiltcompany,inc.,诺沃克,康涅狄格州),和ultrawhite90黏土(engelhardcorporation,iselin,新泽西州)。填料的粒度可以为约0.5微米至30微米,特别是约1微米至20微米,更特别是约2微米至10微米。本发明主题可用于图形装饰、标牌、横幅、墙纸、汽车用包装材料和标签应用,其需要使用吸收式喷墨打印机,特别是基于高沸点溶剂或基于水的喷墨打印机对材料成像,并将印刷的膜黏附在具有psa的基材上。实施例制备和评价根据本发明主题的可印刷层合体的各个样品。评价结果如下。印刷测试方法使用宽幅高沸点极性溶剂型喷墨打印机和台式基于水的喷墨打印机来评价样品的可印刷性。在使用基于极性溶剂的喷墨打印机来评价介质可印刷性时,使用配备有eco-solmax喷墨的宽幅eco-solvent喷墨打印机rolandsoljetproiixc-540打印机(可从rolandcompany获得)在表面膜上进行印刷。使用averympi1005scicc模式,在表面膜上印刷带有图形和彩色渗色图案的图像文件,以检查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打印机的温度控制设置为:预热40℃/打印机加热40℃/干燥器加热50℃。当印刷品刚刚离开打印机的加热床时,用压力滚筒将一张复印纸覆盖于印刷品上面,以此来评价印刷品的干燥性。移除复印纸以评价是否有湿墨转移到纸上。没有明显的墨转移被认为是“接触干燥”的。分别将图像文件印刷在膜上,该图像文件具有25%、50%、75%、100%墨加载的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墨的一组纯色块,关闭icc模式,以确定介质的墨密度。通过x-riteexacttm分光光度计测量墨密度。在使用基于水的喷墨打印机评价介质可印刷性时,选择各种膜样品以使用epsonwf-3520台式基于水的喷墨打印机进行印刷。当打印纸从打印机中弹出时,通过用压力滚筒在印刷品上覆盖一张复印纸来评价印刷品的干燥度。移除复印纸以查看湿墨是否转移到纸上。没有明显的墨转移被认为是“接触干燥”的。打印机没有配备任何介质干燥加热器。墨吸收性能评价通过两种方法评价样品的墨吸收性能:(i)使用igt可印刷性测试仪a1型进行igt墨渗透测试,和(ii)使用来自kyowainterfacescienceco.ltd.的自动微观接触角测量仪mca-3进行墨吸收和扩散测试。在igt墨渗透测试中,利用已知的受控压力使墨滴通过辊隙。待测材料的样品保持在辊隙的一侧。随着墨滴通过加压辊隙,墨扩散,在测试材料上产生斑点。测量斑点的长度以确定材料的抵抗特性。在墨吸收和扩散测试中,从样品表面上的喷墨喷嘴喷射出一皮升的eco-solmax黑色墨滴。高速光学显微摄像机捕获未吸收的墨滴吸收和扩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然后通过成像处理软件计算随时间变化的墨滴接触角、直径以及留在样品表面的体积。表面膜制备工艺实施例中列出的某些表面膜样品是通过使用多层常规共挤出膜生产线制备,其配备有四台挤出机a、b、c、d和最多7层进料块和由labtechengineeringcompanyltd.制造的一组在线纵向取向(mdo)拉伸单元。每台挤出机将熔融制剂提供给对称的进料块(进料块结构abcdcba),在此处熔体合并形成由多层制剂组成的单一熔融物流。将熔融物流浇铸到铸辊上,固化并移至在线mdo部分。在mdo部分中,将膜片再加热并以一定的拉伸比进行拉伸,然后在退火辊中退火,然后冷却并最终卷绕成膜卷。基于膜层结构,挤出机a、b、c、d中的树脂制剂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通过向所有挤出机a、b、c、d进料相同的树脂制剂而制成单层膜,通过向挤出机a进料与b相同的树脂制剂,向挤出机c进料与d相同的树脂来制成双层膜。在每层的进料块中设置阀,该阀可以关闭以使得能够制成非对称的膜结构。通过各挤出机的比例控制多层膜的层厚比。如下制备双轴拉伸的样品。使用挤出生产线而不通过mdo拉伸单元来形成厚铸造板。然后在karoivlaboratorystretcheroffline(由brucknermaschinenbaugmbh,siegsdorf,德国制造)中使用双轴取向拉伸铸造板。基于材料配方调节挤出、mdo和双轴温度条件以提供均匀的样品。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膜样品的厚度至少25微米厚。实施例a如下制备具有不同拉伸比的单层多孔聚乙烯(pe)膜:混合75%的caco3/ldpe母料树脂粒料(colortech40002-08,具有75%的caco3和25%的ldpe的母料,密度=1.82)和25%的lldpe树脂粒料(dowlex2056g;mi=1.0,密度=0.92)。共混树脂中的总比例为56%的caco3和44%的pe。在挤出机a、b、c和d中加入树脂粒料共混物。挤出机温度设定在420°f。铸辊和mdo辊温度设定为两个铸辊t=120°f;预热辊1、2、3、4、5设定为t=195°f;拉伸辊1、2设定为t=185°f;退火辊1和2设定为t=195°f;和冷却辊设定为t=70°f。为制备不同拉伸比的膜样品,对于每个样品将拉伸辊1与拉伸辊2的拉伸比分别设为1:1、1:2、1:3、1:3、1:3.5、1:4.5、1:5。所收集的相应样品标记为样品a-1x、a-2x、a-3x、a-3.5x、a-4.5x和a-5x。以下列出样本的印刷结果。根据密度计算样品的孔隙率。表1列出了示例a样品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的结果。对比1和对比2样品是两个市售宽幅喷墨可打印的非微孔膜产品,由averydennison制造。对比3样品是实心pe膜。由于pe的非极性和墨溶剂的高极性,实心pe膜具有非常低的墨吸收性。结果,印刷品非常湿并且印刷品表面的墨滴飞到一起,导致非常差的图像分辨率。样品a-1x在pe内包含56%的略微有孔的caco3填料,但没有纵向拉伸。由于caco3填料,该样品的印刷效果略好于对比3样品。然而,该样品表现出非常湿的性质和差的图像质量。从样品a-1x到a-5x,随着拉伸比的增大,形成了更多相互连通的孔。当拉伸比达到3倍时,所产生的孔隙率为印刷品提供了足够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印刷品达到“接触干燥”的特性。表1实施例a和参考样品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结果实施例b如下制备具有不同拉伸比的单层多孔聚丙烯(pp)膜:将80%的caco3/pp母料树脂粒料(ampacet103211caco3,ampacetcaco3/pp母料与70%的caco3,密度=1.70)和20%的pp树脂粒料(flinthillhpp,p4g3z-050f;mfr=4.2,密度=0.9)混合。共混树脂中的总比例为56%的caco3和44%的pp。在挤出机a、b、c和d中加入树脂粒料共混物。挤出机温度设定在460°f。铸辊和mdo辊温度设定为两个铸辊t=120°f;预热辊1、2、3、4、5设定为t=230°f;拉伸辊1、2设定为t=230°f;退火辊1和2设定为t=230°f;和冷却辊设定为t=70°f。为制备不同拉伸比的膜样品,对于每个样品将拉伸辊1与拉伸辊2的拉伸比分别设为1:1、1:2、1:3、1:4、1:4.8、1:5。拉伸4.8×及以上后,条带消失。所收集的相应样品标记为样品b-1x、b-2x、b-3x、b-3.5x、b-4.8x和b-5x。当样品以低于1:4的比例拉伸时,观察到沿cd方向的不均匀条带。以下列出不同样本的印刷结果。表2列出了示例b样品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的结果。对比4样品为单层pp膜,无多孔结构,无吸收能力,所以其表现出非常湿的特性。对比5样品是空穴化双轴取向pp膜,可从cosmo获得。该样品中的大多数孔是分隔的(未相互连通),因此不能形成使墨流体在膜内部流动的连续通道。因此,该样品在印刷后是湿的。从样品b-1x到b-5x,随着拉伸比的增大,形成了更多相互连通的孔。当拉伸比达到4.8倍时,所产生的孔隙率为印刷品提供了足够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印刷品达到“接触干燥”的特性。表2实施例b和参考样品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结果实施例c如下制备具有不同拉伸比的单层多孔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pe/eva)共混物膜。混合68%的caco3/eva母料树脂粒料(母料由heritage塑料用eva中的75%的caco3与26%的乙酸丁酯复合而成,密度=1.81,mi=0.32)和32%的hdpe树脂粒料(来自dow的dmda8904nt7;mi=4.4,密度=0.952)。共混树脂中的总比例为50%的caco3、32%的hdpe、18%的eva和26%的va。在挤出机a、b、c和d中加入树脂粒料共混物。挤出机温度设定在460°f。铸辊和mdo辊温度设定为两个铸辊t=120°f;预热辊1、2、3、4、5设定为t=170°f;拉伸辊1、2设定为t=170°f;退火辊1和2设定为t=180°f;和冷却辊设定为t=70°f。为制备不同拉伸比的膜样品,对于每个样品将拉伸辊1与拉伸辊2的拉伸比分别设为1:1、1:2、1:3、1:4、1:5、1:6。所收集的相应样品标记为样品b-1x、b-2x、b-3x、b-3.5x、b-4.8x和b-5x。当样品以低于1:4的比例拉伸时,观察到沿cd方向的不均匀条带。拉伸5×及以上后,条带消失。样品的印刷结果列于以下表3。与实施例b相似,当拉伸比在纵向上达到5倍时,样品开始表现出“接触干燥”特性,印刷后表现出良好的分辨率。表3实施例c样品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结果实施例d如下制备双层膜,其具有如实施例c的具有微孔结构的第一层,第二层没有空隙:在挤出机a、b中进料如实施例c的相同树脂共混物,进料100%的hdpe树脂(从dow获得的dmda8904nt7)。挤出机温度设定在460°f。铸辊和mdo辊温度设定为两个铸辊t=120°f;预热辊1、2、3、4、5设定为t=170°f;拉伸辊1、2设定为t=170°f;退火辊1和2设定为t=180°f;冷却辊设定为t=70°f。为制备不同拉伸比的膜样品,将拉伸辊1与拉伸辊2的拉伸比设定为1:5。改变挤出机a、b与c、d的转速(rpm)比,以制成不同顶层厚度的膜样品。顶层厚度控制在5微米、15微米、25微米和40微米。膜总厚度为2.5密耳。表4列出了实施例d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结果。表4说明,多孔膜厚度必须在25微米左右,才能用rolandeco-sol喷墨打印机达到“接触干燥”。基于不同制造商的打印机设计和印刷过程中的热设置,最小厚度可略有不同。表4实施例d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结果样品id印刷层厚度印刷品干燥度d-1约5非常湿d-2约15湿d-3约25接触干燥d-4约40接触干燥实施例e-pe使用与实施例a所述的相同方法制成未拉伸的铸膜。然后使用karoivlaboratorystretcher以3(cd)×3(md)的拉伸比离线拉伸样品。拉伸烘箱设定为230°f,加热时间为60秒,25%的cd和md方向的第二拉伸速率,退火炉中退火5秒,md和cd均采用0.98退火比。实施例e-pp使用与实施例b所述的相同方法制成未拉伸的铸膜。然后使用karoivlaboratorystretcher以3(cd)×3(md)的拉伸比在md和cd方向同时离线拉伸样品。拉伸烘箱设定为284°f,加热时间为60秒,25%的cd和md方向的第二拉伸速率,退火炉中退火5秒,md和cd均采用0.98退火比。实施例f通过β球晶聚丙烯膜的双轴拉伸制备微孔膜(单微孔pp膜)。采用具有开孔微孔结构的聚丙烯膜。孔径为约50nm,孔隙率为41%。通过β-成核的聚丙烯膜的双轴拉伸形成膜。膜厚度为25微米。实施例g采用β球晶pp/pe膜的双轴拉伸制备微孔膜(单微孔pp/pe膜)。孔径为约10微米至1微米。实施例h该样品采用结合实例g描述的层合工艺制备。该样品包括在实心bopp膜顶部的、具有基于乳液的压敏胶黏剂的膜。表5实施例e、f、g的eco-sol喷墨打印机印刷结果墨颜色密度表6列出了不同加载下四种基本颜色墨(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墨颜色密度。在相同墨加载量的情况下,由于膜表面比高光泽度mpi1005sc粗糙得多,因此微孔样品的墨颜色密度略高于对比1样品。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增加印刷品上的墨颜色密度:(1)在印刷过程中略微增加彩色墨的量;(2)通过使用光泽压花或压延辊来平滑膜表面粗糙度;(3)通过优化挤出条件减小表面孔径;(4)在膜表面加薄的高光泽多孔涂层。表6使用rolandeco-sol打印机的基本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块印刷墨颜色密度墨吸收结果通过两种方法评价样品的墨吸收性能:(i)通过使用igt可印刷性测试仪a1型的igt墨渗透测试,和(ii)使用eco-solmax黑色墨的纳米接触角和墨扩散测试。在igt墨渗透测试中,利用已知的受控压力使墨滴通过辊隙。待测材料的样品保持在辊隙的一侧。随着墨滴通过加压辊隙,墨水扩散,在测试材料上产生斑点。测量斑点的长度以确定材料的抵抗特性。在墨扩散测试中,从样品表面上的喷墨喷嘴喷射出一皮升墨滴。高速光学显微摄像机捕获样品表面留下的未吸收墨滴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图4显示微孔样品和非多孔样品的eco-solmax黑色墨吸收。样品a-4.5x、b-4.8x、f和g具有比对比1样品(mpi1000sc)高得多的吸收速度。这使得所述样品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印刷。这转而提高了印刷效率。图4还显示了纳米接触角仪测试的墨吸收速度。表7列出了样品的igt墨渗透长度和基于密度计算的膜孔隙率。igt墨渗透长度等于或大于16cm、孔隙度小于40%的样品在印刷后仍是湿的。表7不同样品的igt墨渗透长度样品idigt墨渗透长度(cm)孔隙率a-1x18.20约10%a-3.5x10.70约40%a-4.5x10.10约40%b-4.8x12.03约44%c-5x约40%f10.6约55%g14.8约40%h16.6约30%表8列出了用epsonwf-3520台式基于水的喷墨打印机印刷所选样品的基于水的喷墨印刷结果。结果表明,开孔微孔样品具有足够的吸水控制能力,以在印刷后达到“接触干燥”。根据应用需要,在这种微孔膜上涂覆非常薄甚至小于1微米厚的多孔可喷墨打印层,可以进一步改善墨固定性并提高表面平滑度。表8所选样品的基于水的喷墨印刷结果样品id印刷品干燥度印刷品质量c-1x非常湿明显渗色c-5x接触干燥图像分辨率良好,颜色密度略有降低c-6x接触干燥图像分辨率良好,颜色密度略有降低f接触干燥图像分辨率良好g在高黑色墨加载颜色情况下略湿高黑色墨加载情况下见有渗色在该技术的未来应用和开发中,许多其他益处毫无疑问地会变得明显。本文所述的所有专利、申请、标准和文章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本发明主题包括本文描述的特征和方面的所有可行组合。因此,例如如果一个特征与一个实施例相关联地描述,而另一个特征与另一个实施例相关联地描述,则将理解为本发明主题包括具有这些特征组合的实施方案。如上所述,本发明主题解决了与以前的方案、系统和/或设备相关的许多问题。然而,会认识到,为了解释本发明主题的本质而在本文中描述和说明的细节、材料和部件排布的各种变化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表达的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原理和范围。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一种聚合物膜,其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所述膜限定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所述膜包含至少沿所述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其中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所述第一表面测量的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并且所述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其中吸收是由于所述微孔结构提供的毛细管流动效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其包含至少一种聚烯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30%的聚烯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40%的聚烯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50%的聚烯烃。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丙烯共聚物及其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7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60%。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测量的整个厚度。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包括化学组成不同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多个层。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多个层包括构成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层和构成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层。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整个所述第一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层。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膜,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整个所述第二层。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包含至少一种无机填料。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无机填料以30重量%至70重量%存在。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微孔结构,从而改善墨的固定或表面平滑度。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增加所述涂层的表面能的表面活性剂,从而增加液体吸收。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聚烯烃;和与所述至少一种聚烯烃不相容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所述至少一种聚合物选自聚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离聚物及其组合。20.一种层合体,其包括:聚合物膜,其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所述膜限定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所述膜包含至少沿所述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其中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所述第一表面测量的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并且所述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其中吸收是由于所述微孔结构提供的毛细管流动效应;沿所述膜的所述第二表面设置的至少一个芯层。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聚烯烃。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30%的聚烯烃。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40%的聚烯烃。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50%的聚烯烃。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丙烯共聚物及其组合。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70%。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60%。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测量的整个膜厚度。29.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括化学组成不同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多个层。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多个层包括构成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层和构成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层。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整个所述第一层。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层。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整个所述第二层。34.根据权利要求2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芯层是实心无孔膜。35.根据权利要求20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芯层是多孔膜。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多孔膜包含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多孔膜包含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38.根据权利要求20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无机填料。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无机填料以30重量%至70重量%存在。40.根据权利要求20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还包括设置在膜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微孔结构,从而改善墨的固定或表面平滑度。41.根据权利要求20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还包括设置在膜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增加所述涂层的表面能的表面活性剂,从而增加液体吸收。42.根据权利要求20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i)至少一种聚烯烃,和(ii)至少一种聚合物,其选自聚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离聚物及其组合。43.一种胶黏层合体,其包括:聚合物膜,其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所述膜限定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所述膜包含至少沿所述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其中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所述第一表面测量的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并且所述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其中吸收是由于所述微孔结构提供的毛细管流动效应;沿所述膜的所述第二表面设置的胶黏剂层。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胶黏剂是压敏胶黏剂。45.根据权利要求43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胶黏剂层上的离型衬层。46.根据权利要求4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聚烯烃。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30%的聚烯烃。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40%的聚烯烃。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50%的聚烯烃。50.根据权利要求46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丙烯共聚物及其组合。51.根据权利要求43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70%。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60%。53.根据权利要求43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测量的整个膜厚度。54.根据权利要求43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括化学组成不同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多个层。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多个层包括构成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层和构成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层。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整个所述第一层。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层。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延伸通过整个所述第二层。59.根据权利要求43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表面膜包含至少一种无机填料。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无机填料以30重量%至70重量%存在。61.根据权利要求43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还包括设置在膜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含微孔结构,从而改善墨的固定或表面平滑度。62.根据权利要求43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膜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含增加所述涂层的表面能的表面活性剂,从而增加液体吸收。63.根据权利要求43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层合体,其中所述膜包含(i)至少一种聚烯烃,和(ii)至少一种聚合物,其选自聚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离聚物及其组合。64.一种形成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的方法,所述膜包含沿所述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所述方法包括:挤出聚合物以形成膜;拉伸所述膜至1:1.1至1:10的拉伸比,使得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并且所述微孔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其中通过所述膜的吸收是由于所述微孔结构提供的毛细管流动效应。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线拉伸所述膜。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离线拉伸所述膜。6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单一方向上拉伸所述膜。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纵向和横向上拉伸所述膜。69.根据权利要求64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拉伸使得拉伸比为1:2至1:8。70.根据权利要求64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拉伸后的膜包含厚度为至少20微米的微孔结构。71.根据权利要求64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聚烯烃。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30%的聚烯烃。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40%的聚烯烃。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50%的聚烯烃。75.根据权利要求71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丙烯共聚物及其组合。76.根据权利要求64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70%。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孔隙率为40%至60%。78.根据权利要求64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无机填料。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无机填料以30重量%至70重量%存在。80.根据权利要求64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包含至少一种聚烯烃和与所述至少一种聚烯烃不相容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所述至少一种聚合物选自聚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离聚物及其组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