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彩纤面料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873发布日期:2018-12-05 18:3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多组分彩纤面料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组分彩纤面料纱。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现有的面料需要达到丰富的色彩通常采用印染处理,以及绣花处理来实现。

但是,上述处理其色彩单一,而且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色彩丰富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组分彩纤面料纱,包括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为丝绸材料,所述中间层包括横向的线股一和纵向的线股二,上述线股一和线股二呈栅格状编制连接,所述线股一和线股二均由若干根棉线组合而成,上述底层为皮革材料,上述线股一的宽度大于线股二的宽度,所述面层与底层通过缝合线迹相连,上述中间层被紧压在面层和底层之间。

本面料纱中创造性的将中间层设置为线股一和线股二,由于线股一和线股可以采用不同色彩的棉线。同时,由于面层使丝绸材料,其透明度比较高,从而能使整个面料纱呈现出个性化且鲜艳的色彩。

皮革面料的底层穿着舒适性比较高,而且保暖性也比较好。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缝合线迹包括纵向的线迹一和横向的线迹二,上述线迹一和线迹二的数量均为若干根且若干根线迹一和线迹二在面料表面形成栅格状的缝合线迹。

通过缝合线迹能使面层与底层稳定连接在一起,当然,中间层由于被紧压在面层和底层之间,能提高整个面料纱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线股一中的棉线为红色。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线股二中的棉线为蓝色。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面层为浅蓝色。

红色和蓝色能形成个性化且色彩鲜艳的中间层,浅蓝色的面层能使整个面料纱色彩更加立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线股一位于相邻两线迹一之间。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线股二位于相邻两线迹二之间。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相邻两线迹一之间的宽度为线股一宽度的2—1.5倍。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相邻两线迹二之间的宽度为线股二宽度的2—1.5倍。

在上述的多组分彩纤面料纱中,所述面层和中间层厚度相同,所述底层的厚度为面层厚度的2—2.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组分彩纤面料纱创造性的通过中间层使其具备个性化鲜艳色彩,在面层的作用下还能使其色彩更加立体凸出,其美观性和紧凑性均比较高。

同时,在缝合线迹的作用下不仅不会妨碍中间层的色彩显示,而且还能提高整个面料的连接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组分彩纤面料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使本多组分彩纤面料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层;2、中间层;2a、线股一;2b、线股二;3、底层;4、线迹一;5、线迹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多组分彩纤面料纱,包括面层1、中间层2 和底层3,所述的面层1为丝绸材料,所述中间层2包括横向的线股一2a和纵向的线股二2b,上述线股一2a和线股2b呈栅格状编制连接,所述线股一2a和线股二2b均由若干根棉线组合而成,上述底层3为皮革材料,上述线股一2a的宽度大于线股二 2b的宽度,所述面层1与底层3通过缝合线迹相连,上述中间层 2被紧压在面层1和底层3之间。

所述缝合线迹包括纵向的线迹一4和横向的线迹二5,上述线迹一4和线迹二5的数量均为若干根且若干根线迹一4和线迹二5在面料表面形成栅格状的缝合线迹。

所述线股一2a中的棉线为红色。

所述线股二2b中的棉线为蓝色。

所述面层1为浅蓝色。

所述线股一2a位于相邻两线迹一4之间。

所述线股二2b位于相邻两线迹二5之间。

相邻两线迹一4之间的宽度为线股一2a宽度的2—1.5倍。

相邻两线迹二5之间的宽度为线股二2b宽度的2—1.5倍。

所述面层1和中间层2厚度相同,所述底层3的厚度为面层1厚度的2—2.5倍。

本面料纱中创造性的将中间层设置为线股一和线股二,由于线股一和线股可以采用不同色彩的棉线。同时,由于面层使丝绸材料,其透明度比较高,从而能使整个面料纱呈现出个性化且鲜艳的色彩。

皮革面料的底层穿着舒适性比较高,而且保暖性也比较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