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563发布日期:2018-11-30 19:3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设备繁多而且相当复杂,对核电站进行检修时,需要在现场对相关机器部件及时进行去污,并且需要化学清洗剂才能对某些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大多数清洗设备过于庞大,不利于移动。如果将清洗的部件运输到专用去污车间去污,既花费时间,又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量的辐射风险。因此目前在核电站采用的去污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常规的擦拭法去污效果差、耗时长,对一些热污染的部件较难达到较好的去污效果;第二、部分去污件需要运输至专门去污车间去污,造成人力、工时的增加,运输过程增加了辐射风险和作业时间,尤其是放射性废物量(废液、固废)的增加,以及无法控制放射性废物的产生范围。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核电站设备繁多而且相当复杂,并且设备过于庞大,不利于移动,急需一种新型、专业的核电站去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所述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设置有喷雾管、软管、推手、化学清洗剂池、轮子、压力表、底座、电池、加压器、导管、接头。所述接头内部设置有螺纹,喷雾管与软管通过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头内部设置有螺纹,喷雾管与软管通过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推手与底座为一体化组织。

进一步,所述软管位于化学清洗剂池顶部,通过内部螺纹固定在相应位置。

进一步,所述轮子位于底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化学清洗剂池、电池、加压器位于底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加压器通过导管与化学清洗剂池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力表位于化学清洗剂池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位置。

进一步,所述电池通过导线与加压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通过化学清洗剂池盛装化学清洗剂,通过加压器对化学清洗剂池进行加压,并且通过压力表显示出化学清洗剂池内部的压力,通过电池对加压器提供电力,并且通过软管将化学清洗剂喷人导管,在经过导管从喷雾管喷出,还可将喷雾管卸下,将软管对准管道,直接对管道进行清洗,且还可通过底座的轮子进行随意的移动,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进行使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所占面积小,可对多种核电站的环境和不同的设备进行化学清洁,可随意的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雾管;2、软管;3、推手;4、化学清洗剂池;5、轮子;6、压力表;7、底座;8、电池;9、加压器;10、导管;11、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电站化学清洗去污装置设置有喷雾管1、软管2、推手3、化学清洗剂池4、轮子5、压力表6、底座7、电池8、加压器9、导管10、接头11。所述接头11内部设置有螺纹,喷雾管1与软管2通过接头11相连接。

所述接头11内部设置有螺纹,喷雾管1与软管2通过接头11相连接。所述推手3与底座7为一体化组织。所述软管2位于化学清洗剂池4顶部,通过内部螺纹固定在相应位置。所述轮子5位于底座7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7的底部。所述化学清洗剂池4、电池8、加压器9位于底座7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7上。所述加压器9通过导管10与化学清洗剂池4相连接。所述压力表6位于化学清洗剂池4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位置。所述电池8通过导线与加压器9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装置通过化学清洗剂池4盛装化学清洗剂,通过加压器9对化学清洗剂池4进行加压,并且通过压力表6显示出化学清洗剂池4内部的压力,通过电池8对加压器9提供电力,并且通过软管2将化学清洗剂喷人导管,在经过导管10从喷雾管1喷出,还可将喷雾管1卸下,将软管2对准管道,直接对管道进行清洗,且该装置还可通过底座7的轮子5进行随意的移动,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进行使用。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所占面积小,可对多种核电站的环境和不同的设备进行化学清洁,可随意的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