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兵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2792发布日期:2018-12-25 19:29阅读:29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兵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护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兵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单兵防护组件用于对执行防暴任务的单兵身体进行防护,能够抵御利器、锐器、棍棒及各种非爆炸性投掷物的袭击,具有一定的防弹性能。在实施恐怖活动时,使用的器具已不再局限于普通管制刀具、棍棒、非爆炸性投掷物等,已逐步发展为杀伤力更大的专业刀具和管制枪械等,这对于执行防暴任务的单兵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对进行身体防护的单兵防护组件提出了更高的防护要求。因此,亟待研制开发新一代的单兵防护组件,为单兵在执行防暴任务时提供更好的人身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兵防护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兵防护组件,包括上身组件和下身组件,所述上身组件包括上肢组件、肩部防护片、前胸防护片、后背防护片和裆部防护片,所述下身组件包括下肢组件、腰防护片和大腿防护片,所述前胸防护片和后背防护片均包括塑料件、复合面料、防弹层、牛津布和网布,塑料件、复合面料、防弹层、牛津布和网布从外层至内层依次设置;其中防弹层由若干层peud布、若干层芳纶ud布和泡沫组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弹层由18层peud布、7层芳纶ud布和8mm厚的泡沫组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上肢组件包括下臂防护片、肘部防护片、上臂防护片和肩部连接防护片,所述肘部防护片的一端与下臂防护片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臂防护片相连接,所述肩部连接防护片的一端与上臂防护片相连接,另一端与肩部防护片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下肢组件包括膝盖防护板、前小腿防护板和后小腿防护板,所述前小腿防护板通过连接带组件与后小腿防护板可拆卸连接;其中膝盖防护板和前小腿防护板相铰接并且相对转动;

所述膝盖防护板朝向前小腿防护板的一边缘设有向内弯曲形成的第一加强凸缘,所述前小腿防护板包括前小腿防护主体以及与膝盖相适配的护盖,在前小腿防护主体与护盖连接处设有与第一加强凸缘相适配的凹槽,当膝盖防护板和前小腿防护板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膝盖防护板的第一加强凸缘与凹槽相分离,抵触在护盖的表面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护盖朝向膝盖防护板的一边缘设有向外弯曲形成的第二加强凸缘,当膝盖防护板和前小腿防护板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加强凸缘会与第二加强凸缘相抵触,限制膝盖防护板和前小腿防护板相对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带组件包括连接带和卡扣,所述卡扣包括扣柱和扣体,其中扣柱固定在前小腿防护板的一侧上,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前小腿防护板的另一侧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穿过后小腿防护板与扣体相连接;

所述扣体设置有卡孔,在卡孔上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性臂,将卡孔分成导向部和卡接部,其中两个弹性臂相互靠拢形成连通导向部和卡接部的开口;

当置于导向部上的扣柱朝卡接部方向移动时,此时扣柱会挤压弹性臂撑大开口进入到卡接部,此时弹性臂会抵压于扣柱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朝卡接部方向延伸,并且弹性臂的自由端与卡孔的侧壁存有间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体的一端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在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出的尖状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体呈圆弧形结构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扣柱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柱体一端的固定头。

本发明有益效果:所述前胸防护片和后背防护片均包括塑料件、复合面料、防弹层、牛津布和网布,塑料件、复合面料、防弹层、牛津布和网布从外层至内层依次设置;由原来普通防暴服具备防暴、防刺功能提升至防弹、防暴和防刺功能。其中前胸、后背的防刺性能由原来抵御20j能量冲击提升至42j能量冲击;前胸、后背的耐冲击性能由原来抵御120j能量冲击提升到至168j能量冲击,再者其中防弹层由若干层peud布、若干层芳纶ud布和泡沫组成,此防弹层结构大大提升了产品防弹性能和抗凹陷性能,公安行业防弹衣标准规定凹陷深度小于25mm,而通过防弹层结构的调整将防弹凹陷深度提升到小于等于17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单兵防护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单兵防护组件的后视图;

图3为下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扣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膝盖防护板与前小腿防护板夹角为0的状态图;

图8为膝盖防护板与前小腿防护板夹角为90的状态图;

图9为膝盖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前小腿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身组件;11、上肢组件;111、下臂防护片;112、肘部防护片;113、上臂防护片;114、肩部连接防护片;12、肩部防护片;13、前胸防护片;14、后背防护片;15、裆部防护片;2、下身组件;21、下肢组件;211、膝盖防护板;2111、第一加强凸缘;212、前小腿防护板;2121、前小腿防护主体;2122、护盖;2123、凹槽;2124、第二加强凸缘;213、后小腿防护板;22、腰防护片;23、大腿防护片;3、连接带组件;31、连接带;32、卡扣;321、扣柱;3211、柱体;3212、固定头;322、扣体;4、卡孔;41、弹性臂;42、导向部;43、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图10对本发明一种单兵防护组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从图1和图2可知,一种单兵防护组件,包括上身组件1和下身组件2,所述上身组件1包括上肢组件11、肩部防护片12、前胸防护片13、后背防护片14和裆部防护片15,所述下身组件2包括下肢组件21、腰防护片22和大腿防护片23,其中所述前胸防护片13和后背防护片14均包括塑料件、复合面料、防弹层、牛津布和网布,塑料件、复合面料、防弹层、牛津布和网布从外层至内层依次设置;由原来普通防暴服具备防暴、防刺功能提升至防弹、防暴和防刺功能。其中前胸、后背的防刺性能由原来抵御20j能量冲击提升至42j能量冲击;前胸、后背的耐冲击性能由原来抵御120j能量冲击提升到至168j能量冲击,再者其中所述防弹层由18层peud布、7层芳纶ud布和8mm厚的泡沫组成,此防弹层结构大大提升了产品防弹性能和抗凹陷性能,公安行业防弹衣标准规定凹陷深度小于25mm,而通过防弹层结构的调整将防弹凹陷深度提升到小于等于17mm。

其中所述上肢组件11包括下臂防护片111、肘部防护片112、上臂防护片113和肩部连接防护片114,所述肘部防护片112的一端与下臂防护片111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臂防护片113相连接,所述肩部连接防护片114的一端与上臂防护片113相连接,另一端与肩部防护片12相连接。

从图3可知,所述下肢组件21包括膝盖防护板211、前小腿防护板212和后小腿防护板213,所述前小腿防护板212通过连接带组件3与后小腿防护板213可拆卸连接;其中膝盖防护板211和前小腿防护板212相铰接并且相对转动;

从图4至图6可知,所述连接带组件3包括连接带31和卡扣32,所述卡扣32包括扣柱321和扣体322,其中扣柱321固定在前小腿防护板212的一侧上,所述扣柱321包括柱体3211以及设置在柱体3211一端的固定头3212,所述连接带31的一端固定在前小腿防护板212的另一侧上,所述连接带31的另一端穿过后小腿防护板213与扣体322相连接,其中所述扣体322的一端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在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出的尖状体,使得连接带31通过安装槽和尖状体牢固固定在扣体322上;

所述扣体322呈圆弧形结构设置,使得扣体322与防护部件的外形相适配,便于扣体322能贴合在前小腿防护板212上,所述扣体322的还设置有卡孔4,在卡孔4上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性臂41,将卡孔4分成导向部42和卡接部43,其中两个弹性臂41相互靠拢形成连通导向部42和卡接部43的开口,其中为了便于制造,所述弹性臂41的自由端朝卡接部43方向延伸,其中弹性臂41的自由端与卡孔4的侧壁存有间隙,便于两个弹性臂41向外张开,使得开口变大,使得扣柱321能穿过开口。

当置于导向部42上的扣柱321朝卡接部43方向移动时,此时柱体3211会挤压弹性臂41撑大开口进入到卡接部43,此时弹性臂41会抵压于柱体3211上,使得扣柱321和扣体322处于锁扣状态,当需要解扣时,只需要把扣柱321朝向导向部42方向移动,此时柱体3211同样会挤压弹性臂41撑大开口进入到导向部42,实现扣柱321和扣体322分离实现解扣,其中导向部4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弹性臂41的结构对扣柱321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扣柱321与扣体322拆装,从而实现所述前小腿防护板212通过连接带组件3与后小腿防护板213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

从图7至图10可知,其中所述膝盖防护板211朝向前小腿防护板212的一边缘设有向内弯曲形成的第一加强凸缘2111,有效提高膝盖防护板211抗挤压变形能力,所述前小腿防护板212包括前小腿防护主体2121以及与膝盖相适配的护盖2122,在前小腿防护主体2121与护盖2122连接处设有与第一加强凸缘2111相适配的凹槽2123,第一加强凸缘2111可以置于凹槽2123,使得整体形状贴合美观。

当膝盖防护板211和前小腿防护板212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膝盖防护板211的第一加强凸缘2111与凹槽2123相分离,抵触在护盖2122的表面上,对膝盖防护板211起到支撑作用,也有效避免膝盖防护板211受挤压变形,当膝盖防护板211和前小腿防护板212相对转动至90度夹角时,由于所述护盖2122朝向膝盖防护板211的一边缘设有向外弯曲形成的第二加强凸缘2124,此时所述第一加强凸缘2111会与第二加强凸缘2124相抵触,限制膝盖防护板211和前小腿防护板212继续相对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