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7802发布日期:2018-11-14 04:3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属于传输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送带作为物料的常规运输工具,已经普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目前输送装置中使用的输送带的输送面多是平面,随着运输的物料的种类繁多,各种不同性质的物料需要被运送,例如表面比较光滑的物品,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物品,或者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又或者是冷冻温度很低的物品,普通的平面输送带无法完好无损运送上述物品,因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在低温环境下,特别是北方恶劣的环境温度下,机械的故障率增加,使物料的输送难度增加,目前迫切需求一种抗压、抗高寒的耐寒输送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所述钢丝骨架层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外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主体两侧设有包边,且所述包边分别连接主体、钢丝骨架层、玻璃纤维层、耐磨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主体,所述橡胶主体内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所述玻璃纤维层底部设有凹孔,所述钢丝骨架层顶部设有凸起,且所述凸起设于凹孔内,所述主体上设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分别贯穿缓冲层、钢丝骨架层、玻璃纤维层,所述固定杆两端连接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顶端设于钢丝骨架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骨架层是由横竖交错的钢丝编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腔底部设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包括内杆与外杆,所述内杆底端设于外杆内腔,且所述内杆底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外杆。

进一步的,所述内杆底端直径大于外杆顶端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缓冲层,减少运输物品对输送带的压力,提高输送带的抗压能力,通过设置钢丝骨架层,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不易被损坏,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层,具备有抗寒性,使输送带在寒冷环境下能够工作,通过设置包边,使输送带的整体连接紧密,通过设置固定杆,增强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分离,通过采用缓冲层部分嵌于钢丝骨架层的结构,使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发生脱离,通过设置凹孔与凸起相配合,使钢丝骨架层紧密的连接玻璃纤维层,固定杆中设置复位弹簧,使固定杆在提供一定承载力的同时,具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凹孔与凸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体;2、缓冲层;3、钢丝骨架层;4、玻璃纤维层;5、耐磨层;6、包边;7、气压腔;8、气垫;9、凹孔;10、凸起;11、固定杆;12、凹槽;13、内杆;14、外杆;15、复位弹簧;16、橡胶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3,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所述钢丝骨架层3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4,增强输送带的耐寒能力,所述玻璃纤维层4外表面设有耐磨层5,增强输送带的耐摩擦能力,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包边6,且所述包边6分别连接主体1、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耐磨层5,所述缓冲层2包括橡胶主体16,有效的提高了输送带整体的连接强度,所述橡胶主体16内设有气压腔7,所述气压腔7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8,所述玻璃纤维层4底部设有凹孔9,所述钢丝骨架层3顶部设有凸起10,且所述凸起10设于凹孔9内,所述主体1上设有固定杆11,且所述固定杆11分别贯穿缓冲层2、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所述固定杆11两端连接耐磨层5。

更具体而言,所述缓冲层2顶端设于钢丝骨架层3内,使缓冲层2与钢丝骨架层3连接更加的紧密,不易发生脱离,所述钢丝骨架层3是由横竖交错的钢丝编制而成,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所述耐磨层5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12,且所述凹槽12内腔底部设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使输送带上的液体容易导出,避免腐蚀输送带,所述固定杆11包括内杆13与外杆14,所述内杆13底端设于外杆14内腔,且所述内杆13底端通过复位弹簧15连接外杆14,使固定杆11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所述内杆13底端直径大于外杆14顶端直径,避免内杆13与外杆14脱离。

本发明工作原理:工作时,缓冲层2减少了运输物品对输送带的压力,提高输送带的抗压能力,钢丝骨架层3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使输送带不易被损坏,玻璃纤维层4具备有抗寒性,使输送带在寒冷环境下能够工作,包边6使输送带的整体连接紧密,固定杆11增强了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分离,采用缓冲层2部分嵌于钢丝骨架层3的结构,使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发生脱离,凹孔9与凸起10相配合,使钢丝骨架层3紧密的连接玻璃纤维层4,固定杆中11设置复位弹簧15,使固定杆11在提供一定承载力的同时,具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以达到输送带各部之间连接紧密,且具备抗压能力的目的。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所述钢丝骨架层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外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主体两侧设有包边,且所述包边分别连接主体、钢丝骨架层、玻璃纤维层、耐磨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主体,所述橡胶主体内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所述玻璃纤维层底部设有凹孔,所述钢丝骨架层顶部设有凸起,且所述凸起设于凹孔内,所述主体上设有固定杆,该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结构稳定,具备有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能力,且各层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发生脱离,提高了输送带的稳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宝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3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