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的点火器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91877发布日期:2019-07-06 10:4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气体发生器的点火器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可在车辆中搭载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用于气体发生器的点火器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气体发生器中,为了确保对工作时的压力、热的耐性,而将固态气体发生剂、使该固态气体发生剂点火的点火器等收纳在金属制的壳体内,并以该状态安装于模块壳体内。

过去,将气体发生器的金属制的壳体与模块壳体的金属部分连接,将该模块壳体进一步与车身的金属部连接。因此,即使在金属壳体中蓄积有电(电荷)的情况下(带电的情况下),该电荷也会被放电至车身,由此,不会发生由放电现象引起的不定时点火(由误动作引起的意外点火)。

但是,最近为了使得发动机的振动不引起方向盘共振,而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在模块壳体与气体发生器壳体之间配置由橡胶等形成的减震器、或用树脂形成模块壳体的一部分等。由此产生了以下隐患:气体发生器的金属壳体成为与外部电绝缘的状态,在壳体中蓄积的电荷不会被放电,而导致气体发生器意外点火。

作为使这样的蓄积在壳体中的电荷放电的发明,提出了de102008052399a的气体发生器。

在气体发生器的壳体12的中央部形成有突出部16,点火器20被注射树脂24固定于突出部16。从点火器20延伸出导电针22,并相对于注射树脂24安装有过电压保护元件28。过电压保护元件28的一个端部32相对于导电针22形成有间隙d,其具有在由于静电等引起壳体的带电压升高时在间隙d中使火花飞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以下称为“第1实施方式”)提供点火器组装体,其由具有点火部和导电针的点火器和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经由树脂成型体一体化而成,

在上述点火器组装体中具有由上述树脂成型体形成的连接器插入空间,从上述树脂成型体突出的上述导电针位于上述连接器插入空间内,

并且,上述点火器组装体具有火花构件,

在上述火花构件中,第1端部与上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连接,与上述第1端部相反侧的第2端部位于上述连接器插入空间内,

在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介入有不具备贯通孔的厚度为0.1~1mm的电绝缘性隔板。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以下称为“第2实施方式”)提供点火器组装体,其由具有点火部和导电针的点火器和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经由树脂成型体一体化而成,

在上述点火器组装体中具有由上述树脂成型体形成的连接器插入空间,从上述树脂成型体突出的上述导电针位于上述连接器插入空间内,

并且,上述点火器组装体具有火花构件,

在上述火花构件中,第1端部与上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连接,与上述第1端部相反侧的第2端部位于上述连接器插入空间内,

在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介入有具备贯通孔的厚度为0.1~2mm的电绝缘性隔板,且上述第2端部与上述贯通孔相对。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制造上述点火器组装体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解,但这些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图1]图1为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2]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图3的(a)~(f)中为不同形态的电绝缘性隔板的立体图。

[图4]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5]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6]图6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7]图7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8]图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轴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de102008052399a的气体发生器中,对于在注射树脂24注射成型时一体地固定过电压保护元件28的情况,从易于制造的角度是可取的,但是,间隙d容易随着树脂的注射压而变化,增加了在设计电压下间隙d中火花不飞出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间隙d的间隔进行严格管理,但对于始终以具有恒定宽度的空气间隙来形成间隙d而言,即使考虑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加工公差,在技术上也是困难的。另外,在制成完成品后搭载于车辆之后,也可能会由于长年行驶中的振动而引起该间隙的宽度d发生微妙的偏离。此外,由于修理时连接器的插入、取下等而施加的冲击也可能导致间隔d发生偏移。

特别是在de102008052399a中,已经知道在带电压为10kv以下使火花飞出,但如果在这个量级下使火花飞出,根据us6446557b(第4栏,第62-64行),与间隙d相当的间隙f为0.1~0.9mm,可见利用de102008052399a的发明难以在严格管理间隙d的同时大量生产点火器组装体。

本发明提供点火器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该组装体通过将由蓄积的静电导致的电荷自然放电,可防止点火器误动作。

当点火器组装体及包含点火器组装体的气体发生器用于车辆的气囊装置等时,防止由于点火器中蓄积的静电引起点火器误动作是理想的。

第1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当静电蓄积而达到一定程度的电压(例如3~5kv)时,通过使其空气放电而降低电压从而防止产生上述那样的误动作,与例如利用接地的发明基于不同的技术思想。

在第1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中,在导电针与火花构件的端部(第2端部)之间介入有厚度为0.1~1mm的范围的电绝缘性隔板。电绝缘性隔板为包含电绝缘性材料的隔板。

对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而言,例如可以为在jp4266344b(us7,806,435b)的图1中41所示的点火器套环、或者为在jp5324930b的图1中,与由筒状部分13b和向内的凸缘13c形成的壳体(闭合罩13)成为一体的部分。

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的金属只要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即可,可以使用铁、不锈钢、铝等。

在树脂成型体中使用的树脂可以使用在公知的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中用于将点火器与点火器保持构件进行一体化而使用的树脂。

火花构件为使在点火器的导电针之间发生放电时产生火花的构件。

作为火花构件,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可以使用铁、不锈钢、铝等。火花构件可以为板状、棒状等形状,也可以部分为环状。火花构件可以与点火器组装体的安装部分相应地制成弯折一次或多次的形状。

电绝缘性隔板(不具备贯通孔)由选自合成树脂、陶瓷、合成橡胶等的电绝缘性材料形成,但由玻璃形成者除外。

作为合成树脂,可以使用一般用于注射成型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烯烃树脂等。

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使用不包含(或仅含少量)增塑剂的脂肪族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基环己烷羧酸酯、1,2-环氧基-4-乙烯基环己烷、或环烯烃共聚物等脂环式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除了脂环式环氧树脂以外的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中,提到“环氧树脂”时包括脂环式环氧树脂和其它环氧树脂。

作为陶瓷,可以使用硅酸铝、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等公知的陶瓷。

作为橡胶,可以使用丁基橡胶、有机硅橡胶。

电绝缘性隔板的厚度为0.1~1mm的范围、优选为0.3~0.8mm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中,由于将电绝缘性隔板的厚度设定为给定范围,因此,在给定的电压下,导电针与火花构件之间产生火花而发生放电。因此,可得到稳定的、再现性良好的放电功能。

第2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使用的电绝缘性隔板形态不同的电绝缘性隔板。

在第2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中使用的电绝缘性隔板,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形成有一个或多个。

在贯通孔为一个的情况下,配置为使得一个贯通孔与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相对。对一个贯通孔而言,除了圆形那样的孔以外,也包括狭缝状的孔。

在贯通孔为多个的情况下,配置为使得任意一个贯通孔、或跨多个贯通孔与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相对。贯通孔为多个的电绝缘性隔板可以采取多孔板、格子等具有许多贯通孔的形态。

在电绝缘性隔板的形成有贯通孔的面(贯通孔形成面)中,贯通孔形成面中的贯通孔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40~80%、优选为50~70%。贯通孔的面积的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既可保持电绝缘性隔板的强度,又容易产生火花,因而是优选的。

具有贯通孔的电绝缘性隔板的厚度为0.1~2mm、优选为0.1~1.5mm、更优选为0.1~1mm。由于空气的绝缘击穿电阻值低于树脂等,因此,与用树脂等形成电绝缘性隔板相比厚度可以增加。

因此,如果电绝缘性隔板为多孔板、格子等具有许多贯通孔的形态,则即使为相同厚度,也容易引起火花而放电。因此,与没有贯通孔的电绝缘性隔板的厚度相比,可以实现在更低的电压下放电。

在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优选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上述电绝缘性隔板是与上述树脂成型体不同的构件,且选自筒状、半筒状及平板状,

上述筒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包围着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配置于所述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

上述半筒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及上述平板状的电绝缘性隔板配置于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

电绝缘性隔板由与树脂成型体不同的构件形成,且选自筒状、半筒状及平板状。

筒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包围着导电针的与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配置于所述根部分与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

半筒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及平板状的电绝缘性隔板配置于导电针的与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平板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可以为缠绕于导电针的根部分的状态。

电绝缘性隔板与导电针接触。

在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优选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上述电绝缘性隔板一部分埋设于上述树脂成型体中,剩余部分突出于上述连接器插入空间内。

通过将电绝缘性隔板的一部分埋设于树脂成型体中,将电绝缘性隔板固定于树脂成型体。

根据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电绝缘性隔板由上述树脂成型体的一部分形成,且选自筒状、半筒状及平板状,

上述筒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包围着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配置于所述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

上述半筒状的电绝缘性隔板及上述平板状的电绝缘性隔板配置于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

本实施方式的电绝缘性隔板由树脂成型体的一部分形成,通过使树脂成型体的一部分向连接器插入空间内突出,而将该突出部分作为电绝缘性隔板。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树脂(要形成树脂成型体的树脂)注射成型而使点火器保持构件与点火器成为一体时,一并在给定部位形成要成为电绝缘性隔板的突出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将在上述火花构件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上述树脂成型体中。

像这样将火花构件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树脂成型体中,即使在经过长时间后,也可防止火花构件发生偏移或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具有外侧环状面部、从上述环状部的孔垂直设置的筒状壁部、从上述筒状壁部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环状面部,

上述筒状壁部的内侧面和上述内侧环状面部的孔周缘部与上述树脂成型体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保持构件与jp5324930b的图1中与由筒状部分13b和向内的凸缘13c形成的壳体(闭合罩13)成为一体的部分类似。

外侧环状面部可以在外周缘部具有沿与筒状壁部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外侧筒状壁部。

根据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火花构件与上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一体地形成。

通过使火花构件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一体地形成,完全防止火花构件的偏离、脱落。

提供了制造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点火器组装体的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在将上述点火器、上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和构成上述由树脂形成的电绝缘性隔板的选自筒状、半筒状及平板状的构件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将构成上述树脂成型体的树脂注射成型。

所述方法使用构成电绝缘性隔板的另外的构件,并适用注射成型法进行制造。将成为电绝缘性隔板的另外的构件配置在模具内并使其处于导电针的与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电绝缘性隔板为筒状时,以预先嵌入导电针的状态配置于模具内。

提供制造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点火器组装体的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在将上述点火器、上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以及构成上述由树脂形成的电绝缘性隔板的选自上述筒状构件、上述半筒状构件及上述平板状构件的构件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将构成上述树脂成型体的树脂注射成型,

将选自上述筒状构件、上述半筒状构件、及上述平板状构件的构件配置于模具内时,将其配置为一部分埋设于上述树脂成型体中,剩余部分位于上述导电针的与上述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上述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

该方法使用构成电绝缘性隔板的另外的构件,并适用注射成型法进行制造。

对于构成电绝缘性隔板的另外的构件,在树脂注射后,一部分(例如30~70%的长度部分)埋设于树脂成型体中,剩余部分(70~30%的长度部分)配置使得其处于于导电针的与树脂成型体相接的根部分与火花构件的第2端部之间。这样做使得构成电绝缘性隔板的另外的构件在准确地定位状态下被固定,因而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点火器组装体可以用作包含上述点火器组装体而在气囊装置等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图1、图2的点火器组装体

点火器组装体1由点火器10和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经由树脂成型体30一体化而成。点火器10与在公知的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中使用的、具有点火部11和2根导电针12(导电针12a、12b)的点火器相同。

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用于经由树脂成型体30保持点火器10,对形状及结构没有特别限制。金属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可以使用铁、不锈钢、铝等。

图1所示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具有外侧环状面部21、从中心部的孔垂直设置的筒状壁部22、从筒状壁部22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环状面部23。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从外侧环状面部21的外周缘部向与筒状壁部22相同的方向形成有外侧筒状壁部24。内侧环状面部23的内侧的孔25构成点火器10的导电针12的插入孔。

环氧树脂形成的树脂成型体30将点火器10与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一体化,并且形成了连接器插入空间31。在连接器插入空间31中,插入有向导电针12供给点火电流的连接器。

在点火器10的点火部11中,除了包含火焰等的放出面11a的一部分以外,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内。

在导电针12中,点火部11侧的一部分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内,相反侧的剩余部分从树脂成型体30突出而位于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

连接器插入空间31具有顶面32、周壁面33、用于插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部34。

在周壁面33中可以形成有凹部或突起,与连接器中形成的用于防止脱落的突起或凹部对应。

对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与树脂成型体30而言,点火器保持构件20的包括筒状壁部22的内侧面以及内侧环状面部23的孔25的内周缘部的一部分与树脂成型体30接触。

点火器组装体1进一步具有弯折三次而成的(在3个部位发生了弯折的)板形状的火花构件40。在火花构件40中,第1端部41侧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连接,与第1端部41相反侧的第2端部42位于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火花构件40的第1端部41与点火器保持构件20焊接固定。另外,在点火器组装体1的组装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树脂的注射压使第1端部41与筒状壁部22强力抵接。火花构件40的从第1端部41延伸出的部分处于被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内的状态,接下来的到第2端部42为止的部分沿着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周壁面33和顶面32配置。

在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与导电针12a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顶面32相接的根部分之间介入有厚度0.1~1mm的范围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

图3(a)~(f)中示出了电绝缘性隔板50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3(a)所示的电绝缘性隔板50为在图1中使用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厚度(间隔)d1为0.1~1mm的范围。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如图1、

图2所示那样在导电针12a通过的状态下,一部分(第1端部51侧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中,剩余部分(第2端部52侧的剩余部分)向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突出。因此,导电针12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顶面32相接的根部分被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所覆盖。

由于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与相对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是抵接的,使得在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与导电针12a之间确保了相当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的厚度的间隔d。

图3(b)所示的电绝缘性隔板50a为半筒形状,厚度(间隔)d1为0.1~1mm的范围。半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a配置于导电针12a与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之间。

图3(c)所示的电绝缘性隔板50b为平板形状,厚度(间隔)d1为0.1~1mm的范围。平板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b配置于导电针12a与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之间。

图3(d)所示的电绝缘性隔板50c是图3(a)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沿厚度方向形成许多贯通孔53而成的,d2为0.1~2mm的范围。

贯通孔53的形成面的面积中贯通孔53的总开口面积的比例(%)为约65%。在图3(d)所示的电绝缘性隔板50c中,贯通孔53在整个面上分散地形成,但即使仅在火花构件40的面向第2端部42侧的面上形成有贯通孔53,功能上也是相同的。此时的贯通孔53的总开口面积的比例(%)为一半。

图3(e)所示的电绝缘性隔板50d是图3(b)的半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a在沿厚度方向形成许多贯通孔53而成的,d2为0.1~2mm的范围。

贯通孔53的形成面的面积中贯通孔53的总开口面积的比例(%)为约65%。

图3(f)所示的平电绝缘性隔板50e是图3(c)的板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b沿厚度方向形成许多贯通孔53而成的,d2为0.1~2mm的范围。

贯通孔53的形成面的面积中贯通孔53的总开口面积的比例(%)为约65%。

对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将构成电绝缘性隔板50的筒状构件(图3(a))以插入了点火器10的导电针12a的状态,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一起配置在成型用的模具内。在该状态下,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为与电绝缘性隔板50抵接的状态。

之后,如果将构成树脂成型体30的树脂注射成型,则电绝缘性隔板50的第1端部51侧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中、第2端部52侧会位于导电针12a的与树脂成型体30相接的根部分与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之间,因此与导电针12a之间保持有间隙d。电绝缘性隔板50的第1端部51侧可以被注射成型时的熔融状态的树脂所熔融,而与树脂成型体30成为一体。

在使用加热固化型的热固性树脂作为树脂的情况下,之后加热使其固化。

如上所述地制造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

将使用了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或点火器组装体1的组装体(例如:气体发生器)置于与外部电绝缘的状态,在静电等在外侧环状面部蓄积了电荷时,通过导电针12a与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之间产生火花而放电,由此使电压降低。此时,由于通过使电绝缘性隔板50的厚度d保持为给定厚度,使导电针12a与火花构件40的第2端部42的间隔d保持为给定间隔,因此,仅在达到预先设定的电压时才产生火花而放电。因此,放电功能稳定,点火器不会发生误动作。

(2)图4的点火器组装体

图4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a除了下述点之外,与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相同:火花构件140的形状不同;与之相伴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与火花构件140的接触状态不同。

在火花构件140中,第1端部141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的外侧环状面部21连接,处于第1端部141相反侧的第2端部142位于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另外,到第1端部141为止的一部分与筒状壁部22抵接。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火花构件140的第1端部141是与外侧环状面部21焊接固定的,但也可以利用树脂的注射压使第1端部141与筒状壁部22强力抵接。火花构件140的从第1端部141延伸出的部分处于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内的状态,接下来的到第2端部142为止的部分沿着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周壁面33和顶面32配置。

在火花构件140的第2端部142与导电针12a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顶面32相接的根部分之间,介入有厚度为0.1~1mm的范围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火花构件140的第2端部142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抵接。

图4的点火器组装体1a与图1的点火器组装体1同样地工作。

(3)图5的点火器组装体

图5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b除了下述点之外,与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相同:火花构件240的形状不同;与之相伴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与火花构件240之间接触状态,及与树脂成型体30之间的接触状态不同。

在火花构件240中,第1端部241侧为板状、第2端部242侧为环状。火花构件240的第1端部241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的外侧环状面部21连接,处于第1端部241相反侧的环状的第2端部242位于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火花构件240的板状的第1端部241与外侧环状面部21焊接固定。火花构件240的从第1端部241延伸出的部分处于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内的状态,接下来的环状的第2端部242和突出部242a沿着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周壁面33和顶面32配置。

在火花构件240的从环状的第2端部242的孔的内周缘部突出的突出部242a与导电针12a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顶面32相接的根部分之间,介入有厚度0.1~1mm的范围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且保持间隙d。火花构件240的环状的第2端部242(突出部242a)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抵接。

图5的点火器组装体1b与图1的点火器组装体1同样地工作。

(4)图6的点火器组装体

图6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c除了下述点之外,与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相同:火花构件340的形状不同;与之相伴地,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与火花构件340之间的接触状态不同。

火花构件340为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一体地形成,其为从点火器保持构件20的内侧环状面部23板状地延伸的部分。

火花构件340的开放端部342位于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在开放端部342与导电针12a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顶面32相接的根部分之间,介入有厚度0.1~1mm的范围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火花构件340的开放端部342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抵接。

图6的点火器组装体1c与图1的点火器组装体1同样地工作。

(5)图7的点火器组装体

图7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d除了下述点之外,与图1所示的点火器组装体1相同:火花构件440的形状不同;与之相伴地,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之间的接触状态不同。

在火花构件440中,第1端部441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20的外侧环状面部21连接,与第1端部441相反侧的第2端部442位于连接器插入空间31内。

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火花构件440的第1端部441是与外侧环状面部21焊接固定的,但也可以利用树脂的注射压使第1端部441与中筒状壁部22强力抵接。火花构件440的从第1端部441延伸出的部分处于埋设于树脂成型体30内的状态,接下来的到第2端部442为止的部分沿着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周壁面33和顶面32配置。

火花构件440的第2端部442具有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的形状一致的弯曲面。在火花构件440的具有弯曲面的第2端部442与导电针12a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31的顶面32相接的根部分之间,介入有厚度为0.1~1mm的范围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火花构件440的具有弯曲面的第2端部442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抵接。

图7的点火器组装体1d与图1的点火器组装体1同样地工作。

(6)图8的点火器组装体

在图8的点火器组装体500中,点火器510与金属制的点火器保持构件520经由树脂成型体530而成为一体。

点火器510与具有点火部511和导电针512(512a、512b)的、在公知的点火器组装体及气体发生器中使用的点火器相同。

点火器保持构件520为大致筒形状。

连接器插入空间531具有:顶面532、周壁面533、用于插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部534。

板状的火花构件540的第1端部541是与点火器保持构件520焊接固定的,但也可以利用树脂的注射压使第1端部541与点火器保持构件520强力抵接。板状的火花构件540的第1端部541侧的一部分处于埋设于树脂成型体530内的状态,接下来的到第2端部542为止的部分沿着连接器插入空间531的顶面532配置。

在火花构件540的第2端部542与导电针512a的与连接器插入空间531的顶面532相接的根部分之间,介入有厚度为0.1~1mm的范围的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火花构件540的第2端部542与筒形状的电绝缘性隔板50抵接。

图8的点火器组装体500与图1的点火器组装体1同样地工作。

如上记载了本发明。毫无疑义的是,本发明在其范围内包含各种形式的变形,这些变形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所有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明确地认为是本发明的变形的情形,均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