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349发布日期:2018-10-16 18:32阅读:1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VC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因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作用,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屋面、地下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领域,同时也是决定一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现有的PVC防水卷材为了增加柔韧性,需要添加大量的增塑剂,由于增塑剂易迁移而破坏PVC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使PVC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以及强度减弱,进而降低了PVC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防水卷材,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VC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所述卷材本体设置为层结构,所述卷材本体包括两层PVC防水层、聚酯增强层、碳纤维层、防腐层、阻燃层、抗紫外线层、两层涤纶层以及两层隔离层,所述聚酯增强层的一侧依次紧贴PVC防水层、碳纤维层、防腐层、阻燃层、抗紫外线层、涤纶层、隔离层,所述聚酯增强层的另一侧依次紧贴PVC防水层、涤纶层、隔离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层内含有丰富的孔道,防止PVC防水层表面粘连各种杂物以及粉尘,同时提高了卷材本体的强度、延展性和防水效果,聚酯增强层增加了卷材本体的强度,进而提高了卷材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酯增强层设置为网格状层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卷材本体的生产成本,同时使两层PVC防水层的连接更牢固、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酯增强层设置为两层,且两层所述聚酯增强层的网格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两层聚酯增强层的密度,不仅提高卷材本体的强度,同时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VC防水层侧面涂覆有高分子纳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分子纳米层形成致密的防水膜,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VC防水层内包覆有若干碳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粒具有较多的孔道以及较强的吸附性能,防止水分向下渗入,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同时碳粒可以吸附有毒有害气体,减小卷材本体在制备过程中气体的挥发,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卷材本体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设置为PE膜、PET膜或PT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隔离层的设置更方便,同时节约卷材本体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呈凹形设置的卡接块、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接边相适配的方形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卷材本体宽度不够需要拼接时,将方形凸块卡接于卡接块内,不仅使卷材本体的安装更方便,同时避免相邻卷材本体之间产生竖直向下的间隙,增加了相邻卷材本体之间的拼接面积,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形凸块远离卷材本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卷材本体于卡接块的内底面开设有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相邻卷材本体之间的拼接面积,提高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相邻卷材本体拼接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形凸块远离卷材本体一端的端面设置为第一S形端面,所述卷材本体于卡接块的内底面设置为与第一S形端面相适配的第二S形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相邻卷材本体之间的拼接面积,提高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同时使卷材本体的加工更方便、相邻卷材本体的拼接更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PVC防水卷材,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2、聚酯增强层、碳纤维层以及碳粒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卷材本体的强度、防水效果,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卷材本体生产安全性,同时增加了卷材本体的使用寿命;

3、通过在卷材本体两侧设置凸块和卡接块,使得相邻两个卷材本体的拼接更方便,同时增加相邻卷材本体之间的拼接面积,提高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

4、第一S形端面和第二S形端面的设置,进一步增加相邻卷材本体之间的拼接面积,提高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同时使相邻两个卷材本体的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第一S形端面、第二S形端面的示意图。

图中,1、聚酯增强层;2、PVC防水层;21、高分子纳米层;3、碳纤维层;41、防腐层;42、阻燃层;43、抗紫外线层;44、涤纶层;45、隔离层;51、卡接块;511、凹槽;52、方形凸块;521、凸起;53、第一S形端面;54、第二S形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PVC防水卷材,如图1所示,包括卷材本体,卷材本体设置为层结构,卷材本体包括两层PVC防水层2、聚酯增强层1、碳纤维层3、防腐层41、阻燃层42、抗紫外线层43、两层涤纶层44以及两层隔离层45,聚酯增强层1设置为网格状层结构,聚酯增强层1的一侧依次紧贴PVC防水层2、碳纤维层3、防腐层41、阻燃层42、抗紫外线层43、涤纶层44、隔离层45,聚酯增强层1的另一侧依次紧贴PVC防水层2、涤纶层44、隔离层45。

如图1所示,由于聚酯增强层1设置为网格状层结构,不仅增加了卷材本体的强度,同时使两层PVC防水层2的连接更牢固以及减少了卷材本体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使用寿命。碳纤维层3内含有丰富的孔道,防止PVC防水层2表面粘连各种杂物以及粉尘,同时提高了卷材本体的强度、延展性和防水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卷材本体的强度,聚酯增强层1设置为两层,两层聚酯增强层1的网格交叉设置。

如图1所示,PVC防水层2侧面涂覆有高分子纳米层21,由于高分子纳米层21形成致密的防水膜,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PVC防水层2内包覆有若干均匀设置的碳粒,碳粒具有较多的孔道以及较强的吸附性能,防止水分向下渗入,提高了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同时碳粒可以吸附有毒有害气体,减小卷材本体在制备过程中气体的挥发,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卷材本体生产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PVC防水层2一侧设置其他各层,可以提高卷材本体的使用寿命。防腐层41防止腐蚀性的酸碱溶液等对PVC防水层2的破坏。阻燃层42防止外部火源使得卷材本体发生燃烧,产生危险。抗紫外线层43防止紫外线照射入PVC防水层2,使PVC防水层2发生老化,影响PVC防水层2的防水效果。涤纶层44不仅提高了卷材本体的强度,同时提高了卷材本体表面的平整度。隔离层45防止卷材本体之间产生粘连,同时隔离层45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PE膜、PET膜或PT膜。

如图1所示,卷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呈凹形设置的卡接块51、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接边相适配的方形凸块52,方形凸块52远离卷材本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的若干凸起521,卷材本体于卡接块51的内底面开设有与凸起521相适配的凹槽511。在卷材本体宽度不够需要拼接时,将方形凸块52卡接于卡接块51内,不仅使卷材本体的安装更方便,同时避免相邻卷材本体之间产生竖直向下的间隙,增加相邻卷材本体之间的拼接面积,提高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结合图2所示,为了便于卷材本体凸起521的加工和安装,提高卷材本体的防水效果,方形凸块52远离卷材本体一端的端面可以设置为第一S形端面53,卷材本体于卡接块51的内底面设置为与第一S形端面53相适配的第二S形端面5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