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4555发布日期:2018-09-18 19:0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普通的玻璃通常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形成无规则结构的硅酸盐类非晶态固体。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建筑、日 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玻璃大多为单层平板玻璃,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但是其隔热保温性能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所述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为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形成一个层级结构的隔热材料;

所述复合层结构包括四级结构,分别为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所述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由上到下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级隔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位于接触高温的一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为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位于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三级隔热层为中温隔热层,位于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四级隔热层为低温隔热层,位于中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内部设置蜂窝结构,用于储存热量,减少或降低热量的释放。

优选地,所述复合层结构还包括辐射屏蔽层,分别设于耐高温隔热层、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中温隔热层和低温隔热层相邻两层之间,并设置在耐高温隔热层的外侧,所述辐射屏蔽层用于阻挡紫外线辐射。

优选地,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苯酚树脂12-35份、纸浆23-26份、氧化铝纤维4-6份、钛白粉2-7份、玻璃微珠3-5.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15份、发泡剂1.7-3.7份、菱镁矿3-9份、固含量为8-14%的二氧化硅溶胶9-15份、100-200目蒙脱土20-24份、固含量为8-1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5-17份、胶原纤维10-20份、助剂1-5份等。

优选地,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苯酚树脂12-25份、纸浆23-25份、氧化铝纤维4-5份、钛白粉2-5份、玻璃微珠3-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11份、发泡剂1.7-3.1份、菱镁矿3-7份、固含量为8-14%的二氧化硅溶胶9-14份、100-200目蒙脱土20-23份、固含量为8-1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5-11份、胶原纤维10-15份、助剂1-4份。

优选地,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材料为氟化镍高温相变材料、氟化镁相变材料或碳酸盐中温相变材料。

优选地,所述中温隔热层的材料为莫来石纤维隔热材料、硅酸钙隔热材料、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超细玻璃棉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厚度为7-20mm;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厚度为5-8mm;所述中温隔热层的厚度为5-23mm;所述低温隔热层的厚度为7-18mm;所述辐射屏蔽层的厚度为0.07-0.18mm。

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第一级隔热层、

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然后通过压力成形和高温处理复合为一体,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本发明的隔热材料不同于现有隔热材料是的,本发明的隔热材料是复合结构,由四级隔热程度不同的隔热层构成,形成一个梯度式的隔热系统,同时,所述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内部设置蜂窝结构,用于储存热量,减少或降低热量的释放。上述结构设计很好地实现了隔热保温的效果。将其用于玻璃的制造,使得玻璃的耐温答2500-2800K。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耐高温隔热层的成分包括热塑性苯酚树脂、纸浆、氧化铝纤维、钛白粉、玻璃微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发泡剂、菱镁矿、固含量为8-14%的二氧化硅溶胶、100-200目蒙脱土、固含量为8-1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胶原纤维、助剂。上述成分制备的耐高温隔热层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耐热性好,可以大大提高玻璃的隔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所述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为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形成一个层级结构的隔热材料;

所述复合层结构包括四级结构,分别为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所述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由上到下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级隔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位于接触高温的一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为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位于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三级隔热层为中温隔热层,位于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四级隔热层为低温隔热层,位于中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内部设置蜂窝结构,用于储存热量,减少或降低热量的释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层结构还包括辐射屏蔽层,分别设于耐高温隔热层、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中温隔热层和低温隔热层相邻两层之间,并设置在耐高温隔热层的外侧,所述辐射屏蔽层用于阻挡紫外线辐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苯酚树脂35份、纸浆23份、氧化铝纤维6份、钛白粉2份、玻璃微珠5.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份、发泡剂3.7份、菱镁矿3份、固含量为8-14%的二氧化硅溶胶15份、100-200目蒙脱土20份、固含量为8-1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17份、胶原纤维10份、助剂5份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材料为氟化镍高温相变材料、氟化镁相变材料或碳酸盐中温相变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温隔热层的材料为莫来石纤维隔热材料、硅酸钙隔热材料、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超细玻璃棉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厚度为20mm;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厚度为5mm;所述中温隔热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低温隔热层的厚度为7mm;所述辐射屏蔽层的厚度为0.18mm。

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第一级隔热层、

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然后通过压力成形和高温处理复合为一体,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所述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为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形成一个层级结构的隔热材料;

所述复合层结构包括四级结构,分别为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所述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由上到下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级隔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位于接触高温的一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为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位于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三级隔热层为中温隔热层,位于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四级隔热层为低温隔热层,位于中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内部设置蜂窝结构,用于储存热量,减少或降低热量的释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层结构还包括辐射屏蔽层,分别设于耐高温隔热层、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中温隔热层和低温隔热层相邻两层之间,并设置在耐高温隔热层的外侧,所述辐射屏蔽层用于阻挡紫外线辐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苯酚树脂12份、纸浆26份、氧化铝纤维4份、钛白粉7份、玻璃微珠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发泡剂1.7份、菱镁矿9份、固含量为8%的二氧化硅溶胶15份、100-200目蒙脱土20份、固含量为8-1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17份、胶原纤维10份、助剂5份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材料为氟化镍高温相变材料、氟化镁相变材料或碳酸盐中温相变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温隔热层的材料为莫来石纤维隔热材料、硅酸钙隔热材料、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超细玻璃棉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厚度为13mm;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厚度为6mm;所述中温隔热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低温隔热层的厚度为9mm;所述辐射屏蔽层的厚度为0.13mm。

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第一级隔热层、

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然后通过压力成形和高温处理复合为一体,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所述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为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形成一个层级结构的隔热材料;

所述复合层结构包括四级结构,分别为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所述第一级隔热层、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由上到下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级隔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位于接触高温的一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为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位于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三级隔热层为中温隔热层,位于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四级隔热层为低温隔热层,位于中温隔热层的内侧;

所述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内部设置蜂窝结构,用于储存热量,减少或降低热量的释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层结构还包括辐射屏蔽层,分别设于耐高温隔热层、次级耐高温隔热层、中温隔热层和低温隔热层相邻两层之间,并设置在耐高温隔热层的外侧,所述辐射屏蔽层用于阻挡紫外线辐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苯酚树脂12份、纸浆23份、氧化铝纤维4份、钛白粉2份、玻璃微珠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份、发泡剂1.7份、菱镁矿3份、固含量为8%的二氧化硅溶胶9份、100-200目蒙脱土20份、固含量为8-1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5份、胶原纤维10份、助剂1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材料为氟化镍高温相变材料、氟化镁相变材料或碳酸盐中温相变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温隔热层的材料为莫来石纤维隔热材料、硅酸钙隔热材料、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超细玻璃棉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隔热层厚度为20mm;所述次级耐高温隔热层的厚度为5mm;所述中温隔热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低温隔热层的厚度为7mm;所述辐射屏蔽层的厚度为0.18mm。

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的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第一级隔热层、

第二级隔热层、第三级隔热层、第四级隔热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然后通过压力成形和高温处理复合为一体,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