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导弹姿态的弹射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0120发布日期:2019-01-16 07:27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导弹姿态的弹射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导弹测试领域,涉及一种地面静态弹射试验,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地面静态弹射试验获取导弹弹射分离姿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导弹在载机上进行飞行试验之前,需进行地面静态弹射试验,以验证导弹与弹射发射装置的机械接口是否满足弹射要求。以往导弹地面弹射试验中,采用高速摄影机和数据采集系统仅能够获取导弹在俯仰方向的速度、姿态角及角速度参数及曲线,在滚转方向测量时由于导弹尾部标识点不易识别导致难以实现数据采集,在偏航方向测量时由于发射装置干涉而无法获取导弹的姿态参数,这种试验方法在地面弹射试验中不能获取俯仰、滚转和偏航三个方向的姿态参数,不能满足弹射试验测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测量导弹俯仰、滚转和偏航三个方向姿态参数的地面静态弹射试验方法,以满足弹射试验指标测试要求,并获取更多的试验样本量,总结试验规律,增加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测量导弹姿态的弹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导弹2挂装在发射装置与试验台1底部;

2)将光纤惯导3固定在导弹2内部质心处的安装支座4上;惯导配套电缆的一端与光纤惯导3连接后,固定在安装支座4上,防止弹射试验过程中惯导配套电缆受力而与光纤惯导3脱离连接,另一端通过弹体上的电缆孔引出,分别与电源8和工控机7进行连接;

3)对光纤惯导3和工控机7上电,根据光纤惯导3的通信协议,在工控机7上编写串口数据解析程序,实现光纤惯导3中惯性传感器数据的自动采集;

4)工控机7控制光纤惯导3进行静基座粗对准、静基座精对准;

5)发射装置与试验台1将导弹2进行弹射,弹射过程中,工控机7根据惯性导航程序,实时解算惯导姿态信息,即根据惯性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解算导弹俯仰、滚转和偏航三个方向姿态参数;

6)弹射结束后,导弹2落在地面9上,断开惯导配套电缆,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其特征在于,根据光纤惯导3的接口定义,制作长度约为6m的惯导配套电缆,实现长距离惯导供电和数据传输。

其特征在于,高速摄影机放置于导弹的横向侧方,弹射时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导弹的弹射过程。

其特征在于,电源8和工控机7放置在远离发射装置与试验台1的地面9安全区域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地面静态弹射试验方法,将光纤惯导安装于导弹内部质心处,通过长距离电缆将惯导与处于安全区域的电源、工控机进行连接,可有效避免试验过程中操作工控机时存在的意外风险,通过工控机内部的软件程序采集光纤惯导输出的惯性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在线导航解算,能够实时获取导弹在弹射分离过程中俯仰、滚转和偏航三个方向的弹体姿态信息。同时可将高速摄影在俯仰方向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以相互验证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附图说明

图1弹射试验设备示意图

其中,1-发射装置与试验台、2-导弹、3-光纤惯导、4-安装支座、5-信号线、6-电源线、7-工控机、8-电源、9-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弹射试验设备结构包括发射装置与试验台1、导弹2、光纤惯导3、安装支座4、信号线5、电源线6、工控机7、电源8。试验前,将导弹2挂装在发射装置与试验台1底部,将光纤惯导3固定在导弹2内部质心处的安装支座4上;惯导配套电缆的一端与光纤惯导3连接后,固定在安装支座4上,防止弹射试验过程中惯导配套电缆受力而与光纤惯导3脱离连接,另一端通过弹体上的电缆孔引出,分别与电源8和工控机7进行连接。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试验步骤:

1)试验前将高速摄影机、电源和工控机放置在预定位置;

2)将导弹挂装于发射装置和试验台上;

3)将惯导的配套电缆连接于电源和工控机,并对惯导和工控机上电;

4)运行工控机上的软件程序,惯导对准好进入导航状态后进行弹射,弹射时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弹药的分离过程,工控机实时解算导弹的速度、姿态角、角速度等参数;

5)弹射结束后,导弹落在地面上,断开惯导配套电缆连接,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若试验数据结果正常,外观无损,则进行下一次弹射试验,试验步骤按2)、3)、4)、5)进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导弹姿态的弹射试验方法,包括将导弹(2)挂装;将光纤惯导(3)固定在导弹(2)内部质心处的安装支座(4)上;在工控机(7)上编写串口数据解析程序,实现光纤惯导(3)中惯性传感器数据的自动采集;控制光纤惯导(3)进行粗对准、精对准;将导弹(2)进行弹射,弹射过程中实时解算惯导姿态信息;弹射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避免试验过程中操作工控机时存在的意外风险,实时获取导弹在弹射分离过程中俯仰、滚转和偏航三个方向的弹体姿态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马威;罗云;周学武;邹敏怀;朱彧;施成功;余友好;石林;王凡;杨龙军;姚康生;熊攀;章祎;张红余;刘红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4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