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0062发布日期:2019-01-16 07:2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军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军政策也不断提高要求,而高科技的军用训练装置是目前急需的物品之一,一般的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存在操作太复杂,造价昂贵,射击训练的效果较差,自动读取的训练成绩的功能短缺,自动设立不便等等缺点,本发明的装置结解决了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使用一种拟实弹射击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右端设有相对称的开口向下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空腔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导滑槽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末端伸出所述第一导滑槽外且固定连接靶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延伸段前后贯穿设有滑轨,所述第一空腔后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前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梢,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顶部端面设有顶压斜面部,所述第三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导滑块滑动配合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端伸进且其内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导滑块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顶压设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导滑槽底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内相通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相对称的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四导滑槽远离所述收纳腔端内壁内相通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双边自动上位驱动机构,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所述收纳腔端伸进所述第三空腔内且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所述第四空腔端伸进其内且设有第一齿转轮,所述第四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顶部伸进所述第二空腔内且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升降块内上下贯通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的开槽,所述开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设有前后对称的车轮,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的涡轮,所述开槽左端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位于所述升降螺纹杆前端的涡杆,所述涡杆靠近所述开槽端伸进其内且与所述涡轮动力连接,所述涡杆另一端伸进所述第四空腔内且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固定梢位于所述凸轮中心上方,所述第三导滑块最大程度伸进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第一导滑块位于其行程最上端,所述升降块位于所述第四导滑槽最顶部,所述第一齿转轮完全远离所述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四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五导滑槽中部;

然后,当需要工作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时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下移,同时,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当所述升降块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最底部时,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抵接并齿合连接,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向所述第二电动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所述转环和所述环形槽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脱离所述第一锥齿轮,停止移位工作,而此时,所述车轮与地面接触并撑起装置整体,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带动所述涡杆转动,由于所述涡杆与所述涡轮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所需的打靶位置,然后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凸轮转动,通过所述固定梢与所述滑轨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使所述支撑板摆动,从而使所述靶板不断摆动,实现动态打靶,同时,所述支撑板不断推动左右所述第三导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端移动,由于所述第三导滑块与所述斜面顶压部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以及重力的作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进一步增加打靶难度;

最后,当打靶完成需要收纳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反向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时反向转动,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反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带动所述涡杆反向转动,由于所述涡杆与所述涡轮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反向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初始位置,此时,装置完全与地面接触,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所述转环和所述环形槽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开始移位工作,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反向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上移,同时,当所述升降块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最顶部时,完成收纳。

可优选地,所述双边自动上位驱动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左右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左右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顶部且相对称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所述第四转动轴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带轮之间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顶部内壁内嵌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设有左右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靠近所述第二空腔中心端设有开口向其中心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靠近所述第二空腔中心端设有上下对称且左右延伸的连接杆,所述第二空腔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左右对称的开口向下的第五导滑槽,所述第五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四导滑块,所述第四导滑块底部伸进所述第二空腔内并设有套接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圆孔,所述第四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端动力连接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五导滑槽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上位的同时又可以自动动力连接。

可优选地,所述靶板后端设有自动报靶装置,包括环数和区位接受电路与锁存电路,触发电路相连,接收电路产生一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再由控制盒cpu检测并处理,然后经有线或无线式,经过软件处理,再变换成模拟信号,经放大、驱动送扬声器或耳机,实现自动报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固定梢位于所述凸轮中心上方,所述第三导滑块最大程度伸进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第一导滑块位于其行程最上端,所述升降块位于所述第四导滑槽最顶部,所述第一齿转轮完全远离所述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四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五导滑槽中部,从而便于装置的维护和保养。

当需要工作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时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下移,同时,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当所述升降块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最底部时,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抵接并齿合连接,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向所述第二电动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所述转环和所述环形槽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脱离所述第一锥齿轮,停止移位工作,而此时,所述车轮与地面接触并撑起装置整体,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带动所述涡杆转动,由于所述涡杆与所述涡轮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所需的打靶位置,然后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凸轮转动,通过所述固定梢与所述滑轨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使所述支撑板摆动,从而使所述靶板不断摆动,实现动态打靶,同时,所述支撑板不断推动左右所述第三导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端移动,由于所述第三导滑块与所述斜面顶压部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以及重力的作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进一步增加打靶难度,从而便于提升装置打靶训练效果。

当打靶完成需要收纳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反向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时反向转动,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反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带动所述涡杆反向转动,由于所述涡杆与所述涡轮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反向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初始位置,此时,装置完全与地面接触,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所述转环和所述环形槽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开始移位工作,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反向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上移,同时,当所述升降块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最顶部时,完成收纳,从而提升装置实用性能。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集摆动震动混合的移位靶模式和双边自动上位驱动机构于一体,设计巧妙,可实现自动报靶,提高了准确性,速度和安全性,适用训练种类系列较多,训练效果较好,移动设置便利,实用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拟实弹射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使用一种拟实弹射击装置,包括机身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内开口向上的第一导滑槽136,所述第一导滑槽136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137,所述第一导滑块137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134,所述第一空腔134左右端设有相对称的开口向下的第二导滑槽101,所述第一空腔134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导滑槽101的第三导滑槽130,所述第一空腔134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动轴133,所述第一转动轴133上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支撑板135,所述支撑板135顶部末端伸出所述第一导滑槽136外且固定连接靶板138,所述支撑板135底部延伸段前后贯穿设有滑轨131,所述第一空腔134后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凸轮129,所述凸轮129前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滑轨131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梢132,所述第二导滑槽10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导滑块104,所述第二导滑块104顶部端面设有顶压斜面部102,所述第三导滑槽10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导滑块104滑动配合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三导滑块103,所述第三导滑块103靠近所述第一空腔134端伸进且其内且与所述支撑板135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导滑块103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34内的限位块127,所述限位块127与所述第一空腔134之间顶压设有第一顶压弹簧128,所述第一导滑槽136底部设有第二空腔105,所述第二空腔105底部内壁内相通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三空腔109,所述第二空腔105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腔126,所述收纳腔126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相对称的第四导滑槽115,所述第四导滑槽115远离所述收纳腔126端内壁内相通设有第四空腔110,所述第二空腔105和所述第三空腔109内设有双边自动上位驱动机构,所述第三空腔109与所述第四空腔110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112,所述第二转动轴112远离所述收纳腔126端伸进所述第三空腔109内且设有第一带轮111,所述第二转动轴112靠近所述第四空腔110端伸进其内且设有第一齿转轮113,所述第四导滑槽11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块120,所述升降块120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升降螺纹杆114,所述升降螺纹杆114顶部伸进所述第二空腔105内且设有第一锥齿轮144,所述升降块120内上下贯通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126内的开槽121,所述开槽12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118,所述第三转动轴118上设有前后对称的车轮116,所述第三转动轴118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车轮116之间的涡轮117,所述开槽121左端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位于所述升降螺纹杆114前端的涡杆119,所述涡杆119靠近所述开槽121端伸进其内且与所述涡轮117动力连接,所述涡杆119另一端伸进所述第四空腔108内且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113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108。

有益地,所述双边自动上位驱动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05内左右延伸的第四转动轴124,所述第四转动轴124左右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111顶部且相对称的第二带轮106,所述第一带轮111与所述第二带轮106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107,所述第四转动轴124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带轮106之间的第二锥齿轮122,所述第二空腔105顶部内壁内嵌设有第二电动机125,所述第二电动机125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22齿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123,所述第四转动轴124上设有左右对称的滑槽143,所述滑槽143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4齿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145,所述第四锥齿轮145靠近所述第二空腔105中心端设有开口向其中心的环形槽146,所述环形槽146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环147,所述转环147靠近所述第二空腔105中心端设有上下对称且左右延伸的连接杆148,所述第二空腔105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左右对称的开口向下的第五导滑槽141,所述第五导滑槽14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四导滑块139,所述第四导滑块139底部伸进所述第二空腔105内并设有套接所述第四转动轴124的圆孔149,所述第四导滑块139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140,所述第一螺纹杆140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125端动力连接有第三电动机142,所述第三电动机142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五导滑槽141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125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上位的同时又可以自动动力连接。

有益地,所述靶板138后端设有自动报靶装置,包括环数和区位接受电路与锁存电路,触发电路相连,接收电路产生一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再由控制盒cpu检测并处理,然后经有线或无线式,经过软件处理,再变换成模拟信号,经放大、驱动送扬声器或耳机,实现自动报靶。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板135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固定梢132位于所述凸轮129中心上方,所述第三导滑块103最大程度伸进所述第一空腔134内并与所述支撑板135抵接,所述第一导滑块137位于其行程最上端,所述升降块120位于所述第四导滑槽115最顶部,所述第一齿转轮113完全远离所述第二齿转轮108,所述第一锥齿轮144与所述第四锥齿轮145齿合连接,所述第四导滑块139位于所述第五导滑槽141中部;

然后,当需要工作时,启动第二电动机125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23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22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124、所述第四锥齿轮145和所述第二带轮106同时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145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144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114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120下移,同时,所述第二带轮106通过所述皮带107、所述第一带轮11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112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113转动,当所述升降块120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115最底部时,所述第一齿转轮113与所述第二齿转轮108抵接并齿合连接,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142带动所述螺纹杆140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139向所述第二电动机125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148、所述转环147和所述环形槽146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145脱离所述第一锥齿轮144,停止移位工作,而此时,所述车轮116与地面接触并撑起装置整体,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113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108带动所述涡杆119转动,由于所述涡杆119与所述涡轮117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116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所需的打靶位置,然后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凸轮129转动,通过所述固定梢132与所述滑轨131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使所述支撑板135摆动,从而使所述靶板138不断摆动,实现动态打靶,同时,所述支撑板135不断推动左右所述第三导滑块103向远离所述第一空腔134端移动,由于所述第三导滑块103与所述斜面顶压部102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以及重力的作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137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进一步增加打靶难度;

最后,当打靶完成需要收纳时,启动第二电动机125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23反向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22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124、所述第四锥齿轮145和所述第二带轮106同时反向转动,所述第二带轮106通过所述皮带107、所述第一带轮11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112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113反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113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108带动所述涡杆119反向转动,由于所述涡杆119与所述涡轮117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116反向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初始位置,此时,装置完全与地面接触,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142带动所述螺纹杆140反向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139向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125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148、所述转环147和所述环形槽146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14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4齿合连接,开始移位工作,所述第四锥齿轮145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144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114反向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120上移,同时,当所述升降块120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115最顶部时,完成收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固定梢位于所述凸轮中心上方,所述第三导滑块最大程度伸进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第一导滑块位于其行程最上端,所述升降块位于所述第四导滑槽最顶部,所述第一齿转轮完全远离所述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四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五导滑槽中部,从而便于装置的维护和保养。

当需要工作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时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下移,同时,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当所述升降块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最底部时,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抵接并齿合连接,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向所述第二电动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所述转环和所述环形槽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脱离所述第一锥齿轮,停止移位工作,而此时,所述车轮与地面接触并撑起装置整体,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带动所述涡杆转动,由于所述涡杆与所述涡轮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所需的打靶位置,然后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凸轮转动,通过所述固定梢与所述滑轨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使所述支撑板摆动,从而使所述靶板不断摆动,实现动态打靶,同时,所述支撑板不断推动左右所述第三导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端移动,由于所述第三导滑块与所述斜面顶压部的滑动配合连接作用以及重力的作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进一步增加打靶难度,从而便于提升装置打靶训练效果。

当打靶完成需要收纳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反向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使所述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时反向转动,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反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转轮带动所述涡杆反向转动,由于所述涡杆与所述涡轮的动力连接作用,使所述车轮反向转动,从而移动装置至初始位置,此时,装置完全与地面接触,此时,自动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第四导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二电动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连接杆、所述转环和所述环形槽的作用,使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开始移位工作,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作用带动所述升降螺纹杆反向转动,从而使所述升降块上移,同时,当所述升降块移动至所述第四导滑槽最顶部时,完成收纳,从而提升装置实用性能。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集摆动震动混合的移位靶模式和双边自动上位驱动机构于一体,设计巧妙,可实现自动报靶,提高了准确性,速度和安全性,适用训练种类系列较多,训练效果较好,移动设置便利,实用性能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