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焰火喷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2449发布日期:2018-08-24 20:05阅读:25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花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冷焰火喷发设备。



背景技术:

烟花又称焰火,传统烟花一般包括纸筒以及包裹在纸筒内部的火药,点燃烟花后,火药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绝大部分能量转化成光能呈现在我们眼中,同时烟花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从而使烟花呈现出炫丽的色彩。烟花便是利用金属的这种特性,同时制作时对金属进行巧妙的排列,便能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这样,烟花引爆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随着现代舞台表演和各种造型设计的需求,舞台上常常需要喷射焰火,而传统的焰火燃烧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也容易引发火灾,因此,人们发明了一种专门的冷焰火烟花机,冷焰火烟花机是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使用比较方便,逐渐成为现代烟花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而言,舞台上燃放的冷焰火一般采用一次性燃放的冷焰火筒,冷焰火筒内腔装有火药和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并且置入有点火头,具体燃放时,只需通过电气连接控制点火头产生火花点燃火药,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点燃与之混合的金属粉末,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进而实现燃烧金属粉末的喷发而达到冷焰火效果。现有技术中,由于常规的冷焰火喷发设备中有火药的存在,这种冷焰火筒在生产、运输以及燃放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这种冷焰火筒采用的点火头装置属于危爆物品,容易被不法分子拆装进行违法使用而造成公共安全事故,因此,像冷焰火筒这种现有的冷焰火喷发设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这种冷焰火筒在燃放时产生较为强烈的烟雾以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新型的冷焰火喷发设备,该冷焰火喷发设备通过其结构设计,使用时无需添加火药,能够非常安全的实现冷焰火的喷发,同时能有效避免环境的污染。

一种冷焰火喷发设备,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上连接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沿上下方向布置且所述导料机构上端的入口与所述下料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导料机构上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下端的出口处连接有喷出管,所述喷出管的出口端与外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的出口处设置有防掉料盖体,所述防掉料盖体与所述下料机构出口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呈竖直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内部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搅拌杆。

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下料机构内部设置有周向布置具有凸凹结构的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杆通过曲柄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与所述喷出管之间设置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大口端与所述导料机构下端的出口连通,所述接料斗的小口端插设延伸至所述喷出管内腔。

优选地,所述喷出管上连接有送风机构。

优选地,所述喷出管内壁设置有防粘衬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该冷焰火喷发设备具体使用时,将金属粉末倒入至下料机构,下料机构进而将金属粉末导入至导料机构,金属粉末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导料机构内从上往下掉落,当经过加热机构区域时,加热机构会加热点燃金属粉末,点燃后的金属粉末进一步落入喷出管,喷出管引导点燃后的金属粉末沿喷出管的出口端向外部喷发。本发明提供的该冷焰火喷发设备使用时无需添加火药,仅仅添加金属粉末便可实现冷焰火的全自动喷发,能够非常安全的实现冷焰火的喷发,同时由于没有添加火药,因此能有效避免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冷焰火喷发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搅拌杆处的主视方向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搅拌杆处的右视方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提供了本发明一种冷焰火喷发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冷焰火喷发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搅拌杆处的主视方向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搅拌杆处的右视方向放大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冷焰火喷发设备可以安全、有效、环保的实现冷焰火的喷发。该冷焰火喷发设备包括下料机构1,导料机构2,加热机构3,喷出管4,送风机构5。

本方案中,该冷焰火喷发设备包括下料机构1,下料机构1用于接收外部倒入的冷焰火喷发所需的金属粉末原料,并将金属粉末输送至导料机构2内。具体地,还可以在下料机构1上方连接储料斗用于专门储存冷焰火喷发所需的金属粉末原料。

本方案中,下料机构1上连接有导料机构2,导料机构2沿上下方向布置且导料机构2上端的入口与下料机构1的出口连通,导料机构2上连接有加热机构3,导料机构2下端的出口处连接有喷出管4。

导料机构2用于金属粉末的传导,具体地,本方案中,由于导料机构2沿上下方向布置,因此,金属粉末从导料机构2上端的入口进入后,金属粉末便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上往下掉落,直至从导料机构2下端的出口处导出进而落入喷出管4内。该过程中,加热机构3会对金属粉末的加热点燃。

本实施例中,对于加热机构3与导料机构2的结构设计,加热机构3与导料机构2可以采用完全独立的结构,将加热机构3套设在导料机构2外部或将加热机构3嵌设在导料机构2内腔;当然,加热机构3也可以与导料机构2采用一体设计,即导料机构2部分区域段即可以导料又可以加热。

喷出管4用于点燃后金属粉末的喷发,本实施例中,喷出管4优选为弯管,从而可更方便点燃后金属粉末喷发的导向控制。具体地,为防止金属粉末粘在喷出管4内部,所述喷出管4内壁设置有防粘衬套。

本方案中,喷出管4上连接有送风机构5,喷出管4的出口端与外部连接。送风机构5用于提供点燃后金属粉末喷发所需的动力(气流)。当然,送风机构5的设置只是为了使点燃后金属粉末更好的喷出,具体地,使用过程中送风机构5可以开启也可以不开启。

本实施例中,对于导料机构2、喷出管4、送风机构5三者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送风机构5可以连接在喷出管4入口段,导料机构2插设在喷出管4的侧壁上。也可以将导料机构2与送风机构5都插设在喷出管4的侧壁而将喷出管4的入口端封闭。当然,还可以将导料机构2与送风机构5都连接在喷出管4的入口端或者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只需不影响点燃后金属粉末的顺利喷发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该冷焰火喷发设备具体实施时,将金属粉末倒入至下料机构1,下料机构1进而将金属粉末导入至导料机构2,金属粉末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导料机构2内从上往下掉落,当经过加热机构3区域时,加热机构3会加热点燃金属粉末,点燃后的金属粉末进一步落入喷出管4,喷出管4上连接的送风机构5进而可以通过气流使点燃后的金属粉末沿喷出管4的出口端向外部喷发。

整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该冷焰火喷发设备使用时无需添加火药,仅仅添加金属粉末便可实现冷焰火的全自动喷发,能够非常安全的实现冷焰火的喷发,同时由于没有添加火药,因此能有效避免环境的污染。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调整优化下料机构1出料方向,确保金属粉末可以顺利进入导料机构2内部,下料机构1的出口处设置有防掉料盖体6,所述防掉料盖体6与所述下料机构1出口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具体地,防掉料盖体6还可以在设备不工作时,防止金属粉末的掉落,该间隙用于金属粉末的通行导航。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确保金属粉末在导料机构2内的顺利传导,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2呈竖直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导料机构2内部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搅拌杆7。具体地,本方案开创性的在导料机构2内部设置有搅拌杆7,通过搅拌杆7的上下往复运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导料机构2内金属粉末的点燃,同时,可以有效清除导料机构2和下述接料斗10中可能残余的结瘤,确保金属粉末顺利传导,防止其堵塞设备。当然,搅拌杆7也可以旋转式搅拌。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下料机构1的进料与导料,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1上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下料机构1内部设置有周向布置具有凸凹结构的螺杆(隐藏在下料机构1内部,图中未标示),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8相连接。如此,驱动电机8便可以带动螺杆旋转从而实现物料的推送。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搅拌杆7的驱动,优选地,所述搅拌杆7通过曲柄机构9与所述驱动电机8相连接。如此,通过曲柄机构9,便可以轻松将驱动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搅拌杆7的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气流倒灌进入导料机构2,并为防止气流带走热量,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2与所述喷出管4之间设置有接料斗10,所述接料斗10的大口端与所述导料机构2下端的出口连通,所述接料斗10的小口端插设延伸至所述喷出管4内腔。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冷焰火喷发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