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6742发布日期:2019-11-20 01:3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制作方法

优先权信息

本申请请求在2018年5月9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810439442.4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且通过参照将其全文并入此处。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就成为了消费者随身携带不可或缺的伴侣。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使用体验,但是现有的智能手机的外观和功能都趋于同质化,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如此,实现外观和功能的差异化成为了智能手机的突破点。比如智能手机的后盖是手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但现有的智能手机后盖均为外观单一的结构性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饰功能膜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饰功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

微纳层,所述承载体第一表面设有微纳结构,形成微纳层,所述微纳结构为凸起和/或凹陷结构;

反射层,设于微纳层上;

着色层,设于所述反射层上;

显示结构,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承载体的其中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设于所述承载体第二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承载体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承载体远离基材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微纳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反射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着色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体任一表面的第二微纳层,所述微纳层和第二微纳层各自呈现光学效果,或者所述微纳层和第二微纳层相互干涉形成光学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结构为直线柱面镜、非直线柱面镜、微透镜、小短线、菲涅尔透镜、拉丝纹、cd纹等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功能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装饰功能膜设置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和功能层,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7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7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9为图17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沿c-c’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2为图21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3为图21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5a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5b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5c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5d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5e为本发明装饰功能膜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饰功能膜,集装饰性和功能性。装饰功能膜包括微纳层,微纳层中微纳结构对光学具有反射、折射、透射等光学作用,产生光学效果,增强装饰作用。装饰功能膜包括功能层,功能层包括天线、显示、触控、无线充电、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主动出光,等等。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该种装饰功能膜的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则该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具有较好的装饰性和功能性,满足外观和功能的个性化需求。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例,装饰功能膜应用于手机后盖。首先增加了手机的装饰效果,能产生光学效果,比如光柱、立体效果等,并使颜色、图案等显示更加明显清晰或者更为炫目。其次增加了手机的功能性,比如该手机后盖:集成有天线模块,具有天线功能;集成有显示模块,具有电量显示、来电显示、信息显示、提醒功能等;集成有触控模块,具有滑动解锁、指纹解锁、音量调节、翻页功能、开关机等;集成有无线充电模块,具有充电功能;集成有nfc模块,实现支付、打卡等功能;集成有出光模块,实现主动出光,增加装饰或信息提醒等。

优选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层叠设置的微纳层、外观层和功能层。微纳层、外观层或功能层并不限定层叠次序,微纳层、外观层或功能层各自也可以为一层或多层,且为多层时可以是连续叠加也可以是间隔叠加。微纳层包括附复数凸起和/或凹陷的微纳结构,复数微纳结构对光线作用产生特殊的光学效果。外观层包括反射层、着色层、有色层、图文层中的至少一层,显示后盖的颜色、图文等。微纳层与外观层配合,增加外观层的显示效果:更加明亮、更加清晰、更加立体、更加炫目等;或者能形成光学影像、3d影像、悬浮影像等;或者能形成彩虹纹、干涉纹、虎皮纹、cd纹等;或者能形成光影亮纹,包括直线亮纹、曲线亮纹、圆点纹、锥形纹、光圈等。功能层包括导电线、导电网格、发光材料、显示材料等组成的天线模块、显示模块、触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nfc模块、出光模块等。功能层可单独实现其功能,也可与微纳层、外观层配合实现其功能:图文发光、图文变化、光影变幻等等。微纳层的光学效果、外观层的颜色、图文等可对应功能层设置,对功能层起标识等作用,例如,对应于功能层的触控模块,外观层设置相应箭头标识,箭头向左向后翻页,箭头向右向后翻页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功能膜可能不具有微纳层,仅包括外观层和功能层,外观层包括反射层、着色层、有色层、图文层中的至少一层。比如外观层具有与功能层配合的图文层,例如,图文层呈电池状,功能层为出光或显示模块,根据电量的多少可对应在图文层中显示。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功能层。微纳层包括复数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微纳结构,反射层覆设于微纳结构上,着色层覆设于反射层上,功能层形成于着色层上。

优选的,微纳层为uv胶层,微纳结构为压印成型的凸起和/或凹陷结构。微纳结构对光线起反射、折射等作用形成光学效果。一般情况下,uv胶层为透明无色层,但也可以为具有一定透过率的有色uv胶,有色uv胶可配合反射层和着色层为装饰功能膜显色,也可以单独为装饰功能膜显色,单独显色时,外观层即为微纳层。微纳结构可以为直线柱面镜、非直线柱面镜、微透镜、小短线、菲涅尔透镜、拉丝纹、cd纹等中的至少一种。微纳结构可以间隔排列和/或无间隔排列。微纳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弧形、异形等。微纳结构的各参数全部相同或存在不同,参数包括类型、形状、长、宽、高、曲率、角度、深度、位置等。

优选的,反射层为镀设于微纳结构层上具有反射作用的金属或非金属层。可使光学效果更佳出色,也可为装饰功能膜提供色彩。着色层形成于反射层上,一般为深色的油墨层,着色层用于与反射层配合显示颜色和阻隔另一侧的功能层的显示。

优选的,功能层为通过激光打印、镭射、压印等工艺形成的导电层。导电层可以为直接设置于着色层上的导电线或导电网格,也可以为在着色层上涂布uv胶,压印出凹槽后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线或导电网格。该导电线或导电网格可形成天线、无线充电线圈、触控网格、nfc网格等。

优选的,功能层还包括覆盖导电层的绝缘保护层,导电层还包括不被绝缘保护层覆盖的接触部。接触部用于与外部电路等的电性连接。

优选的,功能层形成于微纳层相对于反射层的另一侧。功能层包括导电层或者显示层。导电层为导电线或导电网格,导电层可形成天线、无线充电线圈、触控网格、nfc网格等。导电层的导电线或网格线的宽度在人眼的可视范围外,或者导电层的导电材料为it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当然,导电层也可以人眼可见的导电线或网格线,可直接显示在外,或者影像在图文层中。显示层为oled显示层、led显示层、液晶显示层等。可以为如oled显示层等透明层,也可以为可视层。为可视层时,占据装饰功能膜的局部。

优选的,装饰功能膜及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包括装饰层以及显示结构,所述装饰层包括承载体;微纳结构层,所述承载体一侧设有微纳结构,形成微纳结构成;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微纳结构层具有微纳结构的一侧;着色层,所述着色层设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微纳结构层一侧;显示结构,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承载体的其中一侧。所述承载体可以为热固化或者光固化聚合物形成,此时承载体以及微纳结构层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承载体包括基材层以及热固化或者光固化胶层,所述热固化或光固化胶远离基材层一侧设有微纳结构,形成微纳结构层。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承载体远离微纳结构层一侧,或者,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微纳结构层具有微纳结构的一侧,此时,装饰层对应显示结构区域设有可视窗口,这样使用者从后盖一侧可以看到显示结构显示的信息;另一种方案,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反射层一侧;另一种方案,所述显示结构通过粘结层设于所述着色层一侧;当所述显示结构设于所述装饰层微纳结构层一侧时,此时装饰层对应显示结构区域设有可视窗口,这样使用者从后盖一侧可以看到显示结构显示的信息。这里所述的显示结构可以为发光的logo,或者可以显示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例如:电量、信号等一些相对简单的指示信息;显示结构可以通过改变显示结构显示的面积大小、亮度、时间长短或者显示栅格的多少来完成指示信息的变化,显示结构可以是pmoled、amoled、lcm等,也可以是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装饰功能膜还包括设置于微纳层相对于反射层另一侧第二微纳层,微纳层和第二微纳层可各自形成光学效果,也可以相互干涉形成光学效果。装饰功能膜还包括设置于微纳层相对于反射层另一侧的图文层,图文层可以为压印后填充填充物形成。图文层与微纳层相适配而成像和/或所述图文层对应功能层。

优选的,装饰功能膜还包括设置于微纳层相对于反射层另一侧的承载层,承载层为pet层、pc层、pi层等。承载层上涂布uv胶并压印uv胶固化后形成微纳层。承载层相对于微纳层的另一侧还可以包括黏胶层,黏胶层用于粘接装饰功能膜于玻璃等基材上,从而可形成电子设备后盖模组。承载层相对于微纳层的另一侧还可以包括第二微纳层、图文层、有色层中的至少一层。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微纳层、反射层、功能层。微纳层包括复数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微纳结构,反射层设于微纳结构上,功能层形成于反射层上。此时,反射层具有反射、显色和阻隔功能。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黏胶层、承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功能层。

优选的,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网格和自导电网格延伸的引线。在uv胶上压印出互相连通的凹槽,凹槽内填充入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格。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微纳层或图文层或有色层、承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功能层。

优选的,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网格和自导电网格延伸的引线。在uv胶上压印出互相连通的凹槽,凹槽内填充入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格。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功能层、承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

优选的,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网格和自导电网格延伸的引线。在uv胶上压印出互相连通的凹槽,凹槽内填充入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格。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承载层、功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

优选的,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网格和自导电网格延伸的引线。在uv胶上压印出互相连通的凹槽,凹槽内填充入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格。

具体的,一种装饰功能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微纳层、承载层、反射层、着色层、功能层。

优选的,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网格和自导电网格延伸的引线。在uv胶上压印出互相连通的凹槽,凹槽内填充入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格。

综上,黏胶层、承载层、微纳层、有色层、反射层、着色层、导电层、显示层、绝缘保护层等中的几层根据所需组合后可形成本发明的装饰功能膜,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具有上述装饰功能膜的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电子设备后盖模组的采用玻璃、塑料、金属等基材,装饰功能膜采用黏胶层贴合或直接成型于基材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具有装饰功能膜后,不仅仅是结构性部件,除了装饰性较好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满足个性化需求。以智能手机为例,微纳层与外观层的设计使手机后盖的外观设计区别于以往的常规,具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同时,该手机后盖又整合了功能模块,手机的部分功能,比如开关机、翻页、音量调整、电量显示、来电显示、无线充电、nfc、主动出光等功能均可设置于后盖模组上。功能层层叠设置于微纳层和外观层,基本不会增加手机后盖的厚度,而是具有一定的功能,且配合微纳结构、颜色、图文等,使客户体验度达到最佳状态,使得手机不仅仅是结构性部件,具有装饰性及功能性。功能层的功能模块,主要结构为导电层。导电层设置于着色层相对于微纳层、反射层的一侧,完全不会影响外观,例如导电层的导电网格形成天线,天线设置于着色层内时,从外侧时完全看不到的,即可摒弃常见的三段式外壳。导电层也可设置于承载层的一侧或两侧,导电层为人眼可见或者不可见,可见时,可直接呈现或设计成一定的图案,比如导电层的导电线沿手机logo排布等;不可见时,可采用it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也可导电层配合微纳层和/或图文层设置影藏设置。导电层的引线可通过后盖边沿、局部盲孔或摄像孔等延伸至内侧以方便与电池等部件的电性连接。

具体的,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其包括:基板、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导电层。优选的,基板、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优选的,着色层和导电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导电层包括导电实线或导电网格,导电实现或导电网格具有接触部或引线。

具体的,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其包括:基板、黏胶层、承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导电层。优选的,基板、黏胶层、承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优选的,着色层和导电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导电层包括导电实线或导电网格,导电实线或导电网格具有接触部或引线。

具体的,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其依次层叠有基板、黏胶层、导电层、承载层、微纳层、反射层、着色层。导电层包括导电实线或导电网格,导电实线或导电网格具有引线。引线通过基板侧边或打孔等方式延伸至着色层相对于反射层的另一侧。

以下,参照图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功能模组。

请参图1至图5,揭示一种装饰功能膜100,具有多种的实施方式。

请参图1,一种装饰功能膜100包括依次层叠的微纳层11、反射层12、着色层13和功能层14。微纳层11包括复数凸起的微纳结构111,本实施例中,微纳结构111为复数排列设置的微透镜。反射层12为镀设于微纳结构111上的金属层。着色层13为打底油墨层,着色层13与反射层12为装饰功能膜100提供颜色,则反射层12和着色层13即为装饰功能膜100的外观层。功能层14为导电层,包括复数导电网格和与导电网格电性连接的引线,引线端部露设有金手指。导电层可为天线、触控、无线充电、nfc用导电层。则功能层14可以包括天线模块、触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或nfc模块等等,从而使得装饰功能膜100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其他实施例中,微纳层11为有色uv胶。

优选的,请参图2,微纳层11(为方便清楚描述,同类别装饰功能膜不同实施方式中的同类层采用相同的标号,下同)相对于微纳结构111的另一侧压印并填充后形成图文结构112。图文结构112可以为颜色担当、指示担当或logo担当等。微纳结构111可使图文结构112更加明亮清晰,也可使图文结构112呈现立体效果,或者使图文结构112成像。图文结构112也可配合功能层14使用,比如图文结构112为“+”和“-”,功能层14具有触控功能,点击“+”可增加音量或向后翻页等,点击“-”可减小音量或翻前翻页等。

优选的,请参图3,装饰功能膜100包括依次层叠的微纳层11、反射层12和功能层14。反射层12的厚度较厚,反射层12兼具反射和打底油墨的作用。

优选的,请参图4,装饰功能膜100还包括承载层15。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层15为pet层。pet层为有色或无色透明层。承载层15作为基材层和支撑层,微纳层11、反射层12、着色层13和功能层14依次形成于承载层15上。

优选的,请参图5,功能层14设置于承载层15相对于微纳层11的另一侧。因没有了着色层13的遮挡,功能层14可以设置为导电层,导电层可以隐藏在图文下、形成特别的图案或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如ito)。功能层14还可设置为显示模块和出光模块,显示模块比如oeld显示、液晶显示等。出光模块比如oled出光或led出光等。功能层14通过引线与电源、芯片等电性连接。

请参图6至图15,揭示一种装饰功能膜200,具有多种的实施方式。

请参图6和图7,一种装饰功能膜200,呈片状。其包括依次层叠的承载层25、微纳层21、反射层22、着色层23和功能层24。功能层24在整个膜片200上显示为触控区的触控功能。功能层24为打印或镭射在着色层23上导电网格和覆盖于导电网格上的绝缘保护层。该触摸功能可为开/关机、音量、翻页、指纹识别等。同时,触控区可以为颜色较深/较浅,具有光斑等以区别于其他区域。

优选的,请参图8,功能层24设置于承载层25相对于微纳层21相对的另一侧。功能层24的导电网格可采用不可视细线或透明线以呈现透明状态,也可采用可视实线以使触控区更加明显。

优选的,请参图9,功能层24包括粘接层241和导电层242。粘接层241粘接功能层24至着色层23上。导电层242为uv胶压印凹槽并填充导电材料后形成。可在其他基材上形成后通过粘接层241粘接。

优选的,请参图10,功能层24通过在着色层23上涂布uv胶,压印凹槽并填充导电材料后形成。

优选的,请参图11,功能装饰膜200还包括位于微纳层21和承载层25之间的图文层26。图文层26可为文字、logo、指示图标、颜色等使触控区域更加明显。图文层26包括压印uv胶填充后形成的图文结构261。微纳结构211可使图文结构261更加清晰明显或呈现3d效果或成像等。

优选的,请参图12,图文层26形成于承载层25相对于微纳层21的另一侧。

优选的,请参图13,功能装饰膜200还包括设置于承载层25上的有色层27。有色层27可单独为功能装饰膜200显色,也可以与反射层22和着色层23配合显色。其他实施方式中,有色层还可位于承载层和微纳层之间。

优选的,请参图14,功能装饰膜200还包括第二微纳层28。第二微纳层28包括复数凸起的第二微纳结构281。第二微纳结构281为复数间隔排布的柱面镜。微纳结构211与第二微纳结构281具有各自的光学效果,或者可相互干涉形成新的光学效果。

优选的,请参图15,功能装饰膜200还包括黏胶层29。黏胶层29上可携带离型膜,以方便运输。黏胶层29用于将功能装饰膜200粘接至玻璃面板等。

请参图16至图19,揭示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300,具有多种的实施方式。

请参图16和图17,电子设备后盖模组300依次包括基板301、黏胶层39、承载层35、微纳层31、反射层32、着色层33和功能层34。功能层34位于后盖模组300的上端处,内设导电网格形成电子设备后盖模组300的天线。功能层34包括在着色层33的上端预订处通过打印或镭射等工艺设置的天线,天线可为导电实线,也可为导电网格。基板301为透明玻璃。以手机后盖为例,基板301设置于外层,着色层33阻隔手机内部,天线设置于着色层33相对于微纳层31的另一侧。从而可真正影藏天线,使手机后盖的外观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

请参图18,功能层34为uv胶压印凹槽并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功能层还可设置于承载层的一侧或两侧,可根据需要填充有色或无色导电材料。

请参图19,功能层34还包括导电层341和覆盖于导电层341的绝缘保护层342。绝缘保护层342未覆盖导电层341的接触部,通过接触部可与手机内部结构实现电性连接。

请参图20至图23,揭示一种电子设备后盖模组400,具有多种实施方式。

请参图20和图21,电子设备后盖模组400依次包括基板401、黏胶层49、承载层45、微纳层41、反射层42、着色层43和功能层44。仍以手机为例,功能层44实现无线充电或nfc等功能。例如,功能层44包括无线充电手机端的线圈,当手机放置于无线充电座上时,可与充电座上的线圈耦合而实现对手机的充电。

优选的,请参图22,功能层44设置于承载层45上。功能层44实现无线充电、nfc、显示、出光等功能。比如,功能层44包括oled模块,oled模块包括阴极、阳极及位于阴极及阳极之间的有机材料。通过oled模块可发光或显示,比如来电显示,信息提示。

优选的,请参图23,电子设备后盖模组400还包括设置于承载层的图文层46。图文层46与功能层44分设于承载层45的两侧,当然位置可互换或者可位于其中一侧。图文层46可突出该功能区域,或指示该功能区域。也可为预定标识并通过功能层发光而突出显示。oled模块可通过边界、摄像头孔、图文层等绕过或穿透后盖模组与电池等部件连接。

请参阅图24,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与所述承载层或承载体15连接,功能层14可以是显示结构,功能层14位于所述承载层15远离微纳层或微纳结构层11一侧。

请参阅图25a~25e,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设于所述承载层或承载体15另一侧,功能层14可以是显示结构,功能层14与所述微纳层11位于承载体或承载层15同侧,此时微纳层一侧相当于设有可视窗口,此时功能层位于所述可视窗口区。图25a中,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直接粘结与所述承载层15上,图25b中,所述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直接粘结与所述微纳层11远离承载层15一侧,图25c中,所述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直接粘结与所述反射层远离微纳层11一侧,图25d中,所述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直接粘结与所述着色层13远离反射层一侧,图25e中,所述功能层14通过粘结层16直接粘结与所述着色层13远离反射层一侧,但是此时的粘结层16位于着色层13上,可视窗口区域不具有粘结材料;当然图25b~25e所示的结构可视窗口区域可以具有微纳结构。

故此,将电子设备后盖通过外观层设置颜色或图文等,并配合微纳层实现特殊的光学效果,同时整合功能层满足个性化需求。使电子设备后盖不仅仅是结构性部件,更具市场价值。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