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577发布日期:2019-02-01 20:20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



背景技术:

热熔胶片,是新型的制鞋优质材料。采用低温热熔胶片替代传统的水港宝做鞋子的前衬后套,生产效率高,定型后鞋型挺拔圆润,不易变形,鞋子的舒适度和美观得到极大的提高,100%环保型产品,而一般的热熔胶片防水性能不强,外表面也容易被划破,在天气炎热时,本体受到热量容易损坏且温度传入鞋内,脚部不适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该热熔胶片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防水性强,抗菌效果强,防刮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包括热熔胶基层,所述热熔胶基层的外侧设有一防油隔热层,所述热熔胶基层的内侧设有防水抗菌无纺布层,所述防油隔热层由耐磨层、防油污层、隔热层组成,所述耐磨层、防油污层、隔热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隔热层包括中空层、中空微珠层,所述中空层设置在中空微珠层的内侧,所述中空层的内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隔热腔,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防刮凸起,所述防刮凸起设置成三棱锥的形状,所述防油隔热层的内侧面设有加固槽,所述防水抗菌无纺布层由无纺布基层、防水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组成,所述无纺布基层、防水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抗菌颗粒,所述防水层由PU软性聚氨酯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微珠的外直径为100-150um,所述中空微珠的壁厚为15-25um,所述隔热腔设置成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腔设置成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的厚度为50-100um,所述加固槽的内侧壁设有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该热熔胶片设置的耐磨层上的防刮凸起能够有效提升热熔胶片的防刮效果,设置的防油污层能够防止油污弄脏本体,设置的隔热层、隔热腔、中空微珠层能够提升隔热效果,设置的三棱锥形状的防刮凸起能够起到理想的防刮效果,设置的防水层由PU软性聚氨酯制成具有很强的防水效果,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防止细菌滋生,加固槽和粗糙面能够使防油隔热层与热熔胶基层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防刮凸起;2-耐磨层;3-防油污层;4-中空微珠;5-中空层;6-隔热腔;7-加固槽;8-粗糙面;9-热熔胶基层;10-无纺布基层;11- 防水层;12-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13-弧形凸起;14-空腔;15-抗菌颗粒;16- 中空微珠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鞋用且防水隔热的热熔胶片,包括热熔胶基层,所述热熔胶基层的外侧设有一防油隔热层,所述热熔胶基层的内侧设有防水抗菌无纺布层,所述防油隔热层由耐磨层、防油污层、隔热层组成,所述耐磨层、防油污层、隔热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隔热层包括中空层、中空微珠层,所述中空层设置在中空微珠层的内侧,所述中空层的内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隔热腔,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防刮凸起,所述防刮凸起设置成三棱锥的形状,所述防油隔热层的内侧面设有加固槽。该热熔胶片设置的耐磨层上的防刮凸起能够有效提升热熔胶片的防刮效果,设置的防油污层能够防止油污弄脏本体,设置的隔热层、隔热腔、中空微珠层能够提升隔热效果,设置的三棱锥形状的防刮凸起能够起到理想的防刮效果。

防水抗菌无纺布层由无纺布基层、防水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组成,所述无纺布基层、防水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抗菌颗粒,所述防水层由PU软性聚氨酯制成。设置的防水层由PU软性聚氨酯制成具有很强的防水效果,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防止细菌滋生,加固槽能够使防油隔热层与热熔胶基层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中空微珠的外直径为100-150um,所述中空微珠的壁厚为15-25um,所述隔热腔设置成椭圆形,隔热效果强,所述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的厚度为50-100um,所述加固槽的内侧壁设有粗糙面,提升加固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