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6457发布日期:2019-01-14 19:4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薄膜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目前,国内食品和药品行业均采用普通的bopp珠光膜(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膜)包装产品。珠光膜包装产品典雅华贵,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更由于珠光膜成本的低廉,成为企业的首选。

但是,由于bopp膜本身存在着的微量透气性和透水性,对于保质期超过6个月的产品,容易使之受到霉菌和微生物的侵蚀,有很大隐患,给消费者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所述的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包括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和位于上层抗菌剂层及下层抗菌剂层之间的中间pp层;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和下层抗菌剂层均包括pp料、纳米碳酸钙和抗菌剂,三个组份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pp料66~80%,纳米碳酸钙16~26%,抗菌剂4~8%;

所述的中间pp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pp改性树脂60%-74%、珠光粉23%-37%、硬脂酸锌0.5%、抗氧剂1.3%、聚烯烃类超分散剂1%、白油0.2%。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质量含量各自独立为6%,所述的中间pp层94%。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和下层抗菌剂层均包括pp料、纳米碳酸钙和抗菌剂,三个组份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pp料75%,纳米碳酸钙20%,抗菌剂5%。

所述抗菌剂为二氢杨梅素。

所述的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依照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中,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质量含量各自独立为6%,所述的中间pp层为94%;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和下层抗菌剂层均包括pp料、纳米碳酸钙和抗菌剂,三个组份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pp料75%,纳米碳酸钙20%,抗菌剂5%。

中间pp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pp改性树脂70%、珠光粉27%、硬脂酸锌0.5%、抗氧剂1.3%、聚烯烃类超分散剂1%、白油0.2%

(2)、挤出:将配好的原料在主、辅挤出机上熔融挤出,经过计量和过滤后进入模头;

(3)、流涎:从挤出机挤出熔体紧贴骤冷辊表面,在骤冷辊和水浴、导向辊的作用下形成流涎膜;

(4)、拉伸:将流涎膜引出,在纵向拉伸机前后不同辊速的拉伸辊以及中间的加热辊的作用下,纵向拉伸;然后在横向拉伸机,用链条夹具夹住薄膜两边,沿着逐渐变宽的轨道向前移动,经过加热区域以及定型区域,将薄膜的宽度变大;

(5)、牵引收卷:经过切边,测厚以及电晕处理,将薄膜卷为筒状膜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bopp珠光膜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高效光谱抗菌性,经国外著名检测机构检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抗菌率分别达到99.92%和99.99%;②良好的防菌性:对黑曲霉素、黄曲霉素、杂色曲霉素、球毛囊霉、出芽短梗霉、宛氏拟青霉、绿色卡霉测试,结果达到一级防霉标准;③安全无毒;④抗菌效果长效:薄膜存在一天,抗菌效果不会衰退,不会失灭,寿命长达3年以上,洗涤和浸泡均不影响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所述的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包括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和位于上层抗菌剂层及下层抗菌剂层之间的中间pp层;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和下层抗菌剂层均包括pp料、纳米碳酸钙和抗菌剂,三个组份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pp料80%,纳米碳酸钙16%,抗菌剂4%;

所述的中间pp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pp改性树脂67%、珠光粉30%、硬脂酸锌0.5%、抗氧剂1.3%、聚烯烃类超分散剂1%、白油0.2%。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质量含量各自独立为6%,所述的中间pp层94%。

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按照上述比例选材;

(2)、挤出:将配好的原料在主、辅挤出机上熔融挤出,经过计量和过滤后进入模头;

(3)、流涎:从挤出机挤出熔体紧贴骤冷辊表面,在骤冷辊和水浴、导向辊的作用下形成流涎膜;

(4)、拉伸:将流涎膜引出,在纵向拉伸机前后不同辊速的拉伸辊以及中间的加热辊的作用下,纵向拉伸;然后在横向拉伸机,用链条夹具夹住薄膜两边,沿着逐渐变宽的轨道向前移动,经过加热区域以及定型区域,将薄膜的宽度变大;

(5)、牵引收卷:经过切边,测厚以及电晕处理,将薄膜卷为筒状膜卷。

实施例2

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所述的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包括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和位于上层抗菌剂层及下层抗菌剂层之间的中间pp层;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和下层抗菌剂层均包括pp料、纳米碳酸钙和抗菌剂,三个组份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pp料78%,纳米碳酸钙17%,抗菌剂5%;

所述的中间pp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pp改性树脂62%、珠光粉35%、硬脂酸锌0.5%、抗氧剂1.3%、聚烯烃类超分散剂1%、白油0.2%。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质量含量各自独立为6%,所述的中间pp层94%。

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按照上述比例选材;

(2)、挤出:将配好的原料在主、辅挤出机上熔融挤出,经过计量和过滤后进入模头;

(3)、流涎:从挤出机挤出熔体紧贴骤冷辊表面,在骤冷辊和水浴、导向辊的作用下形成流涎膜;

(4)、拉伸:将流涎膜引出,在纵向拉伸机前后不同辊速的拉伸辊以及中间的加热辊的作用下,纵向拉伸;然后在横向拉伸机,用链条夹具夹住薄膜两边,沿着逐渐变宽的轨道向前移动,经过加热区域以及定型区域,将薄膜的宽度变大;

(5)、牵引收卷:经过切边,测厚以及电晕处理,将薄膜卷为筒状膜卷。

实施例3

一种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所述的bopp抗菌食品珠光膜包括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和位于上层抗菌剂层及下层抗菌剂层之间的中间pp层;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和下层抗菌剂层均包括pp料、纳米碳酸钙和抗菌剂,三个组份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pp料75%,纳米碳酸钙19%,抗菌剂6%;

所述的中间pp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pp改性树脂65%、珠光粉32%、硬脂酸锌0.5%、抗氧剂1.3%、聚烯烃类超分散剂1%、白油0.2%。

所述的上层抗菌剂层、下层抗菌剂层质量含量各自独立为6%,所述的中间pp层94%。

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按照上述比例选材;

(2)、挤出:将配好的原料在主、辅挤出机上熔融挤出,经过计量和过滤后进入模头;

(3)、流涎:从挤出机挤出熔体紧贴骤冷辊表面,在骤冷辊和水浴、导向辊的作用下形成流涎膜;

(4)、拉伸:将流涎膜引出,在纵向拉伸机前后不同辊速的拉伸辊以及中间的加热辊的作用下,纵向拉伸;然后在横向拉伸机,用链条夹具夹住薄膜两边,沿着逐渐变宽的轨道向前移动,经过加热区域以及定型区域,将薄膜的宽度变大;

(5)、牵引收卷:经过切边,测厚以及电晕处理,将薄膜卷为筒状膜卷。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