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防砍、防弹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3274发布日期:2018-11-24 11:28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员保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翻折或侧拉等方式成为具有防刺衣、防砍衣、防弹衣功能的背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防刺服也称为防刀衣、防刃衣或防刃服,具有防刀割、防刀砍、防刀刺、防带棱角物体刮划、耐磨损、防盗等功能。穿着防刀衣时如遇磨损或用尖刀切、割、砍、刮、蹭、划时可保护穿着者不受割伤、划伤、蹭伤、砍伤,适用于公安、武警、军队、保安、司机、玻璃加工等从业人员或老人、儿童、中小学生在有被割伤的危险下穿着。目前现有防刺、防砍、防弹功能主要体现在服装上,而且重量较重,透气性差。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如公开号为103115526a的多功能防弹防刺包,其包体背部设有防弹防刺衬板,包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内衬有防弹防刺衬板的隔板,且该隔板能可拆卸连接在背带上并防护在使用者胸前。但这种结构的防弹防刺背包使用时步骤较为繁琐,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性能优良、轻便舒适、穿戴快捷而又美观及防砍、防刺、防弹、防水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背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防刺、防砍、防弹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体上连接有防护垫装置,所述防护垫装置由两个肩带、一个主片、两个侧翼以及防护层构成,主片顶部设有两个肩带,所述的肩带中间具有一开口,所述的肩带开口处有防刺帽,所述肩带两侧为连接部,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上有腔体,腔体内可插入防弹插板,所述的防护垫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与包体顶部连接从而可通过肩带将防护垫装置沿包体顶部翻转。

另一种防刺、防砍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体上连接有防护垫装置,所述防护垫装置由两个肩带、一个主片、两个侧翼以及防护层构成,所述的主片顶部设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之间设有一开口,所述的肩带开口处有防刺帽,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所述的侧翼与主片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上设有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下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的包体或防护垫装置顶部设有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粘合区,从而可使防护垫装置折叠或卷曲后固定在包体顶部,所述防护装置通过肩带与包体顶部连接,从而可通过肩带将防护垫装置沿包体顶部翻转。

另一种防刺、防砍、防弹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后侧或前侧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设置防护垫装置,所述防护垫装置由两个肩带、一个主片、两个侧翼以及防护层构成,所述的主片顶部设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之间设有一开口,所述的肩带开口处有防刺帽,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所述的侧翼与主片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上设有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上有腔体,腔体内可插入防弹插板,所述肩带顶部与包体连接,两个侧翼向内折叠后防护垫装置能放入包体的空腔内,防护垫装置取出包体后,通过肩带顶部与包体的连接能沿包体作前后翻转。

另一种防刺、防砍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两侧均设有防护垫装置,所述的防护垫装置外侧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防护垫装置,与包体形成闭环,所述的防护垫装置还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将防护垫装置卷曲后使防护垫装置外侧端与包体连接,所述的包体顶端有防刺帽。

另一种防刺、防砍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一侧设有防护垫装置,所述的防护垫装置外侧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包体另一侧,使包体与防护垫装置形成闭环,所述的防护垫装置还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将防护垫装置卷曲后使防护垫装置外侧端与包体连接,所述的包体顶端有防刺帽。

另一种防刺、防砍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前侧或后侧设有一空腔,空腔内用于放置防护垫装置,防护垫装置与包体为一体结构,空腔左、右侧开口,空腔内设有左、右防护垫装置,左、右防护垫装置上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拉出后的左、右防护垫装置,使左、右防护垫装置与包体形成闭环,防护垫装置折叠后放入空腔内,所述左、右防护垫装置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包体顶端有防刺帽。

另一种防刺、防砍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前侧或后侧设有一空腔,空腔内用于放置防护垫装置,防护垫装置与包体为一体结构,空腔一侧开口(左或右),防护垫装置上设有连接件,防护垫装置拉出后通过连接件与空腔开口另一侧的包体连接组成闭环,防护垫装置折叠后放入空腔内,包体顶端有防刺帽。

优选地,两个肩带之间开口处设有帽子,所述帽子能防水、防砍或防刺。

优选地,背包顶端处设有帽子,所述帽子能防水、防砍或防刺。

优选地,防护垫装置内设有腔体,腔体用于放置防弹插板,防弹面积0.28-0.3平方米,共计2块防弹插板,一块内置于腔体,一块放在背包内,能随时取出放置于胸前的口袋内,可以通过拉链或魔术贴、ok布粘贴方式控制开启关闭。

优选地,防护材料层包括防护外层材料和防护内层材料,所述的防护外层材料为防水牛津布或帆布或迷彩布等材料,所述的防护内层材料包括三种,第一种为锰钢片、第二种为高分子树脂片或高分子树脂颗粒、第三种为防割布或pe布或芳纶。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柔软性防刺材料作为防护垫装置的防护层,舒适柔软,灵活透气,穿戴方便,整体重量轻;

2.本发明可在短时间内通过翻转粘合迅速达成防刺、防砍、防弹、防水功能;

3.本发明原材料来源广泛,即可以采用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制作成高规格的军用防刺产品,也可以采用普通化纤面料制作成普通规格防刺产品;

4.本发明不改变原有背包的特性,容量大可放置更多物品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防护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包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防护垫装置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防护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包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包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防护垫装置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防护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包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背包过程变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背包翻转;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另一状态展开状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另一状态展开状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1-4中:1.防护垫装置2.肩带3.缺口4.侧翼5.侧翼连接件6.包体7.防刺帽。

图5-8中:1.包体2.防护垫装置201.缺口202.肩带203.侧翼204.侧翼连接件5.防刺帽。

图9-12中:1包体,2空腔,3肩带、4主片、5侧翼、6防护层,7魔术扣8.防刺帽。

图13-18中:1包体,2防护垫装置,3防护层,4魔术扣粘合区5.防刺帽。

图19-24中:1包体,2空腔,3防护垫装置,4防护层,5魔术扣粘合区6.防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为一种多功能性防护背包,其防护性能优良,穿戴便捷,舒适轻便,其采用的柔性防护材料优选按照专利号为201310134414.9中规定生产的防护材料,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可在需要时从后方翻转至身前,通过两侧翼上的粘合区将人体胸、腹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砍、防刺防水功能,将防弹插板放入防护垫主片的夹层中可起到防弹作用。

防护材料层的层数为2,防护层的内层材料采用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粒子、防割布/pe布/芳纶;防护层的外层材料采用防水牛津布或帆布或迷彩布。

实施例1:参见图1-图4,包括包体6以及与包体顶部连接的防护垫装置1。防护垫装置1的肩带2与包体6的顶部连接,防护垫装置1通过肩带2沿包体翻转,如图3所示。

防护垫装置1的防护层均是由若干防护材料层交错层叠而成,如图1所示,防护垫装置分为主片及两个侧翼,左右两个侧翼与主片为整体结构。主片部分的顶部为肩带,肩带中间具有一缺口3,缺口3两边形成连接部。防护垫装置两侧翼4的外侧分别有粘合区即侧翼连接件5,防护垫装置1通过肩带及连接件与背包相连,悬挂于背包主体的正面,连接件优选为卡扣或魔术贴或直接缝合。

防护垫装置1的防护内层材料包括: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高分子树脂颗粒、防割布/pe布/芳纶,外层材料包括:防水牛津布、帆布、迷彩布,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如图4所示,在需要时可将防护垫装置1从后方翻转至身前,通过两侧翼上的粘合区将人体胸、腹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砍、防刺防水功能,将防弹插板放入防护垫主片的夹层即腔体中可起到防弹作用,腔体通过拉链控制开启关闭。

实施例2:如图5-8所示,在包体顶部固定一防护垫装置,该防护垫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防护垫装置分为主片及两个侧翼203,左右两个侧翼203与主片为整体结构。主片的顶部为肩带部分,肩带部分的中心具有一缺口,缺口两边形成第一连接部,防护垫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部与背包相连,连接方式优选为卡扣或缝合或魔术贴连接,通过折叠、卷曲后黏贴于背包主体的顶部,防护垫装置两翼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粘合区。在防护垫装置下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包体顶部设有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粘合区,从而可将防护垫装置在包体顶部固定住,连接方式优选为卡扣或魔术贴连接。

防护垫装置的防护层均是由若干防护材料层交错层叠而成,其中防护内层材料包括: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高分子树脂颗粒、防割布/pe布/芳纶,外层材料包括:防水牛津布、帆布、迷彩布,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如图8所示,使用时将卷折在包体顶部的防护垫装置放下,覆盖在身前,并通过两侧翼上的粘合区将人体胸、腹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砍、防刺、防水功能。

实施例3:在原有背包基础上增加防护垫装置,在所述包体的后侧或前侧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设置防护垫装置,所述防护垫装置由两个肩带、一个主片、两个侧翼以及防护层构成,所述的主片顶部设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之间设有一开口,所述的肩带开口处有防刺帽,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翼,所述的侧翼与主片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上设有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垫装置主片上有腔体,腔体内可插入防弹插板,所述肩带顶部与包体连接,两个侧翼向内折叠后防护垫装置能放入包体的空腔内,防护垫装置取出包体后,通过肩带顶部与包体的连接能沿包体作前后翻转。

防护垫装置的防护内层材料包括: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高分子树脂颗粒、防割布/pe布/芳纶,外层材料包括:防水牛津布、帆布、迷彩布,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如图12所示,在需要时可将防护垫装置从空腔内抽出从后方翻转至身前,通过两侧翼上的粘合区将人体胸、腹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砍、防刺防水功能,将防弹插板放入防护垫主片的夹层即腔体中可起到防弹作用,腔体通过拉链控制开启关闭。

实施例4:在原有背包基础上,增加防护垫装置,包体两侧均设有防护垫装置,所述的防护垫装置外侧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防护垫装置,与包体形成闭环,所述的防护垫装置还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将防护垫装置卷曲后使防护垫装置外侧端与包体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搭扣或魔术贴,包体的正面设有魔术贴连接件配合防护垫装置,包体顶部设有防刺帽。

防护垫装置的防护层均是由若干防护材料层交错层叠而成,其中防护内层材料包括:锰钢片、高分子树脂片/高分子树脂颗粒、防割布/pe布/芳纶,外层材料包括:防水牛津布、帆布、迷彩布,可用于军旅战术包、户外旅行包、学生书包等种类。如图14所示,使用时将卷折在包体两侧的防护垫装置前拉,覆盖在身前,并通过两侧翼上的粘合区将人体胸、腹等重要部位防护起来,实现防砍、防刺、防水功能。

实施例5:在原有背包基础上,增加防护垫装置,包体一侧(左或右)设有防护垫装置,所述的防护垫装置外侧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包体另一侧,使包体与防护垫装置形成闭环,所述的防护垫装置还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将防护垫装置卷曲后使防护垫装置外侧端与包体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搭扣或魔术贴,包体的正面设有魔术贴连接件配合防护垫装置,包体顶部设有防刺帽。

实施例6:一种侧拉内嵌式防砍、防刺、防水功能的背包(双向侧拉),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前侧或后侧设有一空腔,空腔内用于放置防护垫装置,防护垫装置与包体为一体结构,空腔左、右侧开口,空腔内设有左、右防护垫装置,左、右防护垫装置上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拉出后的左、右防护垫装置,使左、右防护垫装置、包体形成闭环,防护垫装置折叠后放入空腔内,所述左、右防护垫装置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包体顶端有防刺帽。

实施例7:一种侧拉内嵌式防砍、防刺、防水功能的背包(单方向侧拉),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前侧或后侧设有一空腔,空腔内用于放置防护垫装置,防护垫装置与包体为一体结构,空腔一侧开口(左或右),防护垫装置上设有连接件,防护垫装置拉出后通过连接件与空腔开口另一侧的包体连接,组成闭环,防护垫装置折叠后放入空腔内,包体顶端有防刺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