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发玩具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867发布日期:2018-09-07 23:20阅读:116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发玩具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弹玩具枪,只能上一次膛发射一次,不能进行连发,而有些能够进行连发的玩具枪,其发射机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生产成本高,且容易掉落,不易拆装;且其发射威力没有单发玩具大,不能集连发和单发于一体,可玩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发玩具枪,解决现有玩具枪结构复杂,发射威力小,且不能集连发和单发于一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发玩具枪,其包括外壳,子弹仓和发射机构,其中,发射机构包括发射撞击机构、子弹引导槽和扳机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撞击机构包括撞击底座,撞击块,第一发射弹簧和第二发射弹簧,所述第一发射弹簧连接撞击底座和撞击块,第二发射弹簧一端固定于撞击块底部,另一端固定于外壳内壁;所述子弹引导槽位于撞击块前端;于子弹导槽前端设有弹道管;所述扳机发射机构包括扳机,于扳机上部设有连动板,该连动板一端连接扳机,另一端与所述撞击块配合,于连动板中部设有扳机复位弹簧,该扳机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于外壳内壁;于所述发射撞击机构上端,设有与撞击块配合的手动上膛组件,于扳机发射机构后端设有手动上膛触发装置。

所述手动上膛组件包括设于外壳上端后部的拉杆,于拉杆下端设有与所述撞击块配合的连杆,于拉杆前端设有拉杆复位弹簧。

所述手动上膛触发装置包括柱形触发件,于柱形触发件内设有触发件复位弹簧,于柱形触发件上端设有与所述撞击块配合的第二卡槽,于柱形触发件下部,设有与所述扳机发射机构配合的弧形滑道。

所述撞击块包括内气筒及设于内气筒外部的外气筒,于所述内气筒后端底部设有第一卡勾,内气筒后端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杆配合的挡柱,所述外气筒底部设有第二卡勾和第二发射弹簧固定柱。

所述连动板上对应第一卡勾设有第一卡柱,对应第二卡勾设有第一卡槽,于连动板中部设有扳机复位弹簧固定柱。

所述子弹引导槽为内部空心的柱形结构,且子弹引导槽中部上端设有落弹柱,该落弹柱与内部空心相连通,于落弹柱上端设有落弹口。

所述第一卡柱前端面为弧形斜面。

所述扳机两侧设有滑条,于所述外壳内壁对应所述扳机设有滑槽,所述扳机通过滑条和滑槽的相互配合,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弹簧设计,增加了玩耍时的水弹连发时的威力,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发,满足单发时威力可玩性更高,且便于拆装,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撞击块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扳机发射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动上膛触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 2.子弹仓 3.子弹引导槽 4.撞击底座

5.第一发射弹簧 6.第二发射弹簧 7.弹道管 8.扳机

9.连动板 10.扳机复位弹簧 11.拉杆 12.连杆

13.拉杆复位弹簧 14.柱形触发件 15.第二卡槽

16.弧形滑道 17.内气筒 18.外气筒 19.第一卡勾

20.挡柱 21.第二卡勾 22.第二发射弹簧固定柱

23.第一卡柱 24.第一卡槽 25.扳机复位弹簧固定柱

26.滑条 2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发玩具枪,其包括外壳1,子弹仓2和发射机构,其中,发射机构包括发射撞击机构、子弹引导槽3和扳机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撞击机构包括撞击底座4,撞击块,第一发射弹簧5和第二发射弹簧6,所述第一发射弹簧5连接撞击底座4和撞击块,第二发射弹簧6一端固定于撞击块底部,另一端固定于外壳1内壁;所述子弹引导槽3位于撞击块前端;于子弹导槽3前端设有弹道管7;所述扳机发射机构包括扳机8,于扳机8上部设有连动板9,该连动板9一端连接扳机8,另一端与所述撞击块配合,于连动板9中部设有扳机复位弹簧10,该扳机复位弹簧10另一端固定于外壳1内壁;于所述发射撞击机构上端,设有与撞击块配合的手动上膛组件,于扳机发射机构后端设有手动上膛触发装置。

所述手动上膛组件包括设于外壳1上端后部的拉杆11,于拉杆11下端设有与所述撞击块配合的连杆12,于拉杆11前端设有拉杆复位弹簧13。

所述手动上膛触发装置包括柱形触发件14,于柱形触发件14内设有触发件复位弹簧,于柱形触发件14上端设有与所述撞击块配合的第二卡槽15,于柱形触发件14下部,设有与所述扳机发射机构配合的弧形滑道16。

所述撞击块包括内气筒17及设于内气筒17外部的外气筒18,于所述内气筒17后端底部设有第一卡勾19,内气筒17后端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杆12配合的挡柱20,所述外气筒18底部设有第二卡勾21和第二发射弹簧固定柱22。

所述连动板9上对应第一卡勾19设有第一卡柱23,对应第二卡勾21设有第一卡槽24,于连动板9中部设有扳机复位弹簧固定柱25。

所述子弹引导槽3为内部空心的柱形结构,且子弹引导槽3中部上端设有落弹柱,该落弹柱与内部空心相连通,于落弹柱上端设有落弹口。

所述第一卡柱23前端面为弧形斜面。

所述扳机8两侧设有滑条26,于所述外壳1内壁对应所述扳机8设有滑槽27,所述扳机8通过滑条26和滑槽27的相互配合,来回移动。

当扳动扳机8时,连动板9推动撞击块向后移动,并完成装弹,当扳机8移动一定距离时,由于两个发射弹簧弹力的作用,连动板9上端向上运动,当运动一定角度时,撞击块脱离连动板9的束缚,在第一发射弹簧5和第二发射弹簧6的作用下向前射出,击打位于子弹引导槽3的水弹,将水弹射出。松开扳机8,扳机8在扳机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向前运动,连动板9由于失去了两个发射弹簧的作用,回到原来的角度,扳机8回位后,第一卡勾19通过第一卡柱23的弧形斜面滑入第一卡住23后端,并与第一卡柱23重新配合,第二卡勾21滑进第一卡槽24。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连发。

手动上膛时,拉动拉杆11,从而带动连杆12向后移动,连杆12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挡柱20推动内气筒17向后移动,当内气筒17达到底部后,第一卡勾19卡设于柱形触发件14的第二卡槽15内,松开拉杆11,拉杆11和连杆12在拉杆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回位,完成手动上膛,扳动扳机8,连动板9推动外气筒18向后移动,并在外气筒18移动过程中,完成上弹,当扳机8移动一定距离后,外气筒18脱离连动板9的束缚,向前回位,继续扳动扳机8向后移动,当扳机8后端与柱形触发件14接触时,扳机8通过弧形滑道16使柱形触发件14向下移动,当扳机8达到最底部时,内气筒17脱离第二卡槽15的束缚,向前射出,将水弹击出,松开扳机8,扳机8在扳机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复位,柱形触发件14在柱形触发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完成单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电信] 2020年04月23日 08:35
    有联系方式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