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及其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576发布日期:2019-02-01 20:2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及其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及其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及形象要求,悬挑架悬挑层底部需设置硬防护封底,外侧设置踢脚板,防止杂物等坠落。现有做法多为采用模板木方现场加工防护,并外刷油漆;但这种防护封底不便现场施工,施工安全隐患大,且不可周转使用,浪费建筑施工材料,增加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及其防护结构,要解决现有悬挑层底部防护结构不可周转施工,浪费施工材料,增加材料成本的问题;并解决需现场施工、施工不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包括架体和包裹在架体外侧面的防护板。

所述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架、垂直连接在底架上表面一侧两端的一对立杆、连接在一对所述立杆顶端之间的水平杆、连接在所述立杆和底架之间的斜撑杆、水平连接在底架内加强杆以及垂直间隔连接在加强杆上的第一吊杆和垂直间隔连接在底架上的第二吊杆。

所述底架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一对纵向杆、连接在一对所述纵向杆一端之间的第一横向杆以及连接在一对所述纵向杆另一端之间的第二横向杆。

一对所述立杆垂直连接在第一横向杆的两端。

所述斜撑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立杆的上部、下端连接在纵向杆上。

所述加强杆连接在一对纵向杆之间、且靠近所述斜撑杆的下端。

所述第二吊杆连接在第二横向杆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沿纵向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防护板的纵截面呈L形,其顶边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上包边、底边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下包边。

所述上包边包裹在水平杆上,且宽度与水平杆的宽度相适应、高度是水平杆高度的1/2~2/3。

所述下包边包裹在第二横向杆上;且宽度与第二横向杆的宽度相适应、高度是第二横向杆高度的1/2~2/3。

应用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的防护结构,包括结构楼板、沿横向间隔设置悬挑连接在所述结构楼板上的一组悬挑梁、设在一组所述悬挑梁顶面的悬挑脚手架以及连接在一组所述悬挑梁底面的防护架。

防护架整体包覆在悬挑梁的悬挑部;防护架的位于同一纵向线上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对应连接在同一所述悬挑梁上;防护架的立杆的高度高于悬挑梁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吊杆整体连接在悬挑梁上,可提前加工,整体安装和拆卸,可多次周转使用,施工便捷,加快施工,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吊杆的设置位置自由,可根据悬挑梁的设置间距定位设置吊杆间距,保证吊杆和悬挑梁的准确连接,适用于不同间距的悬挑梁,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3、防护板与架体活动连接,可分离,防护板局部损坏或需更改外饰面时可只将防护板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更换,减少更换维修量。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立杆、纵向杆及斜撑杆三者之间呈三角形设置,结构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悬挑部位的防护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架、2—立杆、3—水平杆、4—斜撑杆、5—加强杆、6—防护板、7—第一吊杆、8—第二吊杆、9—结构楼板、10—悬挑梁、11—悬挑脚手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包括架体和包裹在架体外侧面的防护板6;架体采用20*20*2的方通龙骨制作而成;防护板6采用1.5mm厚的镀锌铁皮制作而成,防护板外立面可根据要求喷涂或粘贴广告,可取得额外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得架体外形更加美观;所述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架1、垂直连接在底架1上表面一侧两端的一对立杆2、连接在一对所述立杆2顶端之间的水平杆3、连接在所述立杆2和底架1之间的斜撑杆4、水平连接在底架1内加强杆5以及垂直间隔连接在加强杆5上的第一吊杆7和垂直间隔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二吊杆8;第一吊杆7和第二吊杆8采用施工现成废旧的钢筋制作而成,节约材料成本;所述底架1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一对纵向杆、连接在一对所述纵向杆一端之间的第一横向杆以及连接在一对所述纵向杆另一端之间的第二横向杆;一对所述纵向杆之间的间距为1500mm;一对所述立杆2垂直连接在第一横向杆的两端;所述斜撑杆4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立杆2的上部、下端连接在纵向杆上;所述加强杆5连接在一对纵向杆之间、且靠近所述斜撑杆4的下端;所述第二吊杆8连接在第二横向杆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吊杆7和第二吊杆8沿纵向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板6的纵截面呈L形,其顶边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上包边、底边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下包边;所述上包边包裹在水平杆3上,且宽度与水平杆3的宽度相适应、高度是水平杆3高度的1/2~2/3;所述下包边包裹在第二横向杆上;且宽度与第二横向杆的宽度相适应、高度是第二横向杆高度的1/2~2/3。

参见图3所示,应用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部可周转防护架的防护结构,包括结构楼板9、沿横向间隔设置悬挑连接在所述结构楼板9上的一组悬挑梁10、设在一组所述悬挑梁10顶面的悬挑脚手架11以及连接在一组所述悬挑梁10底面的防护架;防护架整体包覆在悬挑梁10的悬挑部;防护架的位于同一纵向线上的第一吊杆7和第二吊杆8对应连接在同一所述悬挑梁10上;防护架的立杆2的高度高于悬挑梁10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防护架的架体根据悬挑梁的间距的尺寸提前制作完成后,将防护板卡合在架体上,然后可根据需要在防护板外立面设置广告,再将防护架通过吊杆整体连接在悬挑梁底面,完成防护架施工,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可将防护架拆下周转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