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646发布日期:2018-11-02 23:1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



背景技术:

酱油是一种常用的液态调味品,随着生活的节奏加快,这种液态调味品的复合膜小包装以其携带方便、美观大方、使用快捷等诸多独特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现有的液态调味品的包装膜还存在有长时间存储易渗出,包装强度低,易破损泄漏等问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调味酱的复合膜[申请号:200920186972.9],该实用新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铝箔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层、双峰低密度度聚乙烯层、茂金属聚乙烯共混改性树脂层。

该实用新型即存在上述长时间存储易渗出,包装强度低,易破损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包括热封抗漏层,所述热封抗漏层通过第一粘合层与尼龙层相粘结,热封抗漏层与第一粘合层之间设有隔热防腐层,所述隔热防腐层靠近热封抗漏层的一面设有向隔热防腐层内部凹陷的防腐空腔,若干冷凝颗粒位于防腐空腔内。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还包括设于第一粘合层与尼龙层之间的印刷层。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热封抗漏层由聚乙烯制得。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热封防漏层包括热封层和抗介质层,热封层和抗介质层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抗介质层位于热封层与尼龙层之间。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热封层由聚乙烯制得,所述抗介质层由PC/PBT合金材料制得。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隔热防腐层的厚度为 15-18微米。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防腐空腔至少设有两个,且不同的防腐空腔互不连通,防腐空腔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隔热防腐层与第一粘合层之间设有强度加强层,强度加强纤维位于强度加强层内。

在上述的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强度加强纤维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纤维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二加强纤维,所述第一加强纤维和第二加强纤维相互垂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强度高,抗介质和耐穿刺性能好,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被尖锐物品划伤、破损导致内容物泄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有防腐空腔和冷凝颗粒,能使内容物长期处于温度较低的状态,延长保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热封抗漏层1、第一粘合层2、尼龙层3、印刷层4、隔热防腐层5、强度加强层6、热封层11、抗介质层12、第二粘合层13、防腐空腔51、冷凝颗粒52、第一加强纤维61、第二加强纤维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抗介质复合膜,包括热封抗漏层1,所述热封抗漏层1通过第一粘合层2与尼龙层3相粘结,第一粘合层2只要起到粘合上下两层,防止层与层之间发生分离的作用即可,例如可采用市售的胶水,印刷层4设于第一粘合层2与尼龙层3之间,印刷层4可为油墨层,用以展示设计图案。

具体的说,所述热封防漏层1包括热封层11和抗介质层12,热封层11和抗介质层12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13,所述抗介质层 12位于热封层11与尼龙层3之间,其中,热封层11由聚乙烯制得,以起到一定的抗介质的作用,同时提供热封性能,所述抗介质层12由PC/PBT合金材料制得,PC/PBT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介质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复合膜整体的抗介质能力,优选的, PC/PBT合金材料中PC的质量分数为30%-50%,进一步优选地, PC的质量分数为40%,第二粘合层13与第一粘合层2说起的作用相同,故可采用与第一粘合层2相同的材质。

如图1所示,所述热封抗漏层1与第一粘合层2之间设有隔热防腐层5,所述隔热防腐层5靠近热封抗漏层1的一面设有向隔热防腐层5内部凹陷的防腐空腔51,若干冷凝颗粒52位于防腐空腔51内,本实用新型对冷凝颗粒52的具体种类不作限定,可以是小冰晶,也可以是干冰颗粒,只要能起到吸收热量,降低温度的作用即可。所述防腐空腔51至少设有两个,且不同的防腐空腔51互不连通,防腐空腔51的横截面呈圆弧形,防腐空腔51 内的冷凝颗粒52融化或升华后吸收大量的热,降低周围温度,故使内容物长期处于温度较低的状态,延长保质期,隔热防腐层5 的厚度为15-18微米,优选地,隔热防腐层5的厚度为16微米。

如图1所示,所述隔热防腐层5与第一粘合层2之间设有强度加强层6,强度加强纤维位于强度加强层6内,所述强度加强纤维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纤维61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第二加强纤维62,所述第一加强纤维61和第二加强纤维62相互垂直。

隔热防腐层5与第一粘合层2之间设有强度加强层6,强度加强层6内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加强纤维61和第二加强纤维62,第一加强纤维61具有若干根,且之间相互平行,第二加强纤维 62同样具有若干根,且之间相互平行,这样第一加强纤维61和第二加强纤维62交织形成一个强度加强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膜的强度,第一加强纤维61和第二加强纤维62的具体材质可以采用有机纤维,例如芳纶纤维、奥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也可采用无机纤维,例如碳纤维、硼纤维、晶须、石棉纤维及金属纤维,只要能起到进一步提高复合膜强度的作用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热封抗漏层1、第一粘合层2、尼龙层 3、印刷层4、隔热防腐层5、强度加强层6、热封层11、抗介质层12、第二粘合层13、防腐空腔51、冷凝颗粒52、第一加强纤维61、第二加强纤维6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