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2885发布日期:2018-12-01 02:3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具有一定力学性能且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需求日益广泛。显色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通电、加热、微波等,材料的颜色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类显色材料在智能材料、电子产品外壳和广告等领域具有巨大的需求。

显色材料通常是指电致变色、温敏变色或者光敏显色的涂层材料。电致变色材料的典型代表是三氧化钨和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以紫罗精类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材料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光致变色材料是指受到光源激发后能够发生颜色变化的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康宁工作室首先发现了含卤化银玻璃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能,并开发出变色眼镜。但由于其较高的成本及复杂的加工技术,不适于制作大面积光色玻璃,限制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商业应用。感温变色颜料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到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但是,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因此,应避免强烈阳光和紫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在通电条件下可显现颜色和图案,且在通断电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实现产业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包括依次贴合连接的遮蔽层、显色层、增强层,所述遮蔽层为涂覆石蜡的玻璃纤维织物或非染色化学纤维织物;所述显色层为具有导电发热能力的纤维、织物或薄膜,或为通过导电材料涂层后具有导电发热能力的纤维、织物或薄膜;所述增强层为浅色高强纤维或浅色高强纤维织造而成的织物。

优选的,所述遮蔽层中织物厚度为0.5~2毫米,石蜡涂层厚度为0.1~3毫米。

优选的,所述遮蔽层中非染色化学纤维织物为涤纶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化学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编织成的织物。

优选的,所述显色层为染色或剪裁后具有图案的纤维、织物或薄膜。

优选的,所述显色层为碳纤维、石墨纤维、铜丝、钨丝中的至少一种,或为碳纤维、石墨纤维、铜丝、钨丝、钢丝中至少一种织成的织物。

优选的,所述显色层为碳纳米管薄膜,石墨烯薄膜或金属导电涂层薄膜。

优选的,所述显色层的厚度为10~500微米,显色层的厚度越薄导热性越好,遮蔽层的石蜡融化速度越快,使电致显色的过程也越快。

优选的,所述增强层为玻璃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高强度涤纶纤维、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或玻璃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高强度涤纶纤维、芳纶纤维中至少一种织造而成的织物。

优选的,所述增强层中纤维的拉伸强度≥1gpa。

优选的,所述增强层的厚度为0.5~2毫米。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800mpa。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作遮蔽层

将石蜡加热至60℃以上融化后均匀涂覆至玻璃纤维织物或非染色化学纤维织物表面获得遮蔽层,所述遮蔽层中织物表面形成的石蜡涂层厚度为0.1~3毫米;

2)固化成型

将遮蔽层、显色层、增强层按顺序铺好形成预制体,将预制体放置在模具中,利用真空树脂转移成型方法(vartm方法)将环氧树脂溶液浸润到预制体中,室温下固化成型,脱模后得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

3)在固化成型前或固化成型后在显色层两端连接电极。

本发明中所述遮蔽层、显色层、增强层依次铺层后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得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遮蔽层由涂覆石蜡或浸渍石蜡的玻璃纤维织物或非染色化学纤维织物构成,在其织物厚度为0.5~2毫米的情况下,当涂覆其上的石蜡熔化后,遮蔽层中织物也变为透明或接近透明的状态。所以当显色层两端通过电极通电后发热,将复合材料升温到60℃以上,使得遮蔽层中白色石蜡层融化,遮蔽层变透明,从而使遮蔽层下显色层的颜色和/或图案得以显现,从而实现电致显色。断电源后遮蔽层中的石蜡凝固,复合材料重新恢复到白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导电材料通电发热的原理,使复合材料的遮蔽层中石蜡融化,遮蔽层由白色逐渐透明,从而使遮蔽层下显色层的颜色和/或图案得以显现。由于石蜡在受热条件下(在60℃以上)发生物理变化而透明,该过程为可逆过程,所以,本发明所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断电后将恢复白色。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在通断、电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在电子产品外壳和广告行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本发明提供的显色复合材料中高性能纤维或其织物组成的增强层可以使复合材料具备充分的强度和机械性能,例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800mpa以上,使显色复合材料可用于交通工具、机械器件、体育用品、电子产品外壳、广告行业等领域。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实现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1:遮蔽层,2:显色层,3: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基于碳纤维的电致显色复合材料

(1)遮蔽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细度为400tex的玻璃纤维(巨石集团)织物,织物密度10根/厘米,厚度为1毫米;将石蜡(湖北邦盛化工有限公司;型号:58#)放入浴液槽中加热至70℃后融化,将玻璃纤维织物浸渍到石蜡中,采用刮涂法,使石蜡均匀涂覆到玻璃纤维织物表面,形成白色的遮蔽层织物,石蜡涂覆厚度为0.4毫米。

(2)显色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经纬密为10根/厘米的t-300碳纤维织物,将碳纤维织物裁剪成“i”型图案,在其两端连接电极,作为显色层织物,厚度为300微米。

(3)增强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细度为1000tex的玻璃纤维(巨石集团)织物,织物密度5根/厘米作为增强层织物,厚度为1微米。

(4)将长宽均为10厘米乘10厘米的一层遮蔽织物,一层显色织物和一层增强层织物依次铺层(如图1所示),放置在模具中。

(5)配置环氧树脂(广州恒粤化工有限公司,牌号:e-51)与配套的固化剂按照体积比例为4:1的关系制成环氧树脂溶液400毫升。通过真空树脂转移成型工艺(vartm)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溶液浸润到织物中,室温放置4小时固化成型,脱模后得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该显色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0.85gpa。

(6)将与显色层织物连接的电极通10伏电,2秒钟后显色层上方的白色遮蔽织物变成透明,黑色碳纤维织物的“i”型图案得以显示,断电30秒后,复合材料表面恢复白色。

实施例2基于碳纳米管膜的电致显色复合材料

(1)遮蔽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细度为400tex的玻璃纤维(巨石集团)织物,织物密度10根/厘米,厚度为2毫米;将石蜡(湖北邦盛化工有限公司;型号:58#)放入浴液槽中加热至70℃后融化;将玻璃纤维织物浸渍到石蜡中,使石蜡浸渍到玻璃纤维织物表面,形成白色的遮蔽层织物,石蜡涂覆厚度为0.1毫米。

(2)显色层织物的制备:选用厚度为20微米碳纳米管薄膜(由苏州捷迪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显色层,将碳纳米管薄膜裁剪成“m”型图案,在其两端链接电极,作为显色层织物,厚度为200微米。

(3)增强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细度为1000tex的玻璃纤维(巨石集团)织物,织物密度5根/厘米作为增强层织物,厚度为2微米。

(4)将长宽均为10厘米乘10厘米的一层遮蔽织物,一层显色织物和一层增强层织物依次铺层(如图1所示),放置在模具中。

(5)配置环氧树脂(广州恒粤化工有限公司,牌号:e-44)与配套的固化剂651聚酰胺按照体积比例为4:1的关系制成环氧树脂溶液300毫升。通过真空树脂转移成型工艺(vartm)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溶液浸润到遮蔽层、显色层、增强层中,室温放置24小时固化成型,脱模后得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该显色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0.8gpa。

(6)将与显色层织物连接的电极通10伏电,1秒钟后显色层上方的白色遮蔽织物变成透明,黑色碳纤维织物的“m”型图案得以显示;断电30秒后,复合材料表面恢复白色。

实施例3

(1)遮蔽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细度为400tex的玻璃纤维(巨石集团)织物,织物密度10根/厘米,厚度为1毫米;将石蜡(湖北邦盛化工有限公司;型号:58#)放入浴液槽中加热至70℃后融化;将玻璃纤维织物浸渍到经石蜡中,使石蜡涂覆到玻璃纤维织物表面,形成白色的遮蔽层织物,石蜡涂覆厚度为1毫米。

(2)显色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经纬密为10根/厘米的红色铜绞线织物,将铜绞线织物裁剪成“w”型图案,在其两端链接电极,作为显色层织物,厚度为500mm。

(3)增强层织物的制备:选用细度为1000tex的玻璃纤维(巨石集团)织物,织物密度5根/厘米作为增强层织物,厚度为0.5毫米。

(4)将长宽均为10厘米乘10厘米的一层遮蔽织物,一层显色织物和一层增强层织物依次铺层(如图1所示),放置在模具中。

(5)配置环氧树脂(广州恒粤化工有限公司,牌号:e-44)与配套的固化剂651聚酰胺按照体积比例为4:1的关系制成环氧树脂溶液300毫升。通过真空树脂转移成型工艺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溶液浸润到各层织物中,室温放置24小时固化成型,脱模后得到电致显色高强复合材料。该显色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0.8gpa。

(6)将与显色层织物连接的电极通10伏电压,2秒钟后显色层上方的白色遮蔽织物变成透明,红色铜绞线织物的“w”型图案得以显示,断电30秒后,复合材料表面恢复白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