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免烫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142发布日期:2019-01-02 22:06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皱免烫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的领域,特别是一种抗皱免烫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面料大多是化纤合成材料或化纤与面料混合,存在水洗后容易起皱、变形,难以打理等问题,需要人们在水洗后对面料进行熨烫,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人们更希望能享受进一步的功能,现提出一种抗皱免烫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抗皱免烫面料,能够解决现有面料防皱性较差,水洗后容易起皱、变形,难以打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皱免烫面料,包括基布层、定型层、抗菌层、透气层和耐磨抗皱层,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依次设有定型层、抗菌层、透气层、抗皱层和耐磨层,所述定型层为由记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定型层和抗菌层之间设有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内均匀排布有导电纤维束,所述透气层采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交织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纱线为木棉纤维、空心涤纶纤维混纺,所述第二纱线为氨纶、木棉纤维混纺,所述透气层上均匀设有透气孔,所述耐磨抗皱层由第二包芯纤维、记忆纤维交错叠织形成,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大豆蛋白纤维缠绕在聚酰胺纤维上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抗皱层的上表面设有TPU防水透湿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层内均匀混合有活性炭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层由第一包芯纤维、竹碳纤维交错叠织形成,所述第一包芯纤维为抗菌纤维缠绕在高光锦纶长丝纤维上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经纱为丙纶和丝光棉合股而成,所述第一纬纱为锦纶纤维长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出一种抗皱免烫面料,采用记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的定型层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热熔胶内设置导电纤维束,能够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活性炭颗粒能够吸附异味,抗皱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同时聚酰胺纤维能够提高面料的耐磨性,抗菌层能够抑制面料滋生细菌,透气层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表面TPU防水透湿薄膜能够有效的提高面料的防水、防污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皱免烫面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皱免烫面料,包括基布层1、定型层2、抗菌层3、透气层4和耐磨抗皱层5,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基布层1的上表面依次设有定型层2、抗菌层3、透气层4、抗皱层5和耐磨层6,所述定型层2为由记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定型层2和抗菌层3之间设有热熔胶层20,所述热熔胶层20内均匀排布有导电纤维束,所述透气层4采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交织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纱线为木棉纤维、空心涤纶纤维混纺,所述第二纱线为氨纶、木棉纤维混纺,所述透气层4上均匀设有透气孔,所述耐磨抗皱层5由第二包芯纤维、记忆纤维交错叠织形成,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大豆蛋白纤维缠绕在聚酰胺纤维上制成。所述耐磨抗皱层5的上表面设有TPU防水透湿薄膜。所述热熔胶层20内均匀混合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抗菌层3由第一包芯纤维、竹碳纤维交错叠织形成,所述第一包芯纤维为抗菌纤维缠绕在高光锦纶长丝纤维上制成。所述第一经纱为丙纶和丝光棉合股而成,所述第一纬纱为锦纶纤维长丝。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皱免烫面料,防采用记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的定型层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热熔胶内设置导电纤维束,能够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活性炭颗粒能够吸附异味,抗皱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同时聚酰胺纤维能够提高面料的耐磨性,抗菌层能够抑制面料滋生细菌,透气层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表面TPU防水透湿薄膜能够有效的提高面料的防水、防污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